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4677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验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十四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2,第14、16章课后考查题,1.常用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分子的免 疫学检测方法包括哪些? 2.何为M蛋白?,3,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 一、免疫缺陷病分类 二、免疫缺陷病的特点,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 五、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4,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检验 一、B细胞缺陷的检测 二、T细胞缺陷的检测 三、吞噬细胞缺陷的检测 四、补体系统缺陷的检测 五、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检测,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一、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常见原因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思考题小 结,5,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 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immunodeficiency)或不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6,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7,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or AIDD),一、免疫缺陷病分类,8,9,反复感染 易发肿瘤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以类风湿 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遗

3、传倾向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复杂多样,二、免疫缺陷病的特点,10,免疫缺陷病感染特点,11,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ongenital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CIDD),是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而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病。,12,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 三、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 五、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类型,13,由于B细胞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由于B

4、细胞不能接受T细胞传递的信号,而导致抗体产生减少的一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化脓性感染实验室指标特征:体内Ig水平降低或缺陷、外周血B细胞可减少或缺陷、T细胞数量正常。,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primary B lymphocytes deficiency,14,发病机制:B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基因缺陷,使得B细胞发育过程中信号转导障碍,导致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成熟B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失。,(一)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aglobulinemia,XLA),为X连锁隐性遗传,多见于男性婴幼儿。

5、1952年由Bruton首次报道,故又称Bruton病。,临床表现:患儿多在出生6月后反复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血清中各类Ig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成熟B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几乎为零。,15,临床表现:患儿易反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比低水平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表现更为严重。,(二)X性联高IgM综合征(X-linked high IgM syndrome,XLHM),发病机制:X-染色体上CD40L基因突变,使T细胞表达CD40L缺陷,其与B细胞CD40的相互作用受阻,导致B细胞活化增殖和Ig类别转换障碍,不能产生除IgM以外的其它类型免疫球蛋白。,实验室指标:血清IgM升高而IgG、IgA、IgE水

6、平低下,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有大量分泌IgM的浆细胞。,16,实验室指标:血清IgA水平异常低下(50mg/L),sIgA缺乏,其它各类Ig水平正常。,(三)选择性IgA缺陷(selective IgA deficiency),最常见的选择性Ig缺陷,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发病机制:该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实验室检测有IgA受体的B细胞发育停滞,不能分化成为分泌IgA的浆细胞情况。,临床表现: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反复感染,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感染,常伴有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性疾病。,17,T细胞的发生、分化和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缺陷,其中包括T细胞及其前体。T细胞缺

7、陷不仅影响T效应细胞(如TCL),也会间接影响单核-吞噬细胞和B细胞。因此,多数T细胞功能缺陷者常伴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primary T lymphocytes deficiency),18,患儿T细胞功能缺陷、外周血T细胞数减少或正常,B细胞和抗体功能正常或偏低。,(一)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症,又称DiGeorge综合征,为典型的T细胞缺陷性疾病,并伴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病机制:由于妊娠早期胚胎第三、四咽囊分化发育障碍,导致起源于该部位的器官如胸腺、甲状旁腺、主动脉弓、唇和耳等发育不全。,临床特征:有心脏和大血管畸形,反复感染和新生儿24小时内出现手足抽搐,19,例

8、如:CD3复合分子(-、-、-、-链)基因变异引起TCR-CD3复合物表达或功能受损。 ZAP-70(一种酪氨酸激酶)基因变异,不能产生ZAP-70蛋白,导致TCR信号向下游转导障碍,T细胞不能增殖及不能分化为效应细胞。,(二)TCR活化和功能缺陷,T细胞膜分子表达异常或缺失可导致T细胞活化和功能缺陷,20,一组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Ig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机体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患者出生后6个月即出现发育障碍,易发严重感染而死亡。,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21,患者病理表现:T细胞缺乏或显

