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目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5111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41 大小: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企业管理】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企业管理】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企业管理】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企业管理】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目标.docx(2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作者简介高德拉特(Eliyahu MTolerate)、科克斯(JeffCOX) 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管顾问,他与科克斯合著目标,大胆地藉着小说的手法,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而红。目标迄今已翻译成十九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三百多万册。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说。 目标这本书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高德拉特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为了说明软件的功能,他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独创的“制约法”(TOC,Theory 0fConstraints),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青睐。

2、他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管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一本书的。” 高德拉特不气馁,利用商展和各种机会,自己推广这本书。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准休假。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给北河出版社(North River Press),一本畅销书于焉诞生,连品管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 这部小说中不断指点主角的导师钟纳可说是高德拉特的化身。高德拉特二十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一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

3、发表演说。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Y Goldratt Institute)来推广观念,训练人才。辅导对象除了通用汽车等大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等各行各业的人才。高德拉特的其他企管小说包括绝不是靠运气 (Its Not Luck)和 关键链(Critical Chain)。 译者简介齐若兰 台大外文系毕业,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硕士,曾经任职于时年出社,及天下杂志、康健杂志。翻译作品包括:实现创业的梦想、复杂、团队出击、第五项修炼II实践篇、数位革命、编辑人的世界等,并曾合著双赢策略,以及企划主编天下文化出版的口袋书系列。审校者简介罗镇坤 美国约州州立大学

4、毕业,为力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在全球致力推广TOC的机构“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 YGoldratt Institute)的区域总裁,及专业工程师。曾在以色列、美国及英国接受最深入的TOC训练,并进行实习。具多年管理经验,曾在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中华电力公司等担任高级管理职位。目前为香港工程师学会及英国电脑学会资深会员,欧洲工业工程师学会、英国管理服务学会、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香港管理专业协会会员,曾在专业及工商团体作专题演讲,介绍TOC。一九九五年创办力天香港有限公司,致力推广TOC,进行TOG的培训及研究,并提供企业顾问服务。目 录英文修订版作者序科

5、学与教育的探索高德拉特导读以简单常识处理复杂问题罗镇坤前言勇敢的挑战基本假设高德拉特1、晴天霹雳 12、把我买下来123、人人自危254、机器人真的提高了生产力吗?315、目标是什么?416、工厂到底赚不赚钱?507、决心放手一搏628、有效产出、存货与营运费用659、三个基本问题7410、都包含“金钱”两个字851l、我不要猜谜,我要解答9412、工作永远都排第一位!10613、荒野探险的启示11114、火柴游戏与生产流程12115、恍然大悟13616、太太离家时14417 、危机处理14918、寻找生产瓶颈16519、钟纳发威17920、人生也面临瓶颈19321、小小的胜利20222、老古

6、董再度披挂上阵21323、改革,再改革!21924、问题蔓延了吗? 23025、忙碌,不代表有效率23826、办法其实很简单24927、这山还望那山高25728、缩短生产周期26629、成本会计的矛盾27530、该来的终于来了2863l、最后的审判29832、“常识”管理30633、交换位置21334、新官上任的难题32435、混乱中建立秩序33236、成本的世界VS有效产出的世界34037、昨日是,今日非34938、打破惰性35639、还是瞎子摸象36740、当自己的钟纳377英文修订版作者序科学与教育的探索高德拉特 目标这本书谈的是科学与教育。我相信一直以来,这两个名词都被过度滥用,被拱上

7、了崇高的地位和神秘的迷雾中,以至于尽失原意。对我和许多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而言,科学谈的不是大自然的奥秘,或甚至真理,科学只不过是我们用来尝试推敲出基本假设的方式,透过直截了当的逻辑推演,这些假设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为何存在。 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不是真理,只不过是能用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的假设。我们永远无法证明这样的假设,因为即使我们能用这个假设来解释无数自然现象,我们还是无法证明它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另一方面,只要有一个现象是这个定律所无法解释的,这个假设就立刻被推翻了。推翻这个假设丝毫无损于假设的效力,而只不过是凸显了另外还有一个更有效力的假设存在,或是我们需要去找到其他假设。 能量守恒定律所讲到

