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5095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稿-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琴之初-如何学钢琴(讲座提纲)提纲的提纲 琴之初 真美善耳朵听 眼睛看手指动 要得法 琴之趣 乐其间琴之初 真美善真善美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音乐里面,钢琴曲里面到处都有真善美的点点滴滴。 请听琴之初儿童钢琴基础教程乐曲选 第1首 划船第2首 刨洋芋第3首 锣鼓歌第4首 母狍与羔子真善美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学音乐学钢琴的同时,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到人生旅途如同划船,要奋斗要努力才能不断上进;让我们的孩子体会到辛勤劳动之后获得的愉快和惊喜,如同刨洋芋那样;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像敲锣鼓一样,人与人要团结要合作;乐曲的拟人手法,母狍与羔子的对话,更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人性人情的相通相融,等等等等。学

2、音乐学钢琴,让我们的孩子在精神上得到启发得到滋养。耳朵听 眼睛看 手指动 要得法耳朵听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作品是作曲者把乐音(与噪音相对而言)的高低长短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形成的,象写文章一样,由字、词、句子、段落构成。“耳朵听”是鉴赏音乐艺术的唯一手段。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她的音域宽广,最高最低音与一个管弦乐队的音域相当;她的声音变化丰富,不同弹法能奏出不同声音,不同人弹也能有不同声音;她的声音可分不同层次,可同时有许多音奏响(其他乐器很难达到)。我们学钢琴首先要学习怎么听钢琴。请听琴之初儿童钢琴基础教程乐曲选(1)与歌曲一样,钢琴曲也有美妙的旋律。不同弹奏方法也能造成不同声音变化,

3、具有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意思,塑造不同形象。第5首 玩具第6首 动物走路(2)与乐队交响乐一样,钢琴也有丰富的和声。(几个音同时奏响形成和弦,和弦连续变化进行称为和声)。不同的和弦构成,不同的和声进行造成无与伦比的美妙音响世界。第7首 求雨(3)与多声部合唱一样,钢琴也有轮唱,多角色的重唱那样的复调作品。象编织丝绸,象构筑大厦。第8首 乌克兰民歌第9首 箫(4)即使没有象歌曲那样明显的旋律,没有特别丰富的和声,也没有那么复杂的旋律线条的编织,只要有明亮圆润的声音,有生机勃勃的节奏,就足够让我们听起来心旷神怡,情趣盎然,精神倍增了。第10首 均匀流动的十六分音符第11首 整齐(5)钢琴作品如同一

4、篇文章,由单个音、小组音、乐句、乐段构成。同样有“启、承、转、合”的发展脉络,有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也有先抑后扬的整体布局,结构的美同样体现在每一首乐曲中,哪怕这首曲子是多么的微小。我们学钢琴除了注重听自己的弹奏外,还要多听听别人的弹奏,特别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的弹奏。钢琴课多为“一对一”的个别课,只有与老师的交流是非常不够的,要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获取动力。 眼睛看弹琴过程中有三样东西要看:琴键、乐谱、手型,哪个是第一位的?需要首先注意看的?琴键是第一位的,是首先要注意的。琴键的组成有规律:a向右,弹出的音越来越高;向左,弹出的音越来越低。不管白键还是黑键,每个相邻的琴

5、键弹出音的高低都相差一个“半音”,相隔的琴键弹出音的高低都相差一个“全音”。b钢琴键盘有排列顺序相同的七个大组,另外,右边多出一个琴键,左边多出三个琴键,一共有88个琴键。钢琴键盘每个大组有五个黑键和七个白键,每个大组里也可分为两黑三白小组和三黑四白小组。熟悉这样的键盘,便于帮助我们弹出准确的音高,掌握手的弹奏位置,安排合理的指法。没有乐谱我们照样可以弹琴,不熟悉键盘却可能给我们的弹奏带来困难和麻烦。乐谱也很重要,钢琴诞生三百多年,浩如烟海的钢琴音乐作品和无数人奉献的音乐思想靠了乐谱才得以传承。守住传统,守住根基,我们必须仔细研究乐谱。 乐谱用音符在五条线上的不同位置表示音的高低,用音符的不同

6、形状表示音的长短。音的高低的表示方法直接与键盘上琴键的排列紧密关联。手型需要关注,但毕竟是外在的形象。弹奏过程中出力和触键的方式是科学的多变的,那么外在形象也必定是自然的优美的。而弹奏过程中出力和触键方式是否科学多变只有弹奏者本人能够深刻体验和主动控制,这一点需要长期有效的练习才能达到。手指动 谁都羡慕钢琴家有一双灵巧的手,灵巧的手指在琴键上飞快跑动,令人眼花缭乱,观众兴奋不已的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耳朵听到的声音。灵巧是以力量为基础的。观察弹奏姿势,身体重心主要由臀部和双脚固定支撑,而手指与手臂成为动态支撑的另一极。弹琴人都知道“放松”,究竟哪个部位放松?什么时候放松?一定要非常明确。而放松仍然

7、是以力量为基础的。手指有力,手腕才可能放松。手指出力与琴键相触的同时也就放松了,可以说,出力与放松是同时完成的。手指出力,奏响琴键,向下的力穿透了琴键,在弹奏技术层面上就达到了“人琴合一”。五、六岁的孩子手指软不是毛病,是生理发育阶段中的正常现象。多练“断奏”可使手指力量增强起来。象小孩子学走路,双脚有力,能够在地面上站稳,才好迈步。急于向前走就难免东倒西歪,跌跌撞撞,摔跟斗。琴之初儿童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单元,首先定义了“断奏”:从基本手型开始,提腕,落下,手指在琴键上站稳并恢复基本手型,这样一个弹奏过程称为“断奏”。断奏弹出的声音饱满、明亮、圆润。在钢琴教学的入门阶段,常以此锻炼手指的支撑能力

8、和学习掌握指端的“集中出力”。孩子的手指具备了一定的支撑能力便可以开始学习连奏。象小孩子学走路,先站稳再迈步,摆动双腿起步走,同样是生理发育阶段中的正常现象。大家都知道基础的重要,我们的孩子学琴伊始,一定要重视手指力量的增强,而不是要求弹得多么快,多么复杂。要得法以上讲的都是孩子学琴之初怎样“得法”的事情,是从我自己学琴和观察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学琴的经历中得到的一些体会。所谓“得法”,应该让我们钢琴的教与学符合科学的规律。钢琴的弹奏符合乐器发声的机理,符合人体生理的运动功能。钢琴的教学与孩子成长同步,互相促进,融为一体。琴之趣 乐其间这一点主要应该由我们学琴人自己来体会。听钢琴,是乐事;边学边练边听,也是乐事;经过努力,自己听到了自己弹出的乐曲,是大乐事;把自己弹得很棒的乐曲弹给别人听,当然是更大更有意义的大乐事了!琴之初儿童钢琴基础教程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孩子把学琴变成大乐事,把音乐的种子留在孩子的心里,伴随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