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5508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花卉资料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荚蒾植物荚蒾为忍冬科荚蒾属落叶灌木,高达3m,干皮黑灰色,有细纵裂,鳞芽,被疏毛,幼枝绿色被星毛,老枝近光滑,具棕黄色散生皮孔,单叶对生,叶纸质,宽倒卵形,长39cm,宽27cm,先端骤尖,基部宽楔形,缘具波太齿牙状锯齿,叶两面具星毛,叶背基部两侧具腺体和腺点,侧脉67对,在叶背面凸出,叶柄长1.01.5cm,密被星毛,顶生复伞形花序,5叉分枝,序径48cm,花小,花两性,白色,辐状,具5裂片,雄蕊5枚伸出花冠外,花药黄色。核果浆果状,红色,近球形,果核扁,有2条浅背沟及3条浅腹沟,花期56月,果熟911月。 识别要点:干皮黑灰色有细纵裂,鳞芽,幼枝、叶片和叶柄均密被星毛,叶背脉腋有簇毛,基部

2、两侧有腺体和腺点,侧脉67对,在叶背凸出,复伞形花序5叉分枝,花小、白色,浆果状核果,红色。 产地分布:为中国原产种,主产浙江、江苏、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等省。 荚蒾枝叶稠密,树冠球形;叶形美观,入秋变为红色;开花时节,纷纷白花布满枝头;果熟时,累累红果,令人赏心悦目。如此集叶花果为一树,实为观赏佳木,是制作盆景的良好素材。 荚蒾是温带植物,喜光,喜温暖湿润,也耐阴,耐寒,对气候因子及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最好是微酸性肥沃土壤。地栽盆栽,管理可以粗放。 荚蒾用播种繁殖。秋冬采种,种子具休眠期,用湿砂层积以通过后熟作用及打破休眠后,于翌年春播种,栽培容易,可裸根移栽,但应适当剪枝。白丁香适应地区:

3、东北南部,华北、西北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落叶灌木类 高度范围:4-5(M) 形态特征: 白丁香为紫丁香白色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较小,泞面有疏生绒毛,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常植于庭园。该种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 花期45月,芳香,叶小而有微柔毛,花白色,有单瓣、重瓣之别。 主要产于河南省,沈阳等地区有栽培。 白丁香通过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变异。 生长习性:阳性,稍耐阴,耐寒,耐旱,忌低湿红瑞木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朝鲜半岛及俄罗斯也有分布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丫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

4、-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性极耐寒、耐旱、耐修剪,喜光,喜较深厚湿润但肥沃疏松的土壤。落叶灌木,高3m。树皮紫红色;老枝血红色,无毛,常被白粉,cm;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2.5-5.5cm;侧脉5-6对。分辩率房状聚伞药序顶生;花小,黄白色;萼坛状,裂片4,萼齿三角形;花瓣4,卵状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微扁,花药淡黄色,2室,丁字形着生;花血垫状;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贴伏的短柔毛,柱头盘状,宽于花柱。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东稍带蓝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侧有脉纹3条。花期6-7月,果期8-10月。黄刺玫【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耐寒力

5、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和瘠薄,在盐碱土中也能生长,以疏松、肥沃土地为佳。不耐水涝。为落叶灌木。少病虫害。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米;小枝无毛,有散生皮刺,无针毛。小叶,连叶柄长厘米;小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稀椭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上面无毛,幼嫩时下面有稀疏柔毛,逐渐脱落;叶轴、叶柄有稀疏柔毛和小皮刺:托叶条状披针形,大部分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呈耳状,边缘有锯齿和腺毛。花单生于叶腋,单瓣或重瓣,无苞片,花梗无毛,长厘米;萼筒、萼片外面无毛,萼片披针形,全缘,内面有稀疏柔毛;花瓣黄色,宽倒卵形;花柱离生,有长柔毛,比雄蕊短很多。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直径毫米,无毛,萼片于花后

