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5734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4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虾可控养殖模式初探.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虾可控高效养殖初探陈为兵广州博仕奥集团水产饲料公司目录前言.第一章 养殖观念大探讨1、所谓“经验”是我们取得更好养殖效益的“绊脚石”2、按照专家教授的方法、跟着养虾养得好的人做总错不了吧?3、水质指标与稳定的水体哪个更重要?.4、为什么难以培养稳定的水,即便采用同一产品同一方法肥水,肥起来的水也相差很大?5、健康稳定的藻相、菌相哪个更重要?.6、目前养殖方法到中后期水浓、藻类老化、水质、底质不好在所难免.7、微生物(活菌)制剂的认识、使用方面的误区8、使用增氧机的目的?9、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耗底”、“偷死”的罪魁祸首在于投料和养殖中后期处理水的方法不合理.10、把虾当成鱼来养.第二章、管好

2、水.1、水色的种类2、水色、水质好坏的判断3、肥水原则4、常规清塘毒塘肥水方法的利弊5、怎样清塘毒塘更合理?肥起来的水更稳定持久6、肥水肥不起来的原因及对策?7、放苗后的建议管理措施8、地下水有何特点,如何使用才科学?.9、预防水质恶化的方法10、怎么用增氧机更合理11、浮头现象的判断和预防.12、养殖前中期水变了该怎么办?.13、养殖过程出现水色发暗、蓝藻对养虾有什么危害?该怎么办?.14、养殖中后期水浓了该怎么办?.15、如何根据PH及溶氧变化判断水质好坏?.16、生石灰的妙用.17、如何施用生物菌更合理.18、试论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体分层问题19、泥浆水怎么办?20、各种亚硝酸盐的处理方

3、法比较.第三章、放好苗.1、多放苗可以产量高,早放苗可以早卖虾卖好价钱?.2、如何选择健康虾苗?.3、放苗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改好底.1、养虾蟹底质易恶化(俗称“底臭”)的原因及防止方法2、目前市售底改产品大致类型与作用机理.3、建议施用方案.4、“偷死”、“耗底”现象第五章、喂好料.1、饲料选择方面的几个误区.2、选择饲料的标准.3、虾的投料参考标准?.4、放苗后何时开始投料好?投什么好?.5、建议投料方案.6、推荐一种新的投喂量确定方式.第六章、防好病.第一节 防治观念.1、虾病是“治”好的还是“控制”好的?.2、养殖过程中该不该消毒,如何消毒?.3、养虾内服药的方法探讨.4、如何迅速诊

4、断虾是否发病?.5、虾病防治理念.第二节 病害处理方法推荐.1、细菌性疾病的表现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2、纤毛虫病有何症状,发生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3、肌肉白浊与痉挛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4、软壳症的症状及防治措施.5、肌肉坏死症的症状及防治措施.6、引起黑鳃综合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7、用药应注意些什么?第七章、卖好虾.第八章 综合因素探讨.1、对虾游塘的可能原因及对策.2、影响对虾脱壳困难的因素有哪些?.3、投饵台的充分利用.4、看水、看虾、选料的个人观点.5、动物应激与无公害水产养殖.6、是否该清除池塘四周杂草?.7、立体防病.附录1:虾病处理的新概念附录2:健康养殖模式简介

5、前言虾很多人都会养,近几年也探索了很多养殖模式,也养出来赚了不少钱,特别是前些年不少专家学者倡导的对虾高健康养殖系统推动了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迅猛发展,使得对虾养殖总产量节节攀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在生产实践中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量而疾病越来越多,虾生长越来越慢,2000年前后养到30尾/斤左右的规格一次性卖虾只需七、八十天左右,可这两年绝大多数都得养一百多天,虽说与虾苗的质量退化有关,但也不能否认养殖方法上的一些缺陷,如一直困扰广大养殖户的“偷死”、“耗底”问题往往死大虾,饵料系数特高,养殖成本高;同时该系统推崇放苗前水体的彻底消毒处理,导致养殖过程水体难以稳定,养殖期间的消毒又导致虾的

