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6564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2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投标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网络设计方案书福建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OO二年三月目 录 目 录2前 言4公司简介5第一章 系统设计原则和需求分析71.1 系统设计原则71.2 系统需求分析8第二章 系统设计总述102.1 可扩充性和易维护性102.2 开放性102.3 采用Intranet技术10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11见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1第四章 校园网络建设124.1 主干网网络技术选型:124.1.1 以太网(Ethernet)124.1.2 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124.1.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134.1.4 异步传输模式(ATM)13

2、4.1.5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Gigabit Ethernet)144.1.6 千兆位以太网与ATM比较154.1.7 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的技术选型164.2 网络产品介绍:164.2.1 主干交换机164.2.2 二级交换机174.3 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方案叙述214.3.1 方案一、采用CISCO交换机作为二级交换机214.3.1.1 网络连接214.3.1.2 网络管理224.3.1.3 网络划分224.3.1.4 网络拓扑234.3.2 方案二、采用实达交换机作为二级交换机244.3.2.1 网络连接244.3.2.2 网络管理254.3.2.3 网络划分254.3.2.4 网络拓扑2

3、6第五章 技术支持与服务275.1支持和维护275.1.1工程实施阶段275.1.2系统试运行阶段285.1.3系统保修期(维护期)阶段285.1.4保修期以后295.1.5整个工程建设和运行阶段的支持维护承诺295.2技术培训295.2.1 现场培训295.2.2 授课培训29前 言全球性的国际计算机互连网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改变了整个信息产业的面貌,使信息技术产业从以计算机为中心发展到以网络为中心,并为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商业、教育及科研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通信环境,也从根本上加强并促进了群体工作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及技术合作等,进而推动了教育事

4、业、科研及生产的发展。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的信息互连网络,它是以一系列关键支撑技术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网络计算环境。目前,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指出了“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项结合”的十六字指导方针。Internet不但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为了方便信息的访问、传输和共享,已经研究并开发了各种技术,设计与实现了各种信息访问的工具。为用户的网络访问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最简便的方式。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出现在I

5、nternet上,如:基于WWW的搜索技术、语音通信技术、视频点播技术、三维动画技术与VRML、Java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校园网就是以Internet技术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信息交换网络系统,并且能够方便地与Internet交换信息,查询丰富的网上资源。它主要用来为全校教职员工、学生、Internet用户等提供计算机教学和管理、校园信息、学习指导等服务。校园网不仅具有Internet的所有特点和功能,而且在它的基础上还发展了许多新的应用。随着世界范围内Internet的不断发展与Intranet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的网络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了包

6、括中国教育网在内的4大计算机主干网,并且都已接入Internet。其中在9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就正式进入INTERNET,94年中科院、北大、清华联成中关村科研网,到95年初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建立,及以后的全国各大学校园网的相继建成,这都预示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载体之一, 已被或正被各界所重视和接受。“无网而不胜”,“计算机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的观点, 正普遍被人们所认识和倡导。有胆识有眼光的计算机应用业主, 都不约而同地把业务建设的重点投入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上来。目前,各类学校建立校园网已是大势所趋,也是非常必要和

7、迫切需要的。校园网的建成使用,对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使教学多出人才,出高精尖人才,使科研出成果, 出一流成果, 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福建交通学院计划在近期内建设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为学校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教学演示提供网络环境;通过互联网、录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各种渠道获得多媒体资料,实现素材收集、电子备课功能;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

8、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实现办公自动化,提供与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之间通讯的出入口,提供电子函件、公告牌和教育教学信息查询等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完成与因特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多媒体电化教学。具备适用于双向课堂语音教学及语音室功能学习。实现音频数字化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建立校园网管理应用系统。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公效率,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提供一个优良的硬件教学环境。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支持的是一个不断多元化的网络应用系统设备组合,系

