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702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工程管理手册.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焊接工程管理手册2005-10-15发布 2005-11-01实施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姚孟项目部 前 言 为加强姚孟工程焊接工作的统一管理及保证焊接工程的质量,姚孟项目部特组织人员编制了焊接工程管理手册,它以国家、电力行业相关规程、标准为依据,是公司质量手册及工程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本手册对姚孟焊接工程所涉及的有关活动进行了统一的规定,请各相关单位及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不适当之处,请及时与工程部联系,以便及时加以修正。本手册仅适用于姚孟电厂三期扩建工程为(2600MW)超临界机组建设建筑安装工程的焊接工程。本手册于2005年10月15日发布,2005年11月1日开始执行。本手册

2、的归口管理工作由姚孟项目工程部负责。编 制: 批 准: 姚孟项目部网址:http:/ww.hpcc-3-.电 子 邮 箱:sunxiangyong1972目 录焊接工程管理方针、管理目标 1第一章 焊接专业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2第二章 焊工培训管理制度 5第三章 焊工技能鉴定管理制度 11第四章 焊接技术管理制度 12第五章 焊接质量管理制度 28第六章 焊接材料管理制度 36第七章 焊接设备管理制度 38第八章 焊工钢印代号管理制度 40第九章 焊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41第十章 焊接工艺评定 43第十一章 焊接工程应用表格 44焊接工程管理方针和目标焊接工程管理方针:以先进的技术实现一流的管理

3、;以一流的质量保证企业的信誉。焊接工程管理目标:1焊接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质量验评标准贯彻率为100%;2焊接技术措施、方案的执行率为100%; 3焊工、焊接技术人员及焊接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4分项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合格率100%,优良品率98%; 5分项工程受监范围内管道焊口无损探伤一次当量合格率95%; 6建筑金属结构等工程焊接接头合格率达100%; 7人员培训率为100%; 8杜绝焊接工程质量事故。 第一章 焊接专业各类人员岗位职责1目的及适用范围目 的:对项目部各类焊接人员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分清责任。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的各类焊接人员。2岗位职责21

4、 项目焊接副总工程师211负责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质保体系文件及焊接管理制度的编制及实施;212负责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核及监督实施;213依据工程需要,提出焊接人员培训申请,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214提出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215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216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施工各类记录、报告及技术文件资料的竣工移交工作;217主持焊接质量问题的分析调查及技术措施的制定;218主持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规范标准、技术性指导文件的贯彻执行。22工地 焊接技术人员221贯彻工程质量方针,掌握工程概况,参加编制焊接专业施工组

5、织设计,拟定焊接技术措施,参与焊工技术培训工作;222参与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参与制定焊工培训方案;22.3施工前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2.2.4参与新材料、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参与焊接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处理;2.2.5委托试验室对受监督焊口做各种检验和热处理226参与焊接质量验收;227向焊培中心返馈焊工在工程焊接情况以便记入焊工档案。228记录、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办理本专业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移交,编制焊接工程专业技术总结。23焊接质量检查人员231编制焊接质量验评项目划分表,负责焊接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相关质量措施的实施。;232参与

6、审核焊接技术措施,深入工程实际,监督有关技术措施的实施,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并报告有关部门;233确定受检焊缝或检验部位,记录并监督检验质量,负责焊接工程质量状况统计工作;234掌握焊工技术状况,检查焊工合格证件,对焊接质量不稳定的焊工有权停止其焊接工作,有权建议焊工技术考核委员会吊销焊工合格证书。235及时积累和总结焊接质量监督资料,整理焊工质量档案,配合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的整理及移交。24 焊接检验、检测人员241按照指定部位和委托内容,依据规程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做到检验及时、结论准确、及时反馈;242填写、整理、签发和保留全部检验记录,配合有关人员整理、移交专业工程竣工技术资料;2

7、43对外观检查不合格或不符合无损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进行无损检验。25焊工251以良好的工艺作风按照规程规定实施焊接工作,焊接出符合使用条件要求、高质量的焊接接头;252施焊前应熟悉焊接技术措施、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中给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施焊,凡遇与作业指导书要求不符的情况时,应拒绝施焊。当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自行处理;253严格遵守规程和公司制定的焊接工艺细则,认真实行自检和验评的“初评”工作;254持证焊工如中断合格项目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者,再次担任该项焊接工作时,必须重新考核;255持证焊工不得担任超越其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26焊材库管理人员261焊材库管理人员必须

