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6186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编号:SH-CLSC-20112012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编 制: 文件编写小组 20112012年 0501月 10 日审 核: 蓝元虎 20112012年 0502月 2010 日批 准: 王梦晓 20112012年 0502月 20 10 日受控状态:受控版本号/修改状态:A/0分发号:001 20112012年 0602月 20 10 日发布 20112012年 0702月0120日实施 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发布目 次0.1颁布令10.2公司简介2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3测量管理手册41 范围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术语和定义43.1 企

2、业(计量)标准43.2 测量过程43.3 测量设备43.4 计量确认43.5 MMS54 总要求54.1计量法制要求54.2 技术能力要求64.3 实施要求65 管理职责65.1 计量职能6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95.3 方针、目标95.4 管理评审96 资源管理106.1 人力资源106.2 信息资源126.3 物资资源146.4 外部供方157.1 计量确认157.2 测量过程16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168.1 总则178.2 审核和监视178.3 不合格控制198.4 改进200.1颁布令10.2公司简介2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3测量管理手册41 范围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3、术语和定义43.1 企业(计量)标准43.2 测量过程43.3 测量设备43.4 计量确认43.5 MMS54 总要求54.1计量法制要求54.2 技术能力要求64.3 实施要求65 管理职责65.1 计量职能6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95.3 方针、目标95.4 管理评审96 资源管理106.1 人力资源106.2 信息资源126.3 物资资源156.4 外部供方167.1 计量确认167.2 测量过程17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178.1 总则188.2 审核和监视188.3 不合格控制198.4 改进20管理文件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文件编号SH-CLSC-20121版号/状态A/

4、0测量管理手册页 码31 OF 26实施日期20112012年0702月0120日0.1颁布令本手册依据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本手册是公司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在各项测量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文件。本手册体现了公司对顾客、社会的计量承诺,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遵照执行。本手册自20112012年0702月0120日发布实施。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12012年0502月1020日0.2公司简介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建于1999年,注

5、册资本808010600万元。是川内专业生产、经营各类新型塑胶管道的先驱与龙头企业,也是中国西部塑料管道行业产品配套最为齐全、产销量最大、供货、服务最为及时的企业之一。公司在成都新津、西安、新疆、青海地区建有4个生产基地。2008年底,公司投资新建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位于新津的川浙工业园。公司现有员工近600人,中、高级技术精英云集,积极创新,积极开展国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公司以聚烯烃压力管道生产,销售为主导发展方向,目前拥有年产6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现主要产品有给水聚乙烯(PE)管材管件、燃气用聚乙烯(PE)管材管件、煤矿井下用聚乙烯(PE)管、冷热水用聚丙烯(PP-R)管材管件、PVC

6、-U给排水管、PVC绝缘电工套管、HDPE双壁波纹管、PE钢丝骨架管主要应用于城镇供水、城镇燃气专用供应、矿井抽放瓦斯、农田灌溉、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采暖、输气,电工与电讯保护套管等众多领域。 公司注重品质,严格管理,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 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先后取得了“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和“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2006年公司荣获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质量免检证书”。连续获得第八、第九、第十届“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同时多次被四川质量技术监督

7、局授予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荣誉称号。公司技术中心获得“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荣誉。公司产品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企业管理获得“全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先进企业”称号。公司坚持走品牌经营之路,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均有经销网点及服务中心,构建了高效的营销网络和诚信的市场服务体系。本着“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职工创造机会、为企业创造未来”的企业宗旨,发扬“军人作风、基督精神、联合劳动、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走规模生产、科学管理之道路,推进品牌战略,倾力打造价值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创建有发展力的卓越企业。 测量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是公司基础管理工作之一,不断强化测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建设,通过

8、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使测量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管理和工程建设需要。地 址: 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A区兴园八路588号 电 话: 028-82433291品管部电话: 028-82433291公司 主页: a-邮 编:611430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兹任命 李正华 蓝元虎 同志担任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权限如下:a) 贯彻执行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组织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b) 主持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批准管理程序;c) 向公司总经理报告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管理体系改进的基础;d) 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和计量监督;e) 对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