9、统设备、管理者及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必须是亲密无间的,自觉而透明的,从而具备较强的扩展性。福建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愿凭借自己的技术与实力,将与福建交通学院一道,共同设计建成一个先进的多媒体校园网络系统。今天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交换机以及叠加其上的语音、数据、视频装置以及可变化的软,硬件应用。它的开放式设计意味着更好的整体化及高品质应用的能力。提供的带宽可适合话音,图像,数据的传输,这种带宽结合设备厂商优秀网管模式,向用户提供面对面的通讯而节省往返奔波的时间和金钱。在本方案中,我们将分为综合布线,网络系统平台的建设,系统应用等几个部分来阐述。公司简介福建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为800万元的

10、高新技术股份企业,主要致力于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智能小区/大厦)系统、宽带无线网络工程、数字监控系统的论证、设计、实施及大中型软件项目开发,并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公司公司拥有一批资深工程师,多年以来一直从事网络工程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以“用户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除了选择代理优秀产品之外,更致力于良好的技术支持和一流的售后服务。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的系统集成公司。系统集成解决方案LUCENT(朗讯科技) AVAYA 宽带无线网络(带宽为11M)LUCENET(朗讯科技)、IBDN 综合布线系统及智能大楼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解决方

11、案计算机、电话、传真、图象多媒体广域网计算机数字监控解决方案计算机网络管理解决方案集装箱码头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无线网系统解决方案大中型网站建设、Lotus Notes 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FLUKE网络测试、分析、认证产品代理实达网络产品特约代理CABLETRON、MOTOROLA 网络通讯产品,CISCO高级认证代理部分成功案例福建省福利彩票中心全省网络系统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网络系统南京工行数据、话音综合网络项目福建省物委东南价格信息网全省网络福州青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无线网络项目福建省统计局建闽大厦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福建省国税局无线网项目福建省外经贸委无线网络系统福州鑫远城市桥梁公司(三

12、桥收费站)OA、综合查询系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系统福建省华夏汽车城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福清融侨码头港务有限公司集装箱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福州融通码头有限公司无线图象监控系统福建高级工业学校无线网系统福建医科大学无线网系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无线网络系统中国教育网福建节点(福州大学)福州第四中学校园网络及布线系统第一章 系统设计原则和需求分析1.1 系统设计原则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思想,运用先进的集成技术路线,以先进、实用、开放、安全、使用方便和易于操作为原则,突出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尽快投入使用,发挥较好的效能。本系统在软件配置和硬件设备,整个系统设计上依照以下原则确定。先进性

13、世界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所以,选购设备要充分注意先进性,选择硬件要预测到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软件要考虑开放性,工具性和软件集成优势。网络设计要考虑通信发展要求,因此,主要、关键设备以进口为主,但国内能满足要求的,尽量采用国产设备。超前性和先进性是每一个校园网建设期望达到的目标,但是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新的网络技术面临着技术和产品上不十分成熟的问题,而原有的成熟的网络技术和产品又势必被新的技术所取代。网络设计的超前性是将校园网看成一个系统工程,不但要设计到它的产生还要设计它的发展和未来,将着眼点放在目前的应用系统及现有的技术并考虑以最小的代价来适应网络

14、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使现有系统能够与业务需求同步增长,在系统规模急骤扩张中亦不需要重新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并能够顺利、平稳地向更新的技术过渡。实用性系统的设计既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证其先进性,还应本着实用的原则,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先进性,使系统便于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易于维护管理,具有广泛兼容性,同时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安全性目前,计算机网络都与外部网络互连互通日益增加,都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连网连接。因此,在系统方案设计需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可扩充性系统规模及档次要易于扩展,可以方便地进行设备扩充和适应工程的变化,以及灵活地进行软件版本的更新和升级,保护用户的投资。目

15、前,网络向多平台、多协议、异种机、异构型网络共存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将不同机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的网络类型连成一个可协同工作的一个整体。所以所选网络的通迅协议要符合国际标准,为将来系统的升级、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灵活性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形式,满足系统及用户各种不同的应用要求,适应业务调整变化。规范性采用的技术标准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与规范,保证系统的延续性和可靠性。系统性项目开发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有计划做实施。综合性满足系统目标与功能目标,总体方案设计合理,满足用户的应用要求,便于系统维护,以及系统二次开发与移植。1.2 系统需求分析设计一个网络,首先要确定用户对网络的真正需