8、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262认真做好焊接材料入库前的检查和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记录;263负责焊接材料的分类、标识及存放,定期进行检查、清点和记录,对于库存超过1年的焊材,且对质量有怀疑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并协助检验和试验;264焊材库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焊接材料的烘干、保管和使用要求,应根据“焊材领用申请单”,做好焊接材料的烘干、保管和使用发放工作,并认真填写“焊接材料烘干记录”、“焊接材料使用发放记录”;265定期检查焊材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认真做好“焊材库温度和湿度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266认真做好焊接材料的回收记录,协助焊接技术人员做好焊接材料的回收管

9、理。27焊接热处理人员271技术人员2711熟悉、掌握、严格执行电力工业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和相关规程,认真、准确地指导热处理工作,并组织热处理工的业务学习;2712负责编制焊接热处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2713监督热处理工严格按工艺程序和质量标准开展工作,对异常情况应及时纠正,并提出可靠的处理办法,对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不得延误;2714收集、汇总、整理焊接热处理资料,做到及时、准确。2715配合有关部门作好竣工资料的移交工作。272热处理工2721严格按热处理技术规程,热处理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施工;2722认真记录热处理工艺实施操作过程状况,如遇到异常情况时,

10、应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2723热处理后,应以热处理工艺过程记录为准,认真进行自检。第二章 焊工培训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目 的:培养、巩固、提高焊工焊接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职业行为,以满足焊接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适用范围:适用于火电三公司各级别焊工的培训。2焊工培训计划的编制21由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部、焊接技术负责人、焊接培训中心共同协调、拟订年度焊工培训计划。复试焊工也应列入年度培训计划之内。22年度培训计划首先由焊接培训中心根据年度焊工合格证复试情况、工程需要、焊工增项、焊接工艺评定项目情况编制年度焊工培训计划。23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年度焊工培训期数、培训人数、培训时

11、间及项目。24期班培训计划由焊培中心自行编制。25焊工模拟培训计划由各项目焊接技术负责人编制,上报公司培训部。26对于公司新中标的工程项目,焊接技术负责人应在工程开工前将本工程焊接状况(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及设备等)进行统计,将焊工培训计划上报公司培训部。3焊工培训计划的审核、批准31年度焊工培训计划由焊接技术委员会主任审核、公司总工批准后执行。32期班培训计划由焊培中心专责工程师批准后执行。33焊工模拟培训计划由所在项目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4焊工培训计划的实施41人力资源培训部根据培训计划通知各项目部焊接技术负责人拟订要培训的焊工,焊工持有经焊接技术负责人签属的焊工技术培训通知

12、单(见表一)到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部、人力资源部报到,到焊接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考核。42因焊工工作忙不能准时参加培训的应在适当的时间安排进行培训。5培训项目和工艺评定项目的确定51项目部焊接技术负责人可根据工程管道规格、材质、需要重新做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培训考试的项目向人力资源培训部提出申请。52 申请经焊接技术委员会认可后,即可进行申请项目的培训。6焊工培训考核61焊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焊培中心负责填写焊工培训反馈单(见表二),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培训考核项目。62焊工培训反馈单为一式四份。焊培中心留存一份,另外三份由焊工携带,分别给人力资源部和培训部、所在项目部各一份。在焊工合格证未办理好之前

13、,项目部可以按反馈单上所列的项目安排适当的工作。63焊培中心编制焊工考试明细表到省技术监督局、省电力公司锅监委办理合格证。同时把培训情况及培训考核明细反馈给人力资源培训部。7焊工培训结算管理71结算标准:按黑价联字200157号批准的收费85%进行结算。72结算程序:由焊培中心根据人力资源培训部委派的焊工培训人数、培训天数、培训项目编制结算单,并持焊工培训反馈单上报人力资源培训部进行审核,由经济法律事务部批准。8焊工培训期间工资管理81 持证高压焊工复试及在新钢种培训期间按本人全额岗位工资标准开工资。82 持证类焊工复试和培训类期间,按类焊工全额岗位工资标准开工资。83 持证类焊工复试和培训类