9、著减少B细胞数量正常但功能异常,导致Ig生成 减少和类型转换障碍,主要发病机制:IL-2受体链基因突变。IL-2受体链是多种细胞因子受体(IL-2R、IL-4R、IL-7R、IL-9R、IL-15R)共同的亚单位,其缺失将导致多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异常,使T、B细胞成熟受阻和功能障碍,从而发生SCID。,(一)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X-linked SCID,X-SCID),22,发病机制: 定位于第20对染色体的ADA基因突变导致ADA缺乏,使腺苷和脱氧腺苷分解障碍,造成核苷酸代谢产物dATP和dGTP在细胞内大量蓄积,对早期T、B细胞有毒性作用,影响RNA、DNA、蛋白质和磷脂合成,使之发育

10、成熟受阻,造成T细胞和B细胞缺陷。,(二)腺苷脱氨酶缺乏症(adenosine deaminase,ADA),23,主要表现: 吞噬细胞的数量、移动和(或)黏附功能、杀菌活性等异常,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primary phagocytes deficiency,临床表现: 化脓性细菌或真菌反复感染,24,临床表现:患儿多在出生后1个月内即开始发生各种细菌的反复感染。,(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分类: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和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发病机制: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突变导致粒细胞分化受阻。,25,发病机制:LAD-1

11、是由于CD-18基因突变,使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表面整合素家族成员表达缺陷,导致中性粒细胞不能与内皮细胞黏附、移行并穿过血管壁到达感染部位。LAD-2是一种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突变,使得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缺乏能与选择素家族成员结合的寡糖配体Sialyl-Lewisx(Slex),导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障碍。,(二)白细胞黏附缺陷(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LAD),分类:分为LAD-1和LAD-2两种,临床表现:LAD-1和LAD-2两种均表现为反复的化脓性细菌感染,26,发病机制:慢性肉芽肿病多为性联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

12、病机制是由于编码还原型辅酶(NADPH)氧化酶系统的基因缺陷,呼吸爆发受阻,吞噬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超氧离子、单态氧离子及过氧化氢,使得吞入细胞内的微生物,特别是产过氧化氢酶的微生物非但不能杀死,反而继续存活、繁殖,并随吞噬细胞游走播散,造成反复的慢性感染。持续的感染可刺激CD4+T细胞形成肉芽肿。,(三)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GD),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化脓性感染,淋巴结、皮肤、肝、肺、骨髓等器官有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或伴有瘘管形成。,27,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属最少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五、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pr

13、imary complement system deficiency),在补体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控蛋白及补体受体都可发生缺陷。,临床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28,发病机制:C1抑制分子(C1 inhibitor,C1INH)基因缺陷所。C1INH可抑制体内C1、凝血因子、激肽和纤溶系统,因而当它缺乏时,上述系统过渡激活并消耗增多,在此过程中生成的许多产物都有使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作用,导致这些部位的炎症、扩张。(经典激活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启动激活;激活顺序:Ag-Ab C1q-C1r-C1s-C4-C2-C3-C5-C6-C7-C8-C9)。,(一)遗

14、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为常见的补体缺陷,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水肿,若水肿发生于喉头可导致窒息死亡。,29,发病机制:编码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的pig-基因缺陷,导致糖基磷脂酰肌醇合成障碍,患者红细胞因缺乏糖基磷脂酰肌醇而不能与细胞膜保护因子DAF和MAC抑制因子(MIRL)结合,发生补体介导的溶血,即阵发性夜间Hb尿。DAF及其作用-DAF,即衰变加速因子,是一种保护细胞免遭MAC攻击的膜结合型补体调控蛋白,它借助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在细胞膜上,发挥保护红细胞膜作用。MAC-攻膜复合物,它和C67结合成C5b67后插入细胞膜中,完成补体对细胞的溶解任务,

