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5777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专业培养.docx(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二八年九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 长:刘宪亮专业负责人:赵 杰主要撰写人:李聚方 纪 勇主要完成人:赵 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系主任 副教授李聚方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带头人纪 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许加东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王 浩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李孝雁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刘广社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彭维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周建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

2、干教师何 宽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陈 伟 兰州军区第一测绘大队 工程师郝亚平 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 工程师吴光富 葛洲坝测绘工程院 教授级高工肖 锋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 工程师刘豪杰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朱德河 菏泽市规划局测绘工程院 高级工程师目 录1 专业定位12 专业培养目标23 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23.1 知识结构及标准23.2 能力结构及标准33.3 素质结构及标准33.4 专业精湛技能认证34 工作过程分析45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85.1 人才培养模式95.1.1 两轮顶岗95.1.2 五化教学95.2 教学模式106 课程体系126.1 课程设置

3、思想126.2 课程设置136.3 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156.4 教学进程与运行实施166.4.1 教学进程166.4.2 运行实施196.4.3 考核与认证207 教学条件227.1 师资条件227.1.1 专业带头人227.1.2 骨干教师227.1.3 专业教师237.1.4 外聘教师237.2 实验实训条件237.2.1 实训室配置要求237.2.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训室岗位配置277.3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基本要求277.4 运行管理及制度建设297.4.1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及实施297.4.2 教学管理307.4.3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308 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说明318.1 “两

4、轮顶岗,五化教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318.2 项目课程与实习实训教学模式328.3 精湛技能证书与认证33附件一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定位分析报告34附件二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40附件三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报告57附件四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报告62附件五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专业调查报告70附件六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专业调查表81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开办于1952年,自1998年起,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水利、测绘、建筑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测绘工作,紧密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

5、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国家甲、乙级测绘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全方位实施“生产育人”。本专业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2002年完成了面向新世纪测量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突出实践教学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同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形成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受河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委托,修订了工程测量高、中、初级工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将测量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方法融入职业技能考核,并建立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库。其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两年实践,于2004年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

6、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以来,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合作构建了“两轮顶岗,五化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特色,突出了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1 专业定位校企合作,共同研究确定专业定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水利、交通、冶金等工程局以及测绘、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作业或管理单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GPS测量等工种岗位工作。工程测量技术

7、专业定位见表1-1。表1-1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定位服务面向水利、测绘、交通、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建筑等就业部门水利、交通、冶金等工程局;测绘、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规划等单位就业岗位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和GPS测量等岗位岗位证书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GPS测量工等职业技能证书2 专业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同研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水利,面向测绘、交通、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建筑等行业

8、测绘生产第一线,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从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测量等生产和测绘项目组织管理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严格推行多证书制度,学生在毕业前,应至少获取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GPS测量工(中级)中的1种由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同时还必须参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的认证。3 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校企合作,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根据毕业生面向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领域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毕业生应具有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如下:3.1 知识结构及标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

9、识,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水准仪、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方法;掌握测图控制网、工程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要求;掌握地形图、地籍图数据采集与绘制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掌握各类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观测方法和数据整编方法;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调绘的方法。3.2 能力结构及标准能进行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控制网布设;能运用水准仪进行二等及以下等级水准测量工作;能进行图根、国家等级导线布设、施测和数据处理工作;能运用GPS进行国家等级控制网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工作;能运用全站仪或GP

10、S进行数据的采集,会利用测图软件进行数字测图工作;能根据地形图能进行汇水面积淹没线的绘制,能进行淹没线测设;能进行线路选线测量、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和断面图的绘制;能利用全站仪、精密经纬仪或GPS进行工程的施工放样;能进行地下工程的地面控制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和联系测量;能进行各类工程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水平位移等变形测量;能进行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编、分析和预测。3.3 素质结构及标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文化、身