6、应激问题。近些年又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倡导生态养殖,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养殖”,只不过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少用消毒剂,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可同样追求高产高效,虾病严重,成功率较低。八十年代大水面养虾确曾出现过真正的生态养殖,每亩放苗三、四千尾左右,基本不投料,只是肥水培养饵料生物,虾生长快,发病少,对环境基本没什么污染,但没法大范围推广,因为产量低,而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全面推广,养殖户也总是想追求最大效益而高密度放苗。我们搞养殖的如若只是单纯为了满足什么“高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的要求并不难,少放苗吧,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想赚钱,追求产品的最大效益化。如何做到既要高产高效,又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

7、高健康生态养殖的要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提出“可控高效养殖”以期广大水产行业工作者来共同探讨。我们广大养殖户不是科研单位,没条件享受国家拨款,花好几十万、上百、上千万去做实验而暂时不考虑经济效益,研究什么病毒、细菌。近些年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不同的虾病病毒细菌被检测出来,也尝试了不少虾病的处理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尤其令人叹惜的是,个别科研单位只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就事论事,甚至已有学者开始研究虾体内的抗病基因的转移技术,这似乎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的新领域,但却缓不济急,并且可预料到的也是日后推广的问题。还有个别的在多出科研成果、商业利益驱使下一味夸大他科研成果或产品的功效,甚至连解决

8、问题的研究方向似乎都给模糊了,更别提去研究什么可行性较高的预防或治疗虾病的方法了。虽然目前虾病问题的解决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普通养殖户没条件搞科研,科研单位又不能很好地把科研成果和实际养殖生产相结合,但笔者长期在养殖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有条件将所学的一些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质疑以前的理论不够完善的地方,逆向思考探索出部分新的方法,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起来。本篇文章没有按照常规的编书套路:养殖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苗种繁育、成体养殖等“抄袭”出一大篇文章来,而是想在此“抛砖引玉”把近些年来从事对虾养殖与技术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共勉,部分观点不一

9、定完全正确,还请各位专家教授及广大从业人士多加批评指正。主要针对南美白对虾精养或半精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但在水质调控、底质改良、饲料投喂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对于其它养殖品种、模式也许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年复一年地养殖,每个人的养殖方法千差万别,但能养出来赚到钱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可谁不想养得更好,赚更多的钱。我们可能同样会遇到许多类似问题,比如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谁都肥得起来水,可往往放苗十天半月左右水就变清或转藻,是否考虑过我们的养殖方法有什么不妥之处;又如有的人看到虾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而不考虑到虾的吸收利用率,结果水质恶化甚至虾起病,是否想过我们投料的参考标准合理。尽管还有许多的

10、养殖方面的盲点没能弄清楚,但我们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来理解“养虾”: 管好水、放好苗、养好底、喂好料、防好病、卖好虾。做好了赚钱的几率大增。第一章 养殖观念大探讨在具体探讨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些养殖观念:1、所谓“经验”是我们取得更好养殖效益的“绊脚石”在此举一个例子,2007年4月份在北海铁山港遇到一虾农,已放苗十多天,看他水快变了,让他尽快追肥,哪知刚追肥水就变清了,他就用了点底改,结果第二天水又肥得很好了,他就认为我们推荐的肥水方法有问题,他用的那个产品肥水效果挺好的,我们就说让他下次水变清时再用此产品肥水看能不能见效,敢说十有八九不会见效,底改产品并不能直接肥水,其

11、实不追肥水同样可能变清,只不过碰巧遇到水变清,碰巧用底改后第二天水色又起来了,如若不用那些底改产品水同样能肥起来,是先前用的那些肥水产品在起作用。我们很多养殖户总喜欢把一些偶然巧合现象当经验加以总结,结果下次采用同样方法又不见效,出现最多的情况是某次虾或水出现问题了,已采取很多措施,其实已起效了,只不过效果还不明显,再用另一产品后效果就出来了,结果下次遇到同样问题就单单只用最后一次所用产品,结果又没效了。任何产品或措施见效都有个时间过程,我们应当分析所用产品的成分、所起作用,分析所采取措施的科学原理及见效时间、起效程度,切不可把没起什么作用的产品认为是万能的产品加以胡乱推广,特别是在防病治病方