16、求,其中包括分析原有网络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找出新的用户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可能,在此基础上设计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和网络技术,建设满足需求的网络。随着福建交通学院教学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未来的一些新的应用也对网络提出了支持多点广播的要求。为确保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建设和应用的成功,对网络方案的设计大致可归纳出以下的需求:1、高带宽为了支持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在技术上要到达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要采用比较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大量数据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既要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此应选用高带宽的先进技术。2、高可靠性网络系统应具

17、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具体到本项目中,要求采用可靠性较高的产品和网络架构,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等多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技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3、QoS保证当今网络中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多,这类应用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新的网络系统应能保证QoS,以支持这类应用。4、多协议支持由于网络将要存在不同的业务和办公应用系统,并基于不同的网络协议,所以网络系统应能支持多种协议(IP、SNA、Netbios等),是一个开放型的网络,支持各种协议的互连。5、易管理、易维护由于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的网络系统规模庞大,需要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网管系统具有监测、故障诊断、故障隔离、过滤设置

18、等功能,以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应尽可能选取集成度高、模块可通用的产品,以便于管理和维护。6、安全性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要充分的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应该根据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网络策略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政策,基于此安全政策,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以达成目标,保证系统的安全性。7、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8、IP Multicast网上培训和视频点播将越来越成为网络中重要的应用,并占用越来越多的带宽。由于这些应用往往是带宽需求较大的,所以在本项目中,网

19、络系统应能支持IPMulticast,可以减少网络中不必要的广播,节省主干的带宽。9、符合国际标准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可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10、另外,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求:l 整个网络系统分布相对较广泛l 整个网络采用先进的网络结构,以满足传输、存储和处理数据、语音及图象信息的需要。l 和INTERNET接通。l 满足网上的集成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需求。l 完整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第二章 系统设计总述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网络系统,它具有覆盖面积较大,计算机节点分散等特点,所以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网络通讯能力及系统可靠性要求

20、也就很高。在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的建设方案中,我公司采用了许多国际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能为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的建设提供最完善的解决方案。2.1 可扩充性和易维护性网络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易维护性。为满足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网上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多,系统除预留的较充裕的性能余量外,还要拥有简单易行的扩充升级能力,满足未来的应用需要。系统可扩充性包括硬件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应用软件系统的可扩充性两个部分:1、硬件系统的可扩充性可以保证系统将来可以连接更多的计算机用户,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网上服务,以及保证将来学校规模和应用量显著增加时,设备能平滑地适应系统操作要求,或能够通过设

21、备升级方式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2、软件可扩充性是指应用软件系统可以适应将来的系统的扩展和信息量的扩大(如历史数据的累加、学校数据资料的增多等)。2.2 开放性选用开放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以满足与其它系统互联、目前和今后学校规模扩大的需求: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校园网络系统应能够适应诸如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光缆等多种传输介质。支持多种主机互连: 由于系统互连全部采用国际标准的网络层通讯协议TCP/IP,所以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因为所有的主机系统生产厂商都努力使自己的产品遵循TCP/IP标准,所以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种主机的互连。2.3 采用Intranet技术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

22、的发展潮流,结合一般校园网的设计要求,系统将采用Intranet设计技术。 所谓Intranet技术,即利用WWW技术的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输出基于页面浏览的信息。所有的程序界面、文字材料、图片、动画、声音甚至活动影象都可以存在于一幅超文本页面中。所有的程序(包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都安装在服务器上,客户端只须启动浏览器(如 Microsoft 的IE 或Netscape的Navigator)访问服务器的主页,验证口令登录后,即可在浏览器的界面里进行相应的操作。 Intranet技术的好处是:所有的数据和应用都安装在服务器上,系统受损的可能性降低,系统维护升级的工作量大大减少;系统修改升级

23、后可以马上在客户端得到反映,不用修改客户端程序;可以更方便地与外部网络连接;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减轻了用户的培训和操作量。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见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第四章 校园网络建设4.1 主干网网络技术选型:在校园网网络的建设中,主干网选择何种网络技术对网络建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适合校园网络需求特点的主流网络技术,不但能保证网络的高性能,还能保证网络的先进性和扩展性,能够在未来向更新技术平滑过渡,保护用户的投资。在本节中,我们将对当今几种主要的网络技术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目前在局域网络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ATM(异步传输