11、体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公共人际关系的沟通处理能力。3.4 专业精湛技能认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是学院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针对本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要求,用以强化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设立的职业技能登记证书。登记项目涵盖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将职业标准或技术等级标准融入相关课程。课程结束后,参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方式由学院统一组织考核认证。考核认证分为不合格、合格、精湛三个等级,合格与精湛等级直接记入技能证书,不合格者可以申请重新认证,凡重新认证者精湛技能证书中应有所反映。以此引导课程体系切实融入职业岗位要求。以下职业资格认证考核项目列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

12、书:数字应用(中级);英语应用(A、B级);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等级考试文管二级);与人交流(中级);地形测量(中级);控制测量(中级);工程测量(中级);GPS测量(中级)。4 工作过程分析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的意见;听取企业兼职教师的意见;下企业听取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听取顶岗实习学生、毕业生和家长的意见;听取下企业锻炼教师的意见。通过多渠道反馈的信息,分析得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作岗位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并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岗位分析见表4-1。表4-1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岗位分析工作岗位业务范围工作领域地形测量1.从事小区域控

13、制网布设、施测、数据处理2.从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3.从事航测外业调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控制测量1.从事大范围地形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施测、数据处理2.从事大型工程建设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测、数据处理3.从事工程建筑物变形控制网的布设、施测、数据处理4.从事高等级的水准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1.从事地籍调查工作2.从事房产调查工作3.从事界址测量工作4.从事地籍图、宗地图和房产图测绘地籍调查与测量工程测量1.从事线路测量2.从事河道断面测量3.从事水库测量4.从事城乡规划测量工程勘测规划测量5.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6.从事水利建筑施工测量7.从事道路与桥梁施工测量8.从事地下工程施工测量9.

14、从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测量10.从事高精度特种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测量11.从事建筑物变形控制测量12.从事垂直位移变形测量13.从事水平位移测量14.从事倾斜变形测量15.从事裂缝观测16.从事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预测等工作建筑物变形监测GPS测量1.从事GPS控制网的布设、施测、数据处理2.从事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数据采集3.从事工程建设的施工放样GPS测量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邀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能手到校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4-2。表4-2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15、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图根控制测量2.地形图测绘1.能进行四、五等水准测量2.能进行水平角、竖直角观测3.能进行距离测量4.能进行坐标测量5.能进行图根导线测量6.能进行三角高程导线测量7.能进行交会法测量8.能进行地物、地貌测绘地形测量1.软件安装2.制图3.工程量计算1.具有计算机制图的基本操作能力2.能绘制简单的地物、地貌和独立地物符号3.具有计算工程量的能力计算机制图(CAD)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数字图测绘2.数字地形图应用1.能进行数字测图方案设计和测图准备2.能利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导线布设和施测3.会利用辐射法、一步测量法和支站法进行作业4.能利用清

16、华山维、南方平差易平差软件进行近似平差和严密平差5.能进行地物、地貌等碎部点的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传输6.会利用CASSCAN软件扫描矢量化采集数据7.能运用数字测图软件进行数字地形图编辑、成图和出图工作8.能运用数字地形图进行边长、面积量算和纵横断面图绘制等数字测图1.航外控制测量2.航片调绘3.航片图的修、布测1.能进行明显地物、地貌特征点的选刺工作2.能进行航片野外控制测量工作3.能进行航片判读和调绘4.能进行航片图的修测、补测工作摄影测量外业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布设2.水平角与距离测量3.导线外业观测4.水准测量5.三角高程测量6.控制网数据处理7.GPS控制测量1.会布设平面控制网

17、2.能进行四等平面控制网水平角、边长测量3.能进行城市一级导线观测4.能进行二等水准测量5.能进行三角高程导线观测与计算6.能进行控制网的平差计算7.能利用GPS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地籍调查与测量1.地籍调查2.房产调查3.界址测量4.地籍图、宗地图和房产图测绘1.具有获取地籍测量与土地调查基本知识的能力2.能进行权属调查3.能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点测量4.能进行地籍图、宗地图的测绘5.能进行房屋产权调查、房屋属性调查6.能进行房产测量7.能进行面积量算等工作地籍测量工程勘测规划测量1.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2.线路测量3.渠道测量4.河道测量5.水库测量1.能进行地形图测绘,能选