15、MIRL(一种S蛋白)是它的抑制因子。,(二)陈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临床表现:慢性溶贫、全血细胞减少和静脉血栓形成,晨尿中出现Hb。,30,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后所致的免疫系统暂时或持久损害的一类免疫缺陷性疾病。,分为继发性T细胞功能缺陷、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缺陷。,31,1肿瘤: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

16、瘤等常可进行性的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加之放疗、化疗、营养不良、消耗等因素可导致免疫缺陷。2感染性疾病:以HIV感染所致的艾滋病最为严重。3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异常、酶缺乏、血红蛋白病等。4营养不良:是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最常见原因5免疫抑制疗法: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和某些抗生素均可抑制免疫功能。6其它:如电离辐射、手术、创伤、脾切除等均可引起 免疫功能低下。,一、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常见原因,32,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病人以CD4+T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同时伴反复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

17、系统退行性病变。该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全球感染人数不断上升。,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33,34,AIDS的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ifiency virus,HIV) HIV-1和HIV-2两型。,(一)病原学,35,HIV的主要结构基因和相应的抗原,36,37,38,(二)HIV的致病机制,HIV通过包膜蛋白gp120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高亲和性结合,同时也与表达在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5)结合,再由透膜蛋白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18、,使病毒得以进入细胞,在其中复制。,1HIV侵入CD4+靶细胞的机制,CD4分子是HIV糖蛋白的特异性受体,故HIV主要侵犯CD4T细胞,次要侵犯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靶细胞。,39,2HIV损伤感染的CD4+细胞:HIV在靶细胞中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CD4+细胞,40,(三)HIV诱导的免疫应答,HIV感染机体后,HIV会进行性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细胞免疫),但在病程不同阶段,机体免疫系统可通过不同应答机制以阻止病毒复制。,体液免疫应答 中和抗体,它对HIV有抑制作用,可阻断病毒向淋巴器官播散。抗P24壳蛋白抗体,尚不清楚该抗体是否对

19、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抗gpl20和抗gp41抗体,此类抗体主要为IgG,可通过ADCC而损伤靶细胞,细胞免疫应答 CD8+T细胞应答CD4+T细胞应答,41,1CD4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2Th1细胞与Th2细胞平衡失调。在感染的无症状阶段Thl细胞占优势,分泌IL-2刺激CD4+T细胞增殖,至AIDS期则Th2细胞占优势,分泌IL-4和IL-10抑制Thl细胞分泌IL-2,从而削弱CTL的细胞毒效应。3抗原递呈细胞功能降低。HIV感染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后,可损伤其抗原处理和呈递能力,但不易杀死细胞,反而使之成为HIV的庇护所,成为晚期AIDS患者血中高水平病毒的主要来源。4B细胞功能异常,表现

20、为多克隆激活、高Ig血症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gp120属超抗原,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诱导自身免疫应答,引起某些自身免疫病。,(四)HIV感染的免疫学特征,42,HIV在细胞内主要呈潜伏感染,当宿主细胞被细菌、病毒、丝裂原激活后,病毒即进行复制。,(五)HIV感染的临床特点,43,HIV感染宿主特征:潜伏期长、病程发展缓慢,HIV急性感染:多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样综合征,血清可检出抗HIV抗体。临床症状多发生于感染后2-6周,表现为发热、肌肉痛、关节痛、头痛、腹泻、咽痛和淋巴结肿大等。,44,神经系统损害:约60%的AIDS病人出现AIDS痴呆症。,AIDS的典型临床表现,机会性感染:是AIDS病

21、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引起机会感染的病原体是卡氏肺囊虫和白色念珠菌,其他有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隐球菌和鼠弓型虫等;,恶性肿瘤:AIDS患者易伴发Kaposi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也是AIDS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45,常见综合征,46,爱滋病(卡波氏肉瘤),47,48,49,50,51,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检验,免疫缺陷病的检测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主要涉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补体和吞噬细胞等方面的检测,除了采用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外,一些常规的和特殊的检测手段也极为重要。,52,一、B细胞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测 二、T细胞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测 三、吞噬细胞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测 四、补体系统缺陷

