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教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案授课时间月 日 至 月 日课时数授课方式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技能课 其他授课单元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与要求1明确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层次;2了解组织演变、管理理论深化的进程中,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3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各种研究方法。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组织行为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章难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2.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演进和理论基础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模型教学方法手段(教具)1启发式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分组讨论4角色扮演参考资料1. 罗德礼.组
2、织行为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52孙成志.组织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龚敏.组织行为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思考题、作业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组织行为学有何特点?4、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讲 稿【新课导入】Great Plain Software公司位于北达科他州法戈市的Great Plain Software(GPS)公司,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公司于 1983年成立,时至今日拥有2200名员工,销售额为1.95亿美元,最近又从微软获得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管理层把公司的成功
3、归因于“员工第一”的企业战略。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邓伯格姆(Doug Burgum)说,企业的成长与成功可以归因于三项指导原则:第一,把公司建设成一个员工不愿意离开的理想工作场所,人们会主动上门来参加工作;第二,给所有水平上的员工工作自主权;第三,让员工成长包括专业技术方面和个人发展方面。 GPS公司都做了些什么来促进“员工第一”的企业文化管理者指出,他们通过组织结构、激励措施、对员工的承诺帮助员工开发自己的技能和领导力。该公司是扁平的组织结构,垂直层级最少化,主要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工作,在这里没有传统的职位配置(如高层管理者的停车位,或拐角的办公室)。激励措施包括员工参股方案、随意的着装标准、儿
4、童入托服务、课外学习课程包括方方面面,从有氧健身到个人理财。不过,令管理层最骄傲的还是他们对于员工开发的承诺。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一长串的培训和教育机会。而且都利用工作时间进行,旨在帮助员工提高技能水平。该公司的首推培训方案被称为“随处可以领导”方案,设计它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公司拥有那些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承担新型领导角色的员工。公司强调课堂培训,它们把员工按部门划分成培训团队,这些团队中的舵手是“团队领导者”,他们的工作是帮助自己的成员培养新思想和新项目。他们还被期望提供面对面的工作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几乎所有的公司员工都有机会成为团队领导者。 作为对“员工第一”信念的支持证据,伯格姆不仅拥有
5、了日益提高的营业收人,更是成功地保持了员工的满意感。例如,该公司的离职率极低,每年仅仅5%远远低于信息产业18%25%的平均数字。 问题 1.在GPS公司中“把人员放在第一位”的战略很有成效。既然如此有效,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采纳这一做法呢谈谈你的看法。 2你是否认为“员工第一”的做法更适于某些特定的企业或行业如果是,你认为它可能适于哪些企业或行业为什么 3你认为在像GPS这样的公司中工作,可能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4你认为在像GPS这样的公司中进行管理时,可能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5一些批评家认为“员工第一”的政策不能带来高利润,但高利润允许“员工第一”政策的存在。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解释你的观点
6、。【案例分析】 1“把人员放在第一位”,从企业长久竞争力来讲,员工一定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行业都适应于此观点。比如房地产行业,服务行业,制造业,他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客户,即“客户第一”。这主要是“员工第一”与“客户第一”都存在着利与弊。在不同的行业,他们体现不同的作用。 2我认“员工第一”的做法是适合某些特定的企业或行业的。例如,销售行业,软件生产行业等都适合“员工第一”的做法。因为,在这些企业员工能够给客户创造价值,并且企业不断吸引新的客户也是由员工创造的。 3在该公司工作,员工可能存在感觉无人领导,没有工作压力,而且容易形成散漫的态度。 4该公司的管理方式,可能存在领导者不断
7、的变动,员工接受培训后出现大量流动的现象的缺陷。 5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1.1 组织行为的研究对象一、相关概念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行为的概念:行为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所谓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
8、)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包含以下方面的内涵:1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研究范围是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3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的方法4研究目的是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二、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三)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进管
9、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四)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三、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因素(一)主观内在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方面因素。(二)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又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征1多学科的交叉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学科。也就是说组织行为学具有以上这些学科的一些特点,由于组织行为学是多种学科相融的产物,因此它同时具有原有学科所不
10、具备的一些新的特点。2多层次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知识系统。我们刚才谈到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讲,研究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就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方面,组织行为里包含领导行为。由于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许多教材将领导行为单独列为一部分。(1)个体第一个层次是个体。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是什么;一个人会把个人的哪些特征带入组织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积极性等;人的个性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
