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4054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2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项目总论1第一节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背景1一、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的基本信息1二、单位概况2三、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2四、提出的理由与过程3第二节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概况4一、规模与目标4二、主要建设条件4三、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5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5一、主要问题5二、发展建议6第二章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6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7一、乡镇一级地产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必要性7二、绿色、安全、健康食品链条系统管理体系研发的必要性9三、服务于地产的需要11四、水稻产品开发的必要性1

2、4五、农业产业链投资的必要性14第二节 项目的可行性14一、经济的可行性14二、政策可行性15三、技术可行性16四、模式可行性16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18六、综述18第三章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所在市场发展前景预测18第一节 项目产品发展背景18一、项目产品市场分析18二、项目产品相关政策23三、技术背景25第二节 项目产品市场分析25一、项目行业成长性分析26二、项目产品整体优势26三、项目产品成本竞争优势26四、主要生产企业26第四节 项目产品市场预测31一、行业成长性预测分析32二、行业竞争趋势32三、行业技术发展趋势33第五节 市场竞争力分析35一、产品市场竞争优劣势35二、营销

3、策略36第四章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地规划37一、建设地地理位置37二、自然情况37三、资源情况37四、经济情况38五、人口情况40第五章 项目组织计划和人力资源配置40第一节 项目组织计划40一、法人组建方案40二、管理机构组织方案40第二节 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40一、劳动定员40二、工工资福利42三、工来源及招聘方案43四、员工培训43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3第一节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43一、项目各阶段的划分43第二节 实施进度表46第三节 项目实施费用47一、筹备期I47二、筹备期II47三、发展期47第八章 项目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分析48第一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48一、总投资

4、估算依据48二、项目总投资估算48三、公司投资部分49四、合作社投资部分49第二节 项目资金筹措50一、来源与出资方式50二、筹资方案50第三节 项目财务评价51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51二、总成本费用估算52三、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54四、损益及项目利润分配估算54五、盈利能力分析54六、盈亏平衡分析56七、敏感性分析56第九章 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56第一节 经济效益56一、销售收入及利润56二、农民增收56三、间接效益57第二节 社会效益57一、促进当地农业发展57二、生态效益58第十章 项目风险及风险防控58第一节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58一、种植风险58二、经营风险58

5、三、市场风险58四、信用风险58第二节 项目风险防控措施58一、种植风险的防控措施58二、经营风险的防控措施58三、市场风险的防控措施58四、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59第十三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9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59一、对可行性的建议59二、对项目模式的评价59第二节 附件59一、资料附件5962第一章 项目总论第一节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背景一、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的基本信息(一)项目名称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二)内容概要1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的内容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是以客户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即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收储物流、贸易、加工、食品制造与营

6、销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掌控,以及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协同,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奉献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实现集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的主要对象及连接方式混合纵向一体化连接方式。以公司为主进行产业链设计,按照专业、高效的原则,将各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运营,而又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些功能环节以合同等进行联结。项目采取 “公司+合作社(农民)+银行+政府+科技+保险”的基本运营模式,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主要整合对象为:整合产业链上游组建或入股合作社,组织当地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公司标准进行

7、水稻种植;整合产业链中游加工企业,与大米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加工;控制产业链下游打造品牌,控制销售环节和销售渠道。3项目基本运营模式核心部分各方职能(1)公司为统筹管理、资源整合者,主要负责:为合作社提供指定的水稻品种等农资;为合作社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标准,并进行生产监控;与稻米加工企业合作进行稻米加工;销售大米商品,并从合作社应得的粮食收购款中替银行扣除贷款利息部分,并将剩余粮食款返还给合作社;(2)合作社负责按照公司提供的标准进行水稻生产,独立运营,财务独立核算,并为入股的农民保底、分红进行开支;(3)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将土地交给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农民获得“保底+分红”的收入,

8、部分农民留在合作社获得工资性收益,其余农民转移至公司其他产业,获得工资性收益。二、单位概况承办单位沈阳格林华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沈阳格林华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格林豪森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格林豪森集团成立于1998年,集团深植本土稳健发展、赢得一方政府与业主的积极肯定,14年间秉承精致、尊贵、品味、卓越的发展理念让产业迅速发展,目前集团业务涉及房地产、商业运营、物业服务、电梯、燃气、生态制造等。2011年,集团成立格林华怡投资有限公司,以房地产投资为主,涉及农、林、商、旅等相关行业,并以此经营性业务为主体核心。企业以卓越的城市运营商为发展蓝本,根据实际配置以专业性实体公司形式参与中国当代经济

