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139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京外总承包工程(专业承包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手册 总则11 为加强京外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京外工程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部【2009】 87号文)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11111号文)等文件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制定。12 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京外工程安全生产管理。13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施工项目的特点,制定本

2、单位及施工项目的京外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14 各单位需明确一名主管京外工程的副经理,对本单位京外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15 集团公司将对重点工程采取重点监控。一、 安全管理2 安全生产责任制21 施工项目部应结合北安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本项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1 各级人员应熟知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落实3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31 施工项目部应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总承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3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应按照北安

3、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中明确的职责履行并落实33 总承包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331 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配备:3311一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3312一万至五万平方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3313五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332 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按照工程合同价配备:3321五千万元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3322五千万至一亿预案的工程不少于2人3323一亿元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4 项目分包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341 专业承包单位应当至少配备1名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量和施工危险程度情况增加3

4、42 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人员在5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1名人员,50200人的应当配备2名人员,200人及以上的,应当配备3名及以上人员。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1 项目经理部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生活区管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资金投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42 项目部应根据本工程施工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冬雨季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分项分部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及论证方案、地上地下管线及设施保护措施、成品保护措施。5 事故报告与处理51 事故

5、发生后,应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5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1小时内向北安集团公司报告,并向所在地区县住建委和安全监管局报告。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分包单位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总承包单位报告53 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抢救造成伤害人员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疗机构。54 事故发生后提供下列有关事故资料:营业执照、行政许可及资质证明复印件;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职责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相关管理制度;与事故相关的合同、伤亡人员身份证明及劳动关系证明;与事故相关的设备、工艺资料和安全操作规程;有关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特种

6、作业人员资格证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基本情况的说明;事故现场示意图;有关责任人员上一年年收入情况;与事故有关的其他资料6 应急救援61 施工项目应当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2 工程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63 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

7、储备;经费保障。7 风险控制71 危险源辨识:施工项目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在工程开工前由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组织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和关键施工部位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72 危险源分类:施工项目的危险源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车辆伤害、粉尘、噪声、灼烫、其他等73 危险源识别731 主要从以下作业活动识别:施工准备、预留预埋、施工阶段、关键工序、工地地址、工地内平面布局、建筑物构造、使用的机械设备装置、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震动、高低温)、生活设施和应急、外来工作人员。732 重点放在:工程施

8、工的基础、主体、装饰装修阶段、危险品的控制及影响上并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危险设施、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曾经发生和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情况。74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的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风险控制措施。75 风险控制751 一级风险点:是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规定的6类19项752 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同时填写危险性较

9、大工程专家论证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表AQ-C1-4)。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论证报告修改完善经各方签认后方可组织实施753 二级风险点:是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规定的7类22项754 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755 三级风险点:高度不足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塔吊、汽车(履带)吊、外用电梯、井架、龙门架;其它机械设备施工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打桩机、翻斗车;石棉瓦屋顶施工;建筑结构保温工程消防安全;冷却塔

10、安装工程消防安全;防水工程消防安全;施工现场临建房屋消防安全和拆除工程;其它影响到周边建(构)筑物安全的工程。756 施工前有相关专业负责人编制专项方案,报项目总工批准后,相关专业负责人方可组织实施。8 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81 京外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到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的登记备案。82 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时,需按北安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经集团公司相关部室确认签署意见后,到安保部开具安全生产许可证。9 安全管理目标91 项目部应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工程合同约定的安全目标及施工项目制定本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92 项目部应根

11、据管理目标制定保证目标实现的安全管理方案10 安全教育101施工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对所有要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本岗位操作技能,按照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事故案例等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的培训、教育、考核,未经培训、教育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并建立台帐(填写AQC118)102 各施工项目部对持证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教育要建立台帐(填写AQC120),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103 施工项目部应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状况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中

12、的安全培训教育,并建立台帐(填写AQC118)104 施工班组应结合本专业施工项目、每日的施工内容组织班组人员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周边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并填写班组班前讲话记录(AQC113)11 安全技术、消防交底111 各单位主管领导组织由安全技术部门牵头结合施工项目内容、特点、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基本条件、文明施工、当地的民俗风俗、地址环境、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向项目部进行安全、消防交底112 施工项目辨识的危险源向施工班组交底,应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的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潜在危险因素和存在问题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交底。113 各工种施工员应根据施工项目和本工种施工

13、内容,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14 各工种施工员向施工班组交底,应结合施工环境的变化和施工项目内容及时间的改变,做定期(每月一次)或不定期的交底,并填写(表AQC111)。115 各工种施工员向施工班组所做的安全技术交底,应签认齐全,施工员、施工班组、安全员各一份,留存备查。12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121 京外工程安全员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认真填写施工现场安全日志,并监督隐患的整改情况。122 京外工程项目经理每周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文明施工检查,认真填写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并监督隐患的整改情况。123 集团公司所