11、。包括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社会知觉、人的需要和动机、人的态度、价值观等。(2)群体第二个层次是人的群体。我们知道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当中,他的行为受到群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们通常说:1+1+1等于3。但在群体环境中1+1+1决不等于3。要么大于3,即三个臭皮匠等于诸葛亮。要么小于3,即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就是群体对人行为的影响。这一部分主要研究群体和群体结构;形成群体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影响群体的主要因素、群体规范、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群体决策等。(3)组织第三个层次是组织。所有的组织都是由个体与群体组成的。所有的个体既是群体的一员,也是组织的一员。组织行为学既是研究研究
12、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就要研究某个特定组织的特征结构等。主要包括领导行为、组织结构、工作压力、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我们还可以有一个层次,称为第四层,这就是组织的外部环境。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都是处在组织外部的环境中,他们是社会环境的成员。他们的行为均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真正掌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还必须研究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情景性强调的是权变的方法,即不存在那种对任何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最佳管理模式。4系统性组织是一个大系统,研究组织行为必须从整体出发,既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自然属性,又反映人的社会生活规律的社会属性。5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性的学科。组织
13、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才是我们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呢,我认为学习组织行为学为我们在纷繁的管理活动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前我们可能是这样考虑问题,学了组织行为学之后,对于管理中人的行为我们就有一些理性的知识,它会帮助我们正确的处理管理中的问题。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勤于思考,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6科学性力求严格的科学调查和实验,用客观事实进行论证。1.2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演进和理论基础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最早研究工业心理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18
14、92年,他在哈佛大学创立了研究工业心理学的实验室。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1913年,该书翻译为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l8801949)在美国芝加哥西部工业区的霍桑工厂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霍桑实验是人际关系实验研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和社会人的理论。美国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雷斯(L.Gilbreth)在191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著作,首次使用了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莱维特(HJLeavitt)教授用“管理”二字代替了“工业心理学”的“工业”二字 ,1958
15、年起正式开始用“管理心理学 ”这个名称。 “组织心理学”这个名称是20世纪6O年代初,莱维特教授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中首先使用的。 五十年代末,教学和科研的队伍中所列出的科研项目开始取名为“组织行为学”。著名的权变理论家卢桑斯(FLutnans)提出其更加偏重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时,组织行为学才被认为是一个合适的名称,从此“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才基本上被公认。20世纪60年代,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加速和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权变观点有一个基本的命题: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的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况”。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J彼得斯和罗伯特H沃特
16、曼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中的分析,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有四种类型。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大系统,它从人力的投入开始,通过依次地对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这四个层次,最终到人力的产出为止。三、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基础1、心理学一般来讲,人的行为是外显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内省的,而人的全部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要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就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的规律包
17、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2、社会学和人类学人的心理既是脑的机能的反映,又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既受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更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构成了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研究的实践领域和具体内容的不同,派生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如:工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在心理学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心理学的分支有40多个。3、管理学现代管理高度重视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管理。从学科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内容来区分,心理与行为管理正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课题和核心内容。所以,心理与行为的管理这个核心问题,既是组织行
18、为学与管理学的学科交叉点,又是组织行为学的生长点。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伦理学中的道德规范;生物学、生理学中的生物节律、体力、智力与情绪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需要运用上述学科的知识来进一步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学 科 具体学科 主要影响和涉及研究领域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学 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员工招聘与选拔、薪酬管理、劳资关系 组织管理学 组织理论、组织技术、组织变革、组织文化 行为科学 心理学 激励、领导、知觉、个性、个体决策、工作满意度、态度、工作压力、工作设计 社会学 群体动力、群体行为、团队建设、沟通、行为改变、态度改变、群体决策 人类
