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888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系统设计投标书ppt.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XXXXX学校网艺楼网络工程系统投 标 书网艺楼网络公司二一六年十二月第一部分 网络建设4一、 方案概述41.1项目概况41.2建设目标和要求51.2.1建设目标51.2.2建设要求51.3设计原则6二、 网系统说明62.1网络总体设计62.2网络详细设计7设备参数详细介绍73.1核心层设备的性能要求73.2汇聚层设备的性能要求93.3接入层交换机的性能要求103.4 路由器的性能要求11四、网络服务器系统124.1服务器系统简述124.2服务器系统选型原则13第二部分 服务器系统14一、前言14二. 用户需求分析15第三部分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15一、DTT综合布线简介15二、综合

2、布线设计目标15三、设计原则16四、综合布线详细设计174.1 设计分析184.1.1实现此种功能的网络技术及所需的带宽184.1.2此种网络技术需要的介质184.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184.2.1水平线缆与信息出口的连接184.3水平子系统设计194.3.1水平线缆布线设计194.4水平布线路由图194.4.1水平布线设计194.4.2水平干缆需求统计204.4.3水平子系统及涉及器件204.5管理子系统的(楼层配线间)设计214.5.1位置及线缆路由214.5.2配线架打接表格214.5.3采用PDS色标标记224.5.4 采用线缆管理器224.5.5管理子系统及涉及器件224.5.6配线架

3、附近(楼层配线间)的环境要求234.6垂直主干子系统的设计244.6.1主干布线路由244.8设备间子系统(针对中心机房)的设计244.8.1温度及湿度要求244.8.2照度要求254.8.3噪声、电磁干扰和洁净度要求254.8.4供电要求254.8.5接地、避雷要求264.8.6消防要求264.8.7电磁屏蔽及抗干扰要求264.8.8装饰要求27第四部分 项目实施管理方案271、项目实施方案271.1项目工程管理与实施271.1.1系统工程项目组271.2项目控制管理272、工程安装实施302.1硬设备安装实施303、系统测试313.1硬件及网络系统测试范围及内容31第五部分 项目服务及培训

4、方案311、项目服务312、培训内容32第一部分 网络建设一、 方案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实施内容主要为以上内部的高速数据通信、音频、视频教学系统等,以满足现有的日常办公、备课及多媒体教学的需要。1.2建设目标和要求该网络建设应该分期建设,首先建立该网络的主干,然后建立各个应用子系统,最后可通过路由器与 INTERNET相连。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软件和信息资源可使内各个单位的计算机自由访问INTERNET资源,实现学校管理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实现情报数据检索和电子邮件通讯,形成无纸办公环境和内电子公告栏。并可通过WEB服务器向INTERNET网提供信息资源(如情况,教师数据,科研成果信息,科技产业

5、信息,最新科技动态等)。另外,该网络还要挂接各种应用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1.2.1建设目标1)实现教学管理网络化,完成教学管理信息的采集、处理、查询、统计、分析。同时,实现各部门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对财务、工资、教学管理、学生、后勤等各种基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按用户需求提供必备的查询、维护权限。必要时可打印输出。 2)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化,实现教师备课电子化、多媒体化。3)保证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可持续发展性,便于教学等功能。4)网络系统必须安全可靠,保证数据的安全运行,并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5)网以INTERNET的方式来组织

6、网内信息。建立电子邮局,同时网能与INTERNET全面接入。6)接入因特网(INTERNE),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信息共享。 1.2.2建设要求 网络主干网通过单、多模光纤连接各子系统。各局域网采用快速以大网。系统采用星形结构连接。具体技术要求如下;1、网络具有传递语音、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功能,具备性能优越的资源共享功能。2、网中各终端间具有快速交换功能。3、中心系统交换机采用虚拟网技术对网络用户具有分类控制功能。4、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提供完善的权限控制5、网络具有防止及便于捕杀病毒功能能,保证网络使用安全。6、网与INTERNET网相连后具有防火墙过滤功能,以防止网络黑客入侵网络系

7、统。7、可对接入因特网的各网络用户进行权限控制。1.3设计原则根据建设目标,总体设计原则如下:与分网络建设高可靠性-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选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订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网络系统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保证满足应用系统业务的同时,又要体现出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在网络设计中要把先进的技术与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标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网络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高性能-骨干网络性能是整个网络良好运行的基础,设计中必须保障网络及设备的高吞吐能力,保证各种信息(数据、语音、图像

