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988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贡嘎县杰德秀镇防洪工程.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绪言11.2 水文气象21.3 地质41.4 工程任务和规模7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91.6 金属工程101.7 施工及进度101.8 工程占地141.9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141.10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141.11工程管理151.12节能设计151.13 投资概算151.14 经济评价161.15结论与建议161.16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综合特性指标162 水 文182.1 流域概况182.2 气 象182.3 水文基本资料192.4 设计洪水212.5 泥 沙232.6 冰 情242.7 水位流量关系243 工程地质273.1 勘察工作概

2、况273.2 区域地质概况273.3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93.4 天然建筑材料323.5 结论及建议334 工程任务和规模344.1 社会经济概况及防洪要求34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54.3 工程任务及规模374.4 堤线和堤距的确定384.5 设计水面线推求394.6 堤顶高程的确定435 工程布置及其建筑物485.1 设计依据485.2 堤身方案比较525.3 工程总体布置555.4设计计算605.5 工程量统计计算666 金属结构677 施工组织设计687.1 施工条件687.2 天然建筑材料737.3 施工导流737.4 主体工程施工747.5 施工总布置767.6 施工总进

3、度778 工程永久占地及赔偿798.1工程永久占地798.2工程永久占地赔偿799 水土保持设计819.1 设计依据819.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829.3 水土流失预测849.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849.5 投资说明8510 环境保护设计8610.1 设计依据8610.2 环境保护设计8810.3 环境管理9010.4 环境保护投资9011 工程管理9111.1 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9111.2 工程管理9111.3 工程观测9211.4 工程招投标9312.节能设计9412.1编制依据9412.2工程节能设计9512.3主要结论和建议10413 工程概算10513.1 编制说明10514

4、经济评价11014.1 概述11014.2 国民经济评价11014.3 财务分析11415 综合评价与结论116附件一:工程现场图片附件二:设计委托书附件三:水文审查意见附件四:地区审查意见1 综合说明1.1 绪言1.1.1 工程位置杰德秀镇位于县境东部,东接扎朗县,西邻吉雄镇,北隔雅鲁藏布江与昌果乡相望,南倚朗杰学乡。杰德秀是闻名的“围裙之乡”,也是“八大古镇”之一。杰德秀,系藏语“口齿伶俐”之意。曾名姐得秀、杰得雪等。1959年建区,辖3个乡。1987年建杰德秀乡,1999年改称杰德秀镇。面积约210平方千米。辖杰德秀、色麦居委会和秀尔、克西、果吉村委会,有2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杰德秀居

5、委会。人口7913,均为藏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牧、副、手工业。耕地面积1417亩,种植青稞、小麦、土豆和油菜,是贡嘎县粮食主产区之一。草场面积9671.5公顷,主要饲养牦牛、黄牛、山羊和绵羊。全镇有133.4公顷湿地保护区,栖息着黑颈鹤、黄鸭、白鸭、斑头雁等野生保护动物,还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全镇有交通运输、粮油加工、机械修理等各种服务业120户,镇中心建有杰德秀镇围裙厂。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位于杰德秀镇和朗杰学乡的姐德秀曲段上,河长19.5km,为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工程区见下图1.1.2 兴建缘由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段现有防洪堤都是群众义务投劳修建,经过不同时期逐渐加高形成

6、,没有对洪峰的大小、河床的行洪能力做科学的推断和理论计算,致使堤防不能满足行洪需要,经常造成坍塌和冲坏,造成群众抗洪抢险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地质结构的不稳定性造成暴雨冲刷,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大量的堆积物随洪水下泄,在河道平缓地带滞留,形成河道阻塞,河床抬高,一到汛期,河道附近的村庄、农田、渠道、公路被淹没,群众蒙受严重损失。当前河流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贡嘎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并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对提高贡嘎县的防洪标准,为贡嘎县扩大林草面积、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营

7、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其整体效益,最大限度的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1.1.3设计工作过程受山南地区贡嘎县水利局的委托,我院于2009年7月上旬对位于贡嘎县朗杰学乡和杰德秀镇的姐德秀曲段进行了现场查勘和调查研究,在充分考虑贡嘎县县委和水利局的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于2011年9月编制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2 水文气象1.2.1气候气象特征该区域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温差相对较大,无霜期短,冬季多大风雪。根据贡嘎县气象局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8.6;极