9、发展,希望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投资型经营企业。格林华怡目前与新民市政府合作开发胡台新城项目,规划区域约120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标杆效应的、发展理念国际领先的、自然、社会、人文全生态的ROD汇智新城。智慧、人文、生态、休闲、低碳、创意将是这个新城市的六个显著标签。建成后,胡台新城将成为国内新城建设的标杆和典范、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转型的动力引擎、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的智慧源泉、展示大沈阳城市人文环境,未来城市发展构想的北中国城市名片!2012年,格林华怡深入研究区域产业发展,致力于一级土地开发和新城理想的实现,联和全球顶级大师团队规划设计,参考世界领先的生态城市理念,扎实

10、推进新城建设。到目前为止,多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一座“ROD生态汇智新城”的理想画面正渐渐清晰。三、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一)公司的战略需要1为地产服务,以农业产业为支撑,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土地流转。2创新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减少土地流转和稻米生产的资金占用。3高品质、绿色、安全农产品提升区域价值。4大规模的环境改造、景观打造,提升区域价值。5形成农业产业,与地产行业形成对冲关系。简单的说,公司的战略需要是:围绕地产的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二)国家、省、市的政策引导1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2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党的十八大报告全国现

11、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5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6水稻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7辽宁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行业缺乏强势的全国性的品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受推崇,行业面临重组、升级。四、提出的理由与过程从服务于地产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区域自然基底与产业发展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提出的本项目。公司是一级地产开发,从为服务于地产的角度出发,为实现农业资源整合、土地流转、土地增值的目标。项目以农业产业为依托,实现当

12、地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以提高农民合作的意愿性,并带动区域的发展。实施“精一、优二、进三”的产业战略。而直接进行土地流转,占用资金巨大,农业利润微薄,回收期漫长,在节省资金占用的公司发展战略条件限定下,创新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节省成本。项目区域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区域,发展稻米产业,实现稻米产业升级,农民最易接受,成本也最低。分析稻米产业发展趋势,稻米产业正向着品牌化、食品健康、安全、优质、全产业链化的方向发展,品牌化、食品健康、安全、优质与公司地产运营对外扩张的核心农产品定位一致,而全产业链化的发展正是产品品质的保证,所以围绕地产发展的农业完全可以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起来。第二节 稻米产业链资源

13、整合项目概况一、规模与目标(一)建设规模 年种植优质水稻2万亩,年生产优质稻米1.1万吨。(二)建设目标1生产绿色、安全、健康、营养、高品质的稻米产品,合理安排中高端产品结构,打造大米品牌,提升区域价值;2实现土地流转、农民增收、企业盈利;3实现大规模环境改造,提升区域价值;4实现探索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与合作社(农民)、政府、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科研院所、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各方机构合作利益构架、市场营销体系。二、主要建设条件(一)外部优势1区位优势新民地区农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稻生产,是传统的优质稻米产区;交通便利,物流通畅。2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三农”的发展,惠农力度逐年加大,农业

14、产业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项目符合各级政府政策的引导方向,可以申请政策扶持。3行业机遇行业面临重组、升级,向着全产业链模式发展,产品向着品牌化、安全、健康、营养方向发展,我们有机会取长补短,越级发展。(二)内部优势1资源整合能力格林华怡的社会人脉广、发展根基深厚,具备资源整合能力。2经营与产业能力 格林华怡的主要优势是营销,公司具备强大的经营与产业能力,品牌营销推广及产业化包装能力。三、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一)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4586.84万元。其中,公司投入部分:1693.33万元,主要为开办费和流动资金。合作社投资2893.51,主要为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金。

15、(二)项目效益 项目达产后净利润1080.02万元。其中公司利润183.62万元,合作社利润869.4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64.62元/亩。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达产年销售收入 达产后大米产品年销售收入3861.00万元。(二)年均总成本费用 年均总成本费用2613.32万元。公司支出319.72万元,合作社支出2293.60万元。(三)年均利润总额 年均利润总额1170.46万元。其中公司利润274.06万元,合作社利润896.40万元。(四)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77.22万元。(五)投资利润率 公司投资利润率16.2%(六)投资利税率公司投资利税率20.74%(七)生产标