8、)的高质量传输。标准开放性-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等开放协议,有利于保证与其它网络(如公共数据网)之间的平滑连接互通,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地扩容和升级,并在扩容和升级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可管理性-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埠等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二、 网系统说明2.1网络总体设计针对与分网络应用状况,我们采用了光纤做为整个网主干线路,提供1000兆带宽,满足现有教学和办公,采用统一接口、标准协

9、议。方便未来线路的提升。在设备上采用三层网络设计:第一级为核心层,提供汇聚点之间的全千兆路由交换,采用 2 台三层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机,与相应的汇聚点以千兆光纤相连,形成宽带互联网络的主干,实现汇聚层与核心层的全千兆路由交换和强大的吞吐能力。第二级为汇聚层,各由1台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以星形拓扑连接至核心交换机。第三级为接入层,接入层交换机可通过双绞线电缆或光纤连接到汇聚层交换机的千兆埠。最终实现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高性能网络。2.2网络详细设计网络工程的建设我们本着“充分保护用户投资, 安全可靠,实用先进,标准而开放,便于管理和易扩容”的网络设计基本原则, 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制定如

10、下的网络设计方案。整个信息点分布情况大致为:信息点分布表楼层数据点一层96二层96三层96四层96五层96总计480设备参数详细介绍3.1核心层设备的性能要求核心层设备作为网络系统的心脏,必须提供全线速的数据交换,当网络流量较大时,对关键业务的服务质量提供保障。另外作为整个网络的交换中心,在保证高性能、无阻塞交换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稳定可靠的运行。因此在选择核心层设备的时候必须考虑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具体来说核心节点的交换机有两个基本要求:1)高密度端口情况下,还能保持各埠的线速转发;2)关键模块必须冗余,如管理引擎、电源、风扇。同时,核心交换机应支持千兆、IPV6 技术,用于满足校园网络未

11、来发展的 需求,采用硬件的方式提供线速组播、线速 QOS、线速路由和线速 ACL 的四个线速功能,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还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适用特性。综上所述,在该网络中我选用了CISCO WS-C3560G-48TS-S参数是一款标准三层无阻塞交换机,它提供了多层交换能力和线速的路由转发能力。提供24个1000BASE-LX/SX SFP光接口或者1000BASE-TX电接口(做成模块形式)或者8个固定1000BASE-TX电接口加16个1000BASE-LX/SX SFP光接口(做成模块形式),或者16个固定1000BASE-TX电接口加8个1000BASE-LX/SX SFP光接口

12、(做成模块形式),用户可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模块,以达到灵活地配置网络的目的。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配置灵活等主要特点。技术参数: 项 目规 格交换容量32GCPU266MHz转发模式存储转发界面类型10/100/1000BASE-T/ 1000FX/SX 网络安全硬件路由表、硬件ACL二层功能硬件线速MAC帧转发MAC地址学习、MAC帧转发均由硬件ASIC实现流控IEEE 802.3, 802.3u, 802.3z, 802.3ab基于埠的VLAN4096个,IEEE 802.1Q优先级IEEE 802.1p生成树(STP)IEEE 802.1D动态VLAN配置GVRP动态组播过滤(GMRP)I

13、EEE 802.1D支持VLAN内的MAC组播IGMP Snooping对IGMPv1(RFC1112)、IGMPv2(RFC2236)包进行捕获,实现VLAN内的MAC层组播链路聚合(Trunking)IEEE 802.3ad 支持同接口板内多端口的聚合、支持相同类型的不同接口板间的端口聚合IP路由功能硬件线速IP包路由硬件ASIC查路由表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TCP/IP协议栈RFC791、RFC793、RFC768等单播路由协议静态路由、RIP、OSPF v2:RFC1583组播路由协议PIM-SM标准ACL基于IP地址的硬件ACL扩展ACL基于IP地址、传输层端口的硬件ACL网管和操作

14、维护CLI支持(Console和telnet)HTTP支持SNMPRFC1157(v1)、RFC1901RFC1908(v2)RMON1,2,3,9RFC1757软件版本升级支持(Tftp方式)配置文件上载下载支持(Tftp方式)关键性能指针1000M端口包转发速率1,488,100pps二层转发能力线速三层转发能力线速最多支援VLAN数4096路由表条目数4KMAC地址表条目数16K埠镜像支持物理尺寸(LWH)409*445*44重量6.1功耗160w电源100 到240 VAC(自动适应)50-60Hz3.2汇聚层设备的性能要求汇聚层节点必须能够提供全线速的数据交换,保证接入节点和核心节点