22、病的实验室检测 五、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测,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测,53,1、血清Ig测定:方法有免疫浊度法、扩散法、ELISA、RIA、电泳法等,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考值区别。2、同种血型凝集素的测定 即ABO血型抗体,是出生后对红细胞A物质或B物质的抗体应答,因此检测它们的滴度是判定体液免疫应答能力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常,除婴儿和AB血型外,其他所有人均有1:8(抗A)或1:4(抗B)或更高的天然抗体滴度,这种天然抗体属IgM。对Bruton症、SCID和选择性IgM缺陷症可用此法进行判定。3、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测定 正常人接种疫苗后1周可产生特异性抗体(IgM),再次免疫抗体滴

23、度更高(IgG)。故此法是判断体液免疫缺陷的有效方法。常用的疫苗有伤寒菌苗和白喉类毒素。,一、B细胞缺陷的检测,54,4、噬菌体试验 人体清除噬菌体的能力被认为是目前观察抗体应答能力的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正常人甚至新生儿,均可在注入噬菌体后5天内将其全部清除;而抗体形成缺陷者,清除噬菌体的时间明显延长。5、SmIg测定 SmIg是B细胞最具特征性的表面标志。检测SmIg既可以测算B细胞数量,还可根据SmIg类别判断B细胞成熟情况。体液免疫缺陷者都有不同程度的B细胞数量或成熟比例方面的异常。6、CD抗原检测 B细胞表面存在着CD10、CD19、CD20、CD22等抗原。CD10只出现在前B细胞,

24、CD19、CD20从原始至成熟的B细胞都存在,而CD22只在成熟B细胞表达。故检测这些B细胞标志可了解B细胞数量、亚型和分化情况。,55,二、T细胞缺陷的检测,T细胞缺陷病主要表现T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并伴随体液免疫功能的缺陷。因此,对T细胞缺陷的检验主要包括T细胞功能和数量的检测。(一)T细胞功能实验1、皮肤实验 主要检测T细胞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能力。常用的皮试抗原是易于在自然环境中接触而致敏的物质,包括结核菌素、白色念珠菌素、毛发菌素、链激酶-链道酶(SK-SD)和腮腺炎病毒等。为避免个体差异、接触某种抗原的有无或多少、试剂本身质量和操作误差等因素影响,应该几种抗原

25、同时试验,凡3种以上抗原皮试阳性者为正常,少于2种阳性或在48小时反应直径lOmm,则提示免疫缺陷或反应性降低。但2岁以内儿童只要有一种抗原皮试阳性,即说明T细胞功能正常,因他们可能因未曾致敏而出现阴性反应。,56,2T细胞功能体外试验 通常用PHA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试验来判断T细胞的功能。T细胞缺陷患者存在着与免疫受损程度一致的增殖应答低下,甚至消失现象。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可表现出对PHA的反应性,因而出生1周后若出现PHA刺激反应,即可排除严重细胞免疫缺陷的可能。 (二)T细胞数量及其亚群检测 通常应用CD系统单克隆抗体,使用荧光抗体技术或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总数和亚群进行检测。最常检

26、测的CD标志为CD3、CD4、CD8、CD25等。,57,三、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的检测,吞噬细胞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防御细胞,具有趋化、吞噬、胞内杀菌和消化吞噬微生物的功能。评价吞噬细胞缺陷的主要指标有: (一)白细胞计数 当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xl09/L,婴儿l.Oxl09/L时,若能排除外因的影响,就应考虑遗传因素的作用。 (二)趋化功能检测 如Boyden小室法。用于判断白细胞的趋化功能,对于懒惰性白细胞综合征、家族性白细胞趋化缺陷症等有诊断价值。,58,(三)吞噬和杀伤试验 是一种经典的免疫学试验。此法将白细胞悬液与一定量的细菌或胶乳粒子温育一定时间后,取样涂片、染色、镜检。

