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824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53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3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3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3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3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docx(3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专家论证意见3第一部分 总论4第二部分 建设基础和优势特色4一、学校概况4二、优势与特色5三、问题与思考14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5一、指导思想15二、建设目标15(一)总体目标15(二)具体指标16(三)具体建设任务:实施六大计划18第四部分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19一、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重点的电子制造专业群21二、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重点的汽车与交通专业群47三、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68四、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重点的楼宇设备专业群86五、以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为重点的现代流通业专业群103六、以影视动画专业为重点的动

2、漫游戏类专业群123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计算机专业群143八、以印刷技术专业为重点的印刷传媒专业群159九、以商务英语专业为重点的商务外语专业群179十、以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为重点的艺术设计专业群197第五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216一、以城市园林专业为重点的园林园艺专业群216二、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重点的食品、应用生物技术类专业群241第六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258一、建设目标258二、建设内容和具体措施258第七部分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建设 267一、建设思路267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与具体措施268三、以教学

3、管理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建设内容与具体措施273第八部分 辐射能力建设 276一、建设思路276二、建设内容与具体措施276第九部分 建设经费预算278一、中央财政支持经费使用安排278二、地方财政支持经费使用安排279第十部分 建设进度286第十一部分 保障措施290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途径筹措经费290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开展292三、以观念转变促进学校发展292四、以创新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293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295六、坚持国际化发展:树立面向世界的高职教育发展理念295七、加强高职教育研究,为示范性专业建设提供理论上的

4、指导并成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重要的思想库 296附 件1深职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2972深职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3023深职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管理补充规定3094.深职院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考核办法(修订)3115深职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31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的论证意见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确定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0632号)要求,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组织了由朱传礼任组长的7人专家组,于2007年1月5日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

5、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进行了论证。专家组认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内容全面,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项目建设任务书任务具体,可操作、可监测,符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体现了以地方建设为主的要求,任务书与建设方案相互匹配,预期目标和验收点清晰。尤其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积极引进国外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在重视工学结合的平台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措施具体。专家组建议,学校管理执行层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示范建设任务的认识,做好为示范建设的服务工作,创新管

6、理理念,创建管理的新制度、新方法,在质量监控以及对顶岗实习的管理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起到管理的示范作用。经过审核,专家组一致同意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通过论证。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第一部分 总 论为率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一定国际影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精神,结合广东省和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实际,特制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本方案分为“总论”、“建设基础和优势特色”、“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非中央财

7、政支持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辐射能力建设”、“建设经费预算”、“建设进度安排和效果预测”、“保障措施”等十一大部分。围绕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增强辐射能力等目标,在分析学校当前的机遇与挑战,盘点面临的任务和筹划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方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在未来2年内,学校将以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共同发展和国际化发展之路的思想为指导,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12个专业及专业群、商务外语与培训技术中心等6个技术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室等6个重点实训室;深化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

8、系,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在业界有较大影响、能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的技术大师;加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成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重要的思想库;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高技能人才构建终生学习平台;加强学校辐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学校确定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预算总经费为2.2632亿元,分年度、分中央和地方的建设项目资金进行了分配,并确定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具体验收指标。同时,制定了科学的保障措施,确保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部分 建设基础和优势特色一、学校概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199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为适应深圳社会经

9、济快速发展而创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97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学生19203人,成教全日制学生702人,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73人),现有专业94个(150个专业方向),已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 19635名。建校14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自己的任务,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6年4月,学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高职教育改革试点院校;2001年4月,首家通过国家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的专家组评估;2001年10月,通过教育部全国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评

10、审,成为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单位”;2003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在教育部首次进行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是首批26所接受评估院校中15项指标全优的院校。2005年6月,作为全国高职院校首家试点,接受了教育部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遴选,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肯定。200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997年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两次为学校题词,并于1998年11月、2005 年3月亲临学