9、有效性进行监督,解决公司测量管理重大问题;f) 与顾客、供方、认证机构就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事项进行联络、沟通。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批准日期:20112年0502月2010日测量管理手册1 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属塑料管道生产、质量、环境、能源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各项活动有关的各部门和项目,覆盖范围为公司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管件;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材、管件;煤矿井下用聚乙烯(PE)管材、管件;钢丝网骨架聚乙烯(PE)复合管;冷热水用聚丙烯(PP-R)管材、管件;建筑排水用聚氯乙烯(PVC-U)管材、管件;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同时服

10、务于公司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标、认证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手册的条款。本手册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文件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手册的各方应考虑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GB/T 19000-2008 idt ISO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 04-2010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 术语和定义本手册所涉及到的名词术语,如无特殊说

11、明,均以GB/T 190222003标准及其引用ISO 9000:2008标准和通用计量基本术语和定义。3.1 企业(计量)标准公司最高计量标准;接受法定上级标准量值传递,用于公司实施计量确认(3.4)的测量设备(3.3)。3.2 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3.3 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3.2)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3.4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注: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3.5 MMS测量管理体

12、系缩写,其中MM为测量管理,S为体系。4 总要求公司按GB/T 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的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通过对公司涉及生产、经营、和服务过程加以控制,以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顾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社会、员工对职业健康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等所规定的计量要求。同时,公司充分考虑配备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如不能满足计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为防范风险制定了相应措施,包括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测量设备和不合格产品的追溯措施等。4.1计量法制要求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4.

13、1.1 计量单位公司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c) 出具检验、测量数据;d) 国家规定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4.1.2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确认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或授权。4.1.3 计量标准公司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企业(计量)标准,应经相关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4.1.4 强制检定公司的企业(计量)标准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4.2 技术能力要求4.2.1 总则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检测能

14、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法律法规、顾客和公司对计量的要求。4.2.2 检测能力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a) 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及测量的要求;b) 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d)经营管理、能源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4.2.3 检测水平需要时,公司计量检测水平应满足以下要求::a)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公司的施工、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b)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测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4.3 实施要求测量管理体系应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应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

15、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应按照公司制定的程序更改。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5 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5.1.1 组织机构和职能分配计量管理机构(见附录A1/A2:公司测量管理/技术网络图)。管理职能分配(见附录B:测量管理职能分配表)。5.1.2 部门/人员职能5.1.2.1 总经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最高管理者,负责:a) 任命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b) 批准公司的计量方针、目标和测量管理手册;c) 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提供必要的资源;d) 主持管理评审,确保体系的持续改进。5.1.2.2 管理者代表

16、受公司经理任命,负责:a) 贯彻执行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组织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b) 主持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批准管理程序(见附录C: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清单);c) 向公司经理报告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管理体系改进的基础;d) 主持进行内部审核和计量监督;e) 对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解决公司测量管理重大问题;f) 与顾客、供方、认证机构就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事项进行联络、沟通。5.1.2.3技术服务部测量管理工作中技术资料管理部门:a) 测量体系有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发放、宣贯、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b) 技术文件,

17、图纸的策划,实施和日常管理;参与外部供方的评价;组织策划、确认公司重要测量过程及控制;客户满意度的评价与管理;组织编制电测、热工、长度相关计量确认的技术规范;5.1.2.43 品管部公司测量管理工作归口管理和日常工作责任部门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日常工作责任部门和,负责:a)测量体系有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发放、宣贯、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提出公司计量方针、目标;提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构成,组织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的编制和修订;建立公司测量设备台账及其技术档案管理工作;b) 组织编制测量设备确认计划,督促测量设备的定期确认;b才)组织测量外来服务的选择、提供、验