15、数据交换的畅通无阻,同时当网络流量较大时,能够对关键业务的服务质量提供保障。从可靠性角度来说,由于电源模块是最容易出故障的设备,因此汇聚设备必须提供电源冗余。同时还要求汇聚层设备必须能够支持 ACL、QOS、策略路由等功能,为整个网络提供网络的安全和优化服务。选用了CISCO WS-C2950C-24一款高性能、可网管、可虚拟堆栈(支持专用堆栈模块)的二层以太网交换机。该交换机提供10Mbps 、100Mbps、1000Mbps的线速交换。主要应用是为网络建设提供支持二层交换的以太网交换机,或者配合特殊的软件(选件,支持认证和计费)用于宽带小区的以太网接入式汇聚设备,支持24个1000BASE

16、-TX接口和2个扩展模块。产品特性: 16Gbps背板:无阻塞架构提供线速的吞吐率 扩展模块:1000-SX/LX/T ,100 BASE-FX单模/多模 埠镜像:通过使用交换机埠对流量进行监视,可以同时监视多个埠。可以设定捕获数据报文类型(进出埠方向) WEB界面:可以通过任何Web浏览器,在网络上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VLAN支持:可以支持VLAN 组VLAN注册协议(GVRP):允许VLAN的自动获悉和动态分配 生成树协议:802.1D生成树提供冗余链接,同时避免网络循环 802.1X和RADIUS网络认证:控制基于MAC的访问认证和计费功能 埠安全性:通过使用MAC地址与端口绑定,防止未经

17、授权的设备访问,同时限定可以通过该埠访问的设备的个数;通过设置MAC地址过滤项来拒绝非法用户或者恶意攻击 在线升级:可以提供在线升级软件版本 组播探测:支持IGMP Snooping来动态侦测组播 QOS:提供high/low两级基于埠或IEEE802.1P的优先级策略 带宽控制:基于埠的带宽控制,根据特定需求来设定带宽,改变粒度为100Kbps 虚拟堆栈:通过一台分配IP的设备远程管理多台不分配IP地址的设备。将多台设备虚拟成一个堆栈组,共享一个管理IP,即通过一个IP地址就可以管理一个堆栈组中的多台设备 流控:支持802.3X流控(全双工),半双工模式支持背压 RMON:对于统计、历史记录

18、、报警和事件的支持 SNMP:支持SNMPV1/V2C,可以向远程服务器发送trap信息 AutoMDIX:自动识别所有10/100埠上的直连或者交叉电缆 日志:支持本地、内存和远程的日志功能3.3接入层交换机的性能要求对于楼栋接入节点的交换机,必须考虑到安全接入控制、线速转发、组播支持等技术。采用CISCO SRW248G4。具有 24 个 10/100M 自适应电口,2 个 100/1000M 自适应电口,可以实现对网络中关键链路和数据传输信道进行链路备份,支持堆栈技术,本方案中,根据信息点的分布情况适当的选择接入交换机的数量,所有的接入交换机均通过千兆电口与汇聚交换机相连,并向终端用户提

19、供百兆网络带宽。具有VLAN化分方便管理员进行规化,方便管理。3.4 路由器的性能要求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深刻,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会成为影响网络效能的重要问题。而 Internet 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网络系统不受黑客和病毒的入侵,如何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 性、可靠性,也是建设校园网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重要事情之一。考虑到的具体网络应用情况,可选用一台企业级千兆路由器,路由器应支持多种工作模式(NAT、路由等)、多种网络协议,具有包过滤、VPN 和入侵检测功能等。路由器来与互联网(Internet)相连,为内网用

20、户访问外网提供高质量的安全防范服务。选用CISCO 3825-SEC/K9型号的路由器设备类型企业级路由器端口结构模块化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最大Flash内存256MB最大DRAM内存1GB包转发率(Mpps)10 Mbps: 14,880 pps,100 Mbps: 148,810 pps ,1000 Mbps: 1,488,100 pps端口固定广域网接口可选固定局域网接口2 x 10/100/1000Mbps支持扩展模块插槽数6控制端口Console网络支持的网管协议Cisco ClickStart,SNMP)其它是否VPN支持是是否Qos支持是是否内置防火墙是安全标准