24、模式)以及最新崛起的千兆以太网等。在这些技术中,千兆以太网以其在局域网领域中支持高带宽、多传输介质、多种服务、保证QoS等特点正逐渐占据主流位置。4.1.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技术,它基于CSMA/CD(冲突检测媒体访问/载波侦听)机制,采用共享介质的方式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带宽为10Mbps。CSMA/CD技术采用总线控制技术及退避算法。当一个站点要发送时,首先需监听总线以决定介质上是否存在其它站的发送信号。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如果介质是繁忙的,则隔一次间隔后重发,即采用某种退避算法。早期的以太网由于它介质共享的特性,当网络中站点增加时,网络的性

25、能会迅速下降,另外缺乏对多种服务和QoS的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以太网技术已经从共享技术发展到交换技术,交换以太网的出现使传统的共享式以太网技术得到极大改进。共享式局域网上的所有节点(如主机、工作站)共同分享同一带宽,当网上两个任意节点交换数据时,其他节点只能等待。交换以太网则利用网络交换机在不同网段之间建立多个独享连接(就象电话交换机可同时为众多的用户建立对话通道一样),采用按目的地址的定向传输,为每个单独的网段提供专用的频带(即带宽独享),增大了网络的传输吞吐量,提高了传输速率,其主干网上无碰撞问题。虚拟网技术与交换技术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广播问题,使网络设计更加灵活,网络的管理

26、和维护更加方便。交换式以太网克服了共享式以太网的缺点,并借助于IP技术的新发展,如IP Multicast、IP QoS等技术的推出使得交换以太网可以支持多媒体技术等多种业务服务。4.1.2 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技术仍然是以太网,也是总线或星型结构的网络,快速以太网仍支持共享模式,在共享模式下仍采用的是广播模式(CSMA/CD竞争方式访问,IEEE 802.3),所以在共享模式下的快速以太网继承了传统共享以太网的所有特点,但是带宽增大了10倍。快速以太网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它的交换模式。在交换模式下,快速以太网完全没有CSMA/CD这种机制的缺陷,除了上面谈到的交换以太

27、网的优点以外,交换模式下的快速以太网可以工作在全双工的状态下,使得网络带宽可以达到200Mbps。因此快速以太网是一种在局域网技术中性能价格比非常好的网络技术,在支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可以提供很好的网络质量和服务。4.1.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FDDI是高性能的高速宽带LAN技术,其标准为ANSI3T9.5/ISO9384。FDDI物理结构是二个平行的、相对作反向传输的双环结构网,它采用定时的令牌传送协议。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令牌环网协议的高速版本。但与Token Ring技术不同的是当其发送完帧后就立即产生新的令牌帧,故其利用率较高,其运行速度可达100Mbps。其双环结构有

28、非常好的冗余特性。FDDI有两种接入方式:双端口连接站(DAS),单端口连接站(SAS)。DAS方式比较贵,但有冗余功能;SAS需要有源集中器,且无冗余功能。FDDI有几个通过带宽分配来实现的优先机制,一个是同步带宽分配(SBA)机制,它可以让管理员将一定量的带宽分配给一些确定的工作站,让它们有更多的捕获令牌机会。第二个是异步服务(AS),它占用未通过SBA分配的带宽并将这部分带宽等分给环上的工作站。铜线分布式数据接口(CDDI)是FDDI的一种变型,可以在不昂贵的铜线电缆上运行而使用相同的协议。FDDI和CDDI的优点是冗余度、内置的网络管理、有保证的访问和广泛的适用性。但是,FDDI/CD

29、DI是昂贵和复杂的,另外缺乏对多种服务和QoS的支持,始终未成为主流技术,发展速度缓慢,前景不被看好。4.1.4 异步传输模式(ATM)ATM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换技术,有其明显的优越性。ATM是将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优点相结合的网络技术,采用定长的53字节的小的帧格式,其中48个字节为信息的有效负荷,另有5个字节为信元头部。对于有效负荷在中间节点不作检验,信息的校验在通信的末端设备中进行,以保证高的传输速率和低的时延。ATM最初是为了在公共网内使用而设计的,但现在已成了专用网发展的中心,并已经走出实验阶段大量进入市场,这个转变要归功于ATM论坛等组织的努力。ATM论坛的迅速发展真实地表明了人们对A