14、期间,按类焊工全额岗位工资标准开工资。84在现场有一定操作经验的无证焊工在培训取证期间按700元/月标准开工资;学徒工在培训期间仍执行600元/月工资标准。85焊工休岗期间按400元/月标准开工资。86培训期间焊工的工资、三险一金由公司负责交纳。43表一: 焊工技术培训通知单 序号焊工姓名工作单位培 训 项 目 计 划培训日期材质规格焊接位置焊接方法备注1 经审批后焊工携带此表,按报到日期到焊接培训中心报到。并携带工资卡片和焊工合格证。234567891011121314焊接技术负 责 人:人 力 资 源培训部签章:人力资源部签 章: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学员报到日期: 年 月 日表二: 焊工

15、技术培训反馈单 第 页序号焊工姓名工作单位培 训 项 目 计 划项目补考结束日期培训出勤天数培训日期材质规格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丝牌号焊条牌号焊接方法考核结果项目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人力资源部签章: 人 力 资 源 焊接培训培训部签章: 中心签章:此表填好后由受培焊工携带到本单位。 返单位报到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第三章 焊工技能鉴定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目 的:对焊工进行技能鉴定,旨在提高焊工的技术素质和岗位技能。适用范围:公司范围内所有焊工。公司外聘人员本人自愿也可参加技能鉴定,但鉴定费用自理。2职责21 公司培训部为焊工技能鉴定的组织单位。22焊

16、工技能鉴定评审机构为焊接培训中心。23各项目部按照鉴定计划安排配合焊接培训中心对焊工进行技能鉴定。3申报条件31初级电焊工311文化程度:初中毕业。312现有技术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的级别:学徒期满。313本工种工作年限:三年。314身体状况:健康。32中级电焊工321文化程度:初中毕业。322现有技术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的级别:初级工等级证书。323本工种工作年限:五年。324身体状况:健康。33高级电焊工331文化程度:初中毕业。332现有技术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的级别:中级工等级证书。333本工种工作年限:八年。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本专业(工种)毕业生申报高级工为三年。334身体状况

17、:健康。4焊工技能鉴定管理程序41焊接培训中心负责焊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42有单独要求参加技能鉴定的个人,可预先向培训部申报。43焊接培训中心对经考核合格的焊工颁发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签发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5焊工技能鉴定档案管理51需保存的档案保存内容、理论考试卷实际操作考试检验各种报告。52档案保存三年以上。53档案由焊培中心统一管理。第四章 焊接技术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目 的:确保焊接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统一和规范。适用范围:姚孟项目焊接专业技术管理。2职责21工程部是焊接过程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焊接施工的技术管理的实施。22 焊接专业委员会负责焊接有关技术文件的制订并监督执行

18、。23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部负责焊接技术人员的培训。24焊接培训中心负责焊工的技术培训,负责焊接工艺评定。3焊接技术管理基本要求焊接技术管理是针对企业焊接生产的组织、指挥、监督和检查。焊接施工技术管理是指遵循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规程或施工合同以及政策法规的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中的技术活动,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物质技术条件,建立正常的施工工序,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4焊接技术管理原则41 认真贯彻国家办法的技术政策规程、条例、制度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42 尊重科学、深入实际,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和技术水平。43 坚

19、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按基建程序办事。44 讲求实效,讲求经济效益。5焊接技术管理内容5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颁发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文件、制度;制定企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工艺卡。52 制订和贯彻执行技术管理制度,如: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作业指导书编审制度、技术检验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等。53 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只要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资料和技术文件、施工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档案等。54 编制并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技术文件。55解决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主要包括设计图纸错误、设备缺陷、重要施工方案变更等。56开发新

20、技术,推广新材料,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有关施工技术的科研工作,并组织技术教育,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技术水平。焊接技术管理组织机构见图4-1。总工程师公司焊接技术负责人焊接技术委员会项目部焊接专责工程师焊接培训中心焊接检验技术人员项目部专、兼职质检员各专业工地焊接兼职工程师项目部焊工培训分站焊接材料管理员、类焊工 图4-1 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焊接技术管理组织机构57 进行图纸、竣工资料的整理、验收、移交和存档。58 对工程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6焊接技术管理目标61 实现技术管理零事故。62 保证施工所需的所有技术措施完备。63焊接技术过程管理程序焊接技术过程流程图见图4-2。7焊接技