21、UL 60950:CAN/CSA C22.2 No. 60950,IEC 60950,EN 60950-1,AS/NZS 60950电气规格电源电压(V)100 to 240 VAC,47-63 Hz,2460 VDC电源功率(W)交流或直流电源:210W,用于系统,AC-IP电源:210W,用于系统370W,用于IP电话:360W.直流:325W外观参数重量(Kg)9.06长度(mm)373.38宽度(mm)434.34高度(mm)88.9环境参数工作温度()0 - 40工作湿度5% 95% 无凝结存储温度()-40 - 85存储湿度5% 95% 无凝结四、网络服务器系统4.1服务器系统简述

22、网络的建设是一个分步实施的过程,关键在于硬件、软件、资源和人的有效集成。其中硬件是网络构成的最基本设施,是网络高效运转的物理载体,而服务器则是整个网络的核心设备。如何正确选择网络服务器,将关系到网络建设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服务器选型的重要性,在于更充分地利用服务器资源,更好地发挥服务器性能来满足城域网应用需求,而付出的代价又是最小。如果不考虑资金问题,服务器的选择可能变得简单,可直接购买更高配置的服务器或小型机,但是在资金有限情况下,购买能够满足要求、价格合理的服务器显得很重要。科学的服务器选型关键在于寻找服务器的应用中的瓶颈,然后提高瓶颈的配置,从而避免资源的闲置或服务器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4

23、.2服务器系统选型原则建设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线教育管理和远程学习等功能,是学校教育的教学资源中心、教育中心和教学管理中心。有限网络建设建议方案中,服务器需要承担的任务主要有资源库、视频点播、课件、DNS、FTP 等,后期发展将会有 www 服务、邮件服务等,这要求网络服务器应该具有:1.高可用性 首先关注的应该是服务器的可用性。服务器担负着资源共享、远程教育和教学管理中心的任务,是整个局域网络的中枢系统,不允许有宕机的情况出现。服务器的可用性是第一个指标,关键要看采用了哪些提高服务器可用性的技术和措施。如目前大部分服务器的可用性技术可分两类:一类采用冗余技术消除单故障 点,如

24、 ECC 内存(可自动检查和纠正内存错误),RAID 硬盘(可提高硬盘数据的可靠性和硬盘 I/O 吞吐能力)、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多信道磁盘控制器、网卡冗余容错等;一类是采用热拔插技术减少故障修复时间,甚至是服务器不用停机,就可以在线更换故障部件,如热拔插硬盘、热拔插电源、热拔插风扇;另外,根据对服务器可用性要求的程度,还可以采用负载均衡集群解决方案和高可用双机集群解决方案来实现服务器系统级的容错和扩展单机所无法实现的高性能,即使有一个服务器出现故障宕机,其应用将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运行,客户端不会感受到服务器故障,服务照常提供。2.高性能 不同的应用对服务器硬件,如 CPU、内存、硬盘、网

25、络等具有不同的要求侧重,我们必须针对不同服务器应用的特点,来所侧重地选配服务器。要存储本区域的共享教学资源,就要具有大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日益增加的教学资源;要响应更多用户的并发访问请求,必须具有很好的网络吞吐能力和硬盘读写能力,磁盘的 I/O 对编目和信息存储是主要瓶颈。如可以采用多网卡或千兆网卡,采用最新的 Ultra160 SCSI 硬盘,同时要注意硬盘的转速、平均寻道时间、磁道密度和高速缓存大小,将大大影响着硬盘的读写性能;一般而言,响应并发请求,采用多处理器要比单纯提高处理器主频效果明显的多,如采用 SMP 技术;对于 WWW 服务,交互式动态页面需要较高的 CPU 处理能力,网络通讯

26、能力也是非常重要,较大的内存可作为网页的高速缓存,当使用 L2Cache 为 512K 的双路处理器和 1个 1000Mbps 网卡时,就可以完全满足每秒 1800 次点击。对于远程教育中的视频 点播服务,性能衡量指针为支持多少个 1.5MB/s 的并发数据流;一般 Ultra160 10000rpm SCSI 硬盘可支持 33 个并发流,同时根据支持的并发用户数,对处理器和内存也有一个相应要求。第二部分 服务器系统一、前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了数字化网络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但是网络的主体地位仍然是