6、反折。花期月;果期月。榆叶梅榆叶梅因叶似榆叶而得名,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栽培的早春观花树种。落叶灌木,高3-5m,小枝细,无毛或幼时稍有柔毛。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呈半球形的植株全部布满色彩艳丽的花朵,十分美丽且壮观。榆叶梅品种极为丰富,据调查,北京具有40多个品种,且有花瓣达到100枚以上者,还 有长梗等类型。花期4月;果熟期8月。榆叶梅株高2米左右,枝细小光滑,于红褐色,主干树皮剥裂。叶呈椭圆形,长3-6厘米,单叶互生,其基部呈广楔形,端部三裂,边缘有粗锯齿。花单生或按生,花梗短,紧贴生在枝条上,花径2-35厘米,初开多为深红,渐渐变为粉红色,最后变为粉白色。花有单瓣、重瓣和半重辩之分;花期为3

7、-4月。7月结果,红色,球形,也很美观。单瓣花品种的格叶梅结果,重辨或半重瓣的一般不结果,因这两个品种花的雄蕊与雌蕊退化,不好传粉所致。东北连翘种 名: 东北连翘 学 名: Forsythia mandshurica Uyeki 别 名: 直生连翘 科 属: 木犀科 连翘属 分 布:原产我国辽宁,东北三省均有栽培。 东北连翘为落叶花灌木。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53m,枝直立或斜上,小枝黄褐色有棱,单叶对生,叶片卵形,先端锐尖,花黄色,l-3朵腋生,先于叶开放,有清香味,花冠钟状,4深裂,蒴果卵形,种子小,有翅。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生态习性: 东北连翘喜光,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

8、土壤,喜湿润肥沃土壤,病虫害少,适应性强。浅根性,根系发达,耐移植,易成活。 栽培要点: 播种、扦插、压条繁殖都可以。名 称: 珍珠绣线菊 珍珠绣线菊学 名: Spiraea thunbergii Sieb.ex Blume 别 名: 喷雪花 科 属: 蔷薇科绣线菊属 类 别: 落叶灌木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可达1.5米。枝条纤细而开展,呈弧形弯曲,小枝有棱角,幼时密被柔毛,褐色,老时红褐色,无毛。叶条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0.50.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锐锯齿,羽状脉;叶柄极短或近无柄。伞形花序无总梗或有短梗,基部有数枚小叶片,每花序有37花,花梗长610毫米;花直径57毫

9、米;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形,内面有密短柔毛,花瓣宽倒卵形,长24毫米,白色;雄蕊多数,长约为花瓣的13或更短;花盘环形,有10裂片,花柱与雄蕊近等长。蓇葖果5,开张,宿存花柱近顶生,有宿存直立或反折的萼片。 花期45月;果期7月。 产地分布原产华东。陕西、辽宁等省有栽培。 观赏应用花白色密集,叶秋季变红,是优美的观赏花木。 繁殖:子播,插仟,分株繁殖,为保持品种的纯性,一般采用插仟繁殖。八宝景天学 名: Sedum spectabile Boreau 英文翻译:Eight treasures red-spotted stonecrop 别 名: 蝎子草、华丽景天、长药景天、大叶景天、景天 科:

10、景天科 属: 景天属 产地分布:原产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株高3050cm。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全株略被白粉,呈灰绿色。叶轮生或对生,倒卵形,肉质,具波状齿。伞房花序密集如平头状,花序径1013cm,花淡粉红色,常见栽培的尚有白色、紫红色、玫红色品种。 花期,710月。 生长习性:性喜强光和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能耐20的低温;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贫瘠和干旱,忌雨涝积水。植株强健,管理粗放玉簪名 字 植物学名 :玉簪 中文别名 : 玉春棒、白鹤花、玉泡花、白玉簪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天