16、准严格按照公司发展优质稻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品牌效益,严格参照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和管理,保证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一、主要问题(一)农民合作意愿性1促进农民合作意愿的因素(1)成本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造成的种地利润低微,促进农民土地转包、出租;(2)人工成本上涨,外出打工收入显著高于种地收入,促进农民土地流转;(3)农村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种地多由留守的老年人负责,而80后、90后新农民根本不会种地,宁愿选择外出打工;2阻碍农民合作意愿的因素(1)国家惠农力度不断加大,鼓励农民种地积极性,种地利润提高了不少,土地是农民独有的资源;(2)农村的一些妇女和守旧派

17、老人不愿意做其他的工作代替种地,不愿意土地流转;(3)小农意识,希望获得更高的合作收益;(二)资金1直接进行土地流转的资金占用量大。以2万亩土地为例,按照当地现行土地流转价格平均值550元/亩进行计算,流转费用需要1100万元/年;2直接进行大田生产的资金占用量大,以2万亩土地生产为例,每亩需要投入资金约为800元/亩,那么2万亩土地种植一年需要投入1600万元;3大田作物种植利润、加工利润低。种植利润仅为200300元/亩,加工利润仅为23%;二、发展建议(一)做好管理、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 公司初入稻米行业,缺少行业经验,并且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公司必须做好产业链的管理

18、,抓住利益的上游、产业链末端品牌打造、渠道铺建,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四两拨千斤”。(二)分阶段进行,逐步推进公司并非农业起家,经营农业项目存在很大风险,为规避风险、增加农民以及各方机构的信任和合作意愿,项目必须分阶段进行,逐步推进,前阶段以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性为重点,后期以品牌塑造、营销渠道铺建为工作重点。(三)重视农民的利益重视农民的利益,前期在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的前提下,保证农民的收入。做活项目产业,保证农民的收入不低于自耕自种的利润,鼓励农民合作的积极性。第二章 稻米产业链资源整合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一、乡镇一级地产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必要性(一)有关土地整

19、治的政策国家或政府在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框架下,制定属于国家部门政策的相关土地政策。它作为一种手段,使土地资源整合的决策上升为国家意志。政策的制定对土地资源整合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产生明显影响。例如,2000年以来,“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致使农地大量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出现了海南“烂尾楼”等现象,把巨额的土地利用成本转嫁给社会;2009年以来,国家又推行紧缩政策,出台“国八条”,土地资源整合又开始目标倾斜。土地资源整合对政策十分敏感,因而常常具有决定性和较大的波动性。所以,土地资源整合必须与国家的土地政策相吻合。10多年来,我国的土地整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范围上,已由分散的土

20、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逐步演变为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的运用转变。当前,土地整治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出台,总体方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整

21、治复垦,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保障粮食安全“分量”最重,未来五年新建4亿亩,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为确保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如期落地,设计了一系列抓手,多轮驱动,力促建设任务的落实。划定了10个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10个土地复垦重点区域、9个土地开发重点区域;确定了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治工程等8个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继续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打造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继续推进示范省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将通过省、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层层分解落实。

22、(二)有关土地流转的政策国家政策鼓励集约化、现代化生产。土地流转已经进入法律规范阶段,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进入法律规范阶段。(三)有关“三农”的政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3、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今年中央连续第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

24、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政策,深入推进粮

25、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从2011年起,采取中国农业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每年由双方合作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由于面积固定、城市人口增多等导致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城市用地急剧扩张,地产开发向城郊、乡镇、农村扩展成为必然。而国家把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严格用途管制,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严格保护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政策。地方政府必须解决农地锐减带来的国家粮食安全的隐患,地区发展与农民利益的矛盾。这就要求乡

26、镇一级地产开发必须转变土地粗放经营模式,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走集约利用道路,“在城市化中富裕农民,在工业化中惠及农民”,发展精致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区等,使土地一级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这是由我国当前土地利用现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减轻人地矛盾、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使土地利用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以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同步

27、提升,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并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城乡建设的统筹推进,使人口、资源、环境逐步走向和谐。二、绿色、安全、健康食品链条系统管理体系研发的必要性(一)绿色健康食品的管理研发工程势在必行1品质下高产危害食物链“粮食安全”是我国长久以来的压力,尤其是在全球环境恶化、人口的增多、耕地的减少的条件下,我国不得不把“高产”作为粮食生产的第一要求,而品质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不惜牺牲品质和安全,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食物链的上游似乎也在演着同样的戏码,填鸭式的喂法、激素、药剂的使用成就了“速成鸡”、“速成猪”,追求“量”而放弃“质”已经成为危害食物链的罪魁祸首。越来越多的食