14、属各单位每月至少两次通过网络等形式了解京外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及管理情况,并调阅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必要时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124 集团公司随时通过网络等形式了解京外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及管理情况,并调阅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必要时组织对重点工程进行现场检查。125 在隐患排查过程中,要建立台帐,实行隐患整改登记、检查、销案、反馈制度。隐患台帐要逐项列出整改时限、整改要求,并逐项明确整改责任人,实行隐患整改实名制。126 对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重大隐患和火灾隐患必须落实责任,实行挂牌督办,隐患整改要坚决做到人员、措施、岗位“三落实”。127 项目经理是整改责任人,隐患涉及的专

15、业工种的主管工长是整改执行人。安全监管部门全过程督办,实行现场监督整改。13 网络联系及资料管理131 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及具备网络条件的京外工程必须申请注册MSN或其他网络通讯用户,建立联系,并保证通讯畅通。132 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每月至少两次通过网络了解京外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及管理情况,并调阅现场安全管理资料。133 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随时通过网络了解京外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及管理情况,并调阅现场安全管理资料。134 京外工程施工现场应使用项目所在地要求的安全管理资料表格,项目所在地没有要求的,统一使用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

16、383-2006)中的标准表格。14 领导安全值班带班制度141 施工现场的项目班子成员均得每月轮流担任值班经理,与主管安全领导一并对当月的施工生产安全工作负责。142 当月值班经理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安全活动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开展系统的安全工作,143 组织安全检查,检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上的不足、施工现场的不安全环境144 组织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组织部署隐患排查工作,带队进行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并对本单位挂牌督办的隐患进行监督整改。145 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值班交接班例会,交接班的值班领导同时出席。交班领导应对值班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做出小结,并对未尽

17、事宜作出说明,接班领导应对值班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部署。146 项目负责人作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应对本工程项目落实带班制度负责。147 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是指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活动。148 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期间,要全面掌握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大风险源点的检查与控制,并指导安全作业。149 项目负责人每月在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当月施工时间80%,1410 当施工现场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重大险情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下达停工指令,组织涉险区域作业人员迅速有序撤

18、离现场。1411 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期间认真填写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纪录,并签字存档备查。15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51 施工项目部,每月由当月安全值班经理或项目经理主持召开不少于二次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总结、部署安全工作,对重点施工部位和项目提出具体要求和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152 遇有上级指示精神和紧急事项,可临时增加会议,以及时传达上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对紧急事项的部署。153 参加会议人员需签到,会议内容应形成记录。16 班前讲话制度161 各施工班组由班组长组织本班组人员,依据施工员安全技术交底,向当日施工的本班组人员进行班前讲话。162 班组长的班前讲话应结合班组当日施工操作内容

19、所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向班组人员进行班前安全讲话。163 对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所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必须向班组人员讲解清楚。164 各施工班组长负责保留、记录公司统一印制的班前讲话记录本,并对其记录内容的真实性负责。17 安全生产投入17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和充分利用,确保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用使用及时、到位,保证京外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172 安全生产资金提取要严格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文件规定,以不低于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1.0

20、%提取。173 京外工程主要负责人对提取的安全资金应专户设立。按照规定要求,安排专人负责,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正确使用,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174 京外工程必须保障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与监督管理的经费纳入专户支出。175 安全资金应保证工程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防护用品的支出。176 安全资金应保证对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和事故的整改、监护所需支出。177 安全资金应保证各种安全培训教育的投入。178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新设备,为使操作人员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确保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培训和各

21、项应急救援演练产生的资金投入。1710 应保障消防器材、设施更新、维修、检测,临时用电设施和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配备的资金投入。18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181 施工项目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182 施工项目采购的、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备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183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及,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19 职业病防治 191 施工项目应当为施工人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

22、措施保障施工人员获得职业卫生保护。192 施工项目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193 施工项目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194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施工人员,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被检人员。20 安全管理内业资料201 总承包施工项目所属地有明确规定使用当地的安全管理资料的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如无明确规定的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202 机电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安全管理资料按照201条

23、款执行21 安全警示标志211 建筑施工项目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12 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见警示标志图)213 安全标志2131 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2132 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2133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2134 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

24、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二、安全文明施工(一)职业健康与安全22VI管理221 总承包的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围墙坚固、严密,高度不低于1.8米。材料使用专用金属定型材料或砌块砌筑。222 施工现场大门和门柱应牢固美观,高度不得低于 2 米,大门上应标有企业标识223 施工现场在大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和企业标识。标牌应写明工程名称、面积、层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政府监督人员及联系电话、项目经理及联系电话,开竣工日期。标牌面积不得小于 0.7 米h0.5 米,字体为仿宋体,标牌底边距地面不得低于 1.2 米。(施工项目所属地有规定的按照所属地的规定)224 施工现场大门内