18、证和投诉的处理;c)审核各部门测量设备采购计划;组织策划、确认公司重要测量过程及控;d)协调、处理测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必要时请管理者代表解决;e) 组织对计量确认和重要测量过程的实施进行统计、分析;c) 组织开展计量监督,实施计量奖惩;d) 协助开展计量人员(包括关键测量过程操作人员、专兼职计量人员)业务培训及资格管理;e) 按需要,提出公司(计量)标准配置/更新计划;f) 组织开展电测、热工、长度量值传递和计量确认工作;g) 编制电测、热工、长度相关计量确认的技术规范;h) 组织开展电测、热工、长度量值传递和计量确认工作;i) 按相关规定填写、保存确认结果并对实物进行标识。;j)

19、体系文件、记录的归口管理;k) 组织对计量目标进行分解,并对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数据统计;l) 组织对其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m) 组织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并对整改措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n) 与测量体系有关的归档档案的管理。5.1.2.4 5 办公室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部门负责:a) 体系文件、记录的归口管理;b) 组织对计量目标进行分解,并对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数据统计;c) 组织对其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d) 组织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并对整改措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e) 与测量体系有关的归档档案的管理。5.1.2.5 65 生产部、设备动力部公司测量过程协管部门,

20、负责:a) 协助计量办策划、确认公司重要测量过程及控制;b) 按测量过程控制要求对测量实施监督。5.1.2.676采购部按公司固定资产划分原则,分别负责对公司非固定资产(物资处)和固定资产(机械管理科)测量设备的采购信息进行确认并实施采购。5.1.2.787人力资源部公司培训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测量管理体系相关人员培训和、资格证件人力资源的管理。5.1.2.898财务部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以便体系正常运行;;。5.1.2.9 109 公司各部门通用职能公司所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都具有以下职责,负责: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政府上级职能部门和公司制定的计量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程序;b) 提出公

21、司企业(计量)标准配置;c) 按工程施工需要,提出本部门测量设备购置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和外来服务需求;d) 部门测量设备台账和流转记录的管理;e) 编制部门涉及重要测量过程的技术规范;f) 按规定对部门拥有的测量设备进行保管、保护和维护等;g) 按检定计划送检测量设备;h) 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对测量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和测量过程实施控制;i) 按规定填写、保存测量记录;j) 实施与本部门测量管理工作有关的改进。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公司测量设备配备和测量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满足顾客要求,应做到:a) 识别顾客对公司提出的测量要

22、求,将测量要求(产品的质量特性)转化为相应的计量要求;b) 对测量设备、测量过程(方法、操作、人员等)进行有效控制,满足顾客要求;c) 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证明公司测量设备配备和测量能力满足计量法规/顾客的要求。5.3 方针、目标5.3.1 方针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方针(计量方针):规范测量 数出有据5.3.2 目标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目标(计量目标):a) 测量设备确认率98%;b) 测量过程受控率85%,重要测量过程受控率100%;c) 计量确认人员持证或授权率100%。5.3.3 方针和目标的贯彻实施计量方针和目标是公司对顾客和社会的质量承诺,是测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公司采取下列措施以确保方针

23、和目标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并贯彻执行:a) 采取发布文件、培训、会议和内部网络等手段宣传方针、目标;b) 公司制定相关并执行测量管理体系目标及分解控制程序,对目标分解实施控制;c) 通过内审、管理评审等方式对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进行检查和改进。5.4 管理评审公司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体系审核管理程序和管理评审管理程序,通过定期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运行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4.1 职责a)公司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批准评审计划、报告和改进措施计划;b)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评审计划、报告,组织落实改进措施计划;c)办公室负责管理评审的具体工作品管部负责管理评审

24、的具体工作,并对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进行验证;d)各部门、项目负责汇报体系运行的有关情况并组织实施改进。5.4.2 管理内容a)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纳入公司体系评审计划,每年至少一次;b) 根据管理评审计划,各项目、部门汇报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要求供评审;c) 发布、实施评审报告和改进措施计划;d) 保存评审结果和改进要求相关记录。6 资源管理公司根据体系运行的要求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的设备、设施、资金技术,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改进。6.1 人力资源6.1.1 人员的职责明确规定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责;有关操作员的计量职责在相关的技术规范