12、面有可能不清楚所用产品成分、作用、所采取措施的科学原理而延误处置时机,损失巨大。“做水”也是一个道理,年年肥水,次次肥水,可总是容易变,就是“经验”害了我们!已有的养殖“经验”束缚了我们的思维,难以接受新观念。2、按照专家教授的方法、跟着养虾养得好的人做总错不了吧?诚然专家教授的知识渊博,他们的提法大多是正确的,但他们不可能遇到所有的养殖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他们的实践经验不一定有我们养殖户丰富,难于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况且鉴于当时的认知水平,他们也不可能预知某理论某些不利的因素。比如前些年提倡的池水的彻底消毒,养殖全程消毒控制病原微生物,近年没几个人再主张经常频繁消毒了吧;又如前些年书中提

13、到的养殖过程中每亩用生石灰或茶麸1020公斤,但现在已认识到使用如此大剂量容易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还有前些年鼓吹微生物制剂没任何副作用,可近来大家意识到缺氧水体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耗氧菌的效果并不好。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可能还有很多养殖管理上的盲点我们还没意识到。塘跟塘有一定的差别,水质状况、对虾生长情况、健康状况也千差万别,比如说别人的塘PH值偏低在用生石灰,而你自己的塘明明PH值严重偏高,你还跟着去用生石灰干吗;又如别人的虾、水非常正常不需要处理,而你的水变倒藻了,虾已不吃料了已发病,你还不处理能行吗?人家可能水质差、虾有肠炎什么的在用药处理,而你的虾、水都非常正常,你有

14、必要照如此方法处理吗?人家不可能对你的管理措施、虾、水质状况了如指掌而指导得绝对正确,人家虾养得好就是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若你照搬有可能起相反作用而养不好。3、水质指标与稳定的水体哪个更重要?目前很多人追求水色的漂亮,甚至好多书籍都在推崇好的水质指标,可往往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中前期“红体游水”、中后期“偷死”、“耗底”时检测PH、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值。其实对虾养殖,水体的稳定比好的水质指标更加重要,因为虾病(特别是病毒性的)一旦发生很能控制,关键在预防,避免发病期大量进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引入较多的细菌病毒,当病毒细菌的数量繁殖达到一定的爆发阀值时,虾病就易爆发

15、;大量进水还容易引起虾异常蜕壳,虾蜕壳期间抵抗力降低。而水体突变、用药等应激因素都有可能诱发虾病的爆发。还有可能水体突变后还没来得及反映出水质指标的变坏,况且目前的水质指标并非虾最适的,是以前的养鱼的水质指标借用过来的,更何况还存在检测方法不准的问题。水体稳定虾产生应激几率就小,发病几率小。 4、为什么难以培养稳定的水,即便采用同一产品同一方法肥水,肥起来的水也相差很大?不知大家仔细观察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江河湖海里一年四季的水色能基本保持同一水色(发生赤潮、发洪水成泥浆水色例外),为什么养到中后期即便消毒水色也基本没什么变化,为什么杂草丛生的大片草坪用除草剂除草效果差,若只是少量杂草就很容易就

16、除掉。因为经过大自然多年的进化,江河湖海水体中的藻类品种齐全而稳定,藻相平衡;养殖中后期往往藻类丰富,常规消毒剂剂量根本不足以杀灭那么多的藻类,因而感觉不到水色的变化。而我们放苗前的常规做法基本是清塘毒塘、进够水、消毒、肥水,问题就出在我们消毒池水的同时,因池塘里藻类数量太少也就杀灭了绝大部分这些少得可怜的藻种,还破坏了已有的藻相平衡,在藻类还没大量繁殖形成优势之前我们可能破坏了某些优势藻种;也有可能本身我们所施肥料要么不持久、要么肥力不够、营养结构不合理、搭配比例不当而影响池塘中已有藻类的繁殖生长,当肥的营养结构不适合已有藻类的生长又恰好适合另外品种的藻类生长时就出现转藻现象,如绿色水(绿藻

17、为主)转成茶色水(硅藻为主),当新的藻类品种大量繁殖消耗吸收水体的肥力,肥的营养结构又不适合其生长时又得倒藻、转藻,有可能又变回原来的绿色水,但变化有早晚先后,以至于到养殖中后期塘水水色变得五花八门。所以说目前绝大多数养殖户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肥水的,只要先消毒后肥水的,基本都肥得起来水,但往往放苗十天半个月左右就容易出现“倒藻”、“转藻”,根源就在于藻类还没繁殖形成优势之前我们的操作破坏了藻相的平衡,而所施肥料要么营养不全面、要么搭配不合理、要么不持久。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先不要破坏所进天然水体的藻相结构,先用些快速肥水产品(只要不含活菌就可以)肥好水,以便藻类大量繁殖起来形成数量优势,如若担心水体

