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5845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垃圾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筑垃圾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筑垃圾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筑垃圾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筑垃圾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处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垃圾降解及再利用一、前言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至2006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吨至600吨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亿吨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近年来,各种由于建筑垃圾引起的事件也见诸于各媒体。RILEM研究表明,多数工业化国

2、家建筑垃圾人均年排放量达到1吨,循环利用这些废弃物能减少对天然资源5%的消耗。大力开展建筑垃圾的回收、再生和利用,是建筑建材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实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保护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是建筑建材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二、 建筑垃圾何去何从? 当前,在如火如荼的新城市建设中,城中村改造、拆临拆违、旧城改造等工程实施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变得越来越美的同时,建筑垃圾产生量却在与日俱增,成为环境保护的又一大难点。建筑垃圾犹如城市建设的伴生“疮”,既侵占土地,还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甚至

3、带来围城之患,若不及时有效治理,必将后患无穷。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有望破局,但任重道远。 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垃圾数量不断猛增。去年6月各地都启动重建改造工作的片区城中村重建改造项目工地,粉刷一新、一人多高的围墙里,被拆得千疮百孔的建筑物旁,没有运走的大量建筑垃圾散落在近百亩空地上。而在部分片区改造施工现场,各种大型拆迁机械正在全速运转,一间间房屋瞬间轰然倒地,在腾起的团团尘雾下顷刻间变成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 这两处工地的建筑垃圾仅是中国各大城市成百上千个施工点的缩影。按照相关规定,主城区建筑垃圾只能在晚上固定时间段转运。每到这种时候,成群结队的渣土车穿行在城市大街上,车声隆隆,场面甚是壮观。尽管如

4、此,城里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未见少,仍然此生彼长。 违规消纳不断,污染形势日益严峻。长期以来,巨量的建筑垃圾,在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埋下了更多的污染隐患。据了解,近年来,因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规范的处置场所,城市大量建筑垃圾多采取扔弃、填埋等简单方式处理。 侵占土地、随意丢弃填埋、看得到的粉尘,乃至下雨天从垃圾堆流出的污水,只是建筑垃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影响的冰山一角。据了解,由于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属于难以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并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它们被埋到地下,会污染地下水,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早已

5、被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利用步履蹒跚而解决问题又迫在眉睫的中国,建筑垃圾的归途到底在哪里? 据了解,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对城市城中村改造中建筑垃圾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后认为,近5年来各大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呈现出数量巨大、产生周期集中等新特点,要改变目前建筑垃圾主要还是采取回填、填埋和露天堆放为主的方式,急需寻找新的处理渠道,以科学、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庞大的建筑垃圾,各城市以资源化处理为主, 工程弃土将以回填、复垦、覆土绿化为主,逐步降低以回填和填埋方式处置建筑垃圾的比例以新型的资源化处理基地替代传统的消纳场。今年,昆明市建成1个2个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

6、平先进的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理示范工程,主城4区各建成一个过渡性建筑垃圾处置场并投入运营,完成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生产力布局,2012年年底,力争实现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的目标。三、 日益受到关注的建筑垃圾 垃圾治理:“零废弃”思维渐行渐近 日期:2012-02-12 作者:孙海燕;徐晶卉 来源:文汇报 不管是“眼不见为净”一埋了之,还是用最先进的技术无害化焚烧降解,垃圾总会以某种形式和我们相伴。减少垃圾污染的最好办法,是减少垃圾本身让垃圾尽可能多地转变成再生资源。而要达到“零废弃”目标,需要资金和技术,更需要创新的思维 垃圾治理:“零废弃”思维渐行渐近

7、(撰文 孙海燕 徐晶卉) 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开始转变思维:即使是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要做到“零污染”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一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越来越大的成本,更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包括个人无法承受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再将垃圾看成是讨厌的“废弃物”,而将它视为一个“资源”问题,我们的回旋余地就会宽裕许多如果我们有办法做到“零废弃”,那么“零污染”也就水到渠成。 一群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制造出一堆垃圾,然后因为讨厌它们,把垃圾烧了或是胡乱掩埋,以为就此眼不见为净谁知没有被“善待”的垃圾们,在集聚了更大能量后一点点冒出地面,回到人类世界后,开始向这群人实施“报复” 让人担忧的是,这并

