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4435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2呼吸,(一)定义,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定义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

2、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气管支气管炎症、痉挛、肿瘤、异物引起气道阻塞,或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和CO2潴留,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气管支气管炎症、,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ARDS、矽肺等,引起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肺顺应性减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或合并CO2潴留,6,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肺炎、肺结核、肺气,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

3、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肺动脉栓塞,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部分未经氧合的血直接流入肺静脉,发生低氧血症。,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肺动脉栓塞,引起通气/,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气胸和胸腔积液,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导致通气减少及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影响换气功能。,8,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气胸,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电击

4、、药物中毒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多发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导致呼吸肌无力或疲劳,引起通气不足。,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发病机制,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2.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10,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2. 低氧和高碳,发病机制,(1)肺通气功能不足(hypoventilation)(2)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mismatch)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increased shunt

5、) (5)氧耗量增加(increased O2 consumption),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1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11呼吸衰竭和急,(1)肺通气功能不足,1)维持正常PaO2和PaCO2的最低肺通气量: 4L/min2 ) 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减少肺 通气不足缺氧和CO2潴留,1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肺通气功能不足1)维持正常PaO2和PaCO2的最低肺,(2)弥散障碍,肺内气体交换通过弥散过程实现气体弥散量的决定因素弥散面积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气体和血液接触的时间气体分压差,13,呼吸衰竭和急性

6、呼吸窘迫综合征,(2)弥散障碍肺内气体交换通过弥散过程实现13呼吸衰竭和急性,(2)弥散障碍,肺气肿肺泡破坏 弥散面积 广泛肺组织破坏纤维化 间质肺水肿 肺泡膜厚度 肺泡渗出物增多 肺泡膜通透性,气体弥散能力,低氧血症 常无CO2潴留,CO2弥散能力比O2大20倍,且弥散时间仅需0.13s,1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弥散障碍肺气肿肺泡破坏 弥散面积,(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功能性动-静脉分流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无效腔样通气,1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功能性动-静脉,(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气/血流比

7、例失调仅导致低氧血症,而PaCO2升高常不明显由氧解离曲线和CO2解离曲线的特性决定动、静脉血液之间氧分压差(59mmHg)比CO2分压差(5.9mmHg)大10倍,16,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仅导致低氧血症,而,CO2解离曲线和氧解离曲线,1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2解离曲线和氧解离曲线1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功能性分流,解剖分流,18,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功能性分流解剖分流支气管肺实变,(5)氧耗量增加,在通气功能障碍时,氧耗增加可加重低氧血症

8、增加耗氧的病理因素寒战:耗氧量达500mlmin发热严重呼吸困难,用于呼吸的氧耗量达到正常的十几倍抽搐,1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氧耗量增加在通气功能障碍时,氧耗增加可加重低氧血症,发病机制,(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4)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 (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2.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20,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缺氧程度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Pa

9、O2 (mmHg)临床表现6,(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对大脑皮层的影响轻度潴留间接兴奋皮质失眠、精神兴奋、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 严重潴留脑脊液H+浓度增加抑制皮质肺性脑病/CO2麻醉: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2)对脑血管的影响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脑间质水肿、颅内压增高,CO2潴留程度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对大脑皮层的影响CO2潴留程度,(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2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缺氧心率加快缺氧反射性心输出交感神皮肤,(3)对呼吸中枢的影响,特点:双向性缺氧对呼吸中枢的

10、影响PaO260mmHg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PaO230mmHg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CO2对呼吸中枢的影响PaCO250mmHg兴奋呼吸中枢PaCO280mmHg呼吸中枢抑制和麻痹,2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对呼吸中枢的影响特点:双向性2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4)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胃壁血管收缩,胃黏膜屏障作用降低 胃酸分泌增多溃疡等损害肝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 2)对肾功能的影响肾血管痉挛肾功能不全,2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25呼吸衰,(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1)严重缺氧 代