11、门冬目 Asparag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属: 玉簪属 Hosta 种: 玉簪种 H. plantaginea Aschers 分布习性:原产中国及日本,性强健,耐寒冷,性喜阴湿环境,不耐强烈日光照射,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砂质壤土。 繁殖栽培:多采用分株繁殖,亦可播种。 园林用途:玉簪是较好的阴生植物,在园林中可用于树下作地被植物,或植于岩石园或建筑物北侧,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切花用。 宿根草本。株高30cm-50cm。叶基生成丛,卵形至心状卵形,基部心形,叶脉呈弧状。总状花序顶生,高于叶丛,花为白色,管状漏斗形,浓香。花期6月-8月。同属还有开淡紫、堇紫色花的紫

12、萼、狭叶玉簪、波叶玉簪等。性强健,耐寒,喜阴,忌阳光直射,不择土壤,但以排水良好、肥沃湿润处生长繁茂。耧斗菜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70厘米。茎直立,二回三出复叶,蓝绿色(与许多蕨类植物叶形相似)。花冠漏斗状、下垂,花瓣5枚,通常深蓝紫色或白色,栽培品种有粉红、黄等色;萼片5,与花瓣同色。蓇葖果深褐色。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栽培变种有:白色耧斗花:花白色。黑色耧斗花:花深蓝紫色。重瓣耧斗花:花重瓣,有多色。白雪耧斗花:花纯白色,数量多,生长健壮。青莲耧斗花:花大,萼片浅紫色或鲜紫色,花瓣蓝紫色具白色边缘。花叶耧斗花:叶有黄色斑点。茎直立,高约60厘米,分枝多;2回3出复叶,具长柄

13、,裂片浅而微圆;数朵花着生于茎上,花朵下垂,白、黄、红、蓝或紫色,直径约5厘米,距较短;花期5月7月。 生长习性:炎夏宜半阴,耐寒,喜湿润排水好的土壤。大花萱草【生物学特征】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肉质根茎较短。叶基生,二列状,叶片线形,长约3045厘米,宽22.5厘米。花茎高出叶片,上方有分枝,小花24朵,有芳香,花大,具短梗和大型三角状苞片。花冠漏斗状至钟状,裂片外弯。花期78月。 【习性】原产西伯利亚。耐寒性强,耐光线充足,又耐半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好。常夏石竹常夏石竹为宿根草本,高30cm,茎蔓状簇生,上部分枝,越年呈木质状,光滑而被白粉,叶 厚,灰绿色

14、,长线形,花23朵,顶生枝端,花色有紫、粉红、白色,具芳香。花期510 月。春播秋播皆可,具体时间视当地气候而定,气温在二十度左右时最为适宜。所谓播于露地,是指播种的地块不加盖其它设施如大棚、温室等等,不是直接撒于地表。苗床宜选地势平坦、干燥之处,以沙质土或半沙质土为佳。畦面整平后,灌一遍透水,等水渗下后立即播种,播后盖一层细土。马蔺多年生密丛草本。根状茎粗壮,木质,斜伸,外包有大量致密的红紫色折断的老叶残留叶鞘及毛发状的纤维;须根粗而长,黄白色,少分枝。叶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长约50厘米,宽4-6毫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带红紫色,无明显的中脉。花茎光滑,高3-10 厘米;苞片

15、3-5枚,草质,绿色,边缘白色,披针形,长4.5-10厘米,宽0.8-1.6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内包含有2-4朵花;花蓝色,直径5-6厘米;花梗长4-7厘米;花被管甚短,长约3毫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4.5-6.5厘米,宽0.8-1.2厘米,顶端钝或急尖,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4.2-4.5 厘米,宽5-7毫米,爪部狭楔形;雄蕊长2.5-3.2厘米,花药黄色,花丝白色;子房纺锤形,长3-4.5厘米。蒴果长椭圆状柱形,长4-6厘米,直径1-1.4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棕褐色,略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 6-9月。宿根福禄考简介:多年生宿根草