8、端气温最高30.2,最低气温-17.0;相对湿度43%。空气干燥,干燥度大于3.1,多年平均蒸发量2640mm(20cm口径),多年平均降雨量379.6mm,69月降雨329.3mm,占全年的89%,最大日降水量35.9mm,夜雨率80%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38.6h,无霜期为145d,最大冻土深0.29m,多年平均风速为2.5ms,最大风速17.0ms。1.2.2参照站选择项目区周边分布有雅鲁藏布江中游羊村水文站、增久曲沃卡水文站。经与设计流域对比分析,无论降水条件、地理环境、下垫面因素等,都与沃卡相似;本报告选用沃卡站为参证站推算设计年径流、洪水。沃卡水文站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白堆区

9、北巴村,为增久曲(沃卡河)中游控制站,地理坐标为东经9212,北纬2918,该站于1971年4月设立,属专用水文站,测验项目为水位、流量、水温、气温,测验方式为驻测,资料整编达到精度要求,1979年停测。沃卡河站控制流域面积1434km2,径流主要由降水、地下水和冰川融水补给,控制断面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00mm,多年平均流量18.5m3/s、多年平均洪峰流量95.6m3/s,径流变差系数Cv=0.35,偏态系数Cs=3.0Cv 。 沃卡水文站已有资料均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收集整理,所有资料已收入西藏水文数据库,资料成果可靠。1.2.3设计洪水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杰德秀镇段河道的水

10、面线因比降较小,加之各段距离较短,故本次洪水水面线采用水面比降法推求。但是由于江雄水库以上流域面积为154km2,占到总面积的1/3左右。征求水文意见,洪峰流量减小,所以利用P=20%洪峰流量作为本次设计流量。见表1-1、1-2、1-3。表1-1 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杰德秀镇处断面的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洪峰流量以m3/s计)设计频率P(%)1210/351020多年平均模比系数KP2.582.282.081.891.591.29洪峰流量Qm14012311310286.069.854.1表1-2 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岗泽村处断面的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洪峰流量以m3

11、/s计)设计频率P(%)1210/351020多年平均模比系数KP2.582.282.081.891.591.29洪峰流量Qm111.4698.4989.8581.6568.6855.7243.2表1-3 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朗杰学乡处断面的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洪峰流量以m3/s计)设计频率P(%)1210/351020多年平均模比系数KP2.582.282.081.891.591.29洪峰流量Qm78.6969.5463.4457.6548.4939.3530.51.2.4泥沙设计流域山高坡陡,地质结构比较破碎,山体表层多松散堆积物,但其上源天然草皮覆盖率较高,人为破坏较少

12、,在雨水和洪水较大时,河水含沙量较大。由于设计流域没有泥沙资料,现参考雅鲁藏布江羊村水文站的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03T/km2)推算设计断面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杰德秀镇段W=MS=103541=5.57万吨 岗泽村段 W=MS=103400=4.12万吨 朗杰学段 W=MS=103250=2.56万吨 1.2.5冰情 工程所在区为河流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据贡嘎县水利局技术人员从当地老百姓口中了解知道,工程所在姐德秀曲每年12月次年2月有不同程度的少量的岸冰及稀疏流冰花,无连底冻的现象,最大冻土深0.29m左右。1.3 地质1.3.1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岗底斯山脉南麓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汇合地段。

13、地形上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态势。山势陡峻,除两侧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过,沿途形成大小不等的冲洪积扇坡地及河流阶地。形成较为宽阔的谷地。1.3.2 地层岩性本区河谷两岸出露基岩主要为三叠系地层,河谷阶地中主要发育有第四系冲洪积(Q4alp)及坡残积(Q4del)等松散沉积物。1.三叠系修康群(T3xk):岩性为页岩、石英砂岩:区内广泛分布,与其它岩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第四系 冲积层(Q4al):为浅灰色、黄灰色砂卵砾石、砂质粘土、角砾碎石、粉细砂,主要分布于河床、漫滩。该地层结构较松散,透水性强,呈湿饱和状,厚度一般大于3米。 洪积层(Q4pl):主要分布于漫滩、