8、的状况正是如此,关于能量与质量的守恒,爱因斯坦推论出一个更放诸四海皆准、更有效力的假设,取代了原本的定律。但是,这并不代表爱因斯坦的假设就是真理,正如过去的能量守恒定律也不是真理一样。 不知怎么的,我们似乎把科学的含义局限于极其有限的几种自然现象 中。我们研究物理、化学或生物时,我们就说这是科学。我们应该明白,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没有归属于这几种学问之中,例如我们在组织(尤其是工业组织)中所看到的各种现象就是。假如这些现象不是自然现象,那么又是什么呢?难道我们要把在组织中看到的种种现象当成虚幻的情节而不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吗?常识其实并不平常 这小书尝试指出,我们可以用少数几种假设,来解释极其

9、广泛的产业现象。读者可以自行判断,本书的种种假设所衍生的道理,是否足以把我们每天在工厂中看到的现象解释得天衣无缝,以至于你会称之为“常识”。常识其实并不真那么平常,常识是我们赋予一连串用逻辑推演出来的结论的最高礼赞。假如你也是如此,那么基本上,你已经让科学脱离了学术的象牙塔,把它放在科学原本归属的地方,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科学,并且把科学应用在我们周遭所见的事物上。 我希望在本书中证明的是,我们不需要花费额外的脑力来建构新的科学,或是扩大现有的科学领域;我们只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矛盾,I司时不要只因为“这是我们平常做事的方式”,就逃避现实。我大胆的在本书中插入家庭中的争执,是因为我假定,所

10、有陷在忙碌工作中的经理人对这个情景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我加入这些情节不是为了让本书更受欢迎,而是为了凸显一个事实:就科学的角度而言,我们往往把许多自然现象视 我也希望藉着本书探讨教育的意义,我诚心诚意的相信,唯有透过推沦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的学习;直接把最后的结论摆在我们眼前,不是好的学习方式,充其量不过是训练我们的方式罢了。这是为什么我试图用。 苏格拉底的方式,来呈现本书想表达的讯息。尽管钟纳对于答案胸有成竹,他仍然不断以“问号”,而不是“惊叹号”,来激励罗哥自行找到解答。我相信运用这种方式,读者可以抢在罗哥之前,就推断出解答。假如你觉得这本书很有趣,那么或许你会同意,好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如此

11、,而且我们应该运用苏格拉底的方式来编撰教科书。我们的教科书不应该提供我们一堆最后的解答,而应该引导读者自己经历整个推论的过程。 假如藉着这本书,我能成功的改变你们对科学和教育的观念,那么,对我而言,这是撰写这本书真正的回报导读以简单常识处理复杂问题目标是一本很不寻常的书。罗镇坤 作者高德拉特博士以这本书介绍他的“TOC制约法” (Theory OfConstraints),令他扬名欧美,很多企业实行了TOC, 并视之为改造企业最有效的方法。藉着这个机会,我想和读者分享一下这本书的有关背景资料和如何掌握这本书的窍门,希望大家读这本书时,能事半功倍。 八十年代,日本的“及时生产观念”(JIT,Ju

12、st In Time)令日本制造业面貌一新,带给美围莫大的威胁,一时间,美国企业在浓烈的危机感下,纷纷学习,并如法炮制,但效果始终有限。 作者高德拉特博士强烈地认为,单靠抄袭没有用,一定要闯出一条优于TIT的路才行,况且,绝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条件和资源作JIT所需的巨额投资。木书所描述的“鼓一缓冲绳子”(DIum BufferRope)、“缓冲管理”(Buffer Management)及TOC巾的各种观念,就被业界评为比JIT更实用和快速见效的方法,而且投资少美国福特汽车的电子部在花巨资实行了两年JIT后,发觉产品的生产期只缩短了少许,落后日本仍然甚远,于是决定改用TOC,在一年内就远远抛离