16、本;茎直立,高40厘米60厘米;叶呈十字形对生,上部常呈3叶轮生。塔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冠呈高脚碟状,先端5裂;花期6月9月。原产美国东南部,现广为栽培。园艺品种较多,色彩丰富,从白色、红色至蓝色,也有复色。喜充足的阳光和排水良好的腐殖土,耐寒。用分株、压条和扦插法繁殖。春秋季移栽,一般株距40厘米左右。生长期注意施肥。每3年左右分株一次,以防老化。 繁殖:宿根福禄考可以用播种、分株以及扦插繁殖。 1.播种繁殖:北方地区播种冷床越冬,要注意防冻,春播则宜早,花期较秋播短,雨季多枯死 2.分株繁殖:5月前将母株根部萌蘖用手掰下,每3到5个芽栽在一起,注意浇水,露地栽植的每3到5年可分株一次。 3.

17、扦插繁殖:春季新芽长到5CM左右的时候,将芽掰下,插入装有素沙的苗床及浅盆中,扣上塑料薄膜,置于室内阳光不直射的地方。如果繁殖量不过大,可搭遮阴网棚扦插,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在叶面和苗床上喷淋药水(1000倍40%氧化乐果+1000倍多菌灵溶液),起杀虫杀菌作用,一个月即可生根。鸢尾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高约30-50公分。根状茎匍匐多节,粗而节间短,浅黄色。叶为渐尖状剑形,宽2-4公分,长30-45公分,质薄,淡绿色,呈二纵列交互排列,基部互相包叠。春至初夏开花,总状花序1-2枝,每枝有花2-3朵;花蝶形,花冠蓝紫色或紫白色,径约10公分,外3枚较大,圆形下垂;内3枚较小,倒圆形;外列花被

18、有深紫斑点,中央面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花期46月,果期68月;雄蕊3枚,与外轮花被对生;花柱3歧,扁平如花瓣状,覆盖着雄蕊。花出叶丛,有蓝、紫、黄、白、淡红等色,花型大而美丽。蒴果长椭圆形,有6稜。变种有白花鸢尾,花白色,外花被片基部有浅黄色斑纹。 生长习性耐寒性较强,按习性可分为(1)要求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粘性土壤;(2)生于沼泽土壤或浅水层中;(3)生于浅水中;(4)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耐寒力强,亦耐半阴环境。 繁殖和栽培多采用分株、播种法。分株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均可,一般种植24年后分栽1次。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23个不定芽。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

19、实生苗需要23年才能开花。栽植距离4560cm,栽植深度78cm为宜。亦可以进行促成栽培。 波斯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0120cm,细茎直立,分枝较多,光滑茎或具微毛。单叶对生,长约lOcm,二回羽状全裂,裂片狭线形,全缘无齿。头状花序着生在细长的花梗上,顶生或腋生,花茎5一8cm。总包片2层,内层边缘膜质。舌状花l轮,花瓣尖端呈齿状,花瓣8枚,有白、粉、深红色。筒状花占据花盘中央部分均为黄色。瘦果有椽,种子寿命34年,干粒重69。花期夏、秋季。 园艺变种有白花波斯菊、大花波斯菊、紫红花波斯菊,园艺品种分早花型和晚花型两大系统,还有单、重瓣之分。 喜光,耐贫瘠土壤,忌肥,土壤过分肥沃,

20、忌炎热,忌积水,对夏季高温不适应,不耐寒。需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波斯菊用种子繁殖。一般早春播种,56月开花,89月气候炎热,多阴雨,开花较少。秋凉后又继续开花直到霜降。如在78月播种,则10月份就能开花,且株矮而整齐。波斯菊的种子有自播能力,一经栽种,以后就会生出大量自播苗,若稍加保护,便可照常开花。可于4月中旬露地床播,如温度适宜约67天小苗即可出土。 在生长期间可行扦插繁殖,于节下剪取15cm左有的健壮枝梢,插于砂壤土内,适当遮荫及保持湿度,56天即可生根。 4月春播, 发芽迅速, 播后7-10天发芽。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 插后15-18天生根。 千屈菜高30100厘米,全体具柔毛,有