18、里有病毒细菌再消毒池水也不迟,等消毒剂的药性消失殆尽后再用些长效肥及微生物活菌产品保持水色的稳定。这跟我们以前进水、消毒、肥水、放苗并没什么冲突,只是变更了一下顺序,肥好水才消毒池水,反正都是在放苗前消毒的池水。5、健康稳定的藻相、菌相哪个更重要?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池水处理成自来水那样清澈见底,并且还很容易做到,那种水基本没藻类,但非常清洁卫生,没什么细菌病毒。试想,养殖中后期一餐可能投喂好几十斤料,一造虾养出来可能得好几吨料,一斤虾料养一斤虾,水平够高了吧,可是虾才利用不到一半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残饵、粪便、死亡动植物都哪去了,没藻类光指望菌能分解吸收掉那么多有机废物吗。不信的话

19、可以打赌试一试,把水处理成自来水那样清澈见底,光靠菌来养虾,十有八九养不成功。完全没有藻类很难养虾,但有人从不用菌,照样养出虾,产量、效益都不错,因为土壤里有很多微生物,方法得当,藻类培养得好,藻类可以吸收利用池塘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当然不是说不需要健康的菌相,但培养好的菌相相对容易,而培养稳定健康的藻相可能比菌相更难、更重要,养虾通过肥水、调水培养健康稳定的藻相,肥水的作用在于提供营养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吸附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分解残饵粪便,净化水质;抑制杂藻(如青苔)、病菌的繁殖,隐藏对虾,为对虾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6、目前养殖方法到中后期

20、水浓、藻类老化、水质、底质不好在所难免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随着喂料的不断增加,水体极大可能氮含量偏高而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因为我们所投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大约40左右,而磷的含量只在1左右,只要氮循环不受阻,水体氮源难免过剩,藻类利用不了那么多的氮源,就必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同时因为水体的氮、磷、钾等营养的不平衡而不适合已有的藻类的繁殖生长,藻类老化就在所难免,水体的净化能力必然下降,水中的有机物可能无法及时分解掉而显得水浓,水质差底质也就好不到哪去。即便用底改产品改底,或者用活菌产品分解,将有机物变成藻类可吸收利用的无机盐(如硝酸盐),但有可能因藻类老化而无法吸收利用这些无机盐,氮循环受

21、阻,硝酸盐又有可能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对对虾的毒性很大。更何况很多底改产品只是将有机悬浮物被动地吸附沉淀到池底,并没被分解掉。所以单用底改、活菌产品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中后期有机物增多,水就变浓,可很多人觉得这时的水很肥,不敢去补充水体可能缺乏的磷钾微量元素等,认为加肥后水会更肥,结果藻类老化更严重,产氧更少,水体自净能力更差。可他哪知道那是“虚肥”,如果补充缺乏的营养后,藻类会因为营养全面均衡而适合其繁殖,新鲜的藻类光合作用产生丰富的氧气,氧化分解这些有机物又可变成藻类可利用的无机盐,形成良性循环,水体自净能力强,水质反倒会好起来。7、微生物(活菌)制剂的认识、使用方面的误区目前在

22、养殖生产中对微生物制剂常有过高要求或错误的认识,如:用微生物制剂就不应当生病,或者说不会生病;用微生物制剂可预防病毒病;用微生物制剂就是生态养殖;其实微生物制剂只是在培养良好的微生物菌相,以改善养殖环境,进而增进虾体的抵抗力,并与病原微生物竞争,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使用不当,有时反而会雪上加霜,如溶氧较低时使用,反而会造成虾缺氧浮头,甚至加重死亡。我们经常见到很多虾农遇到水不好、虾有问题了喜欢打生物菌,结果有可能水更坏、虾问题更严重。其实他们的想法是好的:虾有问题时用生物菌,以为有益的生物菌繁殖起来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同时还可分解池里有机物,可是哪知道这时需要更多的溶氧