13、对手。 那么,TOC究竟和其他的管理理论有什么分别呢?科学家看企业问题 其他理论大都集中在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或每个程序的改善,认为只要所有环节各自能做到最好,那么企业整体必然会有最大的改进。 高德拉特却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应该把企业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及妥善处理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问的互动关系,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否则,单单各自改进每个环节,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整体效果。 所以,TOC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导企业如何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地方,以求达到最大的效益。 高德拉特原本是一位物理学家,以一个科学家的眼光来看企业的运作问题,自然有着与

14、众不同的新角度。 为探索大自然,科学家不断试图在大地万象中,寻找其背后的规律、法则和秩序,并反过来以这些发现来解释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在这不断的推敲、假设、求证的过程中,找出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机会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其实也可以把企业视作有生命的有机体,在它的诞生、成长、壮大或衰落的过程中,企业每天都面对无数的问题,包括经常性的、突发的、内部的、外来的,令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废寝忘食,疲于奔命,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背后,到底足受什么东西支配着?有没有什么规律、法则和秩序可循? 有人认为不必如此辛苫找寻答案,因为各种历史悠久、众所周知的管理 学说已提供了一切所需的答案和指导方法,

15、例如用成小会计的原则衡量 新产品是否有利叮图,以设备的使用率衡量一个部门的生产力和效益等等, 他们把这些做法奉为金科玉律。 但是,为什么很多忠实奉行这些金科玉律的机构,仍然会陷入困境呢?难道一切困难都可以归究于外来的、不可控的因素吗? 高德拉特认为:不能盲目地死抱这些“金科玉律”,必须以崭新、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企业的现象,寻找它们背后的规律、法则和秩序。 而“TOC制约法”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以物理学上的法则,应用于管理学上,这是一大创举,也是他以科学家的身份,对企业界的贡献。 高德拉特常说:“复杂的解决办法是行不通的,问题愈复杂,解决办法愈是要简单。” 如果深入分析TOC的精髓,你看见的正是一整

16、套简单、容易明白和接受的法则,简单到甚至接近“常识”(Common sense)的地步。这正是TOC最大的特点和威力所在。打破复杂的旧框框 常识是否代表一些粗浅、没有价值的东西?恰恰相反,如果企业管理层事事都能以常识来判断及处理,很多困扰都会马上消失。本书中载有无数实例,令你看到打破复杂的旧框框,用常识来处理问题,分别会有多大。 因此,读者不用担心研读这本书需要硬吞一套艰深复杂的理论或方程式。恰好相反,运用常识,正是TOC之所以能在欧美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高德拉特以一个崭新和大胆的形式小说,作为这本书的表达方法,这在财经企管类别的书中,十分罕见。以此书全球三百多万本的销量来看,这个策略(或险着

17、)是极为成功的。 这是一本真真正正的小说,脉络分明,有危机,有高潮,有冲突,有矛盾,有悬疑,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转,同时也妙趣横生。 但是最令广大读者惊叹的是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很多读者说,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将书中的人和事,套入他们自己的企业单位中。小说的情节和他们日常遇到的问题太相似了,因此产生了高度的共鸣。很多读者花两、三个通宵一口看完这本小说后,才肯把它放下:有的人一看再看,每次都有新的领会和感受:也有些主管买了好几箱的书,派给下属看,大家再讨论各自的心得,及如何在企业内实行TOC等。包括哈佛商学院在内,很多欧美大学也都把这木小说列为财经企管系学生必读的书。 读者大概都读过很多财经企管大

18、师的著作和各种管理文章,读一读目标这小说,您会有一种十分清新的感觉。苏格拉底的指导方法 很多人都晓得,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著名指导方法是: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引证,最后找出答案来。 本书就是用这个方式写成,书中两个主要人物罗哥(厂长)及钟纳(罗哥大学时代的物理学教授)对企业的很多问题,看法都不同,最后通常都是由钟纳向罗哥提出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不容易解答的问题,接着下来,小说描写罗哥找寻答案的心路历程及其巾的种种曲折、挣扎、实践、求证 当然,所有这些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本书最后都说出了答案,但最引入入胜的是:读者一直陪伴着罗哥,看这位受过专业技术及管理训练的厂