19、学 价值观比较、态度比较、跨文化研究、组织文化、组织环境 社会科学 政治学 冲突、组织内权力与政治 经济学 领导有效性、工作绩效 伦理学 激励、领导、沟通的伦理问题 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模型一、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对未来的预见性;二、研究的基本过程1、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观察和实验、分析和评价、预测和推断检查和验证2、六个步骤的循环系统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包括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研究理论和模式、形成假设、提出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案和方法、实地观察和实验、说
20、明研究成果这样六个步骤的循环系统。三、研究的主要方法1、案例研究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2、观察法观察者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心理状态。采用参与观察法即有好处,也存在某些问题。好处是研究人员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使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此外,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第二种是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来分类,可把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两类。自然观察法,此法的优点是所观察得到的结果更具有典型新,更易于应用于实际。3、心理
21、测试法这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应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4、调查法一般采用下面三种具体的调查法。面谈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书信邮寄问卷调查法;一种是直接现场问卷调查法。但花的人力和时间又会较多。5、实验法实验法又分为三种:实验室试验法;现场试验法;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准实验。一种是间
22、隔时序准实验。另一种是不等同对照组准实验。三、研究的模型(一)模型的类型与结构行为的理论模式:行为=f(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B=f(Pa、b、cEm、n、o)公式中:B表示人的行为(Behavior);f表示函数关系(function);P表示人员的主观特征个性(Personality);a、b、c表示人的知觉、能力、性格、价值观、气质等主观特征;E表示所处的客观环境(Environment);m、n、o表示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世界大环境等。(二)模型的组成(1)目标(2)变量(3)关系【案例分析】王丽的烦恼 王丽从大学毕业,情绪高涨地开始了她的新工作联想的销售代表。最初
23、的几个月,她忙得不可开交,参加了大量的正式职业培训,了解她将负责销售的产品,还要费力去理解她那个高深莫测、性情多变的上司。 这天晚上,下班回家的王丽满心困扰,辗转难眠。几周来她在工作中留意观察,许多问题萦绕脑海:“为什么一些同事会比另一些更加成功在主要用电脑来交流的今天,当我们走出家门走入工作时,怎样才能像一个团队一样共同合作怎样才能学会应付完成销售额的压力当我叫同事李华帮忙的时候,她为什么不跟我合作为什么经理征询我的意见,但随后又不理睬我的建议新的联想文化和旧的有什么差别它为什么总在不停地变化” 王丽为什么感到困扰你能给她一些意见吗?【案例分析】 (1)王丽的困扰就是没有很好地对员工的组织行
24、为进行分析,其面临的问题都是组织行为学中着重处理的问题。王丽的困扰就是没有很好地对员工进行组织行为的分析,因为上述问题都是涉及组织行为学中关于个体、群体、组织的问题的讨论,这三方面是组织行为学的重点问题。 (2)如果王丽希望成为一个好员工,并且日后晋升为管理者,她就必须了解组织是怎样动作的,必须了解人的行为,学习如何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会处理在工作中与他人的关系。而这些方面,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对她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目标会有重大帮助。 【本章小结】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了解组织行
25、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整章内容加上适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对案例分析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课后作业】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组织行为学有何特点?4、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其中1、2、3为需要上交的作业,4、5为课后思考题。【教学后记】教案授课时间月 日 至 月 日课时数授课方式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技能课 其他授课单元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印象管理目的与要求1了解关于人的理论,包括人性假设理论、需要层次理论;2明确个体行为的一般规律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
26、;3懂得知觉、感觉与社会知觉的异同及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知觉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难点:归因理论主要内容1.知觉2.社会知觉3.归因理论4.印象管理教学方法手段(教具)1.启发式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分组讨论4.角色扮演参考资料1. 罗德礼.组织行为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52孙成志.组织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龚敏.组织行为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思考题、作业1、知觉有哪些特征?2、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3、社会知觉的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归因?5、什么是印象管理?讲 稿【旧课复习】1、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应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
27、容以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有所了解。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并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2、对上章课后案例分析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上,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新课导入】尤尼帕特公司的约翰尼尔 在英国汽车行业,尽管大多数零部件供应商都在苦苦挣扎,但有一家公司做得很不错它就是尤尼帕特公司(Unipart)。这家身价为23亿欧元的公司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很大程度是由于其首席执行官约翰尼尔(John Neill)所做出的决策。 1974年,约翰尼尔正值风华正茂的29岁,负责管理英国利兰公司(British Leyland)的分公
28、司尤尼帕特。他很快就打破了利兰公司那些保守的高层主管的特点,着手发动具有创新特点的市场攻势,并使分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零配件行业(而不是汽车和卡车上)。他把分公司的市场预算提高了6倍,他创立了零售店方案,改变了产品包装,并力促分公司生产电视零配件。他的“零配件优先”定位与总公司老板的看法并不统一,老板认为这对英国利兰公司本身的生存能力构成了威胁。但是,对英国利兰的高级管理层来说,他们采取行动已经太晚了。尼尔把尤尼帕特改造成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企业,而公司的其余部分后来是英国路华汽车集团(Rover Group)的一部分却步履维艰,每年都在不断失去市场占有率。 几乎从一开始,尼尔就预料到尤尼帕特公司
29、会从利兰公司独立出来。1987年,他真的这样做了。他采取管理层收购的方式,通过谈判以8 950万欧元买下了尤尼帕特公司。然后,他立刻采取措施,让公司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我知道未来会更为艰难,”尼尔回忆道,“因为今天的市场占有率比昨天更小。因此,如果汽车配件行业不进行巨大变化,那么无疑会走下坡路。”在备用配件方面,尤尼帕特公司致力于树立一个非常优秀的顾客品牌。今天,尤尼帕特公司在英国成为一个备受顾客认可的品牌。它还涉足众多的其他行业。尽管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依然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但它同时还成功经营了一家仓储商店和一家物流公司,并创办了一个网上贸易平台。 1987年,尤尼帕特公司刚刚独立时,向