11、谢性酸中毒 高钾血症 2)慢性CO2潴留 呼吸性酸中毒 低氯血症,26,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1)严重缺氧 26呼吸衰竭和急,(三)分类,1. 按血气分(1)型呼衰,缺氧:PaO250mmHg ),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潴留是平行的,若伴有换气功能损害,则缺氧更为严重2. 按病程分:急性/慢性3. 按病理生理分:泵衰竭(神经肌肉病变)/肺衰竭(呼吸器官病变引起),2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分类1. 按血气分2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四)临床表现,呼吸困难:频率、节律、幅度发绀:缺氧精神-神经症状循环系统症状消化和泌尿系统应激

12、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28,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四)临床表现呼吸困难:频率、节律、幅度28呼吸衰竭和急性呼,3. 精神-神经症状,(1)急性呼衰精神紊乱、躁狂、昏迷、抽搐(2)慢性呼衰早期 兴奋 烦躁不安、昼夜颠倒、甚至谵妄 后期,CO2潴留加重抑制 表情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甚至昏迷,2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 精神-神经症状(1)急性呼衰2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4.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速严重缺氧和酸中毒: 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CO2潴留的症状: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并发肺心病时的症状

13、:体循环淤血等右心衰竭表现脑血管扩张症状:搏动性头痛,30,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速30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气分析PaO250mmHg,pH 正常或降低 影像学检查分析呼衰的原因 X线胸片、胸部CT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其他检查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气分析3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六)诊断要点,有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或诱因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条件: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时 诊断标准: PaO250mmHg排除心内解

14、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除量降低等,3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六)诊断要点有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或诱因3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七)治疗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病因治疗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3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七)治疗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3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 昏迷病人用仰头提颏法打开气道缓解支气管痉挛:支气管舒张药 建立人工气道,3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 34呼吸衰竭和急性,2.氧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氧

15、疗原则在保证PaO2迅速提高到60 mmHg或SpO2达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吸氧浓度 I 型呼吸衰竭高浓度吸氧,FiO2 35II 型呼吸衰竭低浓度持续吸氧, FiO2 35,3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氧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3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36,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概念,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特点: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病理特征:肺微血管高通透

16、性、高蛋白质渗出性肺水肿、透明膜形成病理生理改变: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3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概念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 病因及危险因素(1)肺内因素即对肺直接损伤的因素 化学性因素:如吸入胃内容物、毒气等 物理性因素:如肺挫伤、淹溺 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2)肺外因素 休克、败血症、严重的非胸部创伤、大量输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38,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 病因及危险因素38呼吸衰竭和急性呼,损伤因素,中性粒细胞聚集、激活,氧自由基蛋白酶

17、,炎性介质,抗炎介质抗炎性激素,巨噬细胞内皮细胞,SIRSCARS,2、发病机制,3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损伤因素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炎性介质 抗炎介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ARDS发病机制,N Engl J Med 2000;342:13341349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Vol, 2005, 33: 319327,40,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N Engl J Med 2000;342:,Diffuse alveolar damage弥漫性肺泡损伤,炎症、水肿、透明膜形成和出血,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Vo

18、l 33. pp 319327, 2005,4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iffuse alveolar damage弥漫性肺泡损伤,3. 对机体的影响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膜通透性增加肺泡表面物质减少:小气管陷闭和肺泡萎陷弥散和通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顺应性下降病变不均重力依赖区:严重肺水肿和肺不张非重力依赖区:肺泡通气功能基本正常,4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 对机体的影响4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临床表现,常在受到发病因素攻击后1248小时内发生 1、原发病表现:败血症、误吸、创伤2、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

19、、发绀,伴烦躁、 焦虑、出汗3、体征早期:无或少量细湿啰音后期:水泡音及管状呼吸音,4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临床表现常在受到发病因素攻击后1248小时内发生 4,(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胸片 :斑片状浸润阴影,有时称“白肺”动脉血气分析 典型表现:低PaO2、低PaCO2、高pH值呼吸空气时(FiO20.21) PaO260mmHg氧合指数( PaO2 / FiO2):ALI300,ARDS200后期:PaCO2升高和pH降低 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18mmHg,4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胸片 :斑片状浸润阴影,

20、有时称“白,ARDS病人胸片显示“白肺”,4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胸片显示“白肺”4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五)诊断要点,有ALI和(或)ARDS的高危因素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低氧血症,氧合指数300时为ALI,200时为ARDS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浸润阴影PCWP18mmHg或临床上能排除心源性肺水肿,46,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五)诊断要点有ALI和(或)ARDS的高危因素46呼吸衰竭,ARDS定义的变迁,1994年欧美会议共识(AECC)ARDS诊断标准1.病程:急性起病2.低氧血症:PaO2/FiO2 200 mmHg3.胸片:

