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6442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2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3页).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欢坨矿2017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规定,为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依据开滦东欢坨矿业分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公司经理周艳国组织了2017年度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第一章 评估时间2017年3月20日-2017年4月20日第二章 安全风险评估人员构成一、 评估领导小组组长:周艳国、刘培国成员:马丛林 苑春波 孟凡刚 张春明 王剑 安宝存 刘士玉 李国强二、 评估人员构成评估小组构成姓名职务职称评估人员签字组长周艳国矿长高级工程师回采专业苑春波生产副矿长高级工程师王玉武生产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李长江回采室主任工程师马海潮回采主管工程师工程师幺会争安

2、装主管工程师工程师吴永彬综采一区区长助理工程师王新建综采二区区长工程师杨光综采三区区长工程师孙鹏坤准备一区区长工程师葛明准备二区区长工程师掘进专业苑春波生产副矿长高级工程师吕彪生产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李长江回采室主任工程师孙 伟回采主管工程师工程师徐志川掘进主管工程师工程师李丛化掘进一区区长工程师刘宏波掘进二区区长工程师开拓专业张春明准备副矿长高级工程师张连伟开拓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薛成杰开运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窦云峰开拓主管工程师工程师魏彬开拓一区区长工程师张海峰开拓二区区长工程师火灾、瓦斯、煤尘(通防专业)孟凡刚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范树桐规划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顾亮安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王英虎

3、通风主管工程师工程师刘鹏通防室主任工程师张路通风区长工程师王玉武回采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吕彪掘进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连伟开拓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李瑛地测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王云华机电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韩振兴机电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防治水专业孟凡刚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李 瑛地测副总高级工程师王玉武回采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吕彪掘进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连伟开拓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 辉地测科长高级工程师马爱军地测副科长工程师安志伟地测科水文组长工程师提升、供电、排水、主通风机(机电)专业王剑机电副经理高级工程师韩振兴机电副总高级工程师王云华机电副总工程师赵伟机电运输部主任工程师王龙机电主管工程师

4、工程师曹品义机电主管工程师工程师何绍存机电运转中心主任工程师史国宾机电检修中心主任工程师范成海皮带运输主心主任工程师第三章 评估方法和标准(一)评估方法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二)风险等级划分标准1.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当指数D大于50时即确定为重大风险;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判断风险失控可能导致一人以上死亡的即确定为重大风险。第四章 评估范围根据东欢坨矿业分公司安全生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因素,本次评估主要对采掘开拓专业的顶板;防治水专业的水灾;通防专业的火、瓦斯、煤尘和通风系统;机电专业的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主通风机系统等

5、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第五章 各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及风险辨识评估一、 矿井水害风险辨识评估(一)基本情况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东欢坨井田主要位于车轴山向斜的东南翼,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车轴山向斜位于开平煤田的西北部,自成一独立的隐伏向斜。向斜上部被松散的巨厚第四系冲积层覆盖,从北向南逐渐增厚(150650m),第四系底部卵砾石层厚度也从北向南逐渐增厚(20320m),该含水层水量充沛,构成各煤系含水层的补给水源。石炭、二叠系煤系含水层位于第四系冲积层之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岩裂隙之中。下伏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发育,含水丰富。第四系底部卵砾石层孔隙水、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水与奥灰岩溶水组成了

6、井田承压水力系统。2.主要含水层(1)井田内的三大含水系统:第四系冲积层孔隙承压含水层、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和中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有以下特征:东欢坨矿区含水层特征表含 水 层厚度(m)含 水 层 名 称单位涌水量(L/sm)渗透系数m/da1020潜水及局部承压含水层1.0226.503b3045第一承压含水层1.0081.1254.6396.467c1030第二承压含水层0.3932.757d20300第三承压含水层0.2752.2580.3714.846b500下含水层0.3391.525.43517.731a70A上含水层0.2660.5502.40212.082V

7、d80A下80m中等含水层0.2442.83Vc100A下80m5煤层顶板100m强含水层1.8666.738a+b1005煤层顶板0100m强含水层0.0161.5070.36910.492b+c85512-1煤层弱含水层0.10.5121.568a254012-112-2煤层弱含水层0.1a4012-214-1煤层强含水层1.00.570.0799.6105514-1煤层K3强含水层0.03430.6321.18813.72850K3G层富水性极不均一含水层1.1I400奥灰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0.7991.7913.40510.385(2)地下水运动规律及补给方式大气降水通过下渗补给第四系