25、中明确。a) 6.1.1.1 品管部主任b) 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上级有关计量文件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c) b) 提出公司计量方针、目标;d) c) 组织提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构成,组织编制、修订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d) 指导测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6.1.1.1 计量室品管部主任e)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上级有关计量文件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提出公司计量方针、目标;组织提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构成,组织编制、修订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导测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组织开展各种计量业务活动,及时解决计量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公司测量管理水平;f) 组织公司内部计量执法和

26、处理计量纠纷;g)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上级有关计量文件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g)h) 根据公司的发展和行业技术要求,组织提出企业(计量)标准的添加、更新计划并组织实施;h) i) 组织部门按标准规定,对公司企业(计量)标准和技术档案进行管理;j) 组织电测、热工、长度计量确认工作的实施;i) k) 组织编制电测、热工、长度相关计量确认的技术规范;j) l) 指导部门按相关规定填写、保存确认结果并对实物进行标识; km) ) 组织对部门、计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资格管理;ln) 参与公司内部计量执法和处理计量纠纷。6.1.1.23 计量管理人员a)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

27、法律、法规、上级有关计量文件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b) 组织建立公司测量管理网络;c) 对公司测量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测量设备总台帐的建立、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测量设备的流转管理控制;d) 审核各部门提出的测量设备采购计划;e)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策划自校测量设备范围,提高测量管理效率;f) 对公司自校测量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组织编制和审核自校测量设备指导文件;g) 确定和调整公司非强制检测设备的管理类别、检定/校准间隔;h) 对台帐内计量器具进行监督,督促公司各部门、项目测量设备的及时送检;i) 对测量设备检定证书、确认记录等计量档案资料进行统一管理;j) 组织/配合测量

28、外来测量服务,联系测量设备的送检、修理工作;k) 指导、监督和检查各部门、项目的计量工作,协调解决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l) 协助对计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资格管理;m) 对设备流转数据、计量费用的汇总统计、分析。6.1.1.4 各部门、项目专(兼)职计量管理员a) 建立本部门、项目的测量管理网络,组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b) 编制本部门、项目测量设备台帐,按规定上报各种测量管理信息;c) 对测量设备流转进行记录填写、整理和保存,维护测量设备的标识;d) 组织部门人员及时送检,对非法使用计量器具,有权下令停止使用;e) 对本部门项目各个环节采集的计量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确认和监督;f) 配合计量

29、办办公室做好计量管理工作配合品管部做好计量管理工作,接受计量监督并组织部门、项目内部计量监督和检查。6.1.1.5 计量测试(确认)人员a) 熟悉计量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计量确认专业知识和公司测量管理程序文件;b) 正确使用、维护、保养企业(计量)标准或计量对比标准器,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c) 保存测量设备确认原始数据,填写确认报告报批;d) 对确认数据的准确可靠性负责,对被确认测量设备进行标识。6.1.1.6 重要测量过程操作人员a) 熟悉掌握关键测量过程的控制规范;b) 熟悉掌握关键测量过程的关键控制技术参数和测量设备的使用;c) 掌握关键测量过程测量的操作方法和要求;d) 对测量数

30、据的准确和可靠性负责。6.1.2 能力和培训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测量管理体系人员管理控制程序,通过对测量管理体系相关人员岗位能力、培训内容、评价等进行控制,以确保人员能力、意识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6.1.2.1 职责a)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测量管理体系相关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证件的管理;b) 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协助实施培训和考核;c)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培训计划的提出。6.1.2.2 管理内容a) 确定能力和培训需求,编制培训计划;b) 针对已确定的需求提供培训,并评价培训的有效性;c) 与测量有关的人员应按规定进行相关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d) 保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

31、历的记录;e)f) 确保与测量有关员工测量管理意识得到提高。6.2 信息资源测量管理手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管理标准、技术规范记录6.2.1 程序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构: 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管理程序,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使用的相应文件(包括外来文件)是有效版本。6.2.1.1 职责a) 品管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编制和修订管理;b) 办公室负责管理体系有关文件文本的管理;c) 办公室负责法律法规及归档文件的管理;d) 各部门负责部门涉及测量设备重要测量过程技术文件的编制。6.2.1.2 管理内容a) 收集整理国家测量管理有关规程、规范,作为检定、校准和作业的

