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4867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及其相关地形图是较常见的地图类型,要用好等高线地形图,就要掌握阅读方法。,实验目的和意义,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通过地形图的的阅读,可以达到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最后要学以致用,即把等高线地形图与林业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地形图阅读的基本知识,1、等高线概念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

2、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这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最基本要求(1)同线等高:即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程也相同;(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在整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完全一致的;(3)等高线均为闭合的曲线:也就是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

3、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4)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但在表示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时,等高线可以重合;(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和缓,密集的地方坡度陡峻;(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线区分丘陵和山地。,2、等高线分类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1)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2)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从规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4个等高距将首曲线加粗为一条粗实线,以便在地图上判读和计算高程。,(

4、3)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4)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故除显示山顶和凹地各自闭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闭合。还有一种与等高线正交、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线叫示坡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2、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切入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中,解决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切入点。判别坡度的陡缓要看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山地部位,要看等高线的形态;判别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每一种基本

5、地形,要将等高线的疏密和高程并重;差别地物的相关位置,要找准方向;计算距离要用比例尺等等。,实验内容,1、阅读地形图等高线高程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等高线地形图为例,阅读等高线高程。相对高度:某点到地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因海拔是以海平面为标准,各地的海拔可以比较,所以在地图上一般都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并制成等高线图。通过读等高线图就可以反映地面的起伏特征。,2、等高线的绘制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标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

6、连线。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3、地形坡度与等高线的关系 阅读等高线示意图,注意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3)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判断地面坡形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

7、,可以正确地表示地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坡度的大小以及地貌形态等。根据它可以计算地面坡度、估算水库库容、平整土地、设计道路以及国防施工等等,有很大的实用价值。,4、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阅读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认识山体素描图上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2)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3)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点的连线; (4)山谷:等高线表现为向高处凸出;,(5)鞍部:两山顶之间地形平坦的地方;(6)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

8、或重叠的地方。(7)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台地、剥蚀台地、冻融台地等。根据物质组成又可分为基岩台地、黄土台地、红土台地等。,(1)山顶,图中红色圆点为山顶,(2)盆地,(3)山脊、山谷,图中黑色实线为山脊、红色实线为山谷,(4)鞍部,图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鞍部,(5)陡崖,图中箭头所指坡面为陡崖,(6)台地,图中箭头所指部位为台地,5、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为了能清楚看到地形的变化,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高度的方法。这种地形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

9、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辨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形。 (1)高原:中部平坦边缘陡峭,海拔500米以上线; (2)山地:地面起伏大,海拔500米以上线; (3)丘陵:地面起伏缓,海拔200以上,500以下线; (4)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线; (5)平原:平坦,海拔200米以下线。,中国的整体地形,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

10、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成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地势就迅速下降到海拔 10002 000米左右,局部地区可在500米以下,这便是第二级阶梯。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向东直到海岸,这里是一片海拔 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2.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的地形类型,无论是从成因来看,还是从形态来看,都是多种多

11、样、丰富多彩的。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干旱的西北,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在西部高山上,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3.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仅山区面积广大,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按一定方向排列,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为最多,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较少。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 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