8、非好莱坞B级片的大路货桥段,不会在90分钟后的“TheEnd”字幕中结束,而是始终与我们相伴的现实。 瑞典:垃圾处理“华丽转身”为绿色增长机会 在瑞典,人们会告诉你:4吨垃圾等于1吨石油。瑞典人说:“我们把垃圾看成了能源,它们为我们创造了财富。” 在瑞典南部,曾经有一场著名的法庭官司。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带着她的煎锅走到了垃圾回收站,她搞不清楚手里的这把煎锅到底应该放在哪一个回收的容器里,虽然她也询问了回收站上的工作人员,但没有得到清晰的回答,老太太把煎锅放到了塑料垃圾回收容器中,结果被控告并判了罚款因为她没有把垃圾放到对的地方。这件事情在瑞典引发巨大争论。 在瑞典,垃圾分类背后有一套严厉

9、的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我想这个事件以后,也许瑞典的垃圾回收站变得稍微宽容点了。”瑞典驻上海总领事姚汉森(Bengt.E.Johansson)感慨道。但从这桩官司中足以看出,“分类”与“回收”,已经成为瑞典人的一种生活传统。 一、强化“生产者的责任” 这个900万人口的国家,平均每个人每年制造500公斤垃圾,这些垃圾的一大半通过物质回收循环利用了,另外一小半通过焚烧从垃圾转化为能源,为瑞典的家庭供热供电,只有4%被填埋。根据欧盟对垃圾循环利用和能源恢复的定义,瑞典的垃圾回收率达到了96%,成为世界的领先者。 这一成绩,与瑞典在垃圾管理方面长期持续的努力息息相关。瑞典的垃圾管理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参

10、与者:当地的市政负责家庭垃圾,生产者对各自的产品负责,产业或商业社区对其余的垃圾负责。 瑞典是最早提出生产者责任想法的国家。早在1975年,瑞典就提出关于废物循环利用和管理的议案:产品生产前生产者有责任了解当产品废弃后,如何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角度,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废弃产品。1995年,瑞典将“生产者责任”正式列入法规。“我们有针对生产者责任的严格法规,每个生产者都对卖出去的产品负有回收的责任,比如,每个卖酒的必须收回酒瓶,每个卖电池的人都要回收废电池。”姚汉森说。 要做到“全民回收”,法规制度的建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让全民“心甘情愿”地去做,让民众切身体会到回收所得到的好处。举个例子,

11、瑞典家庭去超市购物之前,往往会准备好两样东西,一是带好自己的环保袋或是用过的包装袋,因为超市的袋子是要收费的;二是带好家里收集起来的瓶瓶罐罐,来到超市里,就将这些瓶瓶罐罐放进专门的收集口中,随之一张标明金额的单子吐了出来,凭着这张单子,顾客可以从超市的收银处拿到“回收费”,或者就干脆用来冲抵自己本次的购物。 二、为垃圾焚烧找到一个盈利出口 垃圾焚烧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字眼,然而在瑞典,人们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垃圾转化为能源”的一项环保举措。 严谨而公开的数字统计,让瑞典人的确不用为他们的空气质量而担忧。1991年,瑞典一共有18座垃圾焚烧站,每年排放100克二恶英。到2006年,瑞典的

12、垃圾焚烧站总数上升到29座,全年排放的二恶英是0.7克,远远低于交通行业、工业所排放的二恶英。 在选择垃圾处理的优先权上,瑞典采用欧盟所提出的“垃圾处理层级原则”,先是号召垃圾减量,然后在再利用、材料循环之后,才采取垃圾焚烧。所以,送到瑞典的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已经是通过层层筛选过的,一是保证了废弃物尽可能地被循环利用,并且避免不合适的物品进入焚烧;二是保证垃圾的热值,成为名符其实的“燃料”。 为了提升垃圾的生化处理率和提升塑料制品的循环,避免上述废弃品的焚烧,瑞典政府还对用作焚烧的家庭垃圾征税。垃圾焚烧厂所要缴纳的家庭垃圾焚烧税,取决于这家焚烧厂是不是用来供电,如果供电的话,转化效率如何。比如,