11、校视察。原教育部部长、现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1997年视察学校时,明确指示学校要为全国高职“出经验、出理论、出成果”。2003年9月、200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两次对学校作出重要批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经验很好,值得总结宣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方向正确,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名气。希望再接再厉,为广东以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闯出一条新路,成为全国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二、优势与特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1992年筹建之初就主动冠名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最早的高职院校之一。十多年来,深职院始终义无反顾地高举高职教育的大旗,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办学

12、优势和特色。具体如下:1学校定位特色:“五位一体”学校的定位是:一是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是成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训考核基地及在职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基地;三是成为广东省及周边地区中职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四是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和普及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五是成为国外先进技术的反求、消化、吸收、转移和创新的基地。这五项任务确定了高职类大学的基本任务和属性。2培养目标特色:“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这类人才就是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艺),善于把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实施和管理

13、的所谓“灰领”人才。学校始终坚持“双证书”制,并将计算机、外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毕业生获中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达到100%。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2004、2005、2006年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98.73%、98.57%和97.4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认可度高。据2006年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600余份,回收4400余份)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基本对口”和“完全对口”的分别占82.6%和14.3%;“岗位稳定率”(从未换过工作)达54%,毕业生待遇较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分项满意度:“计算机应用能力”为96.8%、“实践能力”

14、为93.7%、“职业道德”为93.7%、“协作精神”为88.7%、“独立工作能力”为88.1%、“业务能力”为87.3%。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有8.4%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16.7%的毕业生成为单位“技术骨干”级以上人才。2004年以来,学校有54 名学生通过CCIE考试认证,成为国际顶级互联网络专家;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得280余项奖励。如2006年,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怀”大学生创新大赛,7件作品获得金奖(全国金奖作品仅20项);2006年,全国CCTV机器人大赛,进入16强,获优秀奖;2006年,国际性机器人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及RoboCup中国公开赛,获亚军各1项和二等奖2项;

15、2006年,广东省高校数控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和优秀奖1项。2001年,学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索”课题再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专业建设特色:深圳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我们就把专业办到哪里学校从建校起就强调,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实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提出专业建设的新理念,即:不仅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主动引导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例如,我们坚持跟踪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功能定位及

16、社会人才变化的轨迹,不断开设新的专业来与之相适应。见下图。为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学校设置了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微电子、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专业 为适应深圳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需要学校设置了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物业管理、制冷空调工程、建筑电气与消防、城市环境工程、城市园林等物业管理专业群 根据深圳建设现代物流城市的需要学校设置了港口与航运管理、物流管理、商场管理等物流管理专业群 又如,我们预测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适度提前设立新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新兴产业在深圳的定位。见下图。成立了艺术设计学院,设置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

17、装设计与艺术、展示设计、形象设计、工艺品设计、家具设计、珠宝及首饰设计等专业群 打造“设计之都” 2003年,设立动画专业;同年,成立动画系,开设影视动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005年,成立动画学院,并提出打造“深圳梦幻卡通城”的构想建立“动漫之都” 另外我们坚持以培养“一专多能”或“几专多能”的专才为原则,采用“多能交叉、分合有序”的办法,或者将不同专业交叉起来,如商务英语、外贸与国际结算等;或者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交叉起来,如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而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楼宇设备与智能化3个专业实施特殊的“一专多能”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截至200

18、5年8月,三个专业获得一张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同学达98%;其中有80%的同学获得2张以上的高级工证书。学校现有专业94个,专业方向150个,涉及电子信息等16个大类,基本覆盖深圳主要产业和行业,其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6个,教育部高职高专“精品专业”1个,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4个。 4课程建设特色:融合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1)提出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程序。学校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解和提炼出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群)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能力要素,根据这些能力要素来设计具体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校专业教学设计流程