28、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在食品质量安全的恶性事件中,一次次被“教育”,安全、高品质的产品已经是人们强烈的需求。 2市场缺少科学管控体系 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泛滥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缺少科学的管理、控制体系。目前的管控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内在需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短缺不配套,现有的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调整的产品范围不包含农、牧、渔业等初级农产品;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不健全,监测技术薄弱、研究落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制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新的市场科学管控体系出台势在必行。3市场缺少价格体系保障 市场缺少价格体系保障,高品质的产品得

29、不到合理的市场价格保护,使生产者丧失积极性。4缺乏畅通营销供应渠道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销售渠道、网点和网络还没有建立,绿色食品的终端渠道主要是超市,但绝大部分超市没有建立绿色食品专柜,绿色食品多散见于普通食品中。另外,绿色食品供应渠道不畅,超市内绿色食品品种单一、数量不足等现象,传统的食品营销渠道显然不能解决高品质食品的销售问题,创新营销供应渠道成为高品质食品制胜的关键。5制约根本因素:生产方式 作坊式的传统的农产品、食品生产方式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成为高品质的制约因素,传统的生产方式亟待转变。(二)政策导向支持,市场需求引导,生态改善需要1政策导向支持启动实施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30、建设规划(20062010年)总投入59亿元,已新建和改扩建农产品部级质检中心49个、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30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936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升。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新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800多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达到4800多项,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计划,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二期建设工程、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工程、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2市场需求引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百姓

31、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而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选择要求已从求“量多价低”变为“质高健康”。部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居民,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专销店(区)非常看中,并成为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3生态改善需要大量化肥的使用,污染水源,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继而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农药的残留污染土壤,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生态伤害,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三、服务于地产的需要(一)大田农业是实现农业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土地资源整合是一级地产开发的核心,即土地合理控制的先决条件,其关键在于进行农业土地、农民和宅基地三方面的整合。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转移劳动力的

32、有效方式,通过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农民增收、企业获利、政府满意的三赢局面,从而使农民对企业信任并逐步依赖,促进土地流转,达到企业对土地的合理控制。通过大田项目的开发探索形成农业土地流转开发和资源融合模式,从而实现异地复制,土地扩张。(二)高品质、高端农产品提升区域价值高品质、高端农产品可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高端人群的关注,起到企业名片的作用,对于提升区域的价值和吸引高端人群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生态环境改造、景观打造提升区域价值1大田农业的生态效应稻田除了粮食生产和提供秸秆外,农田生态系统还为人类社会提供包括气体调节、养分转化、供观赏的景观等在内的服务功能,共同为人类福利服务。大田农业还可以参

33、与到农业循环系统中,例如蟹岛和留民营的循环模式,种植业子系统起着重要作用。2大田农业大面积景观改造成趋势稻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景观设计,尤其在郊区地产开发项目中,在不破坏自然基底的前提下,利用稻田打造景观更是一种潮流趋向。通过大田项目进行、企业宣传已经是十分成熟的路线,大田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提升区域的价值。大田农业景观改造的成功案例如下:(1)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之“稻田校园”,日前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布的年度设计荣誉奖两项专业大奖,这是目前国际上该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稻田校园”是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址的景观设计

34、项目。为了满足规模扩大的需要,这所始建于1948年的建筑学院从沈阳城区搬往浑河南岸新校区。2002年,应邀主持校园景观设计的俞孔坚教授提出了用水稻来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让稻香融入书声的方案。稻田校园用当地的东北稻和荞麦等农作物以及乡土野草为材料,营造出富有独特的现代感和乡土气息的稻田景观:便捷的步道穿梭其间,连接宿舍和教室,白杨树分割出一块块水稻田,其间分布着一个个宜人尺度的读书空间。每当5月中旬,校园庆祝插秧节;每到10月底,学校又举办收割节,学生陶醉于一个悠久农业大国所独有的农耕文化体验之中。“稻田校园”传达了设计师关于土地的忧患意识和无限深情,表达了反对追求奢华与奇异,倡导“白话景观”与寻