21、时无毛。茎直立,多分枝,有四棱。叶对生或3片轮生,狭披针形,长46厘米,宽815毫米,先端稍钝或短尖,基部圆或心形,有时稍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两性,数朵簇生于叶状苞片腋内;花萼筒状,长68毫米,外具12条纵棱,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线形,长于花萼裂片,约1.52毫米;花瓣6,紫红色,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长6短;子房无柄,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全包于萼内,成热时2瓣裂;种子多数,细小。花期78月。千屈菜原产欧洲和亚洲暖温带,因此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现各地广泛栽培。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

22、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千屈菜可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分株为主。扦插应在生长旺期68月进行,剪取嫩枝长710厘米,去掉基部三分之一的叶子插入无底洞装有鲜塘泥的盆中,610天生根,极易成活。分株在早春或深秋进行,将母株整丛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才切取数芽为一丛另行种植。金鸡菊多年生宿根草本,叶片多对生,稀互生、全缘、浅裂或切裂。花单 生或疏圆锥花序,总苞两列,每列3枚,基部合生。舌状花l列,宽舌状,呈黄、棕或粉色。管状 花黄色至褐色。 主要种类:金鸡菊Coreopsisbasalis,株高30gO

23、cm,全株疏生长毛,叶全缘浅裂,茎生叶 长圆匙形或披针形,茎生叶3一5裂,头状花序径6一7cm,具长梗,花金黄色。 大花金鸡菊Cgrandiflora全株稍被毛,有分枝,基生叶披针形,全缘,上部叶3一5深裂。头 状花序4一63cm,内外列总苞近等长。舌状花8枚,黄色长125cm,端3裂,管状花也为黄 色。 大金鸡菊Clanceolata,无毛或疏生长毛,叶多簇生基部或少数对生,茎上叶很少,头状花 径约5一6cm,外列总苞常较内列短,舌状花8枚黄色,端23裂。管状花黄色。 轮叶金鸡菊Coverticillata无毛,少分枝,叶轮生无柄掌状3深裂,各裂片又细裂, 管状花黄 色至黄绿色栽培容易,常能

24、自行繁衍。生产中多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夏季也可进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一般在8月进行,也可 春季4月底露地直播,7一8月开花,花陆续开到0月中旬。二年生的金鸡菊,早春5月底6月 初就开花,一直开到10月中旬。欲使金鸡菊开花多,可花后摘去残花,78月追一次肥,国庆 节可花繁叶茂蜀葵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生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原产中国四川,现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均有。耐寒,喜阳,耐半阴,忌涝。蜀葵植株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挺拔,丛生,不分枝,全体被星状毛和刚毛。叶片近圆心形或长圆形,长6厘米至18厘米

25、,宽5厘米至20厘米,基生叶片较大,叶片粗糙,两面均被星状毛,叶柄长5厘米至15厘米。 花单生或近簇生于叶腋,有时成总状花序排列,花径6厘米至12厘米,花色艳丽,有粉红、红、紫、墨紫、白、黄、水红、乳黄、复色等,单瓣或重瓣。果实为蒴果,种子扁圆形。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花期5月至9月。根系发达,茎直立挺拔,下部木质化,高可达3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叶片粗糙而皱,圆心脏形,37个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钝齿,具长柄,一般长625厘米。托叶23枚,离生。 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9枚,阔披针形,基部联合,附着于萼筒外。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冠直径613厘米,有紫

26、、紫红、粉红、淡红、紫黑、黄、白等色,还有边缘不同色的复色种。花瓣5枚或更多,倒卵形,边缘波状而皱或齿裂,单瓣、半重瓣至重瓣。雄蕊多数,花药联合成筒状并包围花柱,花柱线形,突出于雄蕊之上。果实扁圆形,种子肾形,背部边缘竖起如鸡冠状,侧面有斜纹,种子千粒重9.2克左右。 穗花婆婆纳玄参科婆婆纳属,多年生耐寒草本,株高约45cm。叶对生,披针形至卵圆形,近无柄,长520cm,具锯齿。花蓝色或粉色;小花径46mm,形成紧密的顶生总状花序,花期68月。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花期: 7至9月推荐理由:玄参科婆婆纳属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花冠为高雅的淡蓝紫色,花穗挺拔细长,1厘米左右的纤小花朵聚集其上。耐高