8、底卵石含水层,然后通过顺层和垂向补给下部其它含水层,其中以顺层补给为主。大气降水对下部含水层及矿井涌水量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冲积层水向煤系地层的补给是稳定的,受季节性变化影响小。煤系含水层地下水的运动,受井田构造及地形因素的控制,基岩裂隙水迳流主干顺层状砂岩流动,因两翼露头的地形高差,决定了原始状态下西北翼是补给区,东南翼是排泄区。但矿井开采后,开采区域成了排泄区,两翼成补给区。3.煤系隔水层煤系隔水层自上而下有:(1) A层铁铝质粘土岩;A层以上发育34层,层厚38m,层间距420m;(2) 5煤层12-2煤层间沉凝灰岩,各类泥岩及高岭土质砂岩;(3) G层铝土质粘土岩。(二)水害风险分析及风

9、险辨识评估1.矿井充水水源风险因素辨识(1)大气降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均是井田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它们分别通过基岩裸露区及风化带渗入补给,并顺层迳流,但在此地区受地形及基岩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补给量有限,大气降水、地表水对矿井涌水量影响甚小。(2)含水层水根据开采煤层与充水含水层组的关系,可分为直接充水水源和间接充水水源。直接充水水源为以A0A、A5煤层顶、12-2 14-1煤层含水层组为代表的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其中5煤层顶100m为强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以及渗透系数相对较大,对5煤层以下8、9等主采煤层的开采存在安全隐患,回采之前应对其进行打钻疏水降压。间接水源是第四系

10、底部卵砾石孔隙承压含水层和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第四系底卵水是矿井充水最终水源第四系底部卵砾石层与基岩露头直接接触,期间无粘土类隔水层。底卵水进入矿井的普遍方式是顺层下渗,A5煤层砂岩露头条带宽达700m左右,经垂直裂隙第四系水将垂直下渗。但如有构造导通,则底卵含水层也有可能成为矿井涌水的直接水源。第四系底卵水与奥灰水在煤系地层外缘相互补排,因为自然状态下,向斜东南翼奥灰水水位高于底卵,512-2可采煤层的开采造成矿井涌水后,奥灰水将增强向底卵含水层的排泄量,然后通过底卵水顺层和垂直下渗方式参与矿井涌水。如果奥灰水经构造突入矿井,奥灰水与底卵水的补排关系将会转变,即以奥灰水向底卵含水层

11、的排泄减量或底卵水反补给奥灰水的水量构成奥灰突水水量。由于向斜外缘奥灰地层全隐伏,所以第四系底卵水是矿井充水最终水源。奥灰水源与煤层开采的关系本层含水性虽强,但煤系地层底部,特别是K3灰岩至奥陶系灰岩间(5060m)以致密坚硬的隔水岩层为主,在自然稳定状态下,由于隔水层的完整连续,奥陶系岩溶水不会与煤系含水层发生垂向补给。但如果第四系形成疏降漏斗,奥灰水将顶托补给第四系,转层进入矿井,因此可以说,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是煤层开采间接充水水源。本年度受5煤层顶板含水层水影响的为3085采面,受12-214-1煤层含水层影响的工作面为:-500水平北翼新轨道大巷、-230水平南翼总回风巷、-690水平南

12、翼轨道大巷、-950水平专用回风巷(-500-230段)。(3)老空水东欢坨矿在建井、水平延伸、新区域施工及最上方煤层回采中,充水水源主要为含水层水,而在下方煤层回采中,老空水就成为了主要充水水源。本矿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面的布置、顶底板的岩性特征及涌水等因素,在采空区或废巷,有可能存在不同形式的积水。一旦施工工程接近、揭露或冒落带导通这些积水,便可涌入井巷,发生老空区突水事故。老空区突水具有来势猛、破坏性大的特点,往往是瞬间大量积水溃入工作面,形成灾难性事故,而且老空水是长期积存起来的,多为酸性水,有较强的腐蚀性,对矿山设备危害甚大。目前,矿井主采8、9、11、12-1和12-2煤层,煤