19、见图21。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对口行业调查:规模、效益、技术水平、技术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职业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与分解:应知、应会、应是专业理论要求:大学文化专业技能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公共、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专业管理委员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高职专业教材建设学时分配比例:公共课20%、专业理论课40%、专业技能课40%教学进程计划安排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设置 图21 深职院专业教学设计流程图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20、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技术应用与综合技能训练(2)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突出了实践教学份量,明确规定各专业实践教学比重要超过40%,部分专业实践教学比重要超过60%。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2。图22 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真实岗位(群)的分析,确定相应的技能或能力模块,设置对应的训练课程或项目,初步形成了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能力)训练课程(项目)构成的教学体系。以机械类专业为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见图23。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机械专业大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基本工艺操作技能实训项目1实验基本技能实训

21、项目2 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通用计算机软件应用实训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主要专业设备运行与操作实训实训项目1 计算机专业软件应用实训实训项目2 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零件加工精度与装备实训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液压、气动、机械传动系统综合应用实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认识实训综合技能与技术应用训练模块工装、夹具设计实训机电一体化设备综合应用实训创新、开发与制作实训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实训项目1 实训项目2 图23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同时,注重引进行业标准,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岗

22、位实际需求全面接轨,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学校引进国内外权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129个,其中国际权威证书56种,几乎覆盖了学校的主要专业。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建设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1997年以来,由我校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的各类高职教材已达到411部,其中主编教材180部(含国家规划教材42部),初步形成了类别比较齐全、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系列教材。一些教材在高职院校被广泛采用,如SQL Server2000数据库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已印刷5次,发行超过3万册;2002年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第二年再版时一次印刷达8万册。教材开发呈系列化

23、,如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技术系列教材,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工程系列教材,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维修培训系列教材,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希望英语系列教材等。此外,我们还开发实践教学教材71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全国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教材匮乏的难题。5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特色: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技术学校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经验,于1996年创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该中心集学生技能训练、技术开发与生产、职业职能培训与鉴定、职业素质训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现已有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目前,该中心建有实训室26个(实训分室104个)。各实训室(分室)仿照真实的职业环境,打破按学科组

24、建的格局,分别按照技术模块、工艺流程、生产流程和实务流程进行建设,个性鲜明,针对性强。教学内容设计和设备配置努力做到“三个贴近”(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其中既有三坐标测量仪,Festo液压、气动设备,海德堡四色全自动胶印机等高端贵重设备,也有大批能够反映当前高新技术,在实际生产第一线应用广泛的各种设计与技术应用软件,如UG、PRO/E、CAD/CAM软件、Mold Flow、CAE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Cimatron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Smart Group制造信息化管理软件;港口、航运和货运代理企业生产管理操作模拟软件;金蝶、用友财务软件、3Dmax、Maya 三维动画应用软件等等,

25、使学生使用的是当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学到的是较前沿的技术和工艺,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6产学结合特色: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层次推进(1)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学校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34个(其中已挂牌331个);有专业管理委员会94个,有近1000名校外专家参与;与60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各种联系。 (2)企业全方位合作,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如深圳家具行业协会投资4800万元在学校建立深圳家具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承接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等任务。(3)企业将客户培训中心设在学校。如通广北电客户培训中心,华为3com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海德堡印刷技术培训中

26、心,富士施乐、Agfa、苹果电脑公司培训认证中心,海王星辰药店管理学院,美国EDS公司UG华南地区培训中心和德国Festo公司授权认证培训中心等,使学校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科、华为、海德堡等企业已为学校捐赠仪器设备和软件总量达5978台套,价值6350万元。(4)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科技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三年,学校承担横向课题97项、市科技项目55项、省科技项目12项,有7项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深圳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有19项研究成果获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我校授权专利数连续两年进入全省高校前8名。其中

27、,江世宏博士的“荔枝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三年累计推广200多万亩。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类科技服务375项,到款额2281.86万元,在全国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7教学方法特色:教学做合一我校教师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实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在学校已形成明显特色的教学方法有:(1)“3P一体化”教学法,即把Principle(原理)、Practice(实践)、Product(产品)集为一体,贯穿于一门课的“教、学、做”中。学生在修读一门课程后,要根据这一课程的核心知识,选择一个项