35、常城市的理想。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区被称为“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稻田”(世园田),被誉为文化大米的“建大金米”,正式被确定为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组委会的指定礼品。(2)沈北稻田艺术节2012年,沈北新区开展首届稻田艺术节项目,据了解,此次稻田艺术节项目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稻田艺术种植的经验,结合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发展实际,开创了全国规模化稻田艺术种植的先河,并积累了丰富宝贵的项目运作经验。 稻田艺术节项目,位于兴隆台街道兴隆台村,紧邻兴隆台锡伯族中学,占地150亩,包括东侧80亩和西侧70亩,最佳观赏时间在6月末至8月初。该地区是沈北新区优质水稻的主产区,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36、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水大米”荣誉,也是沈北新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名片之一。 项目从2010年10月开始论证,至项目完成实施达九个月时间。目前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图案形象与水稻种植形成完美结合,神形已显。 稻田艺术节项目,共选取四幅图案,分别为东侧一幅,锡伯骑射;西侧三幅,依次为华强恐龙、影星梦露和酷贝拉卡通女孩。目前,七星旅游经济区已着手积极策划中国首届稻田艺术节活动,并配合辽河花海节、薰衣草节等,共同推出沈北农业旅游观光艺术节巡礼等系列活动,提升沈北农业品牌、促进沈北经济发展。稻田画创作吸引了公众的媒体,人们意识到了稻田不仅提供了人们主食,也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3)泰国清迈

37、四季酒店泰国清迈四季酒店建在稻田中的酒店。清迈四季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年年夺得各大酒店评鉴大奖,时光不仅没有磨损其容颜,反而让它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当人赤脚走在微凉的石板路上,当在稻田间走走晃晃,在房间外独立的阳台躺椅上看着天光在水田中的转变,当蝴蝶在你身边翩然起舞耳边鸣起清脆的鸟鸣,怡人的轻松气息会让你忘掉现实的世界。清晨,你可以和瑜伽老师在田间的凉亭做瑜伽,大口大口呼吸清新的田园空气。下午,则可赖在田间的游泳池里,在水田围绕的一畦田地里游泳。你还可以了解泰国人如何种植水稻。网球和健康俱乐部可以提供传统的农民服装Mor Hom穿上,就可以与农民们一起将秧苗从苗床转移到稻田中。即使外面战火滔天,

38、也只愿是静静躺在清迈四季里,好好享受这稀罕的宁静和安闲。(四)与地产行业对冲互补一级地产开发具有资金占用量大、资金占用期长的特点,利润大,风险也大。而粮食被誉为“下一个金矿”,众多企业和各色资本角逐粮油领域,甚至众多非粮企业扎堆“圈”粮。据分析,粮食行业做全产业链经营赢利空间较大,比如,益海嘉里上半年净利润超过7亿美元,而国际四大粮商利润也增加了不少。而专做加工是不赚钱的,只有2%到3%的利润,但终端销售和原粮收储环节都是非常赚钱的,利润在10%以上,“中间低、两头高”,这也能解释像北大荒和中粮这样的企业要花巨资投入到终端领域。另外,不断高起的物价也助推了粮食企业利润的走高。做好农业产业可以与

39、地产行业对冲互补,降低企业风险。四、水稻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一)区域自然基底决定发展稻米产业新民区域水源丰富、水质好,适合水稻种植,是沈阳市重要水稻产区。新民南部地区水稻产量占全区90%以上。发展稻米产业当地合作社和农户最易接受,改造成本也较低。(二)水稻种植技术体系、市场环境较为稳定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种植技术较为先进,水稻的种植、加工技术成熟可控;市场环境较为稳定、政策较为完善,是比较理想的大田开发对象。(三)国家政策支持稻米行业 水稻生产是基础性产业,水稻生产关系到粮食安全,国家政策光环笼罩稻米行业。五、农业产业链投资的必要性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

40、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链体系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对于农业来说,无论哪个细分领域,产业链都越来越重要,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独立源头,也就是企业是否拥有上游产业链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渠道和品牌,才能实现对产品的完全控制,保证产品安全。投资人的衡量标准也以质量风险是否可控、产业链的地位是否安全为首要的考核标准。稻米产业也正向着全产业链化方向发展,全产业链将成为稻米企业能否生存的考验筹码之一,企业控制产业链上游至关重要。第二节 项目的可行性一、经济的可行性(一