19、长,如何堕入困境,再如何从谷底一步步爬出来,每解答一个钟纳的问题,他要克服多少困难,化解多少压力、挑战和推翻多少条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却十分有害的管理概念。在这过程中,读者深刻体会到TOC的每个概念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针对的是什么问题等等。 苏格拉底的思考方式,真是最有趣味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读者们不妨和主角罗哥来个比赛,试试您能不能比他更快、更直接地回答钟纳的问题,然后比较答案,您一定会得益不浅。 还必须再三强调的是,本书是为了各类型企业而写的,而不是只为了制造业,否则制造业以外的朋友会失诸交臂。 尽管这本小说是以工厂作为故事背景,但故事引发出来的TOC法则却能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包括所有营利和

20、非营利机构,如医院、学校等。全球数以千计实行TOC的机构中,各行各业都有,制造业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不断的探索和实验 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思考、探索、实验,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一点小小的推动和启发作用。 目标只是一个起点,读完本书后,很多朋友可能会问: “书中有些新方法,我可以马上尝试实践,但我想知道更多关于TOC的更深入和更具体的理念,我应该怎么办?” TOC是个不断在演化和改进的概念,作者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目标的续篇绝不是靠运气ITs NOT LUCK,一九九七年出版关键链CRITICALCHAIN,令读者对TOC有更深刻、更进一步的了解。 另外,高德拉特博十还创立了全球性的“高德拉

21、特学会”Avraham YGoldratt Institute(简称AGI),发展和主办各种TOC课程,这也是进一步了解TOC的重要途径。作为“高德拉特学会”的区域总裁,本人负责推动本区在这方面的活动。恳切希望藉着目标这本书,能结合对TOC有兴趣的人士,形成网络,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探索和学习TOC的渠道。(请参考第389页)恳请读者赐给我宝贵的意见。作者为“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 YGoldratt Institute)区域总裁及“力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前言勇敢的挑战基本假设高德拉特 这本书谈的是有关“制造”的全球新法则,谈的是一群人如何试图了解他们的世界运转的窍门,并且因此

22、改善周遭的一切。当他们不断以逻辑来思考问题时,他们找出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归纳出一些能挽救工厂,成功经营的基本原则。 在我眼中,科学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理解。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的科学知识代表的都只不过是我们日前所知。我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真理,我恐怕相信绝对的真理反而会阻碍我们追求更深入的理解。每当我们以为已经掌握了最后的答案时,所有的进步、科学发展和深一层的理解也就戛然而止。然而,我们不是单单为了了解这个世界而了解这个世界。我相信,我们之所以孜孜不倦的追求知识,是为了改进世界,充实我们的生活。 我选择以小说的形式来说明我对于“制

23、造”的了解,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希望汁大家更了解这些原则,同时也说明这些原目标则将如何为工厂中常见的混乱,带来秩序。第l二,我希望描绘出真正的理解是多么重要,以及它能带来多大的好处。透过真正的理解而产生的成效,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经过了众多工厂的实践后,证明的确是达得到的目标。西方世界不一定只充斥着二三流的制造公司,只要我们了解并运用正确的原则,我们就不再畏惧任何竞争。 我也希望读者能够看到,无论你把这些原则用在银行、医院、保险公司及家庭等不同的组织中,都还是有它的价值。或许每个组织中,都隐藏了相同的成长和改进的潜力。 最后,同时也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我相信,成为优