18、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形图,并用在工程建设中2.能进行选线测量、中线测量和曲线测设3.能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纵横断面测量测量和纵横断面图绘制4.能进行渠道选线测量、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绘5.能进行水位观测与水位换算6.能进行水下地形图测绘7.能进行河道纵横断面测量和河道纵断面图编制8.会进行水库测量方案设计9.能进行水库淹没线测量和水库库容计算工程勘测规划测量工程施工测量1.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2. 道路与桥梁施工测量3.水利水电施工测量4.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测量5.地下工程施工测量6.高精度特种工程测量1.能进行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布设2.能进行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能进行标高测量和标高传递测量

19、3.能进行建筑基础施工测量;墙体施工测量4.能进行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及机器设备的安装测量;能进行建筑物施工的检验测量5.能进行道路恢复中线测量;能进行道路边桩、边坡测设6.能进行路面施工测量7.能进行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桥轴线测定及墩台测设8.能进行桥梁架设施工测量9.能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控制测量10.能进行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和水工建筑物安装测量11.能进行线路平断面测量和杆塔定位测量12.能进行杆塔基坑放样和导线弧垂放样13.能进行隧道地面控制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14.能进行联系测量15.能进行隧道开挖测量工作和衬砌测量工作能进行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16.具有获取高精度特种工程测量基本知识的能力

20、工程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监测1.工程竣工测量2.建筑物变形测量3.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预测等工作1.能进行竣工控制网建立2.能进行竣工图测绘及资料编制3.能进行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建立;能进行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工作4.能借助精密水准仪进行建筑物或地壳垂直位移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工作5.能利用高精度全站仪、精密经纬仪进行大坝水平位移的观测、记录、计算工作6.能进行高层建筑物、构筑物、大坝等倾斜变形测量工程变形监测7.能进行高层建筑物、大坝、构筑物等建筑物的裂缝观测工作8.能对各种变形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数据处理、分析和工程变形预测预报工作工程变形监测GPS测量1.GPS控制

21、网的布设、施测、数据处理2.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数据采集3.工程建设的施工放样4.工程变形监测1.具有获取GPS测量基本知识的能力2.能根据GPS测量规范进行大范围GPS控制网的设计、布设、施测和数据处理工作3.能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数据处理工作4.能进行各种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测和数据处理工作5.能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工作6.能进行大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工作GPS定位测量5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随着行业、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行业的准入制度要求应聘者需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是应聘者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的的体现,工程测

22、量技术专业的两大就业面向测绘企业、工程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线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为目标,构建了“两轮顶岗,五化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和配套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5.1 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为立足点,推行“两轮顶岗,五化教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两轮顶岗”即学习顶岗、再学习

23、再顶岗;“五化教学”即课程教学项目化、实践教学任务化、技能训练标准化、实训项目生产化和顶岗实习岗位化。5.1.1 两轮顶岗两轮顶岗是基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两大就业面向,即测绘企业和施工企业,培养学生的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施工测量两大方面专业技能,依据两大方面技能的相对独立性,划分两个教学阶段,实施两轮顶岗实习。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测绘企业和施工企业的测量岗位就业。前者主要从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后者主要从事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两大就业面向决定毕业生应具备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施工测量两大方面专业技能。地形图测绘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地面图面),主要服务于政府决策和工程建设的勘测

24、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测量是将图纸上的设计建筑物标定到实地(图面地面),并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主要服务于工程建设的施工和运营管理。以培养学生两大方面专业技能为目标,设计两个阶段教学、两轮顶岗实习。两轮顶岗分别放在教学周期中第三学期和第六学期实施。5.1.2 五化教学课程教学项目化专业课程围绕不同的测绘项目所需测量工作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构建项目课程,根据“项目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等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工作。实践教学任务化专业与企业共同合作,结合实际生产任务完成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专任教师负责现场指导,企业兼职教师负责质量检查,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自主完成生产任务。技能训练标