25、应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 环境卫生、文明施工制度板224 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设标志牌,明确负责人225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建设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应全部拆除226 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227 施工总承包的施工现场设立的企业标识,必须按照北京建工集团企业视觉识别规范要求执行。228 机电工程总承包和专业分包的施工项目应在办公区内设置北安集团的企业标识23材料码放231 施工现场内各种材料应按照施工平面图统一布置,分类码放整齐

26、,材料标识要清晰准确。材料的存放场地应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232 施工现场的材料保管应根据材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4卫生防疫241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建立卫生生管理制度。242 办公区、生活区应保持整洁卫生,垃圾应存放在密闭容器,定期灭蝇,及时清运243 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食堂必须具备餐饮服务许可证、炊事人员身体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食堂和操作间内墙应抹灰,屋顶不得吸附灰尘,应有水泥抹面锅台、地面,必须设排风设施,操作间必须有生熟分开的炊具及存放柜橱。库房内应有存放各种佐料和副食的密闭器皿,有距墙距地面大于 20 厘米的粮食存放台244 食堂操作间和仓

27、库不得兼作宿舍使用245 食堂炊事员上岗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并保持个人卫生246 施工现场应制定卫生急救措施,配备保健药箱、一般常用药品及急救器材25职业健康251 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252 深井、地下隧道、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业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应配备强制通风设施253 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254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255 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二)环境保护26一般规定261 工程的施

28、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防治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等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认真组织实施262 施工现场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人,并保证有效运行263 对施工现场防治扬尘、噪声、水污染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填写检查记录264 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及考核265 定期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知识培训考核27大气污染防治271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 100%进行硬化处理,其他路面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夯实272 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273 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

29、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274 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275 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施工现场土方应集中堆放,100%采取覆盖或固化等措施276 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 100%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277 市政道路施工铣刨作业时,应采用冲洗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灰土和无

30、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要洒水降尘278 拆除旧有建筑时,100%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内清运完毕,并应遵守拆除工程的有关规定28水污染防治281 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282 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体283 施工现场食堂,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掏油29噪声污染防治291 施工现场应遵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

31、制定钫噪措施,并按当地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报292 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应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声污染293 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 22 时至次日 6 时期间进行施工的,按照工程所在地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可采用隔音布、低噪声震捣棒等方法294 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并进行严格控制。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施工现场应进行噪声值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

32、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三)施工降水30一般规定301 施工降水应遵循保护优先、合理抽取、抽水有偿、综合利用的原则31限制施工降水311 应当采用连续墙、护坡桩桩间旋喷桩、水泥土桩型钢等帷幕隔水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313 采用管井、井点等进行施工降水的工程,应当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和所属地的有关规定,申领城市排水许可证32施工降水管理321 采用管井、井点等进行施工降水的,抽排水计量设施必须有效工作应保证,降水利用设施的正常运行,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322 施工现场应综合利用工地抽排的全部地下水,减少资源浪费。降水应优先用于工

33、地钢筋混凝土的养护、降尘、冲厕、工地车辆的洗刷等方面三、安全防护(一)基槽、坑、沟、桩基工程安全防护33土方开挖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护措施要求331 土方开挖前必须制定保证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措施并经技术部门审批后方准施工。在确保土方开挖、基坑暴露期间的安全外,还必须保证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的安全。需要进行降排水的,应慎重考虑降排水产生的沉降,根据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加强监测332 施工现场应当按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施工要求配备应急抢险器材和人员333 基坑开挖完成后,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施工,防止基坑长时间暴露334 334 用于土方施工的机械进场,经验收合格

34、后方可使用,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35 配合机械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必须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作业。如必须进入回转半径内作业时,应先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方可开始作业,机上、机下人员应随时取得密切联系34 坑、沟的临边防护要求如下:341 在基础施工前及开挖槽、坑、沟土方前,必须向建设单位索要书面形式的详细的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各类管线342 基础施工前应具备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文件343 基坑施工应编制施工方案,方案要有针对性。当基坑深度超过 3 米时要由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业公司技术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

35、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应由专业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包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344 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及基坑周边情况,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深度在 5 米以内的基槽(坑)、管沟边坡最陡坡度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345 土方开挖前必须制定保证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措施,应纳入土方方案中。方案应经监理单位审核、签字后方准施工346 雨季施工期间基坑周边必须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和设施347 危险处和通道处及行人过路处开挖的槽、坑、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坠落,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348 开挖槽、坑