13、一家不供电的垃圾焚烧厂需要缴纳每吨500克朗的税收,而一家发电效率符合标准的垃圾焚烧厂只需要缴纳每吨100克朗的税收。通过这样的经济杠杆调节,一些落后的垃圾焚烧厂自然被淘汰了,市场上剩下了真正的“从垃圾到能源”的垃圾焚烧厂。一项针对欧洲国家的“能源恢复”的调查显示,瑞典的“从垃圾到能源”工厂的转化效率是最高的。 “垃圾焚烧首先要在环保上达标,在这个前提下,尽量做到最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即使中国的垃圾比国外的垃圾热值含量要低,一座从垃圾到能源的焚烧厂,也是能在经济上做到自我运营的,但问题在于是否能回收你的原始投资。环保这个问题是,你的标准做得越高,你的前期投资可能越大。”ECOEnergy总经理

14、Niklas Ahlsen说道,这家来自于瑞典的公司专门提供垃圾焚烧处理的解决方案,正在为常州的一个垃圾焚烧厂提供设计与运营顾问。 当初,垃圾治理在瑞典更被看成是一件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保证环境的整洁卫生、不影响自然和人类健康。但随着观念和技术的发展,瑞典人开始将垃圾治理看成是“资源利用”,并且摸索到了一系列可持续的方法,特别是在沼气利用和能源恢复领域,同时取得了环境和经济上的双赢。 “4吨垃圾等于1吨石油。”瑞典Ostergotland清洁技术协会的主席GertKindgren会告诉你这样一个等式,“我们把垃圾看成了能源,它们为我们创造了财富。” 巴西:热带天堂如何成为“拾荒者乐园”

15、 巴西目前共有60万从事“材料再利用和回收”的拾荒者。相对许多国家对拾荒者的传统偏见无家可归的、对社会治安造成影响的人群,巴西的拾荒者大军却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们的平均收入是最低收入标准的两倍,他们被政府看作是解决垃圾问题的主力军。 “从明天起到2014年年底,凡是购买固体废物作为其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的企业,将获得工业产品税(IPI)的税收信用。”去年11月21日,巴西社会发展部长Tereza Campello在巴西“第十届垃圾与公民论坛”上宣布这项税收激励法案。 消息一经传出,巴西国内的两大类人群明显受到这项新政的触动。首先是对政策导向异常敏感的企业家们:新政策意味着企业的产品

16、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上获得竞争力,就必须考虑这项税收激励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政策将重新设计到底有多少原材料可以使用回收的废物,或是干脆针对利用回收废物研发新产品。 另一大人群,则将会直接受惠于这项新政,他们就是在巴西街头或是垃圾处理站中到处可见的拾荒者。因为这项新政明确指出“固体废物必须从材料拾荒者合作社直接购买,该合作社的规模必须在20个人以上,禁止私营企业的参与。” 一、拾荒者合作社 事实上,这项由巴西总统亲自批准的法案,让全国数以万计的拾荒者在工作和收入上实现“双丰收”。巴西应用经济分析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1年,巴西共有60万从事“材料再利用和回收”的拾荒者。相对许多国家对

17、拾荒者的传统偏见无家可归的、对社会治安造成影响的人群,巴西的拾荒者大军却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们的平均收入是最低收入标准的两倍,他们被政府看作是解决垃圾问题的主力军。在过去五年中,联邦政府对拾荒者的定向投资已达到相当于约15.4亿元人民币的水平,并帮助他们购买设备、机器、车辆以及厂房仓库的建造。 为何巴西的拾荒者能得到如此特殊的待遇?这需要追溯到19年前成立的一家名为“巴西回收委员会”(CEMPRE)的民间公益组织。 CEMPRE是由13家在巴西的跨国公司以及巴西私营企业一起出资成立的,其中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奔驰、利乐等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当时成立的主要宗旨,是在巴西建立一个平行于政府

18、环卫部门的垃圾回收体系,帮助巴西政府提高垃圾的回收率。在CEMPRE对巴西各地的废物回收管理项目的调查中,他们发现巴西社会的很大一部分回收工作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完成的,也就是出自于拾荒者这一社会的弱势群体之手。 于是,鉴于巴西的发展状况,CEMPRE决定创造出一套独特的机制,发展拾荒者合作社,帮助这些拾荒者提高工作的效率,并提升社会地位和收入,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社会的失业率,另一方面,利用巴西的廉价剩余劳动力,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来提高垃圾的分类效率。1994年,CEMPRE推出了关于发展拾荒者合作社的教育工具手册,这份手册的教育对象大部分是文盲的拾荒者,向他们讲述如何跨出建立合作社的第一步,包括

