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4765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师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精品课件,市实小 清风制作,简单的统计(一),教材简析,在低年级教学中,已经通过在表格里填数、用统计表的形式表述题目的数量关系,对学生进行统计思想的渗透。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对统计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分类、整理、统计、分析的教学,并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例1的教学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确定分类项目直接分类的统计方法,学会了划正字整理数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来进行例2人为确定分类的标准再进行分类统计的教学,学生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与生活实际经验的联系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部分知识也为以后学习复式统计表、统计图、求平均数、概率统计、及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2、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教学目标,认知、技能: 学生能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记录单情况确定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问题。过程、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意义与作用,亲身经历将已掌握的分类的方法、划正字的整理方法进行迁移来解决例2的新问题的过程。掌握迁移学习的方法、掌握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数学是有价值的。从中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环保意识的教育。,重难点、关键,重点:学会根据数据的情况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

3、方法,会看统计表回答问题。难点: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作用,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并进行分类统计数据的方法。关键:怎样根据数据的情况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数据,并将例1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解决例2。,教法与学法,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探索交流,培养研究学习的能力提出开放问题,培养多种思维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多种教育,教学过程,第一层次: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环保知识竞赛的情境,出示例2记录单。教师提问:“19号的成绩是多少?36号呢?”学生对答如流。教师问:“都看清楚了吗?”学生胸有成竹地回答:“都看清楚了”。 教师要求提问后立即回答。“九十几分的有几人?八十几分的有几人?”学生

4、面面向觑,不能立即回答出来,有的说要数一数。教师顺势说:“可见,每位选手的成绩在记录单中很清楚,但成绩总的状况却没有清晰的表现出来。你有办法一眼看出各分数段的状况吗?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情绪高涨 ,立刻展开讨论。 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冲突,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并让学生体会到制统计表的作用。相信,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第二层次:设置探索交流环境,培养学习能力主要设计了4个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确定方法小组进行讨论,再派代表说说小组讨论的方法联系上节课的知识:准备分类统计。先确定分数段。学生联系平时分数统计的经验一般每10分一段。1

5、)有的说分成90分以上、8089、70 79、60 69、50 59、2)有的说60分以下只有1人,没必要再分所以分成90分以上、8089、70 79、60 69、60分以下。3)有的说把100分单独分成一类等等。通过这种说出方法并进行互评的活动学生自己推选出比较合适的方法。既而学生又提出可以用划正字方法统计、用画不同标志再数一数的方法统计、用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数一类等等。教师都应肯定。这里暴露了学生的原创思维,不被教材禁锢、束缚,并通过评价的方式将这种原创思维不断改善、不断优化,从中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反思、评价的能力。,活动二:小组合作,完成数据整理 讨论出方法后,小组选用自

6、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并进行相互的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结果的(各类数据和为36)把结果填在书上,并填好日期。师问:自己制作的统计表,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学生交流统计表的优点。让学生合作,使学生处于放松的警觉状态,并通过自己思考、亲手实践,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活动三:开放提问,培养多种思维学生看统计表自由提问,其他学生回答,如:9099的有多少人?哪一类最多?最少?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谁是谁的几倍?等不同的问题。这里充分展现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也使学生学会看统计表。 活动四:完善竞赛活动,提出你的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想自己来设计奖项。相信学生的设计会比书上想一想(2)合理、丰富

7、得多。如特等奖1名(100)一等奖4名(99、98)二等奖10名(90 95)三等奖(80 89)其余为优秀奖等等。如果学生提出书上奖项的设立,可以让学生说说怎样分类?如果没有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让学生分分看。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设想,学生不应是学教材,而应是带着教材自主地去学习数学、体会数学、运用数学。,这四个活动无一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学习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想法、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安全的情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会到探究成功的喜悦。

8、,第三层次: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比赛一:集体的荣誉分4小组进行比赛,边比赛边将情况填入统计表中让学生看P105练一练,改为本班女同学体重记录单,这样改更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说怎样分类。抓住根据最高46千克,最低22千克,5千克为一段分比较合适。学生独立完成。全答对的一组加100分。,比赛二:自由问答看统计表: 丽景花园一户居民用水情况表让各组学生提问两次,给其他组回答,提问组和答对组各加20分,答错 扣去20分。学生看到比赛,各个跃跃欲试,思维活跃起来。老师最后提问:为什么第三季度用水最多?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渗透节约用水的教育。比赛结束后,看看现在哪一组得胜说说为什么?,练习三:出示本届亚运会各国金牌榜,让学生自己填写亚运会统计表。联系最近亚运会赛事,通过发现我国金牌数在100枚以上,远超过其他国家,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与荣誉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因此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充分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统计:体重的统计、用水量的统计、比赛成绩的统计、亚运会金牌数的统计,无一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学会了统计的方法,并将它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真谛。,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一)1、确定分类的标准2、分类统计数据(划正字法等)3、填写统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