30、路华公司的销售占据企业的90%,现在则降为3%。尤尼帕特公司的命运不再与路华集团紧紧联在一起。实际上,目前尤尼帕特最盈利的业务是在费用基础上为美洲豹(Jaguar)生产全套零配件。 尽管尤尼帕特公司在尼尔全盘买下之后运作得很成功,但它仍然要面对艰难岁月。英国的汽车工业出现生产过剩局面,来自供应商方面的剧烈削价压力几乎要吃掉尤尼帕特公司的全部利润。作为回应,尼尔扩展了尤尼帕特的物流业,他斥资29 200万欧元买下汽车零部件经销公司帕特可(Partco)。这项收购使尤尼帕特一举成为英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经销公司。尼尔还对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不局限在汽车零部件方向,而是进军电子商务的前沿阵地。 问题
31、1约翰尼尔并不聪明,他不过是幸运而已。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解释你的理由d2在尼尔的决策中知觉具有什么作用请讨论之。 3对比尤尼帕特公司和英国利兰公司在主要战略决策上的差异。 4回到1987年,假设是约翰尼尔领导着英国利兰公司,他还会有同样的成功吗请解释你的看法。【案例分析】 1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约翰尼尔的成功不仅由于幸运,他的聪明也是主要因素。 2在尼尔的决策中知觉起了重要的作用。(1)他能够凭借直觉,认识到公司需要变革,很快打破利兰公司那些保守的高层主管的特点,着手发动具有创新特点的市场攻势,并使分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到零配件行业。(2)凭借他的知觉,尼尔预料到尤尼帕特公司会从利兰公司独立出来。
32、因此,他通过管理收购的方式,通过谈判买下了尤尼帕特公司。(3)对于尼尔对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不局限在汽车零部件方向上的决策,他的直觉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3尤尼帕特公司和英国利兰公司在主要战略决策上的差异: 4我认为约翰尼尔在1987年如果领导着英国利兰公司,他还会有同样的成功。主要原因是:(1)在当时,汽车配件行业已经出现了下坡路,这个客观条件为尼尔实施公司变革提供了基本条件。(2)尼尔的聪明决策力使他具有在不同情境下采取不同战略决策的能力。这两个重要条件会让尼尔成为一个成功者。 2.1 知觉一、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
33、、味觉、嗅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 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指感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同的,感受性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感觉阈限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2、感觉后象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象,又称后效。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3、感觉适应感官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现象在视觉、肤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4、感觉对比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二、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1、知觉的分类按所
34、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根据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知觉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按照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知觉又可分为正常知觉与错觉。2、知觉的特征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3、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对象知觉者知觉情境三、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感觉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人脑中储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织而形成,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四、认知差异与管理(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闹中所产生
35、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特点:比感觉高一级,比感觉更全面)(3)社会知觉: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就是一种社会知觉,他包括: 对他人的知觉;对人济关系的知觉;对角色的知觉;对因果关系的知觉(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5)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二者是在心
36、理活动中紧密地相互联系着的。五、知觉的过程和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知觉的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无个阶段(二)影响知觉的因素1: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1)客观因素(2)主观因素2: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对象与北京的不同配合(2)知觉归类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种: (1)知觉防御。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它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2)首因效应(成见)。首因效应(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要正确地观察事物,就必须注意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个印象上,但同时又不忽视第一印象。(3)晕轮效应。
37、这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4)投射。投射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将自身想法用于推测别人的态度。六、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认知假设领导的行为和作风对被领导者的影响作用,与领导人对被领导人的看法有密切关系。两种有关领导人如何看待被领导人的理论,也就是按照领导人的对被领导人的不同看法而采用的不同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的理论。(对比记忆1.本性对工作的态度2.抱负水平3.需要4.自我中心与组织中心5.保守程度6.个人取向)1、X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里格。(1)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看法:一般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
38、因此总是竭力设法逃避工作;极大多数人没有抱负,怕负责任,希望奉命而为,宁愿接受他人的领导与指挥;对自身经济的安全的需要看得高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目标漠不关心;人习惯于守旧,反对变革;人缺乏理性,容易受人的欺骗和煽动,常有盲从举动等。(2)相应的领导方式与领导行为:由于上述观点是把职工看作机器一样消极被动的工具,因此领导者就只注意通过制定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运用领导者的权力和严格的控制系统,来指挥监督职工行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把金钱当作一种最主要的激励手段,把惩罚作为协调人员行为的主要管制措施;总之是一种只关心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关心职工的感情和精神需要的领导方式,是一种不相