13、层大多间距为812m,属煤层群开采。下一煤层开采时,其导水裂隙带远远大于煤层间距,这样当上方采空区或老巷道存有积水、动水时,这些积水、动水将会顺裂隙进入工作面,成为突水水源,若水中再夹杂煤渣、岩碴形成煤矸泥,对下方工作面威胁更大。本年度受老空水威胁的工作面为3096里风道、3096外切眼、3096采面、3094采面、3085风道、2087下风道。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含水层水及老空水为充水水源危险辨识因素。2.矿井充水通道风险因素辨识(1)揭露含水层在矿井生产中,有些工程必须穿越含水层,当巷道直接揭露这些含水层后,含水层水将会进入矿井。从目前矿井的开采区域看,直接充水水源为A0A、A5煤层顶、12

14、-214-1煤含水层组。本年度-500水平北翼新轨道大巷、-230水平南翼总回风巷、-690水平南翼轨道大巷、-950水平专用回风巷(-500-230段)将直接揭露12-214-1煤层含水层。(2)断裂带导水本井田构造发育。通过井巷延伸工程及生产区域来看,大部分断层未与含水层导通或不导水,然而有些断层天然条件下是隔水的,但是当开采矿层时,采场内的断层会由于开采造成的矿山压力(采动后作用于岩层边界上或存在于岩层之中的促使围岩向已采空间运动的力)的变化而“活化”,从而引发突水。本年度受断裂构造影响的工作面为-690水平运输大巷、-950水平皮带斜井及下部石门、3096运道、3094采面、3023采

15、面。(3)采动造成的导水裂缝带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时,都会对原有围岩产生影响,当产生的裂隙导通含水层或其他水源时,这些水也会顺采动裂隙进入矿井。东欢坨矿属于较近距离多煤层开采井田,5煤为井田最上层可采煤层, 14-1煤为底层可采煤层,二者范围内涉及多个含水层,各煤层导水裂缝带的发育情况对煤矿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5煤层顶100m为强含水段,含水层水位标高为-400 m左右,512-2煤层间为弱含水组,12-2 14-1煤层为强含水层,因此各含水层对煤层的开采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5煤层顶100m的强含水段,对5煤以下8、9等主采煤层的开采影响较大,512-2煤层间虽为弱含水层,有多

16、套不透水层,但其上下均为强含水层,加之各煤层导水裂缝带高度均大于其与上覆煤层间距,所以上覆煤层采空区积水及含水层对下部煤层回采构成水害威胁,本年度受采动造成的导水裂缝带影响的为3085采面。(4)封闭不良钻孔勘探钻孔因封闭材料量不足或者技术验收等不达标等造成不合格,形成封闭不良钻孔。当采掘工程揭露这些钻孔时,由于其容易将含水层导通,因此,可能造成突水。截止2016年底,东欢坨矿地质勘探及水文地质勘探共施工钻孔179个。其中,除了正在使用的含水层水位长期观测孔未封闭外,其它钻孔均已封闭,无封闭不良钻孔。(5)陷落柱煤田范围内因下伏石灰岩层岩溶发育,在重力作用下,上覆岩层呈柱状或圆锥状塌陷形成的地

17、质体。当陷落柱穿过含水层时,将含水层水导入陷落柱内,陷落柱就成了良好的导水通道。截止到目前,经过各种勘探和井下工程揭露证实,东欢坨矿井范围内尚未发现有岩溶陷落柱发育。(6)天窗天窗是承压含水层顶板隔水层局部缺失的地段。采掘工程接近或通过这些区域时容易造成突水。根据东欢坨矿已施工区域实见资料和未施工区域的物探、钻探资料综合分析,矿井区域未发现有天窗存在。根据以上分析,认为揭露含水层、断裂带导水、采动造成的导水裂缝带及老空水为矿井水害风险因素。3.水害风险评价通过以上对矿井水灾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矿井发生水灾事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序号易发生水灾事故的风险因素LEC

18、D=LEC危险程度1揭露含水层(-500新北大巷等)11100100高度危险2断裂带导水(-690水平大巷等)11100100高度危险3采动造成的导水裂缝带导水(3085采面)0.50.510025中度危险4老空水(3096里风道等)11100100高度危险通过上述评价分析,揭露含水层、采动造成的断裂带导水、老空水风险等级均为高度危险,确定为矿井水害重大风险。二、 矿井火灾风险辨识评估(一) 基本情况矿井各主采煤层均为自然发火煤层,根据2016年7月2日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对矿井不同采样地点最新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自燃倾向性等级自燃煤层。自燃倾向性为II类,为自然发火矿井。矿井采用