24、秀科学家的秘诀不在于我们的脑力,我们用脑已经用得够多了。我们只需要看看现实,然后很有逻辑而且很精确的评估一下我们所见到的现况就好了。真正的关键在于,要有勇气面对我们眼中所见、脑中所推论,以及实际的做法之间的矛盾。必须要像这样挑战基本的假设,才能有所突破。 几乎每个曾经在工厂里工作过的人,都对于采用以成本计算效益的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行动,感到不安,然而会直接挑战这个金科玉律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周遭世界究竟是如何形成今天的面貌?又为何是这个样子?假如你想要进一步了解,就必须挑战基本假设。假如我们能更了解我们的世界和统治这个世界的原则,我想,我们的生活都将变得更美好。在你追寻这些原则以及了解这本书的路

25、上,祝你好运。1 晴天霹雳 大清早七点半钟,我就开着车驶进停车场,老远可以看到对面已经停了一辆鲜红色的朋驰轿车。那辆朋驰就停在工厂旁边,紧挨着我的办公室,而且稳稳的停在我的车位上。除了皮区之外,还有谁会这么做?他完全不管当时整个停车场都空荡荡的,也不管停车场上还有很多标示了“访客”的车位。不,皮区非要把车停在标示了我的头衔的车位上不可,他最喜欢利用这种微妙的暗示了。好吧,他是事业部总裁,而我只不过是区区一名厂长罢了。他爱把那辆该死的朋驰轿车停在哪儿都成。 我把别克轿车停在朋驰轿车旁边(停在标示了财务长的位子上)。下车后,我瞄了一眼车牌号码,更确定这一定是皮区的车子,因为车牌上写着:“一号”。我

26、们都晓得,这是皮区向来戮力追求的目标,他希望能当上最高主管。我也想啊,只是现在可能变得机会渺茫了。 无论如何,我朝着办公室大门走去。我的肾上腺激素已经开始加速分泌,不晓得皮区究竟在这里干嘛,看来今天早上别奢望能完成任何工作了。我通常都很早来上班,以便理一理白天抽不出空来处理的事情。通常在会议尚未开始,电话铃声尚未响起,以及还没有蹦出任何紧急情况之前,我确实可以完成很多工作。但是,今天看来就要泡汤了。 “罗哥先生”我听到有人大喊。 我停下脚步,有四个人从工厂侧门冲了出来,分别是主任丹 普西、工会干事马丁尼兹、一名工人,还有个叫雷伊的领班。丹 普西告诉我出问题了,马下尼兹嚷嚷着快要发生罢工事件了,

27、那 名工人嘟哝着有人骚扰他,而雷伊则大叫:我们没有办法完成某 件东西,因为缺了一个零件,他们全都看着我,而我甚至连杯咖 啡都还没来得及享用。 , 我终于让大家都冷静下来,问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原来 皮区一个小时以前就到了,他直接走进我的工厂,命令他们报 告第四一四二七号订单目前的执行状况。 这下可好了,说巧不巧,刚好没有人知道第四一四二七号订单的状况。于是皮区逼着每个人四处追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查出来的结果是,那是笔很大的订单,同时也是笔延迟交货的订单。警有什么稀奇呢?工厂里几乎每一笔订单都延迟了。根据我的观察,这个工厂的订单可以区分为四种优先次序的级别:“紧急”“非常紧急”“紧急得不得了”

28、以及“立刻完成”!总之,我们就是没有办法依进度完成订单。 皮区一发现第四一四二七号订单距离出货还遥遥无期,就开始扮演监工的角色。他到处咆哮,对着丹普西发号施令。最后,他们发现几乎所有必需的零件都已经齐备,成堆的在旁待命,但是却没办法展开装配作业,原因是某个组件中的某个零件,还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因此目前缺货。假如工人拿不到这个零件,就没有办法进行装配;假如他们没有办法装配,当然就没办法出货。 他们还发现那些零件条就躺在其中一个数值控制机旁边,静候处理,但是机械工并没有在为这个零件进行操作准备,而是忙着为另一件别人逼他们立刻完成的东西赶工。 皮区才不管这件立刻要完成的东西是什么,他只关心第四一四二

