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5932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B,1,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B,2,餐饮服务场所相关名词关系图,B,3,食品相关概念,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间,包括冷食间、生食间、裱花间、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或包装间等。专间应设立独立的空调设施。专间内温度不得高于25。,B,4,食品相关概念,冷藏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下贮存的过程,冷藏环境温度的范围应在08。冷冻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贮存的过程,冷冻温度的范围宜低于12。,B,5,食品相关概念,交叉污染指食品、从业人员、工具、容器、设备、设施、环境之间生物性或化学性污染物的相互转移、扩散的过程。

2、高危易腐食品指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通常酸碱度(pH)大于4.6且水分活度(Aw)大于0.85),常温下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B,6,场所设施,墙壁食品处理区墙壁的涂覆或铺设材料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墙壁平滑、无裂缝、无破损,无霉斑、无积垢。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包括粗加工制作、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下同),应铺设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B,7,场所设施,洗手设施食品处理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就餐区宜设置洗手设施。洗手池应不透水,易清洁。洗手设施附近配备洗手液(皂)、消毒液、擦手纸、干手器等。从业人员专用洗手设施附近应有洗手方

3、法标识。洗手设施的排水设有防止逆流、有害生物侵入及臭味产生的装置。,B,8,场所设施,卫生间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卫生间出入口不应直对食品处理区,不宜直对就餐区。卫生间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B,9,场所设施,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类别食品和非食品(如食品包装材料等),应分设存放区域,不同区域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库房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能使贮存的食品和物品离墙离地,距离地面应在10cm以上,距离墙壁宜在10cm以上。,B,10,B,11,B,12,场所设施,B,13,场所设施,B,14,场所设施,B,15,原料采购,选择的供货者应具有相关合法资质。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

4、应建立供货者评价和退出机制,对供货者的食品安全状况等进行评价,将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的列入供货者名录,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供货者。鼓励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供货者评价和退出机制。,B,16,原料采购,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对供货者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现场评价。鼓励建立固定的供货渠道,与固定供货者签订供货协议,明确各自的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鼓励根据每种原料的安全特性、风险高低及预期用途,确定对其供货者的管控力度。,B,17,购买预包装的食品时,应怎样判断食品标签是否符合规范?通常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

5、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以SC开头,后面有14位数字,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生产的食品不得使用QS标志;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 成分及其含量。,B,18,进货查验,随货证明文件查验从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的,查验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采购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查验其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B,19,进货查验,从食品销售者(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采购食品的,查验其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采购食品添加剂、食

6、品相关产品的,查验其营业执照等。从食用农产品个体生产者直接采购食用农产品的,查验其有效身份证明。,B,20,从集中交易市场采购食用农产品的,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者加盖公章(或负责人签字)的购货凭证。采购畜禽肉类的,还应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采购猪肉的,还应查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相关资质证明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留存每笔购物或送货凭证。各门店能及时查询、获取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或凭证。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留存每笔购物或送货凭证。,B,21,进货查验记录和相关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

7、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其他各项记录保存期限宜为2年。,B,22,加工制作,加工制作的食品品种、数量与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相匹配。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避免食品受到交叉污染:a)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不同存在形式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下同)分开存放,其盛放容器和加工制作工具分类管理、分开使用,定位存放;,B,23,加工制作,b)接触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接触不洁物;c)食品处理区内不得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活动;d)不得在辅助区(如卫生间、更衣区等)内加工制作食品、清洗消毒餐饮具;e)餐饮服务场所内不得饲养和宰杀禽、畜等动物。,B,24,加工制作,加工制作

8、食品过程中,不得存在下列行为:a)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b)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c)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再次加工制作食品;,B,25,加工制作,d)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e)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f)使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g)使用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B,26,加工制作,h)使用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i)使用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如织纹螺等);j)在食品中添加药品(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

9、药材的物质除外);k)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加工制作行为。,B,27,专间操作,下列食品的加工制作应在专间内进行:a)生食类食品;b)裱花蛋糕;c)冷食类食品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的备餐宜在专间内进行。各专间、专用操作区应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用途。,B,28,每餐(或每次)使用专间前,应对专间空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设施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加工制作时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B,29,粗加工制作与切配,冷冻(藏)食品出库后,应及时加工制作。冷冻食品原料不宜反复解冻、冷冻。宜使用冷藏解冻或冷水解冻方法进行解冻,解冻时合理防护,避免受到污染。使