19、这些拾荒者的生存现状;城市回收和环卫项目是如何进行的;拾荒者的安全和个人卫生建议;在收集垃圾的同时不弄脏街道的重要性,以及与社会的其他群体保持良好的关系。 正是在CEMPRE的推动下,拾荒者合作社的模式得到了巴西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巴西民众的认可,拾荒者从过去的游击队作战转变成一支不可忽视的正规军。目前全巴西已经建立起610个拾荒者合作社,每建一个合作社只需投资2.5万-5万美元。 二、随手拣垃圾很值得 如果你在圣保罗想要扔掉一部旧手机的话,先不要忙着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只要登录www.e-lixo.org的网站,输入你的地址和准备丢弃的电子垃圾的类型,就可以找到离你最近的、接收该种类型垃圾的地

20、方。这个网站把谷歌地图和圣保罗的电子垃圾收集站数据库结合起来,使得信息直观可见,轻松获取,更加实用有效。 虽然巴西的总体垃圾回收率还无法与瑞士、德国、荷兰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但在一些领域,巴西的回收率令人刮目。比如,2005年,巴西回收了当年出售的96%的铝罐,大约940万个铝罐越来越多的促进垃圾回收的活动在巴西受到关注。去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的“干净的巴西!我们一起来行动”的全民拾荒活动,点燃了巴西众多城市居民的热情。9月25日,活动辗转到坎皮纳斯的时候,一共有12000个人参与,总共收集了400吨垃圾。 日本:商业化的“垃圾创意” 资源循环如果和利润不挂钩的话,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必

21、须要为这些资源循环找到一个商业化的模式。实现商业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一整套体系。 猪骨拉面,是位于日本南部福冈县的特色小吃,1000多家拉面店散落在福冈的各个角落。这些拉面店每天门庭若市,卖出无数碗用猪骨汤做底料的拉面,与此同时,也扔掉无数桶废弃的猪骨。如今,这些猪骨已不再承受成为“垃圾”的命运,而是被专门送到一家为这些废弃的猪骨而成立的公司,在那里变身为独特的园艺肥料“福冈猪骨粉”熬汤之后的猪骨中依然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磷,磷被称为肥料三大营养成分之一。 从废弃的猪骨到倍受欢迎的园艺肥料,经历了变废为宝的过程。福冈资源循环利用综合研究中心(简称“循综研”)的研究开发课课长川原贤二指

22、出,这其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废弃物从哪儿来,二是产品应该卖给谁。要将废物利用成为一项事业,不仅需要开发专业性强的回收利用技术,而且需要制定有关的手续制度,并建立稳定的原料提供与再生产品的流通体制。 在福冈地区,专门致力于废物利用的新公司,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垃圾创意”的成功案例在福冈比比皆是。 比如将纸尿布变成建筑材料。过去,使用过的纸尿布除了被焚烧或填埋,对环境造成影响之外,没有其他的利用价值。但循综研却打起了废弃纸尿布的主意。先是解决“废弃物从哪儿来”的问题只有把同类别的废弃物放在一起、形成规模的时候,这些废弃物才具备成为“资源”的资格。将这些纸尿布回收在一起,提取其中所含的

23、纸浆之后,接下来需要攻克的难题是如何取得更多的纸浆?循综研的科研人员们通过水溶解处理,已经将最初的40%的利用率提升到了80%。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不过,另外一个难题随之而来“做成什么样的产品,卖给谁?”找到市场的切入点,往往是废物再利用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点。 循综研的科研人员们一开始认为这些从废弃纸尿布中提取的纸浆有三种可能的用途:造纸、再回收制成纸尿布;用于建筑。后来发现前两条路都走不通,因为废弃纸尿布里的脏东西无法完全清除到可以造纸和纸尿布的程度,而用于建筑则是一个很好的出口。“过去,我们使用的是石棉,后来开始使用纸浆,这样可以让建筑物更加牢固。从前用的是新纸浆,现在则可以用回收的纸浆,用