27、教学,面向教学的各种应用仍是网络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强调教学应用的目的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主体教育思想在互联网时代所倡导的随时随地、人人参与的行为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网信息化平台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信息化平台最重要的还是服务于教学,它的核心应用是教学。如何把网络和数字化资源合理的完整的利用起来是目前信息化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的教学需要,现代中庆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智能网管的中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监控/教学评估系统”、“智能

28、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双向控制系统”、“电子监考系统”等系统应用有机的、完整的整合于网络平台上,并严格按照研发规划及市场需求,将应用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上,从而彻底解决了基于网络基础上的教学信息化应用。本系统设计具有前瞻性,满足长远发展。系统结构灵活,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典型应用模式。系统建设既可一步到位,也可以根据学校资金及需求状况分阶段建设。无论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实施,整个系统都能够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满足相应需求的功能应用系统,不会造成重复建设或系统冲突。二. 用户需求分析计算机网络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为企业的计算机管理提供了稳定的平台,

29、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网的近期建设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在建成一个适合于信息采集、共享的内部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供教学及人员培训使用的内部网络以及内部办公网络; 实现到Internet的接入,实现信息在Internet的发布;网络建成以后,要实现以下这些功能: WWW服务,作为信息服务的平台; ftp服务,作为内部共享资源的访问主要手段;综上所述,本网络的网络建设必须采用当前最新的网络技术。第三部分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一、DTT综合布线简介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通信网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从技术水准来说,基本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用户接入网不能适应新业务的要求,传统

30、的市话通信电缆已无法满足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通信发展的需要,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在最终实现光纤进户(FTTH)或光纤到桌面(FTTD)前,新型的数字对称电缆(5/6/7类数字缆)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局域网(LAN)中,FTTB(光纤到大楼)、FTTC(光纤到路边)后,采用同轴电缆和数字对称电缆(所谓的五类缆、六类缆)延伸至用户终端的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综合布线设计目标综合布线系统本着满足当前和基建期间需要的原则,考虑对数据、多媒体语音进行结构化布线,按照 ISO IEEE OSE 及 TIA568 标准,并结合中国建筑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结构

31、化布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高性能 利用当前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一个先进、实用的快速以太网网络。2、开放性结构标准化基于现在网络发展方向,采用模块设计,兼容不同硬件厂商的产品。网络采用千兆主干高速交换技术、100M 直接交换到桌面的 Fast Ethernet 的组网技术、智能化网络管等技术,适应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3、可靠性 所建系统能保证长时间的稳定、可靠运行。4、经济性 在现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保护原有的投资,建立一个高智能的系统。5、易维护性 减少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流程。6、标准性 所有设备均遵循国际标准,能支持多协议、各种通讯协议,可与其它厂商互操作。7、

32、实用性 结构化布线实现满足现在和未来数据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通信。8、灵活性 结构化布线系统满足灵活应用要求,变动和迁移设备只需通过跳线实现。9、模块化 模块化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管理,维护和扩展。三、设计原则在本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千兆单、多模光纤主干和超五类布线系统相接合的方式。1水平和骨干电缆系统采用星形拓扑。水平电缆长度最大不能超过 90 米(295 尺),如果考虑跳线、接插线和设备电缆,可再增加 10 米,超过 10 米的长度,应从水平配线系统的 90 米限额中减去。2.在每个主配线终端和通信配线间的终端应分开。3.每个工作站或工作区域

33、应有各自的四对专用水平电缆,用于话音、资料等。4.通信配线间的位置设置应满足 90 米(285 尺)的最长水平配线要求。超出90 米时,采用多个配线间。四、综合布线详细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可以连接多厂家多品种通讯设备的、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应用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由独立的模块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的更改对整体都不会产生影响。其包括 6 个主要的子系统,具体如下:室外连接电缆或光缆子系统(Entrance Facilities)入口设施 EF 子系统是用于和室外进行通讯连接的接口,例如:公共网络或办公网中楼宇间主干电缆的连接。EF 包括过电保护装置、电缆和外部网的网络连接设备。设备

34、室子系统(Equipment Room)设备室 ER 系统包括语音和数据设备,如 PBX、Host、客户机等,以及通常作为网络基点的主配线室。主配线室为通讯设备与水平交叉连接 HC 和中间交叉 连接 IC 提供连接。主干布线子系统(Backbone Cabling) 主干布线子系统是系统内从主交叉连接 MC 到中间交叉连接 IC 或水平交叉连接 HC 的部分,它由多芯光缆构成。通讯间子系统(Telecommunication Closets )通讯间 TC 子系统包括通讯设备(主要是 LAN 交换机)和水平交叉连接(电缆端接和交叉连接硬件),通常放置在同一弱电间中。水平交叉连接提供主干电缆和通