23、,这些生物菌用下去之后也要大量耗氧。水浓(藻类老化、悬浮物多)以为用生物菌就可分解池里有机物,殊不知此时水浓是因为池水有机质过于丰富,藻类老化没法吸收营养物质,养殖池塘这一生态系统缺乏“吸收者”,老化藻类光合作用能力不够,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够,需要借助其他办法来及时氧化分解掉这些有机质。生物菌它也是一种生物,也需要耗氧,特别是水质不好、虾已有一定问题时,这时虾需要更多的溶解氧,而施放的菌大量繁殖时也需要不少的溶解氧,跟虾争夺氧气,本身水质就不行了,氧气少,所以水体净化能力更差,此时放活菌那不是对虾“雪上加霜”吗? 养殖中后期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的可能性较大,为什么用活菌的效果较差呢,因为用活菌就好

24、象我们庄稼“播种”一样,这时水体中“种子”并非缺乏,而是缺少“种子”即活菌繁殖的条件溶氧,水体溶氧绝对充足的话就不大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其根源在于活菌分解后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如硝酸盐)因藻类老化而无法吸收利用,导致新鲜藻类无法繁殖生长,光合作用能力差,产氧少,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又转化为亚硝酸盐。尽管台湾的吴子伟先生在虾病处理的新概念和武汉水生态环保养殖研究室的金立成先生在养殖宝典2005年11期撰文“对虾养殖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认为对虾养殖中途放活菌意义不大,但是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证明活菌在保持水质稳定,净化水质方面还是有它的作用的。我们没必要走极端,把微生物制剂批得体无完肤,承认它的优缺点,充分

25、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尽量避免不利的一面。8、使用增氧机的目的?绝大多数养殖户开增氧机是为了防止虾缺氧浮头,可是否想过我们养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氧气不充足,有机物的氮循环受阻,氨转化到亚硝酸盐阶段就会因氧气不足而难以继续转化成无毒的硝酸盐,硫化氢也难以转化为无毒的硫酸盐,这些有毒物质(亚硝酸盐、硫化氢)极易累积达到危害对虾健康的程度。事实上我们的养殖池塘都或多或少存在氧气不足的现象,如晚上不爱吃料,晚上游水虾、死虾增多,说明晚上缺氧;如底质发黑,排污口发臭,说明底层缺氧;阴雨天吃料慢,而晴天又很正常,说明阴雨天光合作用产氧少而缺氧因此使用增氧机就不仅仅是满足鱼虾能否存活,而更

26、应当考虑能否满足池中所有生物(包括藻类)能否存活,因为缺氧不严重还没到鱼虾浮头时,藻类有可能先死亡,特别是在连续暴雨、阴天等恶劣气候下,易出现“倒藻”、“泛池”等;还要考虑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虾的摄食、消化、代谢的需要,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生长的目的;还得考虑所有生物及化学因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净化水质,真正做到水体稳定,提高产量。充足增氧固然重要,但又不可走极端,前两年有人觉得底部增氧既效率高又省钱,就成天开着,结果养殖成功率又下来了,气得有的虾塘干脆有把底部增氧管拆掉全部拖上岸。原因在于底部增氧常开,好氧菌过量繁殖,而厌氧菌繁殖不起来,导致水体菌相的失衡,微生态失衡后虾体的免疫力降低,而虾苗、养殖水

27、源难免带病毒细菌,稍微受到侵袭就易发病。9、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耗底”、“偷死”的罪魁祸首?也许有人会认为是虾苗质量退化,虾生长速度慢、抵抗力弱,其实罪魁祸首是投喂不合理和中后期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浓浊水。因为同样的质量一般的虾苗,有人养得很好,赚不少钱,而很多人亏得一塌糊涂,“耗底”、“偷死”严重,养殖成本高。其根源在于我们养殖户基本按照存塘虾的重量来确定投喂多少,如有人按照体长1-2厘米的对虾,其日摄食量约占其自身体重的150-200;3厘米长的虾体为100;4厘米的为50;5厘米的为32;6厘米的为26;7厘米的为24;8厘米的为18;10厘米的为13,12厘米的为10,13厘米以上的为5-