24、于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川原贤二表示。如今,这项出品于福冈的技术正在国内外得到普及。 在这些成功商业化的“垃圾创意”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参与者,那就是循综研。它是福冈县政府下面的一个机构,循综研与企业、大学一起研究最新的技术,并为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但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成。相比传统的科研机构,循综研更注重拉近研发与市场的距离,对于一些容易只偏向于学术、理论、技术的工作,不仅由研究人员参加,而且还请企业、行政人员以及NPO非营利组织等参与,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另外,为了建立稳定的循环利用体制,循综研作为政策推进型研究机构开展各项活动,综合性解决各种问题,比如配合分类回收、确保再生产品的销路等。 “我们

25、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资源循环如果和利润不挂钩的话,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必须要为这些资源循环找到一个商业化的模式。实现商业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一整套体系。所以,这是一个集中了上层和下层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正是出于川原贤二所指的理由,2001年,福冈政府专门为促进资源循环经济而成立了循综研。 长期的环境治理为福冈培养了环保产业的土壤,在北九州的生态工业园里面,聚集起了一大批的“再生事业”从塑料瓶、办公设备,到汽车、荧光灯、豆腐渣、食品残渣形成了福冈独特的产业竞争力。建筑垃圾处理将成为我国不可动摇的发展战略2011-12-30来源:机电在线访问量:89我要评论(0) 字号:T|T 【机

26、电在线讯】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工作会议上,居民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将成为明年发展的头等大事,而伴随而来的旧城拆迁所产生建筑垃圾问题着实让人头疼。据了解,随着资源循环利用口号的不断提出,建筑垃圾从一贯的乱堆乱放开始被重新利用,尤其是美国、日本,更是实现了建筑垃圾100%的利用率。在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前景十分广阔。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行这几年,国家各行各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抵触的情形,尤其是部分地区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行为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保护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条例,大力推行节能环保。在这种环境下,政府开始拿

27、出巨资去改变目前出现的垃圾围城现象,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启动了建筑垃圾再利用工程项目,如河南省的平顶山旭龙环保项目很好的体现了政府对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因此,随着保障房的重建,城中村的改造,建筑垃圾将以不可估量的速度继续增长,而建筑垃圾处理产业也将迎来一个大发展。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关专家预测,明年国家对保障房的重视与扶持将给沉迷的建材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复苏,而这也使得建材所需的基础原料将得到更大的供应,比如砂石、砌砖等。此时,建筑垃圾以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建材企业降低成本的首选。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通过破碎等处理后可以用于混凝土、新型环保砖的生产,而且用建筑垃圾制砖不仅解决了生产实心砖所用的

28、土壤资源,节省耕地面积,同时还彻底解决了建筑垃圾堆放问题,而且在制砖过程中,还可以消纳粉煤灰,节约标准煤,减少烧砖排放的二氧化硫,因此在变废为宝的同时也实现了节能环保。国产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精益求精建筑垃圾经过处理之后可用于砌砖、砂石骨料、墙体材料等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由于我国设备水平低,在大型先进设备上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因此,为了改变技术被控制的局面,这两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企业开始加大投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产化设备。比如我国破碎机生产的航母企业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破碎站,体积小,操作灵活、并采用

29、自动化控制,更好地使用纷繁复杂的建筑垃圾处理现场,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移动破碎站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完全改变了传统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充分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新产品循环经济的反馈式流程,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节约了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建筑垃圾一定会重新上阵,为四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四、 目前掌握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一)、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快速增长,组成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可再生组分比例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垃圾就超过亿吨,全国建筑垃圾总排放量达数亿吨。建筑垃圾的循环利

30、用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筑垃圾处理仍以堆放和回填为主,耗用大量土地和运输费用,造成资源浪费。如北京在重建多座立交桥时,大量优质拆除混凝土没有作任何再生处理,直接买地填埋。国外大多施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并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功能。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

31、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近年来,随着建筑垃圾堆场数量锐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我国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研究成果在一些再生项目和建材产品生产中得以应用。1、 1990年7月,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7幢高层建

32、筑(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粉碎后,与砂按1:1比例拌和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共回收利用建筑垃圾480吨,节约材料费1.44万元和垃圾清运费0.34万元。1992年6月,北京城建一公司先后在9万平方米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垃圾840多吨,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节约资金3.5万元。2、泰州市海陵区方正建材厂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合作,联合进行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市政材料的产业化研究。将选择性回收的废混凝土、废砖瓦通过破