19、走向长壁后退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后巷道能及时封闭。制定有井上、下防灭火计划,采掘作业规程中都有防灭火措施。矿井设有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水池容量和管路敷设符合要求,消防管路遍布各工作面和全部硐室,主消防管路上按规定设有分支。井上、下都设有消防材料库,库房内储存相当数量的消防材料和工具,符合规定。对易自然发火区域制定有预防措施,并加强火灾监测,井下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采空巷道密闭处设有CO监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有全套的预防性灌浆系统,通风区有专职的火检工,定期对密闭、煤层巷道、各冒高点等地点进行CO和温度检测。公司井下主要大巷、硐室全部采用不燃材料支护,井下使用的皮带、电缆全部为不延燃

20、材料,矿井严格控制井下动火作业,运输皮带各种保护齐全,机电设备全部为矿用隔爆型。公司有严格的火工品管理制度。(二) 风险分析及风险辨识评估矿井火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事故,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矿井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界引火源引起火灾;内因火灾是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的火灾,即煤炭的自燃。1.发生内因火灾的风险因素辨识(1)有自燃的煤炭存在。(2)有含氧量较高的空气流过。(3)风速适当,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不断积聚。(4)发生煤炭自燃的地点:采空区或煤炭裂隙发育的煤层。上面的三个必备条件同时存在且保持一定时间,就会发生煤炭自燃。(5)煤炭

21、自燃(内因火灾)发生的原因:煤的回收率低、采空区漏风、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慢或未采取灌浆防火等防止煤的自燃措施。根据以上分析,煤碳自燃是矿井火灾的风险因素之一。2.发生外因火灾的风险因素辨识(1) 存在明火。如吸烟、电焊、喷灯焊及用电炉、大灯泡取暖等都可能引燃可燃物而导致火灾。(2) 出现电火花。由于电气设备性能不良、管理不善,如电钻、电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引燃可燃物而导致火灾。(3) 违章爆破。由于不按放炮规定和放炮说明书操作,如放明炮、糊炮、空心炮以及用动力电源放炮、不装水炮泥、炮眼深度不够等都会出现炮火,引燃可燃物而导

22、致火灾。(4) 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5)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进而引起火灾。根据以上分析,瓦斯燃烧、皮带电缆不阻燃、井下动火、设备着火以及违章爆破是矿井火灾的风险因素。3.矿井火灾风险评价通过上述火灾风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矿井发生火灾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序号易发生火灾的风险因素LECD危险程度1煤层或采空区煤炭自燃(各回采工作面、采空区)0.51040200高度危险2采掘工作面瓦斯燃烧(回采工作面上隅角)0.264048中度危险3胶带、电缆等着火0.264048中度危险4电气设备着火0.264048中度危险5违章爆破0.1104040中度危险6井

23、下动火0.264048中度危险三、 矿井瓦斯风险辨识评估(一) 基本情况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3.9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37m3/t,采区瓦斯涌出量3.9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37m3/t;采掘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最大涌出量序号名称位置绝对瓦斯涌出量相对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13023回采工作面-690水平中央采区0.360.080.2722394回采工作面-500水平南一采区0.210.61.2333094回采工作面-690水平中央采区0.280.60.3243085运道掘进-690水平中央采区1.570.2553085风道掘进-690水平中央采区1

24、.570.2562274运道掘进-500水平北二采区0.120.3072312联络巷掘进-500水平南一采区0.501.4783096运道掘进-690水平中央采区0.361.0393096泄水巷掘进-690水平中央采区0.361.0310-500新北大巷掘进-500水平中央采区0.690.4711-950轨山掘进-950水平南一采区0.320.2112-690水平南一采区煤12-1联络巷-690水平中央采区0.210.3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正常,各工作面、主要硐室、总回风巷均安设有瓦斯监控探头,定期校验;矿井有完善的瓦斯管理制度,通风区有专门的瓦检工,全天对井下各工作面、硐室、密闭等采用光学