36、、沟深度超过 1.5 米,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爬梯两侧应用密目网封闭。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 5 米时,必须设置马道,坡度不小于 1:3。开挖深度超过 2 米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封闭348 槽、坑、沟边 1 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35其他防护要求351 基础施工时降水(井点)工程的井口,必须设置牢固防护盖板或围栏和警示标志。完工后,必须及时将井回填实。352 深井或地下管道施工及防水作业区,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特殊情况必须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中毒事故353 人工挖大孔径桩的施工企

37、业必须具备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或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354 人工挖空必须采用混凝土护壁,其首层护壁应根据土质情况做成沿口护圈。护圈混凝土强度达到 5MPa 以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355 下孔作业前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排除孔内有害气体。并向孔内输送新鲜空气或氧气。确认安全后方可下孔。孔下作业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 2 个小时,并设专人监护。施工作业时,保证作业区域通风良好。 36对地下管线保护的要求如下: 361 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各类地下设施资料(包括:电缆、燃气、上水、污水、雨水、中水、热力管线 的分布和现状资料)362 施工单位对建设方提供的地下设施资料进行勘察核实,对所

38、有地下管线的位置设置警示牌(或警示标识)。363 根据管线走向及具体位置,在地面上做出标志(用白灰标识)。364 对于已探明的地下管线,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以防止施工对管线的损害,保护方案应事先取得管线所属部门的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书面批准。365 管线开挖过程中先进行人工探坑,然后视管线深度、位置,确定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的方法。靠近电力电缆等周边 2 米内的土方必须人工开挖366 管线挖出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采用支架、悬吊、套管、设置挡板等措施,如遇到燃气管道应及时检测管道是否泄漏,并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程序。对于燃气、电力管线,应设置集水坑,防止管线被浸泡。367 对于道路下的

39、给水管线和压力污水管线,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在车辆穿越时,还要确保管线受力后不变形,不断裂。368 对于本工程中所有管线的位置设置警示牌。369 严禁私自利用、损坏原有管线。(二)脚手架搭设作业及防护37构配件选择要求371 钢管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 Q235-A 级的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的有关规定。372 钢管规格F48h3.5mm,壁厚最小值不得小于 3.0mm。除满足上述规定外钢管不应有压扁、锈蚀、弯曲以及焊缝开裂等缺陷并在钢管内外壁涂刷防锈漆373 扣件应采用可锻

40、铸铁制造,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有关规定374 脚手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38搭设要求381 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 24m 时,底部应铺设通长脚手板;搭设高度大于 24m 时,底部应铺设通长脚手板或增设专用底托。382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3821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3822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3823 立杆顶端宜高

41、出女儿墙上皮 1m,高出檐口上皮 1.5m。383 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3831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 跨;3832 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3833 横向水平杆应放置在纵向水平杆上部,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距离不宜大于 100mm;3834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384 杆件的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3841 杆件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接头位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3842 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 3 个旋转扣件固定

42、。385 扫地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3851 纵向扫地杆必须连续设置,钢管中心距地面或垫板不得大于 200 ;3852 脚手架底部主节点处应设置横向扫地杆,其位置应在纵向扫地杆下方。386 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3861 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3862 剪刀撑杆件接长可采用搭接或对接,斜杆与立杆交结点必须设扣件连接。3863 横向斜撑设置: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24m 以上双排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 6m 设置一道。387 连墙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871 架体搭设高度在 6m 以下时,可采用加抛撑的方法保持架体

43、稳定;3872 架体搭设高度在 6m 以上时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与结构的连接应为刚性连接3873 连墙件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层高,且小于 4m;横向间距不宜超过开间尺寸,且小于 6m; 3874 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距离主节点不得大于 300 ;3875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及脚手架的开口处必须设置连墙件;3876 连墙件应采用双扣件与结构拉结;3877 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3878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388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3881 螺栓拧紧力矩应控制在 40Nm65Nm 之间;3882 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

44、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3883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3884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389 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3810 架体应通过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牢固。3811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811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施工墙面不宜大于 120-150mm;38112 脚手板应设置在不少于三根的横向水平杆上,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3811 3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 13015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

45、长度应大于 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38114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 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3812 搭设高度大于 24m 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钢丝绳保险体系,钢丝绳不得参与受力计算。3813 铺板层小横杆设置间距不得大于立杆纵距的 1/2。3814 塔吊、电梯、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等需要断开或开口处除设置连墙件外还须设置横向斜撑3815 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满足架体支搭要求,确保不沉陷,不积水。39高大脚手架设计方案391 当搭设高度超过 24 米时,应进行架体稳定性计算。392 计算内容应为包括立杆、连墙件、基础等部位的整体稳定性计算393 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三) 工具式脚手架搭设及作业防护40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且必须符合以下规定401 附着升降脚手架有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所有部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变形和抗倾覆、 螺栓、焊缝连接点强度,吊具、索具、支承部位工程结构等都应有计算验算,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