14、阶地,由碎块石、砾石、砂质粘土组成,结构较松散稍密,透水性较强,呈稍湿干燥,厚度一般46m。 残坡积层(Q4del):主要分布于宽谷两侧山前斜坡地带,为灰黄灰褐色,以碎块石土或角砾土为主,厚薄不一,厚度一般25米。3.岩浆岩(53-6):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岩性为灰白色花岗岩、花岗斑岩,块状构造,中粒结构,在工作区北部区域呈零星状、条状分布。1.3.3 地质构造及地震1.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及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缝合线上,主要受雅鲁藏布江构造带的影响,断裂构造包括现今活动强烈的区域性断裂、早期断裂及新生的次级断裂与一些块体内部断裂。近东西向断裂以逆冲活动为主,北

15、西向断裂以右旋走滑挤压为主,近南北向断裂具有张性活动特征。2.地质构造该区域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藏中地震带交汇地段,主要受雅鲁藏布江构造带的影响,据历史地震资料表明,场区外围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较高,但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中强以上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北部,而本工程区沿线及其西北侧和东南侧地区的历史及现代地震活动则相对稀少,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活动频率较低。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3.4 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内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第四系孔隙潜水

16、,主要赋存在河谷地带,含水层以冲积、冲洪积的卵砾石为主,地下水主要由雨季洪流、融冰雪水、基岩裂隙水和大气降水补给。裂隙水分布于基岩山区,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和融冰雪水补给,沿裂隙以潜流形式补给第四系孔隙潜水。1.3.5地质评价本次河道治理总长8.5 km,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相近,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拟建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亦基本一致。 1.边坡稳定性评价区内斜坡沿河谷两侧山前连续分布,自然坡度一般在20-35度,局部呈陡崖,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岩石风化碎屑物质组成。局部地段前缘经河水浸泡和冲刷掏蚀,会产生小规模松散层的局部滑塌,但普遍距堤防和河道较远,不会产生较大的

17、影响。工程区内的边坡稳定条件总体较好。2.堤基稳定性评价拟建堤防总长8.5 km,基本沿一级阶地前缘及漫滩展布,地层主要由砂卵砾石、碎块石、角砾和砂质粘土组成,结构稍密中密实,呈稍湿干燥状,厚度一般35m。该地层均为粗颗粒结构,压缩性小,无软弱夹层,不存在滑动不稳定问题,整体稳定性良好,适宜作为堤基主要持力层。挖除的砂卵砾石混土层用于堤基或堤侧边回填。3.堤基渗透稳定评价堤基均由砂卵砾石、碎块石、角砾和砂质粘土组成,透水性强,渗透系数一般为510-1810-2 cm/s,存在一定程度的渗透问题,允许水力比降建议值为0.14,建议通过计算确定堤基渗透稳定问题,并考虑一定的防渗处理措施。4.堤基震

18、动液化分析评价该堤基为第四系砂卵砾石、碎块石、角砾,属中等坚硬场地土,根据土层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按规范要求对堤基土的震动液化进行如下判定:河床漫滩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大于70,不存在液化问题。5.抗冲稳定分析据水利水电工程手册提供漂卵砾石不冲流速经验值V允=0.751.2m/s,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存在冲刷稳定问题,但十年一遇洪水流速大于经验值,应注意冲刷不稳定问题。6.堤基承载力评价砂卵砾石、碎块石、角砾土,上部含土量较多,下部较少。该层压缩性小、承载力较高,承载力特征值为200-220Kpa,满足该工程设计要求,作为堤基持力层是适宜的。

19、7.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地质建议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见附表一。砂卵砾石混土:承载力特征值fk=200220KPa 天然密度=1.90g/cm3 干密度d=1.79g/cm3 水上坡角=30 水下坡角=28 J允=0.18 K=510-1210-1cm/s 与混凝土摩擦系数0.401.3.6天然建筑材料1.块石料:该工程块石用料约3.4万m3,本工程所用石料在陇巴村已开发石料场可直接购买,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坚硬,采取率为60%以上,料场有便道直通省道,交通方便,平均运距约42km。料场主要质量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贮量约满足设计工程需求。2.混凝土粗、细骨料:本工