29、七号订单能不能及时出货。所以他叫丹普西告诉领班,别管另外那件超级紧急的玩意了,指挥机械工立刻准备处理四一四二七号订单缺少的零件。那名机械工看看雷伊,又看看丹普西,再看看J支区,然后把螺旋板一丢,告诉他们,他们全疯了。他和助手只要再花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让每个人都抢着要的零件上线了,现在却得前功尽弃,重新为另外一个零件准备生产线?去他的! 于是,我们的伟大外交官皮区先生,越过我属下的主任和领班,直接告诉这名主机械工,假如他不照着吩咐去做,就得卷铺盖走路。他们又吵了一会儿,机械工威胁要罢工,工会干事出现了,每个人都疯掉了,没有人在工作。于是现在,在这个明亮的清晨,四个大男人在停顿的工厂前面迎接我。

30、“那么,皮区现在在哪里?”我问。 “在你的办公室里。”丹普西说。 “好吧,请你告诉他我马上就过去和他谈话。”我说。 丹普西如获大赦般的朝着办公室跑去。我转向马丁尼兹和那名工人,这才发现原来他就是那个机械工。我告诉他们,我不会炒任何人鱿鱼,也不会对任何人施加停职处分,整件事情只不过是一场误会。马丁尼兹起先对我的说法并不满意,而机械工的意思似乎是要皮区向他道歉。我可不想卷入这个麻烦。我恰好晓得单马丁尼兹一个人,还没有足够的权威来号召一场罢工,因此我说,假如工会要提出申诉,没有问题,我很乐意今天就找个时间和工会会长奥当那谈一谈,我们会依照正当的程序来处理这件事情。马丁尼兹心知肚明,在他和奥当那商量好

31、之前,反正也做不了什么事,因此终于接受了我的提议,和工人一起走回工厂。 “好,现在让大家回去工作。”我告诉雷伊。 “当然,不过,呃,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呢?先完成我们原本打算要做的东西,还是先为皮区赶工?”雷伊问。 “先赶皮区要的东西。“我告诉他。 “好吧,那么我们原先就做白工了” “就做白工吧!”我告诉他,“我甚至还不晓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一定出了什么紧急状况,皮区才会亲f-跑来这里。你不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吗?” “是啊,当然。嘿,我只不过想知道该怎么办。”雷伊说。 “好,好,我知道你也只不过是半途卷入这场混乱之中,”我试图安慰他,“我们就尽快把生产线准备好,开始处理那个零件吧。” “对!”

32、他说。 这时候,丹普西正好走过我身边,准备回工厂工作。他刚从我的办公室走出来,看起来仿佛迫不及待的要逃离那个地方。他对我摇摇头。 “祝你好运!”他嘴角挤出这几个字。 我的办公室大门敞开,我走了进去,他就在那儿。皮区大喇喇的端坐在我的办公桌后面。他长得矮胖结实,满头浓密的银发与冷峻的双眼正好匹配。我一放下公事包,他的眼睛就直直的瞪着我,仿佛在说:“小心你的脑袋瓜子。” “皮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问。 他说:“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讨论,你先坐下。” 我说:“我很想坐下,不过你正好坐在我的椅子上。” 我可能说了不该说的话。 他说:“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跑来吗?我来这里,是为了拯救你们这些差劲的家伙。”

33、 我告诉他:“从刚刚欢迎我的场面看来,你足特地跑来破坏我的劳工关系。” 他直直瞪着我,然后说:“假如你没有办法在这里推动工作,那么以后根本不会再有任何工人需要你来操心了。事实上,你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罗哥。” “好,好,别那么紧张。”我说,“咱们先好好谈谈,这笔订单究竟m了什么问题?” 皮区告诉我,首先,昨天晚上十点钟左右,他在家里接到一通电话,打电话来的人是我们的大客户柏恩赛先生,老好人一个。柏恩赛似乎是凶为他的订单(第四一四二七号订单)已经延迟了七个星期交货,而勃然大怒。他跟皮区翻来覆去抱怨了一个小时。显然当初所有的人都叫他把这笔生意交给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柏恩赛力排众议,大胆的把订单交给我