10、用微波解冻方法的,解冻后的食品原料应被立即加工制作。应缩短解冻后的高危易腐食品原料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食品原料的表面温度不宜超过8。,B,30,烹饪区内加工制作,需要烧熟煮透的食品,加工制作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盛放调味料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使用后加盖存放,宜标注预包装调味料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及开封日期。,B,31,油炸类食品选择热稳定性好、适合油炸的食用油脂。与炸油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内表面应为耐腐蚀、耐高温的材质(如不锈钢等),易清洁、维护。油炸食品前,应尽可能减少食品表面的多余水分。油炸食品时,油温不宜超过190。油量不足时,应及时添加新油。定期过滤在用油,去除食

11、物残渣。鼓励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定时测试在用油的酸价、极性组分等指标。定期拆卸油炸设备,进行清洁维护。,B,32,烹饪区操作,煮沸生豆浆时,应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以上。工具、容器和设备,宜使用不锈钢材料,不宜使用木质材料。必须使用木质材料时,应避免对食品造成污染。盛放热食类食品的容器不宜使用塑料材料。,B,33,高危易腐食品冷却,需要冷冻(藏)的熟制半成品或成品,应在熟制后立即冷却。应在清洁操作区内进行熟制成品的冷却,并在盛放容器上标注加工制作时间等。冷却时,可采用将食品切成小块、搅拌、冷水浴等措施或者使用专用速冷设备,使食品的中心温度在2小时内从60降至21,再经2小时或更短

12、时间降至8。,B,34,食品再加热,高危易腐食品熟制后,在860条件下存放2小时以上且未发生感官性状变化的,食用前应进行再加热。再加热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B,35,食品留样应将留样食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125g。在盛放留样食品的容器上应标注留样食品名称、留样时间(月、日、时),或者标注与留样记录相对应的标识。应由专人管理留样食品、记录留样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留样食品名称、留样时间(月、日、时)、留样人员等。,B,36,废弃物管理,食品处理区内可能产生废弃物的区域,应设置

13、废弃物存放容器。废弃物存放容器与食品加工制作容器应有明显的区分标识。,B,37,废弃物处置餐厨废弃物应分类放置、及时清理,不得溢出存放容器。餐厨废弃物的存放容器应及时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应索取并留存餐厨废弃物收运者的资质证明复印件(需加盖收运者公章或由收运者签字),并与其签订收运合同,明确各自的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时间、种类、数量、收运者等信息。,B,38,有害生物防制,灭蝇灯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宜安装粘捕式灭蝇灯。使用电击式灭蝇灯的,灭蝇灯不得悬挂在食品加工制作或贮存区域的上方,防止电击后的虫害碎屑污染食品。应根据餐饮服务场所的布局、面积及灭

14、蝇灯使用技术要求,确定灭蝇灯的安装位置和数量。,B,39,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风口、换气窗外,应加装不小于16目(16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寸1平方英寸645.16mm上有16个孔)的防虫筛网。使用防蝇胶帘的,防蝇胶帘应覆盖整个门框,底部离地距离小于2cm,相邻胶帘条的重叠部分不少于2cm。使用风幕机的,风幕应完整覆盖出入通道。,B,40,鼠类诱捕设施餐饮服务场所内应使用粘鼠板、捕鼠笼、机械式捕鼠器等装置,不得使用杀鼠剂。餐饮服务场所外可使用抗干预型鼠饵站,鼠饵站和鼠饵必须固定安装。人员、货物进出通道应设有防鼠板,门的缝隙应小于6mm。排水管道出水口安装的篦子宜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篦子缝隙间距或网眼应小

15、于10mm。,B,41,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的存放要求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存放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产品。应设置单独、固定的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产品存放场所,存放场所具备防火防盗通风条件,由专人负责。,B,4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要求,1、身体健康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2、具备2年以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经历。3、持有有效培训合格证明。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B,43,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勤剪指甲、勤理头发、勤洗澡;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把头发全部置于帽内,以免头发和皮屑混入食品中;时刻保持手的清洁卫生,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接触食品前必须洗手;不在工作场所吸烟,不面对食

16、品打喷嚏或咳嗽等。,B,4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B,45,做好晨检工作,当观察到下列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B,46,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要求,使用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必须符合GB2760的规定。不得用于掩盖食品腐

17、败变质等缺陷。不得使用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保管和使用要做到专柜存放(要加锁)、专人保管、定量使用,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食品添加剂台帐最好要单列。,B,47,燃料管理尽量采购使用乙醇作为菜品(如火锅等)加热燃料。使用甲醇、丙醇等作燃料,应加入颜色进行警示,并严格管理,防止作为白酒误饮。,B,48,B,49,B,50,B,51,B,52,B,53,学校食堂如何预防食物中毒,B,54,(一)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B,55,(三)常