28、8。也有人日投饵量(配合饲料)一般按每尾体重来计算,若每尾虾重为1克,则日投饲料为体重的16;2克重为14;3克重为12;5克重为10;8克重为8;15-20克重为6-5;20-30克重的虾为5;30克重以上为4。比例有差别,但不会太悬殊。还有人按观察筐中放置每餐投喂量的12(个别的比例更高),再根据吃料时间的长短(大多养殖前期23小时吃完,中期1.52小时左右,后期1小时左右)来间接确定下次的投喂量。总而言之,虾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而很少考虑溶氧、有害水质因子(如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虾的生理健康状况,如每天都有“耗底”、“偷死”虾,只要虾还继续吃料就照常喂料;又如中后期水浓,悬浮有机物多

29、,只要虾还能吃料也照喂不误。其实按照这样的方法投料是过剩的,因为虾很贪吃,只要有料,它就不断地吃,边吃边排泄,残饵粪便必然多,就容易出现水浓、底质恶化,“耗底”、“偷死”现象发生可能性极大,吃料多、死虾多,养殖成本必然居高不下。具体的水浓、“耗底”的处理方法可详见第一部分之14、养殖中后期水浓了该怎么办和第三部分之4、“偷死”、“耗底”现象),投料应当以虾能吸收利用多少为标准(详见第四部分之3、虾的投料参考标准)。10、把虾当成鱼来养很多养殖户遇到虾一生病,首先想到的是用药物或者投放活菌来处理,消毒大多兑水全池泼洒,投喂药饵要包埋。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大多数鱼类的肠道长度相对对虾的长,有的盘曲在

30、体内,有的是体长的几倍(如澳洲宝石斑鱼肠道约为体长的34倍),养鱼拌药饵是担心药物遇水溶失;而虾的肠道短、直,包埋物(如海带粉、鱼油等)过多有可能起抑菌、杀菌的药物(如抗生素、中草药)还来不及起作用就被排泄出去了。鱼大多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消毒药物可以很快起作用,而虾大多爬伏在池底,什么时候才能把表层消毒药打到池底?可能均匀到池底时药性消失的差不多了,剂量太大又怕虾应激。虾要脱壳才能生长,而脱壳期的抵抗力非常差。养鱼可以大换水,而养虾大换水很容易刺激虾脱壳。虾有正常的脱壳周期,如若我们经常大换水或药物刺激虾脱壳,虾能不容易得病吗?虾比鱼类更低等,更易产生应激反应。养鱼很少关注池底,而虾生活在池底

31、,必然得提供一个好的底质环境才行。所以我们不能把养鱼的方法完全照搬到养虾上来。具体的后面会分析到。13第一部分、管好水1、水色的种类要想保持水体的稳定,起码应当知道哪些水色是优质的,稳定的;哪些是危险的水色。养殖中所说的水色是指溶于水中的物质在自然光照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包括天然的金属离子,污泥,微生物及浮游生物,悬浮的残饵,有机质及粘土或胶状物等,但组成水色的物质中以浮游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水色主要是由水体中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的种类决定的,优质水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茶色、茶褐色:主要含硅藻。如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小球藻,它们是对虾幼体的优质饵料,此外还有圆筛藻、

32、舟形藻等。此种水色是养虾的上佳水色,但稳定性不如绿色水。 淡绿、翠绿色:主要含绿藻。常见的有小球藻、海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氮肥,净化水质,因而对虾在绿色水体里生长快。这种水色有的虾农称为绿豆清,相对稳定。黄绿色: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兼具前两种水色的优点,是难得的优质水色。浓绿色(浓而不浊):多见于优质中后期,水中藻类以绿藻为主,看上去水色较浓,水质较肥,但活、爽,水中悬浮颗粒少。危险水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蓝绿色:蓝绿藻或微囊藻大量繁殖,水质浓浊,在下风处水表往往有少量绿色悬浮细末。在老化池易发生。在这种水体中,对虾尚可存活,但要及早调控水质,否则虾发病几率大增。灰绿、灰蓝、暗绿

33、色:蓝绿藻或微囊藻老化,并开始死亡,水面呈现浮油状污物,水粘滑,氧机打起水花浅绿或浅蓝,泡沫多,难消失。酱红色、砖红色:大量原生动物或赤潮生物繁殖所致。黑褐色与酱油色:主要含鞭毛藻、裸藻、褐藻等,这种水色是管理失常,如劣质饲料投喂过多,残饵增多,导致溶解性及悬浮性有机物增加,褐藻大量繁殖等原因造成的。水体极富营养化,水质老化、底质恶化的池塘最易发生,虾发病几率极高。有些鞭毛藻会分泌麻痹性神经毒素,使虾中毒死亡。 黄色:主要含甲藻、金藻等鞭毛藻。池中积存太久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使池水pH下降时易产生此色。这种水色不适合对虾和鱼类养殖。白浊色、乳白色:水中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主