25、瓦检仪进行瓦斯检测。(二) 瓦斯风险分析及风险辨识评估1.瓦斯积聚的风险因素辨识 当出现通风异常情况时,就会出现风量减少或无风的情况,就不能有效稀释和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瓦斯,从而造成瓦斯气体的局部积聚。通风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停电或风机故障:主通风机停电或风机故障造成全矿井停风(只有自然通风),必然引起矿井瓦斯积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引起其供风的独头巷道无风,可能造成该巷道的瓦斯积聚。(2) 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风门未关闭,风道堵塞,临时改变通风系统,掘进风筒脱节或破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管理不善等,都会造成局部或区域风量不足甚至无风,产生瓦斯积聚。(3)

26、反风:当矿井反风时,若反风系统不完善,会出现瓦斯浓度异常。2.瓦斯涌出异常的风险因素辨识当瓦斯涌出量大于预计或实测的正常涌出量时,即使保持正常通风,也会出现瓦斯积聚的情况。根据本矿井的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在下列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瓦斯异常现象。(1)地质原因引起的瓦斯异常:在地质构造异常区域进行采掘活动时,就有可能出现瓦斯异常或瓦斯突出,引起瓦斯长时间超限事故。(2)深部瓦斯异常涌出:本矿井煤层埋藏较浅,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可能会出现瓦斯异常涌出。(3) 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边界的泄压线: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边界的泄压线时,采空区内积存的瓦斯可能突然涌入采掘空间,造成瓦斯异常。(4) 其它情况引起

27、的瓦斯异常:大气压力急剧降低、采掘工作面老空侧大面积垮落时,都有可能造成大量瓦斯涌出。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矿井瓦斯风险因素有停电或风机故障、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反风、地质原因引起的瓦斯异常、深部瓦斯异常涌出、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边界的泄压线、其它情况引起的瓦斯异常。3.矿井瓦斯风险评价通过上述瓦斯风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矿井发生瓦斯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序号易发生瓦斯事故的风险因素LECD=LEC危险程度1停电或风机故障0.264048中度危险2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0.264048中度危险3反风0.234024中度危险4地质原因引起的瓦斯异常0.11

28、04040中度危险5深部瓦斯异常涌出114040中度危险6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边界的泄压线114040中度危险7其它情况引起的瓦斯异常10.54040中度危险四、 矿井煤尘风险辨识评估(一) 基本情况东欢坨矿委托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对5、8、11、12-1、12-2煤层依据标准AQ1045-2007煤尘爆炸性鉴定规范进行了检验,检验结论5、8、11、12-1、12-2煤层有煤尘爆炸性,爆炸指数分别为:5煤层42.21%、8煤层38.36%、9煤层47.15%、11煤层39.69%、12-1煤层39.90%、12-2煤层41.50%。矿井防尘供水系统与矿井供水系统共用,防尘管路覆盖井

29、下所有生产地点。井下现有防尘管路25000m,-230井口至北一轨山上口使用两趟108mm水管,-230大巷其余地点均使用一趟108mm管路。各上山及采面均铺设防尘管路。-230南大巷至北二钻孔使用159mm卡箍管引水,长度2500m。各个石门都设有分支,供生产区域接水使用。在主干供水管路上、工作面进口处安设水过滤装置,保证了防尘用水水质,各用水地点的压力均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按规程规定要求,各主要大巷、采面及掘进巷道均安设隔爆水槽,主要巷道按400L/m2,各工作面巷道按200L/m2设置,公司有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并依此对井下隔爆设施进行管理。井下所有采掘机械、各溜煤井、转载点均有

30、喷雾洒水装置,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具有移架自动喷雾装置,掘进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各主要工作面设有粉尘传感器,自动采集粉尘数据。通风区有专门的粉尘采样工,定期对产尘地点进行采样。(二) 粉尘风险分析及风险辨识评估1.产生粉尘的风险辨识(1)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含放炮落煤)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必须采取有效的抑尘措施;(2)掘进工作面掘进机割煤、放炮落煤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必须采取有效的抑尘措施;(3)煤炭运输巷道的转载点、卸载点产生煤尘在卸煤时会产生粉尘,要采取有效的抑尘措施。(4)综采工作面移架时产生大量粉尘,必须有有效的抑尘措施。(5)巷道断面不足、或供风量过大造成巷道风速过高会使积尘飞扬,必须控