34、们。打电话来之前,他刚好和几个客户一起吃晚饭,他们全都因为交货太慢的问题,向他大发牢骚,而罪魁祸首显然就是我们。因此昨天晚上,柏恩赛简直要发狂了(或许带着一点酒意)。皮区答应要亲自处理这件事情,而且保证不管有天大的困难,今天下班前一定出货,柏恩赛的怒气才稍稍平息。 我试图告诉皮区,没错,延误订单是我们的不对,我会亲自监督后续的处理,但是他非得今天一大早跑来这里,把整个工厂弄得鸡飞狗跳吗? 他问,那么我昨天晚上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他打电话到我家,却一直找不到我。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办法告诉他,我有我的私生活。我没有办法告诉他,头两次电话铃响的时候,我正好在和太太吵架;可笑的是,我们之所以会吵架,正

35、是因为我太太觉得我对她不够关心;而电话铃声第三次响起的时候,我也没有接电话,因为当时我们正在讲和。 我决定告诉皮区,我昨天很晚才到家。他没有继续追问,反而问我,我怎么会不晓得工厂里的状况,他已经厌倦了不断听客户抱怨延迟交货。为什么我总是没办法准时交货呢? 我告诉他:“我很确定的是,在你三个月前逼我们进行第二次裁员和减薪百分之二十以后,我们居然还有办法生产出一些东西,已经是万幸了。” 他静静的说:“你只管把东西制造出来就好了,听到了吗?, “那么,你就得给我需要的人手!”我说。 “你已经有足够的人手了!看在老天的分f:,看看你们的效率!你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他说,“先证明给我看你可以有效运用现

36、有的人力,否则就别哭诉人手不够!, 我正想回嘴,皮区却伸出手来制止我。他站起来,把门关上。喔,可恶,我心里想。 他转过身来,告诉我:“你坐下。” 我一直都还站着,我从办公桌前拖了张椅子过来,坐在平常访客坐的位置。皮区从办公桌后面转过身来。 “你瞧,我们为这件事争辩不休,完全是浪费时问。你E一次的营运报告就已经说明一切了。”皮区说。 我说:“你说得没错。重点是,要想办法完成柏恩赛的订单。” 皮区大发雷霆:“该死,问题不在柏恩赛的订单!柏恩赛的订单只不过是问题的症状而已。你想我会从大老远跑来这里,只是为了加快一笔延迟的订单吗?你以为我事情还不够多吗?我特地跑来,是为了提醒你们,这不只是客户服务的问

37、题,你的工厂正在不断亏损。”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要让我仔细咀嚼他的话。然后“砰”的一声他的拳头猛敲了一下桌子,用手指着我。 “假如你今天没办法出货,那么我会教你该怎么做。假如你还是办不到,那么无论是你,或这座工厂,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用处了。” “等一下,皮区” “该死,我连一下都没办法等了!”他咆哮,“我再也没有时间听你的藉口了,我也不需要任何解释,我需要的是实际的表现,我需要的是出货,我需要的是营收!” “我知道,皮区。”。、“你不知道的是,这个事业部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亏损,这个破洞太大了,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脱身,而你的工厂正是把我们拖进这个大黑洞的那个锚。” 才一大早,我已经疲惫不堪

38、。我疲倦的问他:“好吧,那么你希望我怎么办呢?我已经来这里半年了,我承认情况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糟,但是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假如你想要晓得底线在哪里,我现在就告诉你:你只剩三个月来让这座工厂转亏为盈。”皮区说。 “假如我没有办法及时达到目标呢”我问 “那么我就要在主管委员会上建议关掉这座工厂”他说。我坐在那里,说不出话来。我完全没有预期会在今天早上会听到这么糟糕的消息。然而,这番话对我而言,也不全然是。意外我从窗口望出去,停车场停满了早班工人的车子。我回过头。皮区已站起身,绕过办公桌,坐在我身旁的椅子上,倾着身子。现在他要开始安抚我了。 “我知道打从你一接手,情况就不怎么妙。我指派你这个