34、要含纤毛虫、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及粘土微粒或有机碎屑。此种水色池虾易得病,存活率大减,不适合养虾。 澄清色:有两种可能,一是池底青苔大量繁殖消耗掉池中营养,池水清瘦,浮游生物无法繁殖;二是受重金属污染而无浮游生物。不利对虾养殖。浑浊水:a.假浊:水中同时存在硅藻、褐藻或绿藻,而且数量较多时,看起来水色有些浑浊,实质是几种藻类混合在一起所显现的颜色,可用透明玻璃杯、瓶装满水,静置十分钟至半个小时左右,如看不见沉淀物,或者检测池水的溶氧,早晚变化不大,在48mg/l左右,就可判断假浊。b.池水分层的浑浊:表层水体有水色,但底层出现浑浊,叶轮式增痒机打出的水花泛白或者泛黄,此时水中的菌相和藻相已不

35、稳定。c.黄泥水:水体分层严重到整塘水呈泥浆水色,特别是藻类彻底死亡或大暴雨后很容易出现,此种水不适宜养虾。2、水色、水质好坏的判断好水色判断标准:肥:水中有机质多,浮游生物量大。活:水色经常在变化,浮游植物种群处于繁殖盛期。嫩:水色鲜嫩不老,容易消化的藻类多,大部分藻体未老化。爽:水质清爽,混浊度小,透明度适中,水中溶氧较高。判断水质感观法:一触:用手指捻水,滑腻感强的不是好水;二尝:口尝苦涩不堪的不是好水(咸而无异味的是好水);三闻:鼻闻有腥臭味的不是好水;四观:眼观水中浮游种类组成贫乏、水色异常(发红变暗)、泡沫量大且带杂色的不是好水(正常海水泡沫为白色。泡沫量越大,表示海水富营养化越严

36、重)。3、肥水原则:谁都会清塘、毒塘、肥水,广大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已摸索出很多好的肥水方法,只要掌握了以下的肥水原则,基本能肥好水:所肥水体及肥料中的营养(氮、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应齐全,相互平衡。无机肥(化肥)是些速效产品,肥水虽快,但持续时间较短;有机肥属长效产品,肥水虽慢,但持续时间较长。二者相互结合起来就可达到即快又稳定的目的。无机肥需视阳光情况可少量多次,光强,光照时间长多施,反之少施但多次。否则阴雨天施肥后大量的肥沉入池底,有可能“青苔”大量繁殖。基肥量要足,必须考虑到池塘中已有营养物质(如淤泥)及所施基肥营养结构与数量多少。池底淤泥较少时单施微生物制剂(活菌)肥水效果较差,试想

37、这些菌施下去后拿什么来供其分解变成肥。放苗后施追肥宜少量多次,少用、审用尿素等氮肥,否则氨氮含量有可能增高。水体中实际的氮磷含量超过10:1时硅藻易大量繁殖;氮磷比3:17:1,甚至接近10:1时绿藻易大量繁殖;但氮磷比接近1:1时有毒甲藻、鞭毛藻易繁殖。 绿色水比褐色水相对稳定,想培育相对稳定的水就应尽量调整施肥的品种和数量,培育绿色水。4、常规清塘毒塘肥水方法的利弊我们以前的常规做法是先清塘、毒塘,进而进水消毒肥水,水基本能肥起来,但一个星期、最多半个月左右水就变清或倒藻、转藻,其中道理前面已阐述过(见前面第4问、为什么难以培养稳定的水,即便采用同一产品同一方法肥水,肥起来的水也相差很大?