20、程所用砂料,砾石料均在陇巴村已开发料场购买,砂料平均运距37km,其中含砂率为30%,为中细砂,砾石料平均运距37km,含量为60%,弃料为10%。质量及贮量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可直接购买。3.筑堤料:取自周围一级阶地及河滩地,可利用层厚大于3m,岩性为砂卵砾石,贮量约为10万m3,可用来作为堤防后坡填筑料,剥离层厚0.1m。采取率为80%左右。质量较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1.4 工程任务和规模1.4.1工程的必要性1.防御洪涝灾害,关系到工程区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关系到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因此,搞好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

21、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近些年来中小河流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已成为贡嘎县洪涝灾害的主体。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包括3个工程段:1)杰德秀镇段;2)岗泽村段;3)朗杰学乡下游段。目前贡嘎县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滞后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防洪基础设施薄弱。其中杰德秀段现存堤防双边长为2000多米,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干砌石,一部分为铅丝笼,且大部分已破损,在洪水来临时已不能防御抵挡洪水,容易垮塌,杰德秀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已得不到足够安全保障,同时影响制约着杰德秀镇的经济发展,城镇规划、美观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雨季来临时,有山体存在的地方,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爆发,当山洪下来时

22、,这对位于山脚下居民生命安全存在着严重危险,田地也会被冲毁。而岗泽村段、朗杰学下游段,现有堤防破损严重,甚至无堤防,汛期江水漫溢,不能顺利排放,淹没大量农田、林地,威胁着贡嘎县城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进行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建设,可保护:杰德秀镇段保护322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耕地4500亩、林地1200亩。岗则村段可保护22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保护耕地3120亩、林地1300亩、新开发耕地1100亩。朗杰学段可保护241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耕地1300亩、林地360亩、草地555亩。使其与工程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相适应,不仅

23、是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1.4.2工程任务通过对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的实施,使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重点河段防洪能力得到增强,重点地区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保证治理范围在遇10年一遇洪水时的防洪安全,维护该区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1.4.2工程规模堤防工程总长度为8500.0m,其中铅丝笼河堤5952.0m,浆砌石河堤2548.0m。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针对保护

24、对象的重要性,确定该工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保证工程区在遇10年一遇洪水时的防洪安全。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杰德秀段堤防双边总长4803.2m,堤顶宽度为3m,采用铅丝石笼和浆砌石两种结构形式。其中浆砌石河堤长2548.0,铅丝石笼河堤长2255.2m。浆砌石河堤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l:1.5,迎水坡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基础为浆砌石结构;铅丝石笼河堤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l:1.5,迎水坡采用铅丝石笼挡土墙结构,基础为铅丝石笼结构。岗泽村段堤防双边总长2457.0 m,堤顶宽3m,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1:1.5,迎水坡采用铅丝笼干砌石结构,基础为铅

25、丝笼干砌石结构。朗杰学段堤防双边总长1239.8 m,堤顶宽3 m,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1:1.5,迎水坡采用铅丝笼干砌石结构,基础为铅丝笼干砌石结构。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5.1 工程布置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修筑堤防总长度为8500.0m。本次设计依据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结合贡嘎县城乡发展规划和该区域灌排规划,修筑贡嘎县姐德秀曲段防洪工程堤防,与已建雅鲁藏布江防洪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洪工程体系。堤防工程主要是在贡嘎县姐德秀曲段。堤防结构和护坡的形式均需在方案比较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合理的确定堤线走

26、向,选择既坚固可靠,又经济实用的护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堤线选择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堤线布置力求平直,各堤段平缓连接,没有出现急弯,不与河争地,保留河滩原行的水域、湿地及串沟,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堤线布置在土质条件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避免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同时堤线布置减少迁占,并考虑建成后便于管理维护、防洪抢险。1.5.1 堤线布置本次设计,堤线基本沿天然河道布置,没有裁弯取直。1.5.2 主要建筑物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由堤防工程与交叉建筑物工程组成。1)堤防工程堤防工程总长度为8500.0m,其中铅丝笼