41、)创新产业链融资模式减少资金占用1产业链融资模式分析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民)+银行+政府+保险+科技”的基本运营模式。其中公司为统筹和资源的整合者,除为合作社提供农资、技术标准等服务外,还为合作社的贷款提供担保。公司负责销售大米产品,为银行代扣合作社贷款利息后,将剩余的合作社原粮收购款返还合作社。由于合作社生产需要大量资金,而合作社和农民缺少抵押物,银行不能直接为其贷款,但是可以利用公司及集团的信用评级和抵押物为合作社进行担保。这样合作社方面解决了资金问题,保证了春耕的顺利进行,也破解了农业技术低、农产品订单难、农业产业链断档问题。以合作社代替农户成为贷款主体,将单一农户生产方式转变为专

42、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进一步保证了供应链的安全、有效运行,对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公司方面不直接进行生产管理,将生产投资转移到了合作社,既得到了稳定的、期望的原粮来源,减少了资金的占用,解决了资金筹措难的问题。银行方面实施差异化金融创新战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服务需求,公司替银行代扣利息,又保证其资金回收。另外银行将对合作社进行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加强贷后检查力度,及时、高度关注公司的销售环节,资金安全封闭运行,实现了多方共赢。2投资规模运营2万亩土地稻米产品开发,公司实质总投资仅为1693.33万元,主要为开办费和流动资金费用。(二)控制终端销售,实现利益最大化

43、 不直接进行生产的投入,仅仅投入管理费用、技术支持费用等,把握产业链上游,控制原粮品质,控制终端销售,获得更高利益。二、政策可行性稻米行业为政策光环所笼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把做好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作为一年的第一件大事来抓,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生产。沈阳市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对当年新增的A级、AA级、AAA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市财政分别给予4万元、8万元、10万元补助。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当年每获得1个绿色食品认证,市财政补助1万元;每获得1个有机食品认证(不含有机转换期认证),市财政补助1.5万元。对通过国家农产品质

44、量安全中心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当年每获得1个无公害认证,市财政补助2500元,用于申报产品检测、环境评估和购买防伪标签等费用支出。辽宁省农委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辽宁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明确了2013年的任务目标,明确了购机补贴标准,明确了水稻和大棚育秧补贴标准。合作社可以申请省和市的财政补贴保证机械化、现代化的生产。辽宁省全面进行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对全省范围内从事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生产的农户,以及设施农业政策性保险省级试点地区从事日光温室生产农户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实行保费财政补贴。合作社可以申请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其中水稻保险可以申请80%的政策补贴,农民只需支付6.4元

45、/亩的费用即可参保。补偿费用按照损失的程度划分标准,当水稻被鉴定为绝收时,保险机构最高可赔付400元/亩。另外,公司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多角度、多项目申报政府资金扶持。可以从惠农政策、农业产业化方面政策、现代化农业等多方面进行申报。三、技术可行性 水稻的种植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本项目与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具有强大的技术后方保证。四、模式可行性“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相当成熟,本项目在此基础上增加银行、政府、科技等要素,使模式的执行有政府的支持、科技的保证、银行的金融保障。(一)模式的各方职能模式中合作各方在环闭链条内协同合作各自发挥职能优势,实现多赢。合作社(农户):

46、负责种植生产。实现了公司为其担保贷款,解决资金、技术、销售问题,实现了基础设施保障、资金投入保障、销售保障和科技保障。增加了收益;公司:解决农户种植、销售,协助银行从粮食收购款中代扣贷款本息。保证了稳定的原料供应,达到资源融合,提升企业低成本核心竞争力;银行:由公司担保,为合作社发展生产提供金融支持。实行差异化经营,控制风险,保证了贷款本息回收,资金安全封闭运营;政府,协调解决供应链模式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农民人均收入,促进新农村发展建设;科技,提供技术支撑,保证粮食质量、安全、产量。模式为高等院校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平台,使科技项目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保险:强制保险,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灾害。实现了风险控制、扩大了市场、增加了收入。(二)项目运营管理方式项目运营管理方式为统分结合、以分为主。“统”指“三统一”:统一制度管理、统一技术生产、统一加工销售,为合作社提供技术保障、市场保障。“分”指独立经营:企业为合作社提供发展贷款资金担保,提供“三统一”服务,但由合作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既强化了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