28、目,并独立自主地将其做出“产品”来。这种方法以理论教学为开端,以实践训练为重心,以消化吸收、制作产品为目的,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用一致。(2)“核心实例贯串教学法”。该方法把一门课程以一个规模较大的、有实用价值的典型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线索,展开课程内容。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制作、调试或改进的操作实践。核心实例贯串全课程,其功能和结构随章节的展开而逐步“生成”,以保证学生形成较系统的产品设计能力。(3)“多媒体组合教学法”,即引进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构建形象生动、信息丰富的教学媒体群,让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此外,还有“教、学、做三结合教学法”、

29、“案例教学法”、“双循环教学法”、“CGT英语教学法”等,都很好地集实践性、针对性和综合性于一体,构建了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效果良好。8职业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养成与训导相结合我们把职业素质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政治思想素质;第二层次为一般职业素质,如敬业乐业、刻苦耐劳、执着追求、一丝不苟、讲究效率与效益、准确守时、恪守信用、公平公正、遵纪守法、崇尚卓越、团结协作等;第三层次为专门的职业素质,如服装专业要训练敏锐的预测流行款式的能力,机电专业要熟练的故障诊断能力等等。 第一层次主要通过“两课”教育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途径来培养;后两个层次则主要通过专业教育和对学

30、生的日常管理来养成。如在校内实训时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打卡进出实训室、严守实训室规程和规章、严格操作规范、浓郁的现代企业氛围熏陶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职业素质训导等。9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特色:全程监控、全员评价首先,学校制定了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学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指标;在毕业质量标准方面,规定了4项硬指标,即修满既定学分、英语达标、计算机达标、获得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否则就不能按期毕业。 其次,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校、院(系)两级质量监控和管理系统。教务处代表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并定期发布各项质量达标指标;各学院、系部、专业、教研室在学校指导下自主进行质量管理

31、。学校还将教师的教学质量纳入人事考核指标,作为教师加薪晋级和聘任的重要依据。如果连续两次教学质量考核不达标,将被调离教师岗位。第三,建立三方独立评价的质量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在组织机构上并列分设教学工作委员会和督导委员会,互不隶属,形成了校长、教务处和督导室、院系部、学生四个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系统;建立了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校长信箱制度、优秀教师奖励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在教学督导中特别注重发挥校外专家的作用,学校外聘了十几位资深专家,分专业对全校每位任课老师进行跟踪听课与教学督导,并对每位任课教师建立了督导档案。同时各系部和教

32、务处也分别对任课教师提供教学质量评价,其结果纳入人事考核的总体评价中,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全样本学生评教和全样本教师评学系统。具体见图24。两级管理院 系学 校 两个机构教务处督导室四个层次院 系学 校教务处、督导室 学 生全员评价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事互评教学督导全程监督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督导听课同事间相互听课图24 质量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 10师资队伍建设特色:“教授手上要有油”学校提出“教授手上要有油”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采取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顶岗、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工业中心培训、鼓励教师取得技能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技

33、术服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技能大比武等措施,在全校教师中形成“技高为荣”的良好氛围,努力培养一支既能教动脑又能教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占42%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顶岗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工业中心培训鼓励教师取得技能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技能大比武目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其中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已达到72.59%,从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已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0%。“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如下:11内部管理机制特色:行之有效的民主治校制度, 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奋发有为的大学文化建设(1)建立健

34、全了民主治校和民主监督机制。学校实行重大问题集体议事机制,推行校务公开和民主治校,在学校发展的各项重大问题决策上,学校党委先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后再决策。在民主监督方面,教代会选举产生由普通教职工代表组成的基建财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3个督察组,在教代会闭幕期间行使民主监督的职权。他们有权对各职能部门在决定重大问题时进行全过程督察;有权决定学校主要领导的奖励和过错追究;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反映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等。(2)建立了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学校于1999年推行的以“全员聘任制”为核心的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铁饭碗”,解决了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200