27、河堤5952.0m,浆砌石河堤2548.0m。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杰德秀镇段堤防双边总长4803.2m,堤顶宽度为3m,采用铅丝石笼和浆砌石两种结构形式。其中浆砌石河堤长2548.0,铅丝石笼河堤长2255.2m。浆砌石河堤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l:1.5,迎水坡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基础为浆砌石结构;铅丝石笼河堤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l:1.5,迎水坡采用铅丝石笼挡土墙结构,基础为铅丝石笼结构。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岗泽村段堤防双边总长2457.0 m,堤顶宽3m,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1:1.5,迎水坡采用铅丝笼干砌石结构,基础为铅丝笼干砌石

28、结构。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朗杰学段堤防双边总长1239.8 m,堤顶宽3 m,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边坡为1:1.5,迎水坡采用铅丝笼干砌石结构,基础为铅丝笼干砌石结构。2)交叉建筑物工程为了方便老百姓下河取水、洗衣,本次设计特在杰得秀镇段左岸桩号1+700、右岸桩号0+300;朗杰学乡段右岸0+200、0+600处设置4道下河梯步。梯步结构为混凝土结构。1.6.3 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30314m;砂砾石回填68646m;混凝土131m;浆砌石8771m;铅丝石笼块石23139 m,沥青木板伸缩缝755 m2,河道疏通19800m;钢筋石笼块石447 m。主要材料量:钢筋83t;

29、水泥931t;木材17 m;砂3486m;块石33737m;卵石123m,人工工时401530工时。 1.6 金属工程本工程无金属工程1.7 施工及进度 1.7.1 施工条件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挖填土料为类土,全年可施工天数为220天左右。筑堤土料取自河漫滩的砂砾石料,砂从料场直接采购供应,石料直接从附近石料场采购供应。水泥、木材等材料从拉萨采购供应。施工用水可直接利用水泵抽取江水或地下水。供电由柴油发电机组提供。堤防工程施工采用74kW推土机摊铺,压实以蛙式打夯机为主。场外交通利用从贡嘎至乃东公路,场内道路利用原有道路及河漫滩的砂砾料修筑临时坡道和施工便道。1.7.2 施工导流根据

30、地形条件和水面线及施工要求,部分堤线沿线施工时需做围堰,采用简易围堰导流方式。1) 施工围堰设计围堰采用基础开挖土沿基础开挖线堆筑。迎水面坡比1:0.5,背水面坡比1:0.8,围堰高度根据水深根据5年一遇洪水,高度为1.2m,堰顶宽0.8m。2) 施工排水施工排水主要包括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初期排水可直接利用2.23.7kW汽油泵将基坑积水抽排至河道内;经常性排水采用明排方案,即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内设集水井,基坑渗水均汇流至集水井内,然后用汽油泵抽排至河道内。经计算杰德秀段堤防防护坡齿槽排水台时数为3605台时,岗泽村段堤防防护坡齿槽排水台时数为1854台时数为;朗杰学乡下游段堤防

31、防护坡齿槽排水台时数为895台时。1.7.3主体工程施工1.7.3.1总的施工要求1.严格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及图纸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若施工中遇到问题需要变更设计时,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2.严格执行施工工期的规定。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及工程安全渡汛,各有关单位必须精心组织,确保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3.加强施工管理,杜绝责任事故,做到安全文明施工。4.实施严格的工程监理制度,切实控制好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管理好各项有关合同。1)堤防工程本堤防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等级为5级。堤防总长度为8500.0m。主要工程量包括堤防填筑碾压,混凝土工程量较少。1.施工方法与施工机

32、械(1)土方工程筑堤土方挖运采用1m3挖掘机配5t自卸车施工,基础土方开挖采用0.5m3挖掘机施工,护坡的削坡土方采用人工施工。基础回填用2.8kw蛙式夯实机夯实,控制相对密度不小于0.60。堤身回填土方压实以用2.8kw蛙式打夯机。每层填筑料厚度不超过0.5m,碾压后控制干容重大于1.86t/m3,控制相对密度不小于0.60。(2)砌石工程砌石工程主要包括:堤防迎水坡浆砌石护坡及浆砌石基础,铅丝笼干砌石护坡与基础,石料运抵工地后均采用人工搬运就位,人工砌筑。堤防堤身完工后要进行削坡,人工砌筑护坡M7.5浆砌石,表面要平,砌体砂浆采用混凝土搅拌机拌制,人工胶轮车运输。铅丝石笼采用8#钢丝编制笼