30、TM兴趣的增长。ATM论坛于1991年由Cisco系统公司和另外三家公司设立,目的是为了促进ATM的互操作性,现在ATM论坛已经吸引了来自公用和专用网以及计算机工业的700余家公司参加,领导着众多先进客户机构、电信服务提供商和独立软件厂商。在广域网、城域网和公用网内,ATM正在被主要采用,因为它既能够将多种服务多路复用到一种基础设施上,满足功能越来越强的台式机对带宽不断增长的需求,又能提供虚拟LAN和多媒体等新的网络服务。但是,ATM技术也有其缺点。首先是标准还没有完全制定完成,很多重要标准还在修正之中,这就影响了ATM技术的推广,尤其是在局域网领域内。其次,ATM技术目前主要应用是在专用网络

31、和核心网络的范围内,而延展到外围和用户端均仍采用传统的网络技术(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等),这就使得在ATM网络和传统网络之间要建立一个中间的衔接层,这是一种在ATM信元与传统网络的帧结构之间相互转换的技术,如Classic IP和ATM LANE等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把传统网络接入到ATM网络中,但缺点是带来了很大的资源开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ATM网络的复杂性并且降低了网络的总体性能。另外,目前的大部分网络应用主要是基于IP网络的应用,直接针对ATM信元的应用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ATM网络使用和管理的复杂性。4.1.5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Gigabit Etherne

32、t)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简单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为网络主干提供1Gbps的带宽。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自然的方法来升级现有的以太网络、工作站、管理工具和管理人员的技能。千兆位以太网与其他速度相当的高速网络技术相比,价格低,同时比较简单,例如保留以太网的帧格式、管理工具和对网络概念上的认识。千兆以太网是相当成功的10Mbps以太网和100Mbps快速以太网连接标准的扩展。现在千兆位以太网成熟的标准为IEEE 802.3z,IEEE 802.3z的目标是:使用IEEE 802.3帧格式;可以使用全双工和半双工;共享模式下仍使用CSMA/CD;对安装介质的向后兼容;传输速度比快速以太网提高十倍,比以太网提

33、高一百倍。千兆以太网通过载波扩展(Carrier Extension)、采用带中继、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以及多种激光器和光纤将连接距离扩展到从500米至3000米。如采用1300nm激光器和50um的单膜光钎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km。现在,Cisco的交换机上的千兆以太网接口还支持1000Base-ZX的标准,采用光纤可以支持高达100Km的传输距离。 千兆位以太网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并且成为有强大伸缩性的以太网家族的第三个成员。利用交换机或路由器可以与现有低速的以太网用户和设备连接起来,因为千兆位以太网的帧格式和帧尺寸大小等都与所有以太网技术相同,不需要对网络做任何改变。这种升级方法使得千兆位以

34、太网相对于其他高速网络技术而言,在经济和管理性能方面都是较好的选择。 在Intranet应用中,有很多新的应用需求不断出现,包括视频和音频。以前人们认为这些对时延要求高的应用只有在ATM这样的网络上才能实现,然而现在一些新技术(交换技术、视频压缩技术,如MPEG2)、新协议(RTP、RTCP、RSVP等)和新标准(如802.1Q、802.1p等)的出现使得在局域网中千兆位以太网也可以极好地支持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数据应用。 千兆位以太网的设计非常灵活,几乎对网络结构没有限制,可以是交换式、共享式的或基于路由器的。现在正在应用的网络互连技术,例如,特定IP交换技术和第三层的交换技术,都与千兆位以太

35、网完全兼容。千兆位以太网可以通过价格便宜的共享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来实现。千兆位以太网支持新的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工作站之间全双工的连接模式,同时也支持半双工连接模式以便与基于CSMA/CD存取方式的共享集线器连接。 千兆位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有光纤、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或同轴电缆。目前,千兆以太网支持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同轴电缆,支持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的标准正在制定中。 IEEE已批准千兆位以太网工程IEEE 802.3z Task Force提出的标准。同时正在发展基于UTP、STP的千兆以太网。下表列出了千兆以太网现在支持的距离标准。 千兆位以太网的管理与以前使用和了解的以