39、任务,正是我认为你可以把这个工厂从亏损扭转为至少变成一个小小的赢家。我现在还是这么想。不过,假如你想要在公司里继续往上爬,你一定要有所表现。” “但是,我需要时间。”我无助的说。“抱歉,只有三个月。而且假如情况持续恶化,我甚至连三个月都没有办法给你。” 皮区看看手表,站起身来,而我还坐在那里。讨论结束了。 他说:“假如我现在离开,那么我就错过了第一个会议。” 我站起来,他走到门边,把手放在门把上,转过身来,微笑着说:“我已经帮你踢踢这些家伙的屁股了,柏恩赛的订单今天出货,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 “我们会及时出货,皮区。”我说。 “很好。”他一面开门,面说,还对我眨了眨眼睛。 一分钟之后,

40、我从窗口看到他爬进朋驰轿车中,朝着停车场大门驶去。 三个月,我的脑中只有这几个字。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转过身来,也不知道时问过了多久,突然之间,我意识到自己坐在办公桌旁,茫然的发呆。我决定最好还是亲自去工厂看看现在的情况。我从门边架子上拿起安全帽和护目镜,穿过秘书身旁,向外走去。 “法兰,我要去工厂看看。”我告诉她。 法兰正在打一封信,她抬起头来微笑着说:“好。顺便问一下,今天早上停在你车位上的是皮区的车吗?” “没错。” “真是部好车!”她说,然后笑了起来,“起先我还以为是你的车。” 轮到我大笑。她弯过身来。 “那样一部车究竟要花多少钱啊?”她问。 “我不知道确切的数字,不过我想价钱应该在二三

41、万美金左右。”我告诉她。 法兰倒吸了一大口气。“你骗我!有那么贵吗?我一点都不晓得买一辆车子居然也会花掉那么多钱。哇!我猜我想换一辆像那样的车子,还有得等了。”她笑完,又回过头去继续打字。法兰的个性十分爽快。她年纪有多大?我猜大概四十来岁吧,有两个小孩靠她抚养。她的前夫是个酒鬼,他们很久以前就离婚了,从此,她就不想再和男人有任何瓜葛,或几乎没有任何瓜葛。我来上班的第二天,法兰就自动向我倾吐这一切。我喜欢她,也欣赏她的工作表现。我们给她的薪水还不错至少就目前而言。无论如何,她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赚这份薪水。 每回一走进工厂,我就觉得好像进入了魔鬼和天使携手创造出来的灰色魔幻世界。我一向都有这样的

42、感觉,周遭的一切既世俗又神奇,工厂真是个奇妙的地方,即使纯粹从视觉上而言,都是如此。但是,大多数人的感觉都和我大相径庭。 穿过了分隔工厂和办公室的双重大门之后,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屋顶悬挂着一盏盏卤素灯,散发出温暖、橘色的光芒。从地面到屋顶,层层架子上堆着一个个装满了零件和材料的柜子和纸箱。架子与架子之问的狭长走道中,工人驾着起重机,沿着天花板的轨道穿梭在架子之间。生产线上,一大捆闪闪发亮的条状钢片,正向一部机器徐徐转动,钢片通过机器时,每隔几秒钟就发出“咔喳”的声音。 到处都是机器。工厂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大大的房间,在占地几英亩的空间里,摆满了机器。这些机器分区放置,区和区之间又以走道相隔。大部分的机器都漆上了艳丽的狂欢节颜色橘色、紫色、黄色、蓝色。新机器的数位显示器上闪动着鲜红的数字,机器手臂则随着设定好的程式跳舞。 穿过工厂时,不时冒出一个个几乎隐藏在机器中间的工人,当我走过的时候,他们都抬起头来,有的人对我挥挥手,我也对他们挥挥手。一辆电动车呼啸而过,驾驶员是个大胖子。一群女作业员围着长桌处理成卷的电线。有个身着工作服的邋遢家伙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