33、体,网眼尺寸0.150.15m,长、宽、高分别为1.m左右。人工填毛石,毛石粒径不小于0.15m。箱体安装时将制作好的网片打开调正,用扎线捆绑,每20cm处设一扎点,一次成型,内设八字线进行箱体定型加固,再将箱体放到固定位置,箱体错缝搭接,与相邻箱体用扎线连接,形成整体。然后填料,石料摆放有序、合理,大小均匀、密实,严禁使用锈石、风化石,箱体填石直径大于300mm。填石时,要求每层均匀放置,及时调整相体线条,保证砌体线条平顺,倾斜度一致。填石完成后进行封盖,用扎线扎紧,扎线间距20cm。砌石过程中石料要轻拿轻放,所有扎线甩头均要朝向箱体内部,不得朝外,护垫摆石时,下部石料要削去棱角、砸圆滑。

34、堤防块石砌筑时,因有倾斜角度,边砌边分层回填、分层夯实,保证回填质量。2.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1)土方工程的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的筑堤土料为河漫滩砂砾石土。堤防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做现场碾压试验,以确定铺土厚度、碾压遍数、最优含水量等有关参数,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执行。堤身填筑、压实、削坡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岸坡的扩砌等工作。严禁先砌坡、后填土的施工方法。(2)浆砌石的质量控制石料应上下是大致平整,无尖单薄边;砌石应采用坐浆法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石头的底面及四边的水泥砂浆应包裹严密,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

35、片石嵌实。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出现离析、析水时应重新拌合,已初凝的不得使用。浆砌石基础施工要边施工边排水,保证基坑无水状态。水泥砂浆标号不小于M7.5,其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3)铅丝笼干砌石的质量控制每个铅丝笼笼长5.0m,铅丝石笼采用8#钢丝编制笼体,网眼尺寸0.150.15m,人工填毛石,毛石粒径不小于0.15m,回填开挖料,碾压后控制干容重1.86t/m3以上,控制相对密度不小于0.60。笼内的干砌石首先将大石块摆放在笼内的周边,其内部可用小些的石块填充,以不漏出为原则,严禁使用风化石和鹅卵石,砌石应垫稳填实,与周边砌石紧靠,严禁架空,严禁出现通缝、叠砌和浮塞。(4)混凝土工程的质

36、量控制混凝土工程由于工程量较小,浇筑强度较低,故选用0.4m3混凝土搅拌机拌制,进料采用胶轮车运输,混凝土熟料采用胶轮车水平运输,卷扬机垂直运输入仓。入仓后的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或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并采用人工洒水的办法进行早期的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工程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并在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严把质量关。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设计确定,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混凝土取样试验,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工程的质量。1.7.4 施工总布置1.7.4.1 施工道路1.本工程穿过贡嘎县至乃东县公路,施工区周围为田地、居民区,场外公路利用原有道路即可。2.场内道路

37、为方便施工,场内尚需在堤防外侧紧靠堤防处利用砂砾土料修筑部分临时斜坡道及施工便道,斜坡道每隔300m设一处,斜坡道及施工便道均宽4.0m,与堤防相接。1.7.4.2施工仓库与施工工厂本工程石料堆场、部分施工材料及器材仓库等沿河道方向于堤防外侧相隔适当距离进行布置;施工机械停放场地、综合加工厂及油库等均采用分段集中设置方式;砂子及卵石堆场、水泥仓库、混凝土拌和系统等则紧邻各混凝土建筑物设置。施工机械的维修、养护可在贡嘎县进行。经计算施工仓库面积:杰德秀段100m2,岗则村和朗杰学段150 m2。1.7.4.3 临时办公及生活设施为便利上下工地及对工程施工实施有效的管理,本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采用分

38、段集中设置方式,即于河道堤防外侧较平坦处并靠近各主要建筑物设置。经计算,生活区面积:杰德秀段150m2,岗则村和朗杰学段200 m2。1.7.4.3 工期安排根据工程建设的规模内容及建设单位的要求,本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定于第一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进行工程准备;10月初到11月底进行堤防清基;11月初到第二年1月中旬进行堤防基础开挖;第二年1月中旬到2月底进行堤防浆砌石,铅丝笼基础;12月初到第二年2月底进行堤防土方回填;1月初到3月中旬进行堤防岸坡护砌、护坡;1月初到3月中旬进行堤身排水、堤顶混凝土压顶;3月中旬到3底进行竣工清理。施工进度计划详见表7-1。 1.8 工程占地贡嘎县姐德秀曲