27、温,宜栽植于阳光充足处,喜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环境。该属花卉有蓝、白、粉三种颜色。适于花坛丛植及切花配材。蒙古栎1、整地作床整地作床从9月中旬开始,整地深翻30cm,拣出草根、石块,春播在秋翻后于翌年春耙地,每667m2施有机肥1.5t。翻地时进行土壤消毒每667m2施4kg硫酸亚铁,防治地下害虫,每667m2可施2.5kg辛硫磷。然后每平方米施入熟好的农家肥5kg,作床高20cm,床面宽1.1m,步道40cm。为防治苗木病害,每平方米用5g溶液喷洒床面,用药5d后播种。 2、育苗地要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pH值5.57.0,土层厚度50cm以上的沙壤土和壤土。落叶乔木,高可达3

28、0m,胸径达60cm。树冠卵圆形。 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小枝粗壮,栗褐色,无毛,幼枝具棱。叶常集生枝端,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20cm,先端短钝或短凸尖,基部窄圆或近耳形,叶缘具深波状缺刻,具710对圆钝齿或粗齿,幼时沿叶脉有毛,后渐脱落,仅背面脉上有毛,侧脉815对;叶柄短,仅0.20.5cm,疏生绒毛。 花单性同株,雄花序为下垂葇荑花序,长57cm,轴近无毛;雌花序长约1cm,有花45朵,但只有12朵花结果。总苞杯状,包果1/21/3,壁厚;苞鳞三角状卵状,背部呈半球形瘤状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坚果单生,卵形或长卵形,长22.3cm,径1.31.8cm,无毛。蜀桧常绿小乔木,高可达

29、8m,树皮褐灰色,条裂,枝条排列疏松,分枝自下而上渐短,树体塔形,大枝向上或略向下弯曲,小枝长而直,向上伸展,四棱形,近顶端呈圆形,全为鳞叶,鳞叶在小枝上交互对生,紧贴小枝,偶见三叶轮生,鳞叶长1.5-3.5mm,先端锐尖或钝,微内曲,无蜡粉,有腺体,腺体椭圆形,位于叶背基部,雌雄异株,稀同株。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长6-8mm,熟后紫黑色或蓝黑色,被白粉,种子1粒,卵圆形,长6-8mm,具树脂槽,两侧或上部有钝脊。花期4月,球果当年10月成熟为阳性树种,喜光,耐寒,生长快速,不耐水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温暖湿润之气候和深厚肥沃之土壤生长最为良好光叶榉适应地区: 东北南部至华中、华东、西南 温

30、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落叶乔木类 观赏分类: 荫木类 高度范围: 20 (M) 形态特征: 喜光,喜肥沃湿润土壤,在石灰岩谷地生长良好 生长习性: 秋叶变黄色,古铜色或红色 繁殖培育: 未知补充 景观用途: 庭荫树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长26cm,宽0.82.5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直径约1.5cm;萼筒

31、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梨果深红色,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产地分布】 主产山东、河南、山西、河北、辽宁。京桃 京桃是蔷薇科小乔木。 枝、皮光亮;叶长椭圆状披针形;花大,重瓣或单瓣,粉红色、白色两种,花期4-5月;果期7-9月份。原产于华北地区,东北大部地区有栽培,是观花、观干及观树皮的小乔木。由于京桃在东北地区是开花较早的乔木树种,并且到了冬季树皮红色光亮,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广泛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之中。园林配植:多与常绿树种、柳树相配,营造出花红柳绿的意境。 培育繁殖: 京桃繁殖主要是子播,因种子果皮坚厚,可进行冬藏处理,先用水浸泡2-4天(以果仁泡起为宜)再用干净的河沙挖坑储藏,待到春天种子发芽即可播种,也可随采随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