31、制好风速。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矿井粉尘风险因素有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含放炮落煤)、掘进工作面掘进机割煤、放炮落煤、煤炭运输巷道的转载点卸载、综采工作面移架、巷道风速过高。2.矿井粉尘风险评价通过上述粉尘风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矿井发生粉尘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序号易发生煤尘事故的风险因素LECD危险程度1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含放炮落煤)1640240高度危险2掘进工作面掘进机割煤、放炮落煤1640240高度危险3煤炭运输巷道的转载点卸载0.561545中度危险4综采工作面移架114040中度危险5巷道风速过高0.524040中度危险五、 回采专业顶板风险辨识评估(一)

32、 基本情况2017年东欢坨矿业分公司矿井主要开采煤层有5煤层、7煤层、8煤层、9煤层、12煤层。矿井一季度回采工作面为:3023、2254、3094工作面;二季度回采工作面为:3023、2394、3094工作面;三季度回采工作面为:3023、2394、3094工作面;四季度回采工作面:2274、3085、2394、3098、3094工作面。安撤工作面为:3013回撤工作面、2322回撤工作面、2254回撤工作面、3023回撤工作面、3085安装工作面。1. 2017年回采各煤层顶底板岩性基本特征如下:5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 度(m)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岩 性

33、特 征老顶深灰色粉砂岩2.534.74.0含植物化石及少量菱铁矿散晶,偶夹薄层煤线。直接顶灰色粉砂岩3.949.91.92含植物碎屑化石及少量泥质结核。伪顶黑灰色粘土岩0.410.70.61细腻,含炭量高,局部缺失。直接底黑灰色粘土岩1.0细腻,含炭量高,时有薄层煤线,厚度0.2-0.4米,局部缺失。老底浅灰色粉砂岩7.442.72.08泥质胶结,含植物化石,夹细砂岩薄层。7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顶底板名 称岩石名称平均厚度(m)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岩 性 特 征老 顶灰色细砂岩2.53.46.71.09凝灰质胶结,灰白色细砂岩,白色划痕,遇水膨胀变软,易风化。直接顶深灰灰色细粉砂岩2.5

34、3.030.71.42泥质胶结,夹黑色细砂条带,含植物炭化体及少量枣红色薄膜。伪 顶黑色炭质粘土岩0.2含碳量较高,比重轻,夹褐色,泥质结核。直接底灰色粘土岩或深灰色粉岩1.52.221.10.59质均一,致密,泥质胶结,岩性细腻,分选性好,贝壳状断口,水平层理,沿层面含苛达树化石,底部有0.13米黑的炭质粘土岩。下方有0.40.8m的煤线。老 底灰色细砂岩3.058.22.19以石英为主,次为燧石,泥质胶结,微具水平层理,夹薄层粉砂岩,及炭质层纹,组成较明显缓波状层理,含苛达树化石。8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顶底板名 称岩 石名 称平均厚度(m)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岩 性 特 征老 顶灰白

35、色粗、细砂岩5.015.64.75凝灰质基底式胶结,岩性粗糙,颗粒不均匀,偶含科达树化石及植物碎屑化石。直接顶浅灰色粉、细砂岩3.048.25.75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发育,有植物碎屑化石,含科达树化石。伪 顶深灰色粉砂岩0.52.070.64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发育,划痕灰白色,含科达树及植物碎屑化石。(局部缺失)直接底深灰及褐灰色粉砂岩1.93.160.63泥质胶结,褐灰色划痕,含植物碎屑化石。老 底浅灰色粉、细砂岩5.85.640.69泥质及凝灰质胶结,含植物碎屑化石。9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 度(m)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岩 性 特 征老顶灰褐色粉砂岩4.92

36、3.9 致密、质欠均一,含砂质。顶部岩性较粗,含植物根化石及炭化体。底部含少量根化石及科达树化石。直接顶深灰色粉砂、细砂岩互层2.244.6 质较硬,夹灰色细砂岩条带,显水平层理,含植物碎屑化石。伪顶炭质粘土岩0.31.07碎块狀,易冒落,局部缺失。直接底深灰色粉砂岩3.266.8 厚层状,泥质胶结,浅灰色划痕,局部含菱铁质结核,含植物碎屑化石。岩性较坚实,机械切割有臭味。老底浅灰色细砂岩2.018.01.35以石英为主,次为岩屑及燧石,分选性较好,泥硅质结核,较坚硬,局部夹炭质层纹及灰色泥质条带。因岩性差异构成明显缓波状层理,沿层面含植物化石碎片,含透镜状菱铁质结核。12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顶