35、讯设备或水平电缆的交叉连接。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Cabling)水平布线子系统用于连接通讯间和工作区。根据工作区的要求,可以提供 4对无屏蔽双绞线或光纤(多模)连接,以满足通讯设备的需要。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工作区子系统用于和通讯终端设备进行端接,包括各种用户终端、PC 或工作站与通讯插座连接的硬件。通讯插座通常是 8 位的信息模块插座(T568AISDN或 T568BALT),用于双绞线连接。在需要光缆连接的情况下,可使用光缆线路和硬件。根据本综合布线系统的实际情况及所提出的布线需求,此次布线的任务是完成计算机、互联网、通信、光纤、数字视频的综合布线。以下将针

36、对此次布线系统的六个子系统进行详细介绍:4.1 设计分析4.1.1实现此种功能的网络技术及所需的带宽为满足系统需求,我方采用千兆位以太网解决方案(基于光纤),到桌面铜缆带宽大于250兆,同时能满足550MHZ的模拟带宽语音应用,逻辑上总线的树状星型拓扑结构。4.1.2此种网络技术需要的介质光纤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的优良传输介质,外界噪声(电磁波)对其不构成影响,同时信号不泄漏,保密性能好。光纤分为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两种。单模传输距离远,需要激光做光源;多模传输距离较近,应用普通光源(多模光缆支持激光)。光缆的传输能力在国际上用模式带宽来表示的,模式带宽与对光缆所提供的光源有直接关系。本工

37、程选用多模光纤,在850/1300NM光源下,模式带宽为200MHz*KM,千兆支持的距离为220米,如用激光做光源,模式带宽变为550MHz*KM千兆可达600米。超五类铜缆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目前超五类的标准已经通过。本工程选用的amp1.2超五类电缆的传输速率要比可靠性最高的五类电缆快。4.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4.2.1水平线缆与信息出口的连接水平UTP线缆共有8芯,按功能分成4对:其中第2、3对(IO引脚第1、2、3、6芯)为数据线;第1对(IO引脚第4、5芯)为模拟语音线;第4对(IO引脚第7、8芯)为电源线。4.3水平子系统设计4.3.1水平线缆布线设计水平布线路由:水平电缆自插座(

38、距地面通常为30CM)走墙内预埋管,至吊顶出房间汇至走廊水平线槽,最后至楼层配线间。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4.4水平布线路由图4.4.1水平布线设计下图是水平部分电缆沿公共的水平线槽分支到工作区各个插座的针对本工程的直观示意图:吊顶水平线槽(内穿水平线)信息插座(包括面板、模块和铁盒)每个插孔功能可任意由电话、计算机引出的RJ45接头办公间隔段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如下图所示: 机房的线缆可由高架地板下穿过,插座可安装在机房的

39、任意位置,此种方式灵活多变。4.4.2水平干缆需求统计水平线缆的用量按下式计算:水平线缆平均长度=(max距离+min距离)21.1+端接容限(6m)可布线缆数箱=最大可订购长度水平线缆平均长度线缆箱数=信息点数(可布线缆数箱)水平干缆需求详见附表: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统计表4.4.3水平子系统及涉及器件本工程水平布线系统选用的器件说明如下:插座模块:选用超五类模块,该种模块与固定的线缆配合时,有极好的电气性能,可以灵巧吻合地连接至任何M系列模块化插座、支架或表面安装盒中。语音与数据点均选用此类模块,便于将来二者灵活调节换用和扩展。插座面板: 规格86X86,单、双孔,墙上型安装,适配国产86X8

40、6暗盒。水平线缆:数据和语音水平线缆全部选用SYSTYMAX超五类线缆,支持高宽带应用,向后兼容5类产品,有良好的工艺设计,使其安装快捷简易。六芯多模室内光缆,用于连接工作区子系统光纤插座模块及管理子系统光纤配线柜,多模光缆可以在2KM之内高速传输数据。工作区跳线:选用RJ45RJ45跳线,支持千兆应用。线缆数量按建设方要求进行配置。4.5管理子系统的(楼层配线间)设计由于配线架使用管理子系统,因此它是整个布线系统的核心。它的布局、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使用的灵活性。4.5.1位置及线缆路由配线架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本系统