38、)如若只用含化肥之类的产品肥水见效都比较快,但维持时间不长。可能有不少养殖户用鸡粪、鸭粪、猪粪、次粉(俗称“黄粉”)、花生麸、豆粕、米糠再加些化肥、市售的肥水产品等方法肥水,肥水效果也蛮不错,但往往十天半个月左右水也容易变清、倒藻、转藻,那是因为所施肥的营养还是不全面平衡而导致某些营养缺乏(大多氮肥够而磷肥不足),某些种类藻类生长受到抑制,可能正好适合另外品种的藻类生长而转藻。也有人用活菌产品肥水,有的见效,有的效果不明显,那是因为活菌就相当于我们的电饭锅和电,所施肥水产品(鸡粪、米糠、豆粕等)就好比我们所放的米,有多少米才能煮出多少饭,活菌主要是起分解作用,且是逐渐分解的,所投营养物不多或淤

39、泥不多,肥力当然不够,也就难免因肥力不够而水变了,特别是新塘、养殖前期投料少、虾排泄物很少,塘水里营养物少,怎么可能维持得太长时间呢?除非在普通活菌产品中添加些营养全面的物质。近年所兴起的什么“氨基酸肥水”,见效快,效果蛮不错,因为氨基酸比普通蛋白质的利用更快,营养丰富,肥效也比较持久,但氨基酸分解后主要是些氮肥,也可能因磷、钾、微量元素等的缺乏或不平衡而转藻,所以还是有部分塘水容易变。5、怎样清塘毒塘更合理?肥起来的水更稳定持久在此把我们所倡导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勉,想肥稳定水的人不妨一试。毒塘可进水20公分左右,正好淹没池底即可,选择市售的任一消毒剂都可,一定要用刚使用消毒剂的池水冲洗

40、池塘边坡,只要不使用剧毒残留性高的药物、池底淤泥不多,没必要排出消毒水,刚刚消毒过的水没病毒、细菌,比外源水干净,排出又再进来多此一举,可能还浪费电、耽误时间。但有人喜欢用农药杀螺,农药往往毒性强、残留时间长,对虾的危害大,一定得等到药性消失了才进水,用剧毒农药消毒的水最好排掉。注:1ppm=1亩塘1.5米水深用1kg 漂白粉和生石灰不能同时混用附:常用清塘毒塘药物的用量及使用注意。 药物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方法使用浓度(ppm)主要杀伤种类药效消失时间(天)备注生石灰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水中化开全池泼洒375500鱼虾及微生物10可改良水质调节pH值漂白粉有效氯30加水调成液体,全池泼洒3

41、050鱼虾原生动物细菌12避免使用金属工具茶籽饼皂角1015粉碎后用水浸泡数小时全池泼洒3050(10-20)鱼23渣可肥水敌百虫有机磷酸酯水中化开全池泼洒2-2.5甲壳类10慎用鱼滕酮鱼藤酮57泼洒2鱼23对贝类,多毛类,甲壳类毒性小注:括号内数字为放虾后杀鱼留虾的用量等消毒剂药性基本消失(不用完全消失)就可进水,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晴天中午、下午、傍晚进水,不主张后半夜进水,因为藻类晚上、阴雨天易下沉,进水不要太浅(水少环境易变化),推荐一米以上,一米二三都可以,甚至有人搞全封闭式养殖第一次就进满水以后就不再大量进水了。个人主张:先用快速肥水产品(大多是些化肥,只要不含活菌就可)肥起来,用些

42、对藻类破坏力不强的消毒剂按略高于推荐治疗量消毒(也有人整塘水不消毒就放苗),等消毒剂药性基本消失后就施用长效肥和微生物制剂(活菌)产品,放苗。放苗前后施有机肥和活菌产品都可。按照一亩塘一米水深计算,根据池塘的肥瘦程度,快速肥水产品可任选取以下一种方法:520斤尿素或碳铵25斤磷肥13斤复合肥;1.52kg单细胞藻类生长素(简称单胞藻)23斤复合肥;其它市售的快速肥水产品少量复合肥。长效肥可采用:35kgEM原露23斤利生素(最好选用含多菌种的复合菌)35斤虾料(还可加市售的有机肥产品一起发酵) ,适量加水,敞口浸泡23天(主要起发酵作用)后全池泼洒。第一次施菌的量一定要足,建议超量用。在此特别说明为什么选择虾料,而不用鸡粪、豆粕等,因为鸡粪的有机质丰富,但有效氮才4左右,而虾料含蛋白质40左右,且是很多种原料生产出来的,营养非常全面,一斤虾料差不多顶10斤鸡粪的营养,豆粕的蛋白虽达40多,但营养单一,没什么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养虾用虾料就地取材,虾料杂质少,基本不污染塘,发酵好的虾料被活菌慢慢分解,不断供给池水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