21、双肺弥漫性浸润4.没有左心房高压的证据,PAWP 18 mmHg,ALI诊断标准: PaO2/FiO2 300 mmHg,没有体现ARDS的本质(肺通透性增加、血管外肺水增多,肺炎症反应) the basic tenets of ARDS, namely increased lung permeability, increased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and lung inflammation, are not specifically identified by this definition,4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定义的变迁1994年欧美

22、会议共识(AECC)ARDS,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培训课件,The Berlin Definition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4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The Berlin Definition of Acute,(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 氧疗 机械通气 液体管理 营养支持与监护 其他治疗,原则:面罩给氧高浓度:FiO250%使PaO260mmHg或SaO290。,原则:早期:高浓度氧疗无效时肺保护性通气 小潮气量压力控制通气加用PEEP,50,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 原则:原则:50呼

23、吸衰竭和急性呼吸,(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 氧疗 机械通气 液体管理 营养支持与监护 其他治疗,原则:以较低循环容量维持有效循环 早期不输胶体液输血:新鲜血优先,库存血应加用微过滤器,原则:补充足够的营养,宜期开始胃肠营养 严密监测呼吸、循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吸入一氧化氮、膜肺,5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六)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 原则:原则: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ARDS六步法,5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六步法5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七)预后,病死率:30%70%多数(49%)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活者大

24、多在1年内肺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5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七)预后病死率:30%70%5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RF & ARDS),5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Nursin,(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 (2)给氧 (3)促进有效通气 (4)用药护理 (5)心理支持 (6)病情监测 (7)配合抢救,1. 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5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常用护理诊

25、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2)给氧,1)给氧方法,56,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给氧1)给氧方法 56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给氧,2)效果观察 有效指标: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 3)注意事项 保持吸入氧气的湿化 妥善固定给氧气的导管、面罩、气管导管等保持给氧管道和面罩的清洁与通畅嘱病人及家属不擅自停止吸氧或变动氧流量,5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给氧2)效果观察 57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 (2)给氧 (3)促进有效通气 (4)用药护理 (5)心理支持 (6

26、)病情监测 (7)配合抢救,1. 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针对II呼吸衰竭病人 指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使用呼吸兴奋剂保证呼吸道通畅情况下给予缓慢静脉点滴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现象时减慢滴速 出现肌肉抽搐时及时通知医生,58,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5)心理支持,了解和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对建立人工气道和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应经常巡视鼓励病人说出或写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指导病人应用放松、分散注意力和引导性想象技术,5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心理支持了

27、解和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59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位、休息与活动 (2)给氧 (3)促进有效通气 (4)用药护理 (5)心理支持 (6)病情监测 (7)配合抢救,1. 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60,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体位、休息与活动,(6)病情监测,呼吸状况: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呼吸肌呼吸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缺氧及 CO2潴留情况:发绀、球结膜水肿、肺部异常呼吸音及啰音循环状况:心率、心律、血压、血流动力学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肺性脑病的表现,昏迷者应评估瞳孔、肌张力、腱反射

28、及病理反射液体平衡状态:每小时尿量和液体出入量实验检查结果:动脉血气分析、生化检查结果等,61,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病情监测呼吸状况: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呼吸肌,(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引流指导并协助有效的咳嗽、咳痰 协助翻身、扣背负压吸痰湿化和稀释痰液:饮水、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2)痰的观察与记录 (3)应用抗生素的护理,2. 清理呼吸道无效,62,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二)其他护理诊断/问题,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不能进行有效呼吸有关焦虑 与呼吸窘迫、疾病危重以及对环境和事态失去自主控制有关自理缺陷 与严重缺氧、呼吸困难、机械通气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气管插管和代谢增高有关言语沟通障碍 与建立人工气道、极度衰弱有关潜在并发症: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6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二)其他护理诊断/问题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不能进行有效呼吸,(三)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 康复指导 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6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指导 64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谢 谢!,6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谢 谢!65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