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5092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长征》--大屏幕投影.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n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大屏幕投影1)标题:永远的长征静安区 上海市育才中学 山昌岭同学们:说起“长征”,根据以前的学习和了解,大家想到了什么?学生: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一方面,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各种困难和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凭借卓越的智慧和顽强意志,红军又克服了这些困难和被动局面,最终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那么,红军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面临着什么样的被动局面?他们又是凭借怎样的智慧和顽强意志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并摆脱了被动局面呢?(教师板

2、书):一、史无前例的困难和被动局面我们首先来看两幅图片,分别是1931年的毛泽东和长征出发前毛泽东的形象。(大屏幕投影2):1931年的毛泽东和长征出发前的毛泽东照片及相关材料:“1934年秋,毛泽东40岁。他双颊深陷,憔悴消瘦,黑发长得几乎齐肩,两眼炯炯发光,颧骨高耸,看上去很难受。”(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从1931年到1934年,仅仅三年的时间,毛泽东的形象、表情和精神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学生:以王明、博古为首的“左”倾错误领导人掌握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毛泽东被剥夺了政治领导权和军事指挥权,所以,(教师板书):1、政治上,“左”倾错误泛滥毛泽东被剥夺了政治领导权

3、和军事指挥权后,负责指挥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的是王明“左”倾错误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其中,李德是实际的军事指挥者。(大屏幕投影3)博古、李德图片及简介:博古:原名秦邦宪,曾留学苏联。时任中共临时中央总书记,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主要执行人。李德,奥地利人,原名奥托布劳恩,笔名华夫,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3年9月,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担任军事顾问。根据当时给李德做翻译的伍修权回忆:(大屏幕投影4):“李德在担任我党军事顾问时,推行的完全是军事教条主义那一套,他根本不懂得中国国情,也不认真分析战争的实际情况,只凭他在军事学院里学到的课本上的条条框框,照搬到我国,

4、搬到苏区,进行瞎指挥。在整个第五次反围剿中,都是按李德那一套进行的,什么短促出击、两个拳头作战、御敌于国门之外,建立正规军打阵地战等等,完全是一条不切实际的错误的军事路线。” 伍修权我的长征回忆录与毛泽东等在前四次反“围剿”中的军事战略相比,李德的这一套会给红军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呢?学生:在李德的“瞎指挥”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而告终。红军在中央苏区已无立足之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教师板书):2、军事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湘江之战,红军损失过半就是在这样一种极其严峻的军事形势和极端被动的政治局面下,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余人被迫开始了长征。蒋介石早已觉察到红军

5、战略转移的意图,在长征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调集重兵进行围追堵截。红军虽然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但伤亡惨重,尤其是湘江之战,打得空前惨烈。(大屏幕投影5):红军血战湘江纪念碑及相关材料:“湘江这一仗,从十一月二十五日到十二月三日,打了一个星期。根据多数人的记述,这是一场灾难。刘伯承写道:虽然(红军)最终渡过了湘江,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折损过半。久经战斗的红军指战员经过湘江一战的惨败之后,个个义愤填膺。这种愤慨将化为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情绪。”(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久经战斗的红军指战员经过湘江一战的惨败之后”,为什么“个个义愤填膺”呢?学生:因为他们原来在毛泽东等

6、正确的军事战略指挥下,灵活机动,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而在李德的“瞎指挥”下,他们被动应战,总是打败仗;尤其是湘江之战败得更惨那又如何理解“这种愤慨将化为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情绪”呢?学生:“败则思变”,他们渴望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结束“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领导早在长征开始前,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就已经打出了“北上抗日”的旗号,准备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起来,以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北上抗日”的要求虽然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但却不能帮助红军解除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这个方面讲,红军所面临的困难和被动局面并不只是政治策略问题,而是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广大红军将士在经过

7、“湘江惨败”后都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们的强烈呼吁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教师板书):二、无与伦比的智慧和顽强意志1、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大屏幕投影6)遵义会议图片:长期以来,中共中央的主要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通过电台直接听命于共产国际。湘江一战,红军电台损坏,共产国际再也无法遥控中国革命了,中国共产党被迫独立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同“左”倾错误领导人博古、李德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结束了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身面临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大屏幕投影7):“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这些情况和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形成鲜明对照。” 刘伯承其中,“四渡赤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智慧。(大屏幕投影7)“四渡赤水”视频资料:(教师板书):2、灵活机动、声东击西,摆脱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四渡赤水后,在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导下,红军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

9、定桥,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虽然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军队被暂时抛在了身后,但接下来的却是更为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这就是雪山、草地。3、穿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大屏幕投影8、9)夹金山、红军翻越大雪山纪念碑图片及相关材料:“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准备翻越第一座雪山夹金山。6月17日早晨,毛泽东喝完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汤,身穿夹衣夹裤,手持木棍,沿着前面部队走出的又陡又滑的雪路,向山顶攀登。他把马让给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使用,并且说:多有一个同志爬过雪山,就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走到半山,气温骤变,冰雹劈头打来。他拉着战士的手前进,同时嘱咐大家:低着头走,不要往上看;也不要往山下看,

10、千万不要撒开手!一会儿,冰雹停止,但越近山顶空气就越稀薄,一些体力弱的战士一坐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毛泽东对坐在雪地里休息的戴天福说:你坐在这里非常危险的,来,我背着你走。警卫员吴吉清抢先把戴天福背起,在毛泽东帮扶下走向山顶。” 长征图传过了雪山,接着又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在过草地的过程中,许多战士都遭遇了“灭顶之灾”,被无情的草地“吞噬”了。(大屏幕投影10)大草地图片、视频: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也在艰难跋涉和顽强奋斗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

11、标志着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由此展开。今天我们再来重温和感受当年红军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的卓越智慧,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我们不得不为他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所感动。记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这样一句名言:(大屏幕投影11)红军长征路线动画:(大屏幕投影12):“真理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 (德)黑格尔小逻辑结合我们刚才学习的长征经历,你认为红军长征中真正“属于未来的东西(即永恒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一下。 (教师板书):三、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生: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12、团结合作、患难与共,艰苦奋斗在刚才我所展示的图片中,同学们是否已经注意到有些图片中都有这样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名叫“邓玉平”,是一位老红军的女儿,今年已50多岁。由于患病造成双腿行动不便,可她硬是拖着这两条行动不便的腿,五年来利用节假日重走了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行程达几万里,还拜访了150多位老红军。我们下面来听一听邓玉平老师的“感受”。(大屏幕投影12)邓玉平老师视频: 让我们再来看看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长征精神”的论述:(大屏幕投影13):“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

13、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教师板书): 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大屏幕投影14): “长征是艰难的,因为它源于革命事业的挫折和失败;长征是无畏的,因为它坦然地选择了磨难和牺牲;长征是壮丽的,因为它承载了最为无私的理想;长征是永恒的,因为它缔造的奇迹和精神永不磨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