36、太网相同,使用千兆以太网,主干和各网段及桌面已实现了无缝结合,网络管理变得容易了。千兆以太网技术的优点:l 技术简单,例如保留以太网的帧格式、管理工具和对网络概念上的认识。l 便于升级,从现有的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可以平滑地过渡到千兆以太网,并不需要掌握新的配置、管理与排除故障技术;l 网络投资可以得到保护,无需对用户进行再培训,也无需为额外的网络协议进行投资;l 千兆以太网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并具有向后兼容性;l 端口价格相对较低;l 可以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传输速度。4.1.6 千兆位以太网与ATM比较千兆位以太网ATM标准IEEE802.z尽管已有多项标准出台,但由于ATM技术的复杂

37、性,标准的制定仍在进行中,需要时间完善带宽1000Mbps155Mbps或622Mbps竞争能力,厂 家提交的交换机数目,各 种NIC服务几十家,成为技术型公司的新增长点主要有十几家每端口的价格交换机端口与NIC组合一起可达3000多美元。ATM-155对于交换机 端口及NIC组合为2000美元左右ATM-622为这个价格的数倍,媒质支持STP,UTP5,多模光纤,单模光纤ATM-622M 及更高速的只在 光纤上运行学习曲线,技术的复杂性容易复杂,较难学习与现存的各 种数据应用 程序及网络 的兼容性无需作任何改动与现有的LAN协同工作 技术复杂且效率低Qos保证不同类型应用RSVP,RTP,R

38、TCP,802.1p等新的技术协议以及Cisco等公司在IP优先级方面的一系列技术在LANE的情况下,需要SVCs或IETF正在制定的RSVP的复杂映射来解决多厂家产品 的互操作性基于标准的互联高层的互操作性,如交换机到交换机信令,经过ATM的多协议仍无保证,标准还在改进 VLAN的支持与快速以太网一致,但同样的 VLAN连接与组成标准能容易地覆盖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及千兆位以太网能映像基于LAN的发布领域,而与ATM的可互操作性是既枯燥又复杂的4.1.7 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的技术选型总之,千兆以太网络比ATM网络在园区骨干网络的发展更具有生命力,更加的物美价廉。因此,福建交通学院校园网采用:l

39、千兆以太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l 主干交换机选用企业级网络交换机;l 二级交换机选用可堆叠、可网管的具有千兆光纤接口的百兆高速交换机;l 因特网接入设备选用企业级的模块化多功能访问路由器。l 网管软件选用CiscoWorks。4.2 网络产品介绍:4.2.1 主干交换机 我们在主干交换机的选择上,按如下设计了方案: Cisco Catalyst 4908G-L3 千兆位三层主干交换机+2980G新的 Catalyst 4908G-L3 交换机,在一个固定配置产品包中提供园区主干网所需的高性能第三层。新的 Catalyst 4908G-L3 功能包括:带有千兆位接口转换器 (GBIC) 支持的

40、1000BaseX 千兆位以太网的8个端口。服务质量(QoS)-带有 WRR (加权循环)调度的多个队列,12 Mpps 第三层交换以及 IP、IPX 和 IP Multicast 的路由。新的 Catalyst 4908G-L3 交换机为布线室和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中等密度的、1000M以太网模块交换平台。l 使用业界领先的5500/5000系列的软件代码库。l 完备的IOS功能(ACL、TACACS+、QoS-WRR)。l 第三层交换功能包括IP路由(RIP、RIP2、OSPF、EIGRP、PIM、HSRP)、IPX路由、IP Multicast路由。l 使用千兆以太网通道(GEC)技术为

41、网络提供更高的主干带宽(8000M)。l 4908G-L3的每一个端口均支持三层交换。l 4908G-L3的背板带宽为22Gbps, 三层交换速度为12Mpps。Catalyst 2980G企业桌面式局域网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80G桌面应用提供固定配置、高性能、高密度的10/100/1000-Mbps交换式的以太网端口。 Catalyst 2980G是一独享带宽的以太网交换机,具有高性能的第二层的交换能力,每端口较低的费用,以及先进的操作软件,可以支持广泛的交换特征。这种新的Catalyst交换机提供一种高效的、简单和具有很高性价比的方法来提高性能,消除网络拥塞。Catal