21、术工作程序71 焊接过程控制的策划由施工单位焊接技术负责人员与质检人员针对机组的具体情况,根据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确定对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焊接过程,并制定过程技术管理程序;列出焊接特殊要求及关键性的焊接施工部位。72 焊接技术程序和文件准备721焊接技术负责人员应根据工程情况和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需要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项目。722焊接技术员依据焊接规程、工艺评定、施工图纸等资料编制焊接工艺卡、焊接工程一览表、焊接作业指导书。723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卡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73焊工上岗前资格审查731焊工的培训考核由公司焊接培训中心按有关程序进行。732焊接技术员与质检员应对工程施

22、工配备的焊工进行资格审查,焊工施焊的项目应在其有效资格范围内。733焊工进行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实际的模拟练习,并按正式焊口进行检验,达不到要求的焊工不允许施焊,或降级使用。74焊接材料控制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按照公司有关程序文件要求及焊接材料管理制度进行。焊接材料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做好焊接材料管理的各项记录。75焊接设备及焊接必备工具的控制751焊接设备管理由公司资产部负责,由资产部统一调配,其保养、维修、维护、计量等由公司资产部派专人负责。752各项目部、分公司在使用期间负责焊接设备的保护及安全。753焊接必备工具由项目部、分公司根据需要购买,其管理由项目部、分公司负责。

23、76 焊件准备761母材管理由物资供应部门负责,按公司有关程序执行。焊接前需对焊件进光谱分析,确认材质。762焊件加工,组对、坡口角度等必须符合电建规标准要求。焊接过程控制焊接工艺控制焊接材料控制焊接设备控制母材控制环境控制技术文件编制、工艺评定合格焊接工艺卡技术交底进货检验入库发放烘干维护保养设备认可进货检验坡口加工标识坡口保护焊 前 检 查返工检查结果焊接技术员焊接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热处理YN返修按作业指导书进行N必要时Y下道工序 图4-2 焊接技术过程流程图763焊件坡口型式应符合图纸及焊接工艺卡要求,其加工质量由施工单位质检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要有记录。77焊接环境焊接环境控制要求由项目

24、部、专业公司负责管理,焊接技术员及管理人员应督促有关部门作好各项环境控制措施并监督执行。78 技术交底781焊接施工前应由技术人员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卡、有关技术资料向焊接施工人员、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人员应作好交底记录。782技术交底的基本内容包括:A 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卡。B 焊接操作要点、工艺措施。C 焊接设备、必备工具的使用及保护。D 质量要求。E 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控制措施,对照危险控制计划及危险控制点进行安全交底。79焊前检查791焊前由焊工根据技术交底的各项要求,自检焊接技术交底内容的落实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组装、施焊,并将确认情况填写在该焊工的自检记录

25、上。792焊工在焊前检查时,若发现由不符合焊接技术交底的各项要求时,按下列情况进行处理:A 对可经过休整后达到技术交底要求的,应修正并达到要求,再由焊工自检,合格后方可组装、施焊。B 对经过整改后仍有部分情况未能达到要求的,但对焊口的组装、施焊及工艺要求、质量等级没有影响的,经焊工确认后,可进行组装、施焊。C 对经过整改后,仍部分未能达到要求,并对对焊口的组装、施焊及工艺要求、质量等级产生影响的,焊工应及时通知焊接技术人员,由焊接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确认,能够进行下道工序的,需由焊接技术人员签字进行,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处理后重新检查。D 对有特殊要求或关键性的焊接施工如焊接质检计划有明确规定的首批

26、焊口/首只焊口)焊接质检人员须会同焊接技术人员对施焊焊工进行技术鉴定。具体过程由焊接策划表列出。710 焊接7101焊工必须按焊接工艺卡要求施焊,焊工完成焊接后填写焊工自检记录单送交焊接质检人员和焊接技术人员。7102焊接施工记录由焊接技术人员根据焊工自检记录单核对现场实际情况后填写。7103特殊材质焊接如T91/P91钢焊接要严格按照工艺评定给定的焊接参数和技术搭施焊接,全过程专人进行监控,并填写监控记录表。见图4-37104焊接完成后,焊接技术人员要填写委托单进行焊后热处理;和无损检测。7105焊接技术人员要监督检验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711热处理7111热处理工必须按照热处理工艺