32、依据;b) 文件在发布前应由授权人员审批其适用性;c) 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应可识别,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应有标识以示区别;d) 在使用处应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e) 外来文件应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f) 电子版本文件的有效性应识别和控制。6.2.2 软件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软件控制程序相关文件,以确保测量软件的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符合要求。6.2.2.1职责a) 品管部负责测量软件的管理;b) 各测量软件使用部门负责测量软件确认的实施和维护。6.2.2.2 管理内容a) 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有的软件进行控制和标识,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b) 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

33、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后和存档;c) 测试应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有效。6.2.3 记录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管理体系记录控制管理程序、测量数据控制程序和法定计量单位控制程序,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记录的填写、形成和保管得到有效控制。6.2.3.1职责a) 品管部办公室负责体系运行记录的管理;b) 品管部负责测量设备管理和确认记录的管理;c) 办公室负责移交和归档以后记录的管理;d) 各部门负责部门计量确认,测量过程证实记录的管理。6.2.3.2 管理内容a) 记录表式的设计应符合过程的需要,确保设计的记录格式适用;b) 管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记录应填写规范;c) 记录应保持

34、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保存时间、条件和处置应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的要求。6.2.4 标识公司制定并执行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测量设备管理程序,确保只有通过了规定的确认且合格的测量设备和技术文件才能得到使用。6.2.4.1职责a) 品管部负责测量设备(包括外送确认设备)确认标识的管理;b) 确认部门负责确认标识的填写和粘贴;c)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确认标识的防护。6.2.4.2 管理内容a) 对确认标识的种类、形式、内容和使用方法进行规定;b) 测量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应有计量确认状态标识;c) 用于特定测量过程或特殊测量设备应有明确标识;d) 当发现标识脱落或不清楚时,应在台账或档案中查明确认状态

35、后重新标记。6.3 物资资源6.3.1 测量设备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以确保测量设备具备预期使用所要求的计量特性。6.3.1.1 职责a) 品管部是测量管理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台帐、确认、业务协调及行政工作的管理;b) 品管部是测量管理的技术执行管理部门,负责对测量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公司已建标准的保管、使用、维护、和保养和使用;c)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的配置需求、台帐建立、日常维护和流转管理。6.3.1.2 管理内容a) 根据需求配备必须的测量设备满足产品、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需要;b) 按产品形成、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测量

36、准确度等因素,对测量设备进行分类管理;c) 对测量设备的接受、搬运、贮存、发放和处置进行规定;d) 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6.3.2 环境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环境控制程序计量检测环境管理程序对测量设备确认和使用的环境条件进行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6.3.2.1 职责a) 品管部负责对计量标准室、试验室和现场使用环境条件进行监督;b) 品管部负责对企业(测量)标准环境条件实施管理;c) 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测量过程环境的管理。6.3.2.2 管理内容a) 测量设备使用环境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安全和环保法规要求;b) 对测量过程有较大影响的环境参数,在实

37、施测量时应监视并记录;c) 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应考虑非标准环境条件的影响。6.4 外部供方品管部制定并执行测量设备的采购和外来服务控制程序外部供方管理程序,以确保测量设备的采购和外来服务满足测量过程的要求。6.4.1 职责a) 品管部负责测量设备采购技术审核和验收,归口以及外来服务的组织协调和联系管理;b) 采购部负责构成固定资产测量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采购;c) 采购部负责非固定资产测量设备的采购;d) 各部门负责提出本部门测量设备购置计划和外来服务需求。6.4.2 管理内容a) 对外部供方满足要求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b) 新购测量设备应在发放前的经过确认及且是合格性检查的;c) 保存外部供方