41、中由于弱电竖井面积较大,完全可以容纳管理间设备,因此将管理间设在弱电竖井内。各配线间线缆一般可从主干线槽经过防静电地板进入相应机柜,在完成分组、上架、理线、绑扎后进行最后的线缆卡接,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灵活处理,但总体须保证线缆的安全和理线的整齐美观。为了保持配线间的布局美观,引进的配线间垂直主干线槽应紧贴墙面,切忌矗立于房屋中间。要求施工时,处理好线槽入口处的切角,既不能成直角,也不可探出墙面。4.5.2配线架打接表格配线架打接表格直接提供了各个配线间之配线架的线缆打接顺序,是工程施工安装和竣工维护必备文档,非常重要!一方面能指导正常的施工,协调任务分配,另一方面起到最终核对器件搭配是

42、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和日后管理维护的参考。4.5.3采用PDS色标标记布线系统涉及大量的线路的连接,这样大量的联机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PDS色标标记方案系统而科学地规定了怎样根据参数和识别步骤,查清交连场的线路和设备端接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文文件,色标标记方案是以后的布线管理重要的技术依据。4.5.4 采用线缆管理器为了避免水平线缆因重力造成日后接触不良的可能,在本方案中使用“线缆管理器”(亦称“托线架”)。“线缆管理器”是一种安装在配线面板后部的金属托架,线缆从地面上升至配线面板后时,先固定在线缆管理器上,然后将线压入配线面板上的模块上,使模块上不会受到线缆重力的拉拽,使连接的长期可靠性得

43、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使面板后部的线缆十分整齐,便于今后扩充时填入线缆。4.5.5管理子系统及涉及器件数据配线架选择获得专利技术支持从前面端接到IDC终端的PATCHMAX模块配线架;它以精巧的模块化设计,确保其性能可靠、兼容性及快捷简易的按装,更便于灵活跳接和管理。OptiSPEED光纤配线架全面提高了管理的便利性。由于布线系统的管理子系统全部采用先进的机柜型结构,因此布线系统将在各配线机房安装若干个19英寸工业标准机柜,其数量由该机房所管理的线缆数量及网络设备的数量决定。就现场的实际考察判断,各配线间均应设有活动地板,线缆可以从地板下进入机柜,这样既方便了走线,也有利于室内的造型安排。各楼

44、层配线间内的话音主干采用了19英寸机柜配线架。这是由于在对以往的布线工程完毕后用户的跟踪了解时,经常发现用户在电话跳线完毕后,还经常有小的改变(如分机号码改变使会改变插接的位置,MODEM接入系统等等)为了方便使用,此次在楼层配线间内采用了19英寸机柜配线架。在机柜内,所有的信息点均通过一定的编号规则(该规则将根据布线标准、用户想法,并参考本的经验构成)和颜色规则,以方便用户的使用。19英寸工业标准机柜上安装非屏蔽配线盘,端接水平与主干非屏蔽双绞线;安装屏蔽配线盘,端接水平屏蔽双绞线;安装光纤配线盘,端接主干光缆;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安装计算机网络设备。4.5.6配线架附近(楼层配线间)的环境

45、要求 照度: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 电源:无源布线系统,本身不需要电源。但为了保证在安装、测试及今后维护时可能使用电源,建议安装若干电源插座,每一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如有其它设备另加);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并根据该楼层上网络设备对电源的实际需求,配备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电源系统(包括UPS系统); 温度:配线架旁网络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工作温度应保持在18-27之间; 湿度:配线架旁的湿度应保持在30%-50%之间;洁净度:确保配线架上各种插座工作性能良好,要求配线间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并做到室内无尘。 接地要求:提供

46、合适的接地端,机架/机柜应用直径4mm*4mm的铜线连接至接地端; 单独接地电阻不大于4奥姆;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奥姆。4.6垂直主干子系统的设计4.6.1主干布线路由干线区子系统示意图4.8设备间子系统(针对中心机房)的设计设备间配置:计算机主机房安装19英寸标准机柜,数据主干采用机架式光纤连接中心与超五类非屏蔽配线盘;电话通信机房安装19英寸标准机柜,通信主干采用S110 19英寸标准配线架。根据用户需求,本设计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所规定的标准,本着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进行合理设计。机房设计主要负责管理其中安装并运行的DLP拼接投影显示墙,大型音、视频矩阵处理主机,计算机网络核心设备,程控交换机设备,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