37、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 度(m)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岩 性 特 征老顶浅灰色细砂岩9.2125.691.52质地均一,含较多的植物根化石。直接顶灰色粉砂岩4.6419.420.66质较硬,夹灰色细砂岩条带,显水平层理,含植物碎屑化石。伪顶炭质粘土岩0.3细腻均一、划痕灰褐色,局部缺失。直接底灰色粉砂岩2.644.320.73致密块状,质较硬,含植物碎屑化石及少量泥质结核。老底细粒砂岩1.7219.071.39局部夹细砂岩团块,含植物化石。2. 2017年计划回采工作面基本情况介绍:(1)3013工作面:本工作面位于中央下段采区南翼11煤层。北东至中央下段采区轨道上山;南西至15勘探

38、线以南94m;南东与-480南翼运输大巷间隔94m(平距);西侧无采掘工程;上方为9煤层3093工作面(已回采完毕);下方无采掘工程,属于于2017年回撤工作面。(2)2274工作面:本工作面位于-500水平北二采区,南至北二采区轨道上山,北至DF35-1正断层,东、西两侧分别为设计2272、2276工作面,下方为8煤层2284、2286回采工作面(已回采完毕),上方为5煤层2254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计划收尾),2274风运道分别位于2254风运道的铅垂正下方。由于8煤层已回采完毕,地面有所下沉。2274工作面计划17年9月份进入回采,根据掘进地质资料显示,2274工作面掘进范围内存在20条断

39、层,均为正断层。由南向北,风道依次为f372、 f374、f192、f2274-2、f2274-3、f376、f378、f254、f255;运道为f276、f371、f373、f241、f375、f377、f379、f2274-1、f247、f248、f252。风道预测f372、f374正断层附近,伴生小型断裂构造极发育,断层切割关系和煤岩层位移错断较复杂,总体上是煤层断至巷道底板以下,甚至会尖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f192断层即为三维地震DF18正断层,在8煤层及7煤层联络巷均实见,落差H=2.14.1m,落差大于煤厚,影响较大,风道过此断层后,开始变成缓上山掘进。f378正断层为上方22

40、54工作面实际揭露,延展长度长,两盘煤层拖拽作用明显,掘进时需要注意断失翼煤层的追索。f241和f375正断层在5、8煤层均有揭露,两条断层呈鱼叉型展布,阶梯状错断,运道过此断层后,开始变成缓上山掘进。由f379断层向北,运道标高不断抬升,直至f252正断层。f252断层为2286采面揭露,为DF35-1正断层的延伸断层,虽不与DF35-1相接,但落差仍然较大,H=2.4m,对掘进影响大。(3)3085工作面:本工作面位于中央下段采区。北东至中央下段采区一中石门;南西至15勘探线以南115m;西侧为-690水平南翼运输大巷;东侧为本煤层2089下和9煤层3093采空区、11煤层3013工作面(

41、正在回采),斜下方为12-1煤层3023工作面(正在回采)。3085工作面计划四季度进行回采,根据掘进地质资料显示3085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存在四条断层,三条正断层。f251正断层H=2.2m46,巷道由断层下盘进入上盘,此断层为2089下运道实见。 f2089下-3正断层H=0.50.9m45,巷道由断层下盘进入上盘,此断层为2089下运道、采面实见。 f2089下-1正断层H=1.2m50,巷道由断层上盘进入下盘,此断层为2089下运道、采面实见。(4)3094工作面:本工作面位于-690水平中央下段采区,北至f266正断层,南至中央下段采区运输上山,西侧9煤层无采掘工程,东侧为-500

42、水平北翼轨道大巷,上方为8煤层2088下、3086工作面(均已回采完毕),下方无采掘工程。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1500m,采面平均斜长187.8m,总面积约为281700m2,地面标高+17.3820.80m,工作面标高-497.2-590.4m。根据地质资料,该工作面回采期间将揭露9条正断层。断层情况如下。工作面断层情况表构造名称断层位置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m)对 回 采 影 响 程 度f268上出口推采257m1293943正1.1有影响f262下出口推采410m9018040正1.4影响大f263采面推采272m7916952正1.1影响大f260采面推采791m7434440正1.6影响大f326采面推采857m12721750正0.91.4影响大f298采面推采858m1502404055正1.01.2影响大f2088-2采面推采862m128218 50正0.8影响大f312采面推采1352m1272176375正1.11.5有影响f313采面推采1380m10219250正0.61.1影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