42、yst 2948G使用业界领先的Catalyst 5000/5500系列的软件,完全保证与现存的Catalyst交换机的互操作性。 Catalyst 2980G具有以下特征: 独享的80个10/100Mbps以太网端口和2个1000BaseX千兆以太网端口。 特性丰富的Catalyst交换机企业版软件。 基于CiscoWorks 2000的综合的管理工具。 24-Gbps非阻塞的交换结构。 冗余的可热交换的外部电源和其它的容错特征。 4.2.2 二级交换机A.CISCO产品Cisco Systems Catalyst 3500 XL系列是一系列可扩展、可堆叠的10/100和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

43、提供最佳的性能、可管理性和灵活性以及无与伦比的投资保护。该系列低成本、高性能的交换解决方案通过一个独立的高速堆叠总线保留珍贵的桌面端口,提供下一代可堆叠的交换。Cisco的突破性交换机集群技术将堆叠域扩展到单个配线间之外,能使用户最多互连16个Catalyst 3500 XL、2900 XL和Catalyst 1900交换机,组建一个灵活的单一IP地址管理网络,而不受它们的地理位置限制。适用场合当客户需要以下这些特性时 Catalyst 3548 XL 最高密度、可堆叠的10/100和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给不同用户和服务器提供10或100 Mbps的专用带宽。双千兆位以太网端口。低廉的每端口成

44、本价格。 Catalyst 3524 XL 可堆叠的线速10/100和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用于给不同用户和服务器提供10或100 Mbps的专用带宽。 内置的基于GBIC的千兆位以太网端口,提供灵活、可缩放的上行链路或GigaStack GBIC堆叠。 低廉的价格。 Catalyst 3508G XL 可堆叠的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带有8个基于GBIC的端口,用于通过Cisco GigaStack GBIC或标准1000BaseX GBIC集合一组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和服务器。 专用的高速千兆位以太网性能。 关键特性10 Gbps的交换主干,最高转发速率每秒钟740万个数据包,最大转发带宽5 Gb

45、ps,跨所有10/100端口提供线速性能。 内置的千兆位以太网端口适合插入各种GBIC收发器,包括Cisco GigaStack GBIC、1000BaseSX和1000BaseLX/LH GBIC。 低成本的2端口Cisco GigaStack GBIC通过在菊花链连接中提供1 Gbps的连接,或者在专用的交换机到交换机连接中提供2 Gbps的连接,提供广泛的高度可配置的堆叠和性能选项。 Cisco交换机集群技术允许用户使用基于标准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介质组建一个由16个Catalyst 3500 XL、2900 XL和1900交换机组成的单一IP地址管理网络,而不受它们的地理

46、位置的限制。 。技术要求特性 Catalyst 3548 XL Catalyst 3524 XL Catalyst 3508G XL 固定端口 48端口10/100自适应2端口1000BaseX (GBIC) 24端口10/100自适应2端口1000BaseX (GBIC) 8端口1000BaseX (GBIC) 背板 10 Gbps 10 Gbps 10 Gbps 可堆叠 是 是 是 全双工功能 所有端口 所有端口 所有端口 VLAN最大数 250个基于端口的VLAN或ISL/802.1Q中继 与Catalyst 3548 XL相同 与Catalyst 3548 XL相同 FEC 是 是 是 802.1Q 是 是 是 ISL 是 是 是 管理功能 SNMP, Telnet, RMON, CWSI, 基于(CLI)的带外,嵌入式Cisco Visual Switch Manager,基于Web的界面 与Catalyst 3548 XL相同 与Catalyst 3548 XL相同 处理器 Cisco设计的ASIC Cisco设计的ASIC Cisco设计的ASIC 闪存 4 MB 4 MB 4 MB CPU DRAM 8 MB 8 MB 8 MB 嵌入式RMON 历史、事件、报警、统计 历史、事件、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