25、准化技能训练严格参照专业资格证书要求和行业测量规范要求进行训练。技能训练以工程测量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为依据,以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所需测量工作的测量规范为训练标准,进行技能训练。实训项目生产化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实训项目的设置,完全按照企业生产的工作流程、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并组织学生按企业作业生产流程进行实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共同承担完成企业生产任务。顶岗实习岗位化学生完全以作业员的角色到企业参加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或参加学院与企业合作的生产项目。以“测量工作岗位要求”强化训练,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工作过程,感知企业现代管理制度,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与企业

26、实现“零距离”对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两轮顶岗,五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见图5-1。图5-1 “两轮顶岗,五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5.2 教学模式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与学,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更注重学生的练和做。专业核心技能的项目课程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针对专业技能培养设置的实习实训教学采用“实习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学、练、做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建设思路,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在项

27、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练、做融合为一体,贯穿于整个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中,将实训教室与授课教室合为一体;将讲课内容与实践内容合为一体;采用“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方式开展教学,保证了“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反复的教、学、练,最终让学生自主完成测绘项目成果。“实习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实习生产一体化” 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见图5-2。图5-2 “实习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实习实训教学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采用“

28、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将学校的实习教学与企业的生产项目有机结合,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实习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结合测量生产项目,由专任教师负责现场指导,企业兼职教师负责质量检查,学生自主完成生产任务,达到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的效果。具体实施中,要求实习项目一定是实际生产任务;生产任务一定由学生为主体完成;学校、企业指导教师一定要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学校、企业、学生一定要签订三方协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分别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以测绘生产过程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解构、重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项目

29、。通过项目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教学项目的选取应具有实用、可操作、可检验、可迁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按工作任务组织教学项目的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法教学。任务驱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讲授知识,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对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在讲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生产性任务。按工作过程组织的实训项目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6 课程体系6.1 课程设置思想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调查入手,根据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就业部门、就业岗位(群),通过专业调研和邀请企业

30、专家、技术能手参与等方式,共同确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分析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描述专业培养目标,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依据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划分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测绘成图课程、工程测量应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及单列的实习实训课程共五大类。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现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必备基本公共素质和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能力;掌握工程数学必备知识,具有结合专业

31、综合运用的能力;具备英语阅读、应用和国家英语等级考试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注重“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6大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测绘成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测绘成图能力,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体现毕业生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能力要求:具备地形图测绘基础知识;能利用数字测绘仪器和软件,熟练进行数字地形图测绘;具备摄影测量基础知识,能熟练从事摄影测量外业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测绘行业关于地形图绘制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工程测量应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测量应用能力,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体现毕业生在工程施工、运营管理

32、阶段施工测量和建筑物变形监测的能力要求:具备工程施工控制网布设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测绘仪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具备各种工程施工放样能力;具备各种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和数据分析、预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测绘行业和工程建设行业关于工程施工测量的有关规范和标准。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现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求:具有工程施工、监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中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获取、应用测绘新技术的能力。顶岗实习及单列的实习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即测绘成图能力和工程测量应用能力的养成。体现毕业生对专业核心技能的综合运用

33、要求:能进行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能利用测绘仪器和成图软件绘制数字地形图、能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工程施工测量和建筑物变形观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测绘行业、工程建设行业的有关规范和标准。6.2 课程设置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见表6-1。表6-1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分类课程名称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实习实训项目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院“职业道德与法律基本素质”认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高等数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字应用能力”中(高)级测评标准英语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测试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体育与健康学院素质拓展认证标准交流与表达

34、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中级测评标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测绘成图课程计算机制图(CAD)计算机制图(CAD)实训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工数字地形测量实训数字测图地形测量工工程勘测规划测量工程测量工线路与水下地形实训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工地籍测量实训摄影测量外业摄影测量外业实训地形测量工第一轮顶岗实习工程测量应用课程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工控制测量实训工程施工测量工程测量工工程施工测量实训GPS定位测量GPS测量工GPS定位测量实训工程变形监测工程测量工建筑物变形监测实训工程测量工第二轮顶岗实习专业拓展课程工程概论工程识图城市规划原理工程监理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测绘英语测绘法规Microstation软件操作