27、卡的要求进行预热和热处理,远红外自动加热器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全过程必须有热处理施工记录和热处理曲线记录;对氧乙炔火焰加热或处理的应用远红外测温,由施工负责人对预热或热处理参数填写热处理手工记录。7112焊接质检人员必须按焊接质检计划的要求,及时作好热处理施工的监督和抽检。7113热处理完成后要进行硬度检验。712焊接检验火电焊接施工如无特殊指定标准,焊接检验一般按要求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的要求进行。(1)焊工对所焊的焊缝表面质量必须进行100%的自检,确认符合技术交底后及时填写“焊工自检记录”。(2)质检人员应根据电力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及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专检,并

28、及时对不合格的焊缝下达返修通知。专检后应做记录。(3)焊缝和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硬度、光谱分析、金相试验、机械性能测试按合同规定规范标准及公司有关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执行。(4)分项工程进行综合质量评定时,要结合各项检验、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713不合格品处理7131工程部是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7132专业工地负责焊接不合格品的处理。7133无损检测公司负责不合格焊接接头返工的探伤工作。7134焊接不合格品分为以下几类: A 轻微不合格焊缝是指只需进行一般性处理而不需要重新焊接者。B 一般不合格是对原焊缝需清除而重新焊接,包括: 严重的外观不合格焊缝。 一般低合金钢及以下等级钢材的焊口同一位

29、置上的挖补或焊后热处理返工不超过三次或中、高合金钢的焊口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或焊后热处理返工不超过二次的不合格焊缝。 普通管道的割口。C 严重不合格是指重要管道的焊接,同时出现焊缝批量不合格或超过一般不合格范围。包括: 焊口批量出现不合格。 超出一般不合格品的范围的焊口返修。 重要管道的割口。7135不合格焊缝的处理和控制A 轻微不合格焊缝的处理:由质检人员或技术人员登记不合格情况,制定处理措施,由专业工地实施,返工完毕后重新检验;当焊缝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系统性、区域性不合格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进行控制。B 一般不合格焊缝的处理:由无损检测人员或质检人员填写返修通知单,专业工地实

30、施,返工完毕后重新检验。C 严重不合格焊缝的处理:由焊接技术人员填写不合格品报告提出处理方案,报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总工批准后,由专业工地实施,返修后重新检验。D 对于过程的不合格,可采取停工和及时纠正二种方式处置。714 数据分析对数据加以分析及时进行质量、进度的统计,有利于实现上一阶段或整个工程的焊接施工质量、进度的整体控制。技术人员应结合施工记录与返修单,统计整个焊接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个焊工的合格率,作好与工程施工过程有关的数据记录,并及时向项目总工提交报表。(1)由焊接技术人员统计各分项工程、整个工程项目的焊接一次检验合格率。(2)由焊接技术员统计焊工在某一时间段的一次检验合格率。

31、焊工在申请免试签证时,须提供焊工季度焊接质量情况统计。(3)技术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焊接分项工程周报表、焊接工程报表及焊工一次检验合格率进行质量分析,并对焊接缺陷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4)做好业主满意度有关的数据分析,开展全面的满意度测评工作,并采取一系列管理及技术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工作。8技术档案记录81 焊接施工组织设计82焊接工程一览表分项工程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评定表83焊接工艺评定 分项工程焊接综合质量评定表84 焊工技术考核登记表85 焊接作业指导书各类焊口统计表86 焊接工艺卡87 施工技术、安全、质量交底记录表焊缝外观检查结果通知单88 焊接过程工艺参数监控记录表89 焊工自检记录81

32、0 A、B、C、D、E、F类工程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评定记录811分项工程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评定表812检测试验委托单813探伤结果及返修通知单814焊口焊接技术资料记录815焊接记录图(例图1)816焊口记录图(例图2)817热处理工艺卡818热处理委托单819热处理曲线记录820射线检验报告821超声波检验报告822金属检验委托单823光谱分析报告824金相分析报告825硬度报告826分项工程焊接综合质量评定表827焊接技术工作总结9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9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为中心,合理的组织部署施工活动;制定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方案,选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及严格的程序,在保证