35、1年推行的以“岗位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将薪酬与绩效挂钩,解决了分配上的“能高能低”问题。同时,实施了“岗位聘任、期满辞职”的干部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了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2006年6月,为适应学校规模扩大,管理扁平化的需要,学校又启动了第三次人事制度改革,旨在通过人员经费部分动态包干,核定职位设置、人员编制,优化职位结构比例,将教职工绩效考核权力下放院系等举措,调动学校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3)形成了符合现代大学理念,又有鲜明高职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深职院精神”。学校党委从建校伊始,就努力弘扬以“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为主要内

36、容的校训精神,并在实践中将其上升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深职院精神”的核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已经获得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成为深职院校园文化的灵魂,浸润到每一个深职院人的血液中,使每一个深职院人都能自觉地按照其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我们的事业能够在一种和谐奋进的氛围中稳步推进。三、问题与思考尽管取得了以上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深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与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职业技术院校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校硬件建设整体实力虽然较强,但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亮点项目不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

37、缺乏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虽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但是各院系、专业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虽比较高,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居领先地位,但是还不能全面参照国际标准来培养高技能人才;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形式单一,紧密型合作的典型还比较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受到社会的好评,但是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或关键岗位就业的人数还不多;虽有相当一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已取得了高级技术等级证书,但还有为数较多的学生只能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虽然职教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成为我国重要的职教思想理论研究基地之一,推动我国高

38、职教育走向世界,差距还十分大。此外,学校在国际化、精细化管理、办学效益以及辐射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发展,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这是提高国家竞争力、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铸就一流实力、一流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当前全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首批立项的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要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来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发展,即必须站在我们国家面临第三个经济增长期的历史高度来思考我们的责任;必须站在不仅为深圳、更要为广东和全国做出更大贡献的历史高度来盘点我们的任务;必须站在率先成为中国高职“

39、航母”和高水平示范校的历史高度来谋划未来的发展。要在新的历史高度上敢于否定自己,并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我们要以这次建设高水平示范校为契机,使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满足新的历史阶段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提升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做出我们更大、更直接的贡献。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走内涵发展之路,迅速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率先成为中国特色高职院校的排头兵;走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一套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学结合、“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全

40、国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和启示;走共同发展之路,将提高学校基础能力和建设水平与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分享示范校的建设成果;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扩大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引进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及优质职教资源、扩大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加大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引进和消化力度,形成若干个国际化的、同时又极具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标准体系,大踏步走向世界,向国外输出我们的标准和办学模式,使学校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高职教育的窗口和中国了解世界高职教育的平台。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两年的重点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美誉度高、辐射能力强、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中国特色高

41、职院校排头兵,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完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重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闯出一条新路。力争到2008年,打造12个与产业互动良好、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专业和内部关联度大、适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特色专业群;与行业企业联合,建成12个设备先进、共享性强、辐射面广、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需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重点实训室;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善于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技术和工艺大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备“双教”能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建成有行业企业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海量、设计科学规范、使用方便快捷的大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产生一批能解决

42、高职教育发展共性问题,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二)具体指标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按照 “四方合作”的原则,即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参照境内外先进行业、企业职业或技术标准,开发12个重点建设专业及部分专业群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并物化到专业教学内容中,实现专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校考核与社会鉴定、校内实践与校外顶岗的一体化,构建“基本技能+订单培养+应用创新”、“订单-套餐式”、“项目-顶岗型”、 “校企双循环”型等切合高职教育特点、个性鲜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以企业真实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

4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项目式、任务型、专业技能模块化、业务流程(工艺)进阶式等新型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三贴近”、“四为主”的原则,即技术应用专业按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应用文科专业按照“以实务、案例、问题、流程为主”、设计艺术类专业按照表现、审美、技法为中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实训、项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结合。按照“稳定一批、优化一批、探索一批”的学校总体课程建设思路,通过“校企”、“校会”共建,建设一批反映最新技术成果及真实生产工艺或实务流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国内领先的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为中国高职教育破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难题提供经验和个案示范。行业型师在建设期内,建成电子信息工程等12个品牌专业,并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