39、信群众,只看消极面,单靠管、卡、压的领导行为。2、Y理论麦克里格地进行X理论的概括后,他表示不赞成那种观点和做法。他提出了一种Y理论来取代X理论。Y理论的要点是:(1)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看法:人并非生来就是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工作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在合适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还追求责任;人的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与组织的需要是可以相结合的,只要领导上安排得当,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能够统一的;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大多数人均具有较高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能够妥善地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并且潜能只是部分发挥;人们把工作取得成绩就看作是一
40、种最大的奖酬,他们从完成工作任务中得到极大的满足。(2)相应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领导者的任务是给职工安排具有吸引和富有意义的工作,把每个的智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重视人的个性特征和需要,鼓励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职工的参与管理,把责任最大限度交给他们,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鼓励职工进行自我工作成绩的评价;总之是用“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用信任代替监督,用“分权与授权”代替“集权”。2.2 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定义社会知觉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对人所形成的初步印象。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或在社交场合碰到一个相识不久的人,通过初步交往形成了印象,但
41、对他的本质特征(如能力、性格)还缺乏了解,只有在今后的进一步交往中,随着接触增多,才能形成较深的印象。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现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二、社会知觉的特征社会知觉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选择性 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对同样的刺激,人们所作出的反应程度却不完全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对外界刺激作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些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越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显著。(三)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知觉和自我防卫机能息息相关
42、。当刺激物的出现破坏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时,个体可能采取的自我防卫方式是避开刺激物或是消极反抗。(四)认知的完形特性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即把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如果对刺激物了解的不完整时,倾向于从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形成完整的印象。德国格式塔学派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下述原则:1接近原则。两种刺激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则具有被看成属于一个组织单位的倾向。例如,下列的图形容易被认知为三个圆圈一组的。 2相似原则两种刺激的性质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如在企业中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各被视为不同的群体。3闭
43、锁原则。几个知觉对象包围一个空间,则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4连续原则。当知觉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时,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知觉对象组合的连续性原则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三、社会知觉的类型(一)他人认知(二)自我认知(三)认知(四)角色认知四、社会知觉的信息范围从动态上看,社会知觉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最初,认知者只能接收到有关对象外部特征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者不断拓展认知范围,开始涉及对象的内在属性。与此同时,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认知对象与周围的人加以对照,试图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认知者并不忽略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往往把自己同一定的认知对象置于某种关系网络之中
44、,并形成对这种关系的判断。依照上述分析,社会知觉信息范围基本上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外部特征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常常是人们最先看到的信息。通过一个人的相貌、高矮、胖瘦、肤色、衣着、发型,我们可以看出他(她)是男还是女,大约有多大年纪,是时髦还是朴素,通过一系列特征的整合,我们可以对这个人心理状态作出某种判断。1、相貌相貌具有生物性,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人的相貌也即五官不仅具有生物性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这同样不容忽视。相貌不等于表情,但表情是通过相貌来表现的,表情本身又是个体心理的反映。因此,人的相貌就如人的生理需要一样,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人的表情的多样性可以掩饰相貌,对人
45、的相貌的推断还有很多主观方面的偏见因素,所以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是社会知觉信息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方面。2、体型体型同人的相貌一样,不仅具有审美的价值,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点。从统计数字来看,体型确实同个性有一定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有些人因无法应付而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造成内分泌失调,可能使体型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过量进食造成脂肪积累或由于多虑苦恼而不想吃东西变得骨瘦如柴。这表明,体型的变化同人的社会性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如果把体型看作人的心理状态的标志,而排斥其他因素,那也是不正确的,和相貌一样,体型也只是一种参考的因素。3、发型、服饰发型和服饰,在现代社会中是表现
46、自我的重要手段,是对相貌、体型进行加工、掩饰、衬托的最普通、最简单的方法。适宜而得体的服饰,不仅可以展示人的内在魅力,而且也能表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因此通过一个人的发型和服饰判断其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是认知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言语、动作言语是说出来的话,动作是肢体或面部的活动,人的外部特征是静态的,而言语和动作是动态的,因而言语和动作更能够反映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这样说当然并不含有外部特征只反映一般心理状态、言语和动作只反映当时心理状态的意思,人的某些个性心理特征例如能力恰恰在言语和动作中才能更充分地显示,人的气质、性格在言语和动作中也能对外部特征作进一步的补充。另一方面,人的外部特征只能够用眼睛来观察,而他的言语和动作需要眼、耳并用,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言语和动作为我们认知其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