38、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记录。7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公司制定并执行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测量设备确认标识及封印管理程序和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测量设备管理程序,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时间间隔、调整和确认标识、记录实施控制,以确保经计量确认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工作要求。7.1.1职责a) 品管部负责对计量确认工作进行策划、实施监督并保存确认记录;b) 品管部负责电测、热工和长度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实施和标识;c) 各测量设备拥有部门负责本部门电测、热工和长度外测量设备确认的实施和标识。7.1.2 管理内容a) 策划、明确应实施计量确认的测量设备和时间间隔,对重要确认设备应评估其测

39、量不确定度;b) 按照确定的计量确认间隔,规范开展计量确认工作c) 对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进行控制;d) 对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进行封印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e) 明确确认状态标识,明确计量确认记录应包含内容;f) 确认记录应能证明设备能力,注明日期并由授权人审查批准。7.2 测量过程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对涉及的测量过程进行识别、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并加以控制,以确保测量符合规定的工作要求。7.2.1职责a) 品管部负责组织策划、确认公司重要测量过程;b) 品管部负责对重要电测、热工和长度类测量设备量值传递过程实施控制;c) 设备动力部、生产部等

40、负责协助策划、确认公司重要测量过程及控制,并对其实施监督;d) 各部门负责对部门涉及重要测量过程实施控制。7.2.2 管理内容a) 按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程度对工程施工中涉及的测量过程进行识别和分类;b) 按分类明确测量过程的控制要求(必要时,控制要求应征得顾客同意),受控条件包括:测量设备、测量程序、环境条件、人员和报告方式等;c) 测量过程应在控制要求下实施,并按规定实施监督;d) 测量过程的记录应规范填写、保存,、记录的修改和删除应得到授权。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7.3.1 测量不确定度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管理控制程序,对公司各有关部门应用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以及测量不确

41、定度的计算和表达进行规定。7.3.1.1 职责a) 品管部负责组织测量不确定度及累计影响的计算和评定;b) 品管部负责企业(计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c) 各部门负责对部门涉及重要测量过程、自校测量过程中主要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7.3.1.2管理内容a) 明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b) 对重要的测量过程都应评价并记录测量不确定度;c)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7.3.2 溯源性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管理程序测量设备溯源控制程序,以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7.3.2.1 职责a) 品管部负责公司量值溯源的归口管理,并对测量数据

42、产生部门实施监督;b) 品管部负责企业(计量)标准量值溯源的管理。7.3.2.2 管理内容a) 公司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b) 对SI单位的溯源为不可行和(或)不相关时,则要求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各方接受的方法和(或)公认标准;c) 溯源记录应根据法律法规或顾客的要求予以保存。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对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监视、分析和实施改进,以确保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符合GB/T 10012-2003标准的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实现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8.2 审核和监视8.2.1 总则测量管理体系涉及各部门应利用审核、监视和

43、其他适用的技术以证实体系运行的适应性和有效性。8.2.2 顾客满意公司制定并执行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分析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确定获取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方法并对顾客满意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满意度收集可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以由体系办和计量办单独组织进行收集。8.2.2.1 职责a) 办公室负责组织公司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技术服务部负责组织公司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价;b) 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协助开展收集、分析和评价工作。8.2.2.2 管理内容a) 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b) 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c) 保存顾客满意度记录,制定预防措施,满

44、足顾客的计量要求。8.2.3 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公司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体系审核管理程序和管理评审管理程序,以确保体系有效地实施并符合体系要求。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可与公司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以由办公室单独组织有资格的内审员,对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部门和场所进行内部审核。8.2.3.1 职责a) 办公室负责内部审核的策划和审核记录的管理品管部负责内部审核的策划和审核记录的管理;b) 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审核工作的实施和评价;c) 各部门、项目负责协助开展审核并接受审核工作。8.2.3.2 管理内容a) 策划并实施审核,对不符合及其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不符合;b) 记录审核结果和相关的更改;c) 审核结果应报告相关部门和人员。8.2.4 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审核公司制定并执行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控制程序体系监视管理程序,通过监视迅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能实现计量目标的要求。8.2.4.1 职责a) 品管部负责组织体系管理活动和企业(计量)标准的监视和控制;b) 各部门、项目负责本部门计量确认、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控制。8.2.4.2 管理内容a) 策划并实施对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