35、6.3 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主要针对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即测绘成图课程和工程测量应用课程。这两部分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从工作进程上来说,测绘成图在前,工程测量应用在后;从工作性质上来说,两项工作又相互独立,测绘成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能力,工程测量应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工程测量应用能力,即工程施工放样、建筑物变形监测。每一类课程学完后,学生都可以独立从事这一领域的测量工作。开发流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范式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开发产品,核心是开发过程。开发过程包含六个关键环节,最终形成六类产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

36、开发流程见图6-1。图6-1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流程第一步是专业调研。调研的目的是调查专业所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专业调研的关键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目前与该专业对应的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企业等方式分别调研了国家测绘局第一测绘大队、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葛洲坝测绘工程院、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局等国内知名的测绘企业和工程企业,形成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调研报告。第二步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实际上是工作任务的分解,目的是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描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

37、度。这一开发步骤需要企业专家和从事一线工作的技术能手完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6-3。第三步是课程结构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过程就是课程重构的过程,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重构工作体系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这一过程需要在课程专家指导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完成。第四步是课程标准编制。项目课程标准应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等主要内容。第五步是学习项目设计。根据项目课程的特点,课程中的每一个教学项目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能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因此,学习项目的设计应首先确定课程中的项

38、目组成,其次,对每一个教学项目进行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考核评价设计。第六步是教材开发。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包括教科书和各种教辅材料,尤其要注重开发数字教学材料。开发成果依据上述开发流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重构了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控制测量、工程勘测规划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工程变形监测、GPS定位测量等7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每门课程又分别编写了课程标准、课程整体教学活动实施计划、第一次课、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实训指导书、学生工作任务书、课程考核实施方案、学习指南、教学课件等教学材料。完成了相应的课程网站建设工作,形成了教学资源。6.4 教学进程与运行实施6.4.1 教学进程根据人才培

39、养模式的要求,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施“(2+1)+(2+1)”的教学进程。第一阶段,2学期的地形图测绘理论、技能教学和第一轮1学期的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形图测绘的工作能力;第二阶段,2学期的施工测量理论、技能教学和第二轮1学期的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的工作能力。两个阶段教学过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递进,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课程设置及教学学时分配见表6-2。表6-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学时分配项 目学分学时数百分比(%)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6周14周21周15周12周19周课程学时

40、分配职业核心能力课程3755039.919140220测绘成图能力2538628.01050480工程测量应用能力1928220.50601040专业拓展能力课程1216011.6000880合 计931378100029/周25/周024/周22/周0实践学时分配实践教学周9966周5周6周22周5周9周19周考试周安排1周1周1周1周毕业教育及鉴定1周总 计192302822周21周22周21周22周20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1:1.2注:1理论学时分配中的学时数为纯理论学时,括号内为理论课程实验学时;2实践教学每周折合25学时,人文素质课安排第二课堂进行。教学进程安排见表6-3。表6-

41、3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课类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学分学时理论教学活动周数及课内周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6周14周21周15周12周19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A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60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46022高等数学913045英语1015055计算机应用基础4604体育与健康46022交流与表达2302小 计3755019140220测绘成图能力课程B计算机制图(CAD)4644*地形测量6966*数字测图技术5705工程勘测规划测量4604*地籍测量3484摄影外业测量3484小 计253861050480工程测量应用能力课程C*控制测量6846*工程施工测

42、量5755*GPS定位测量5755工程变形监测3484小 计192820601040专业拓展能力课程D工程概论3444002424工程识图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英语工程监理概论测绘法规Microstation软件操作小 计12160000880合 计9313782925024220注:1“*”为证书课程; 2“”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3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按4学时连排方式安排课程。实践教学进程安排见表6-4。表6-4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序号实践教学内容学分考核方式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234561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3.0平时表现、会操考核2周2计算机制图(CAD)实习3.0实习成果、操作考核2周3数字地形测量实习7.5实习成果、操作考核5周4顶岗实习或生产性实训(1)31.5实习成果、单位考核、学校考核21周5控制测量实习3.0实习成果、操作考核2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