33、碎成为新型墙体材料和市政材料的原料,该原料综合成本在10元/吨,低于各种天然原料(泰州市为平原地区,缺少砂石资源),因此,产品成本较低。目前该企业生产的各种砌筑用砖和市政制品已用于泰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图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和利用过程。3、四川矿山机械厂开发出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该设备能有效地将成分复杂的建筑垃圾处理成可供回收利用的材料。其中钢筋、铁钉等物质被大功率的磁性分离装置分选出来,供回炉冶炼;木材、纸张等物质在破碎后,也将被分离开,作为相应产品的原材料;砖块、废混凝土等被破碎成不同尺寸的三种规格碎石,可应用于道路和建筑施工。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以其高移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特别适

34、合建筑公司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4、河北富华环保装备工程集团公司消化吸收了国外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全套建筑垃圾再生设备已实现国产化。该工艺技术灵活实用,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有关设备,把废弃新拌混凝土中的石子分离出来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的砖块、水泥块经粉碎筛分后添加固化剂可制成路缘石、便道砖、砌块砖等新型建筑材料。5、柳州市河腾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将选择性回收的废砖再生为碎砖骨料,用于生产砖渣砌块和市政制品。该砖渣砌块中60%原料是碎砖,每生产100万块标准砌块可处理建筑垃圾0.9万吨。再生产品已大量用于柳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二)、国外建筑垃圾处理的经验及对策1、日本立法:实现建筑垃圾

35、循环利用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 施,以促进建筑垃圾的转化和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1991年,日本政府又推出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量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早在1988年,东京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就达到了56%。在日本很多地区,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已达100%。2、美国5%的建筑骨料: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美国每年有1亿吨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再利用,再生骨料占美国建筑骨料使用总量的5%

36、。在美国,68%的再生骨料被用于道路基础建设,6%被用于搅拌混凝土,9%被用于搅拌沥青混凝土,3%被用于边坡防护,7%被用于回填基坑,7%被用在其他地方。美国政府1980年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该法规从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3、韩国立法:要求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韩国政府2003年制定了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明确了政府、排放者和建筑垃圾处理商的义务和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资本、规模、设施、设备、技术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规定了建设工程义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范围和数量,明确了未按规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

37、品将受到哪些处罚。据了解,目前韩国已有建筑垃圾处理企业373家。4、德国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年营业额20亿欧元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它在1978年推出了“蓝色天使”计划后制定了废物处理法等法规。而该国于1994年制定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1998年被修订)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1955年至今,德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已加工约1150万立方米再生骨料,并用这些再生骨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同时,德国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垃圾按每吨500欧元的标准征收处理费。据悉,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就在德国,该厂每小时可生产1200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德国约有200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

38、年营业额达20亿欧元。5、奥地利建筑垃圾生成企业:自行购置处理设备奥地利对建筑垃圾收取高额的处理费,从而提高资源消耗成本。另外,所有生成建筑垃圾的企业几乎都购置了建筑垃圾移动处理设备,全国约有130台(套)。6、荷兰:有效分类建筑垃圾在荷兰,目前已有70%的建筑垃圾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一比例增加到90%。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建筑垃圾的倾倒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荷兰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由于砂很容易被污染,其再利用是有限制的。针对于此,荷兰采用了砂再循环网络,由拣分公司负责有效筛砂,即依照其污染水平进行分类,储存干净的砂,清理被污染

39、的砂。五、建筑垃圾的分类和组成那么什么是建筑垃圾呢?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集中在生产施工过程以及装修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砂石、渣土等,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比较利于处理;但是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按来源进行建筑垃圾分类,难以指导其资源化再生。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建筑垃圾可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

40、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等三类。例如,在旧建筑材料中,可直接利用的材料有窗、梁、大块木料等,废混凝土、碎砖瓦、废金属等可作为材料再生,经过再生后其形态和功能都和原先有所不同。建筑垃圾组成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结构、拆除方式、回收方式不同而变化,除挖土外(可用于种植、回填和造景),通常包括水泥基材料、烧结材料、天然石材和其它材料,见表1。拆除混凝土结构时,建筑垃圾组分主要是废弃混凝土和废钢筋,如道路、桥梁和机场跑道等拆除工程。建筑物拆除和新建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中,组成变化则较大。随着垃圾堆场的短缺及处理费用的日益提高,采取选择性拆除措施或在拆除现场对建筑垃圾进行预分选,将显著提高