27、可根据其吞噬和杀菌情况判断白细胞的功能。如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由于吞噬细胞缺少过氧化物酶而无法杀菌,故其吞噬率基本正常,但杀菌率显著降低。(四)NBT还原试验 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实验是一种简便、敏感的检测吞噬细胞还原杀伤能力的定性试验。可用于检测儿童慢性肉芽肿病和严重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正常参考值为5%10%,细菌感染时增高。(五)黏附分子检测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如CD18、CD116、CDllc、CD621等),可更精确的研究吞噬细胞功能。,59,四、补体系统缺陷的检测,总补体活性单个组分的测定,一般认为CH50、C1q、C4、C3和B因子等几项检测可大致反应

28、补体缺陷的情况,对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必须检测C1抑制剂才能最终确诊。,60,五、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检测,HIV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检测病毒抗原、抗病毒抗体、免疫细胞数目和功能等。(一)HIV抗原检测 常用ELISA法检测HIV的核心抗原p24。该抗原出现于急性感染期和AIDS晚期,其定量检测可作为早期或晚期病毒量的间接指标。在潜伏期,该抗原检测常为阴性。,61,(二)HIV抗体检测 HIV感染后23个月可出现抗体,并持续终身,此为艾滋病的常规检测指标。HIV抗体检测试验分为初筛和确认试验。前者常用ELISA法、胶乳凝集法和免疫金层析法。后者主要用免疫印迹法和荧光抗体实验,确认实验

29、判断标准为:阳性:至少有两条膜带 ( gp41/gp120/gp160)或至少一条膜带与p24带同时出现;阴性:无HIV抗体特异性条带出现;可疑:出现HIV特异性条带,但带型不足以确认阳性者。,62,(三)病毒RNA检测,应用选择:早期(感染后4-11天);在高度怀疑有原发感染时,且经抗体检测之后抗体检测阴性或不确定;有高危行为史或暴露史,特别是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时,用核酸检测进行辅助诊断。 核酸检测有假阳性,特别是检测值较低时诊断应特别谨慎,一般在急性感染时血浆病毒载量在102105,最高可达106,但病毒载量50000则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目前,美国FDA还没有批准将核酸检测作为诊断指标,

30、只用于治疗观察和评价。,63,(四)CD4+T细胞计数 HIV感染对免疫系统的损伤主要表现为CD4+T细胞数量减少以及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失调。因此,CD4+T细胞计数是反映HIV感染患者免疫系统损害状态的最明确指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CD4+T细胞计数作为艾滋病临床分期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当CD4+T细胞低于500/Ul,则易获机会性感染;低于200/Ul,则发生AIDS。,64,抗体检测:血液(清)、尿液、唾液抗原检测:血清(浆)核酸检测:血清(浆)病毒分离:血液,脑脊液,性分泌液CD4细胞检测:血液病毒载量测定:血清(浆),六、检测标本种类,65,1什么是免疫缺陷病?2免

31、疫缺陷病分几类?3免疫缺陷病的特征有哪些?4什么是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其基本特征和代表性疾病有哪些?5什么是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其基本特征和代表性疾病有哪些?6什么是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其基本特征和代表性疾病有哪些?7什么是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其基本特征和代表性疾病有哪些?8什么是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最常见诱因有哪些?9什么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免疫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有哪些?10各种免疫缺陷病的主要免疫学检测方法有哪些?,思考题,66,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伤所致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免疫缺陷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感染;高发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有一定遗传倾向。 AIDS是最常见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HIV主要侵犯CD4+T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巨噬细胞等 ,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受感染的CD4+细胞。 gp120 、gp41 在其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缺陷病检验主要涉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补体和吞噬细胞等方面的数量和功能检测,其中AIDS实验室检测包括HIV抗原和抗体、CD4+T细胞计数等内容。,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