18、见的食物中毒分类及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品原料变质食品没有烧熟煮透食品保管不妥,放置时间过长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吃不洁的生食水产品和生冷拌菜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带菌,B,56,真菌性食物中毒 食品贮存不当,受到真菌污染,在适宜的条件下污染的真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如霉变的谷物、甘蔗等含有大量真菌毒素。真菌及其毒素食品中毒。较典型的是黄曲霉素,这是一种致癌性很强的毒物,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通常污染玉米、花生仁和其他粮食等食品,人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B,57,化学性食物中毒1.在种植或养殖过程中,食用农产品受到化学性物质污染,或在食用前,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或兽药残留剂量较多;2.在运输、贮存、

19、加工制作过程中,食品受到化学性物质污染。如使用盛放过有机磷农药的容器盛放食品,导致食品受到有机磷农药污染;3.误将化学性物质作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饮用或使用。如误将甲醇燃料作为白酒饮用,误将亚硝酸盐作为食盐使用;,B,58,4.食品中的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食用油脂酸败后,产生酸、醛、酮类及各种氧化物等;5.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或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B,59,动物性食物中毒1.食用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组织。如食用野生河鲀、未经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河鲀,织纹螺、鱼胆、动物甲状腺;2.在一定条件下,可食的动物性食品产生了大量有毒成分。如组氨酸含量较高的鲐鱼等鱼类

20、在不新鲜或发生腐败时,产生大量组胺。,B,60,植物性食物中毒1.食用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制品。如食用有毒菌、鲜白果、曼陀罗果实或种子及其制品等;2.在一定条件下,可食的植物性食品产生了大量有毒成分,加工制作时未能彻底去除或破坏有毒成分。如马铃薯发芽后,幼芽及芽眼部分产生大量龙葵素,加工制作不当未能彻底去除龙葵素;,B,61,3.植物中天然含有有毒成分,加工制作时未能彻底去除或破坏有毒成分。如烹饪四季豆的时间不足,未能完全破坏四季豆中的皂素等;煮制豆浆的时间不足,未能彻底去除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B,62,预防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1.避免污染。主要指避免熟制后的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

21、。如避免熟制后的食品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从业人员经常性清洗手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还应在清洗手部后进行手部消毒;保持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加工制作台面、容器、工具等清洁;消灭鼠类、虫害等有害生物,避免其接触食品;,B,63,2.控制温度。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杀灭食品中的病原菌或控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如熟制食品时,使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制食品时,将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或在8以下冷藏(或冷冻);,B,64,3.控制时间。尽量缩短食品的存放时间。如当餐加工制作食品后当餐食用完;尽快使用完食品原料、半成品;4.清洗和消毒。如清洗所有接触食品的物品;清洗消毒接触直

22、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等物品;清洗消毒生吃的蔬菜、水果;,B,65,5.控制加工制作量。食品加工制作量应与加工制作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制作量超过加工制作场所、设施、设备和从业人员的承受能力时,加工制作行为较难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易使食品受到污染,引起食物中毒。,B,66,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使用流水反复涮洗蔬菜(油菜等叶菜类蔬菜应掰开后逐片涮洗),次数不少于3次,且先洗后切。接触农药的容器、工具等做到物品专用,有醒目的区分标识,避免与接触食品的容器、工具等混用;2.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23、B,67,预防常见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措施严把采购关,防止霉变食品入库;控制存放库房的温度、湿度,尽量缩短贮存时间,定期通风,防止食品在贮存过程中霉变;定期检查食品,及时清除霉变食品;加工制作前,认真检查食品的感官性状,不得加工制作霉变食品。,B,68,预防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河鲀引起的食物中毒。禁止采购、加工制作所有品种的野生河鲀和未经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河鲀;2.鲐鱼引起的食物中毒。采购新鲜的鲐鱼;在冷冻(藏)条件下贮存鲐鱼,并缩短贮存时间;加工制作前,检查鲐鱼的感官性状,不得加工制作腐败变质的鲐鱼。,B,69,预防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有毒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禁止采摘、购买、加工

24、制作不明品种的野生菌;2.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饪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每次烹饪量不得过大,烹饪时使四季豆均匀受热;,B,70,3.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将生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涌,出现“假沸”现象。应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以上,可彻底破坏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4.发芽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将马铃薯贮存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马铃薯生芽。,B,71,B,72,B,73,B,74,学校突发食源性事件应急处理,B,75,学校处理突发性食源性事件注意事项,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由校医负责立即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同时报

25、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若怀疑投毒,向公安部门报告。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食药监部门处理。 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 。,B,76,卫生室要深入各班级配监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食药监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调查结束后,按照要求做好食堂内的清洗消毒,以及剩余食品的销毁处理。对发病学生情况要及时跟进了解,密切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发现有继发病例的要及时报告。,B,77,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