33、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达到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施工、指导和技术与经济相综合的文件,是施工的依据。组织设计经专业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方能贯彻执行。9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焊接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为基础,结合焊接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参照以下资料编制:921上级有关的文件、资料及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等。922待建工程的初步设计。923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924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925经现场实地调研取得的有关资料。926与本专业有关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927有关技术革新,新技术成果和类似工程的

34、经验资料。9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见图4-3。94编制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及特点、施工组织机构、焊接工艺评定、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与劳动力的配备、焊接材料及机工具设备配备计划、焊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焊工技术培训、焊接质量管理措施,其它的质量管理过程(包括文件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管理评审、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顾客满意、不合格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等)。94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待建工程规模、设备的型式、结构特点及设备运行技术说明书、工期期限等。942焊接工程量及特点焊接工程量指被焊件(包括金属构件、管道及容器等)的焊缝长度或焊口数量,

35、统计焊接工程量的目的是了解整个焊接工程状况,从而合理的选定和配置焊接材料,按施工进度要求配备焊工和焊接机具。统计工程量一般是根据机、炉工程项目,按高温高压管道、中低压管道和金属结构(包括容器、架构、发电机出口母线、建筑主体钢筋焊接)四类划分。高温高压管道属于受监部件,应按不同管道钢种和焊口数量以机、炉两个部分分别列出;中低压管道可按管道长度来统计、容器、金属结构等,可按部件的吨位来统计。建筑结构钢筋按直径、材质以接头数量来统计。焊接工程的特点:重点介绍工作量的大小、施工难易程度、特殊钢材的使用及新的工艺要求、对焊接的特殊要求等。熟悉、审核图纸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条件计算工程量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

36、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用量计划编制劳动力计划编制材料需要计划确定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确定力能供应及运输计划编制布置施工平面图技术、质量管理数据统计分析顾客满意度测评 持续改进措施审 批图4-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943施工组织机构描述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包括必要的专业管理和监督网络的设置)和其职责、权限、分工以及接口之间的关系和进行内部沟通的方式。944施工进度根据合同,业主和相关方的其他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编制施工综合进度表。945施工总平面可用图示并配以文字说明施工临建和力能布置。力能布置包括施工电源电缆、氧气、乙炔、氩气、压缩空气系统等。946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在

37、施工准备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根据待建工程的钢材和确定的焊接方法,逐一立项,火电施工一般按锅炉压力容求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规定进行工艺评定工作。947 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1) 施工方案对单项工程或某个重要工序仅作原则性的施工方法与主要程序的描述,不用写详细的措施,称为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可以不只写一个,可以写很多,提供审查者审定。审查人员在审查时只作方案的可行性审查。这种施工方案通过审查后,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进一步编制施工技术措施。焊接施工方案是根据待建工程的设备和结构特点、技术参数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实施的方案,经审批后,作为今后施工的依据。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焊接方法、坡口型式、焊

38、接材料、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规范、无损检测百分比等选择及确定。编制施工方案时应考虑设计及制造间的特殊要求,因为它们是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对单项工程或某个重要工序作准备。施工以及水压、扣缸、倒送电或试运的全过程的技术安排,其目的是通过辨析和执行施工技术措施,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期下如期完成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中,质量保证和安全注意事项应作原则性的提示,如果必要,则应编写质量管理措施与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是为了明确被焊物件的施焊程序、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以保证物件的焊接质量,必须对某些重要的焊接工程项目,拟订出细致具体的焊接技

39、术措施。该措施在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中只列条目,详细内容另行编写。(3)编写范围A 锅炉本体、受热面管子及各系统连通管;B 热力系统高温高压管道;C 锅炉钢架及厂房屋架;D 除氧器及凝汽器;E 铝(铜)母线;F 煤斗施工;I 特殊材料及工艺;G主厂房建筑、砼、基础钢筋焊接;H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等。(4)编写内容A 工程简要概况(单位或分部工程)B 被焊工件的工作条件及工程量;C 材质、规范和焊接特性;D 焊接方法及选定;E具体的焊接工艺要求;F 检验方法质量标准;G 有关安全规定和要求。948 质量管理措施在一台机组的施工过程中,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后,必须编写质量管理措施,其中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