41、建筑垃圾的再生价值。表1 建筑垃圾的组成大 类主要组成水泥基材料普通混凝土及制品、轻(骨料)混凝土及制品、各种砂浆、压蒸制品烧结制品烧结砖、粘土瓦、陶瓷制品、耐火砖天然石材砂石废料、废弃石材制品其它材料石膏腻子、聚合物材料、玻璃、金属材料、木材、粘土、沥青、纸制品、纺织品、橡胶、塑料、保温及包装材料五、 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

42、课题。每个城市都划有垃圾填埋场地,建筑垃圾绝大部分跟生活垃圾等采用相同的填埋方式处理掉了,这种填埋的方式弊端很多。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回填场,需要大量征用土地,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其次是回填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运输过程中汽车排放尾气等问题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次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43、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另外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道难题。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 (1)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 (2)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 (3)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 (4)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木材可以直接再用于重建建筑,破损

44、严重的木质构件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 (5)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可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 (6)废弃道路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 (7)废钢材、废钢筋及其他废金属材料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炉加工。 (8)废玻璃、废塑料、废陶瓷等建筑垃圾视情况区别利用。(一)、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包括三部分:建(构)筑物的拆除、回收与加工。1建(构)筑物的拆除拆除是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基础和前期工作。基于拆除现场的环境要求、建(构)筑物类型、拆除要求等选择拆除方案。常用的拆除方法有整体爆破、无声破碎、局部爆破和机械拆除等。2建筑垃圾的回收拆除建(构)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若直接送

45、往垃圾场堆放或用于简单回填,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保要求,应通过有效、可行的处理技术将不可再生废料量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提高建筑垃圾再生率和再生产品质量,可通过选择性拆除、选择性回收、分类回收、严格控制建筑垃圾附带粘土量、建立建筑垃圾档案等控制回收建筑垃圾的质量来实现。3建筑垃圾的加工建筑垃圾组成复杂,以废弃混凝土、废砖瓦等硬质组份为主,加工后可作为道路路基或混凝土生产用骨料,也可作建材制品原料。通常还含有木材、废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包装材料等,分离后可作为相应工业原料。有时还含有杂质,甚至是有毒或有污染的成份,不但无法再生利用,而且需要进行特别处理。(二)详解建筑垃圾的再利用行业上按照可再

46、生性和可利用价值,通常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三类,那么我们处理建筑垃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分类,有目的性的进行合理处理。首先可直接利用的材料一类,由于此部分建筑材料还可再次进行利用,我们姑且称之为建筑余料,排除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其次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此部分材料包括废钢筋、废电线、废竹木料、废旧板材等,废钢筋、废电线可以从新回炉,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料和板材可用于制造人造木材(日本做法),也可作为热电厂发电原料(美国做法);但是很多时候以上两类建筑垃圾经常与其他建筑垃圾掺杂在一起,比如钢筋混凝

47、土块等,这样我们处理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粉碎,然后进行分拣归类。再次就是我们过去称之为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也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它包括砖、石、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废料,这些废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再生利用。(1)如果此部分废料不存在掺杂有毒有害物质,我们可以作为回填材料代替部分级配砂石、土方回填基础;如果掺杂了有毒有害物质,我们需要经过中和、融解等措施处理后再使用;(2)可经粉碎后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上海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后,将废渣碎块粉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经检验砂浆强度极

48、高,足够满足建筑要求;(3)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还可替代混凝土制作材料中的粗骨料进行回收利用,经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试验结果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当采用建筑垃圾中的过筛砼碎块替代混凝土材料中粗骨料的比例在040之间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仅没有降低,甚至在砼碎块的掺入率在20左右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提高;而且由于砼块较碎石或者卵石的空隙率大、吸水率高、表面粗糙、外表面积大等特性,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砼块的表观密度较碎石和卵石要低。这样有益于减轻混凝土的自重,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4)将此部分废料粉碎后制作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真正的做到变废为宝;(5)现在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均有成熟技术和机械将废沥青混凝土处理回收继续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