39、杰德秀镇防洪工程的建设,工程占地主要是施工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该工程总占地为95.12亩,其中工程永久占地为72.375亩,临时占地为22.75亩。占地为未利用地(河滩地),不需赔偿。1.9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工程施工的同时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堤防护坡在削坡后要及时护砌,堤坡取土区和弃土区要合理规划,有序开挖,合理堆放,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采用壤土覆盖、整平,并种草植树,恢复植被,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可以美化该区域环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6.20万元。1.10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工程施工可能对些环境因子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生产和生活废水经处理后

40、达标排放。对易漂尘的施工现场和道路要及时洒水,避免粉尘在工区及周围环境中扩散,保护大气环境;施工机械选用低噪音设备,并尽量将用噪声设备施工阶段安排在白天进行,减少扰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尽量减少和消除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对流域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和方向。项目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无制约性环境因素,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监督和管理。环境保护投资2.48万元。1.11工程管理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建成后,设管理人员1人,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以确保工

41、程安全运行,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为当地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工程保护范围与管理范围均为护堤地外10.0m。1.12节能设计为了贯彻执行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调控目标,使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投产运行后符合节能降耗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遵照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 号),并根据水利部的有关规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编制标准。在编制中既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又密切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和实际,进行节能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

42、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技术准则和要求,一般规定,节能设计基本资料,工程规划与总布置节能设计,建筑物节能设计,机电及金属结构节能设计,施工节能设计,工程管理节能设计,节能效果综合评价。1.13 投资概算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工程总投资1310.2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097.75万元,临时工程29.12万元,独立费用112.69元,基本预备费61.98万元,水土保持费6.20万元,环境保护2.48万元。1.14 经济评价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从国民经济角度分析工程的盈利能力,根据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进行。由上述概

43、算工程费用和效益,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表13-1,按社会折现率12计算各评价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4,经济净现值为1107.56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84。由计算的各项指标值可以看出,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0。因此,从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来看,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1.15结论与建议贡嘎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素有西藏“窗口”和“门户”之称。区域内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为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防洪工程治理的保护重点杰德秀镇是全区八大古镇之一。随着工程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嘎县姐德秀

44、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将成为工程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保障,兴建该工程,不仅地方要求迫切,而且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应成为重点扶持的对象和重要的投资项目。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设计方案符合当地实际,工程措施可靠,技术可行,工程投资和经济评价各项指标合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议尽早立项批复并组织实施。1.16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综合特性指标表1-2 贡嘎县姐德秀曲杰德秀镇防洪工程综合特性表序号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姐德秀曲Km2541河长Km36平均比降22.42设计洪水成果P=5%m3/s102P=10%m3/s86.0P=20%m3

45、/s69.8二工程效益指标1保护人口人78512保护耕地亩89203保护林地亩28604保护草地亩555三主要建筑物堤防工程m8500.0新筑浆砌石堤防:顶宽3.0m,迎水坡垂直地面、背水坡1:1.5;新筑铅丝笼干砌石堤防:顶宽3.0m,迎水坡边坡垂直地面,背水坡1:1.5四主要经济指标总投资万元1310.21其中:建筑工程部分万元1097.75临时工程万元29.12独立费用万元112.69基本预备费万元61.982 水 文 2.1 流域概况杰德秀镇位于县境东部,东接扎朗县,西邻吉雄镇,北隔雅鲁藏布江与昌果乡相望,南倚朗杰学乡。杰德秀是闻名的“围裙之乡”,也是“八大古镇”之一。杰德秀,系藏语“口齿伶俐”之意。曾名姐得秀、杰得雪等。1959年建区,辖3个乡。1987年建杰德秀乡,1999年改称杰德秀镇。面积约210平方千米。辖杰德秀、色麦居委会和秀尔、克西、果吉村委会,有2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杰德秀居委会。人口7913,均为藏族。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