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995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和价值增殖.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和价值增殖教 案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在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剩余价值理论,认清资本、剩余价值的一般属性和剩余价值生产和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为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再生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一、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二、资本的增殖过程 三、资本积累教学重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划分的重大意义;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教学时间:6课时第三章 资本和价值增殖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地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迈进,根本的一点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所带来

2、的另一个必然结果则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涌现。社会财富一般表现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形态,如汽车、房子等,同时表现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客观存在的、以货币来计算的价值形态,如国民生产总值等。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增殖的前提和关键是什么?这是本章需要阐明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讲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在当今的商品社会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和交换的媒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是如何实现价值增殖的?是什么原因促使货币在永不停止地做“滚雪球运动”呢?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从了解资本运动的总公式开始。(一)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即我们通

3、常所讲的“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东西,正如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常常发现,在有些领域,货币往往只能买一些我们需要的等值商品,如衣服、食品等。而同样是这些钱,一旦从我们手上转移到企业家手中,并且被用来投资的话,其结果就可能会生出更多的钱来。事实上,当货币在某些领域能“由少变多”时,它已经由货币变为“资本”。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资本其实是货币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然这两者并不完全相同。换句话说,资本都是货币,但货币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当货币能够“以少变多”带来增殖时,货币才变成资本。因此,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由此可

4、以看出,资本最初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并不就是资本。对于这种区别,从静态的角度,是无法看出来的,只有从它们的运动过程,即流通过程来考察,才能看的清楚。因此,需要弄清楚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即WGW。是先卖出商品,取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起点是商品,终点也是商品。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即GWG。是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 它们之所以都叫流通公式,因为它们都包括买和卖两个阶段,都是买和卖的统一,这是它们最主要的共同点。这儿我们要着重分析的是它们的区别。

5、2、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这两个公式从表面上看,虽然只是买与卖在顺序上的不同,但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是媒介,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另外一种自己需要的商品,是为了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比如某人有两幢房子,但他需要一辆汽车,于是他卖出一幢房子,首先完成WG过程。但完成这一过程的目的并不在于G,而是为了完成GW这个过程,即用获得的G来买汽车,取得汽车的使用价值,;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商品则成为流通的媒介和跳板。货币所有者先买进W的目的是为了把它再卖出去,重新取得货币,是为卖而买,从而取得交换价值。当然,货币所有者并不

6、是因为买来卖去好玩才这么干的,而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隐藏在资本流通公式的内容里。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在商品流通公式中,两端虽然都是商品,价值上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如房子和汽车;在资本流通公式中,两端都是货币,虽然在质上是相同的,但价值的量却不同,收回的货币有了一个增殖额。所以资本流通的完整公式应该是:GWG,G=G+G。如100元W120元,120元=100元+20元。(小鱼饵抛出去,钓回一条大鱼,这正是货币所有者发现的秘密)这个20元的增加额,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两种流通的限度不同。商品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只要交换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7、,流通就结束了,转而进入消费过程。例如卖掉10尺布,买回1担米,这米就用来烧饭了,不再进入流通领域。所以简单W流通是有限度的;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必须不断的运动,因此其流通是无限的。因为资本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价值才能增殖,一旦停止流通,资本也就失去了增殖的功能,也就丧失了作为资本的本质特征,它也就不能成为资本了,而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货币了。上述可见,作为资本的G和作为一般W流通媒介的G,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般W流通中的G,只是充当W买卖的中介,其自身不会有任何的变化,只不过是从一个所有者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手中而已;而作为资本的G则不同,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m)。这就是它们最本质的

8、区别。刚才讲的GWG这个公式很重要,我们称它为流通领域中资本运动的总公式。以后我们分析其它各种资本,如商业资本、产业资本时,都要用到这个公式。对于这个资本总公式,我们不仅要问,在流通中G是如何变为G的呢?下面讲(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存在着什么矛盾呢?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从表面上看,资本总公式GWG和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具体说来,按照价值规律,W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在流通领域W是按照它包含的价值量进入交换的,因此,在流通中价值应该只发生形式的变换,并不包含价值量的改变。因为按价值规律的要求,W必须实行等价交换。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经过一买一卖的过程,资本发生了增殖

9、。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如何形成的呢?也就是说,增加了的那部分价值是从何而来的呢?资本增殖额的来源首先,它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流通中可以产生m,那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在前面讲过,价值是人们在生产W时由抽象劳动凝结而成的,在流通中仅仅是价值形式发生变化,由G到W,由W到G,价值量不会改变。因而在市场上,不论你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m。等价交换,毫无疑问不会产生m,否则,就不能称为“等价”;而不等价交换也不会产生m。在市场上,不等价交换无非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贵卖,一种是贱买,还有一种是既贱买又贵卖。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三种情况能否产生m。先看第一种情况

10、,假如有人贵卖,明明100元的W,他却卖120元。表面上看他多得了20元,可这是暂时的。因为你能贵卖给别人,当你向别人买东西时,别人也能贵卖给你,正好相互抵消;第二种情况,假如有人贱买,明明100元的W,他却只花了80元买来。可与这一种情况相似的是,既然你能贱买别人的W,别人也可以贱买你的W,也只能是相互抵消;第三种情况,假如有人特别狡猾或者聪明,是既贱买,又贵卖,他是赚钱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上必定有个愚笨的人是既贵买又贱卖。所以,这种情况仅仅是改变了W总价值量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并不能增加原有的社会价值总量。因此,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m。所以,马克思说:“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

11、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和商品交换都不创造价值。”(资本论第一卷,第186页)其次,它又不可能离开流通产生。m不能从流通中产生,那么离开流通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行。因为离开了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既不买,也不卖,自己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严格地说,他的生产物已不是商品了,即象我们通常讲的“自己种粮自己吃,自己做衣自己穿”那样,当然不会有价值增殖。由此可见,要解决GWG矛盾,必须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换句话说,既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在商品交换时实行等价交换,又要在流通过程终了时实现价值的增殖。

12、这岂不是一个矛盾的两难选择吗?这个难题,马克思在科学分析的基础,历史地解决了。他第一个揭示出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个要害问题,从而找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我们就可以一步步地看到,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表面上看起来有矛盾,而实际上并不矛盾。所以,劳动力的商品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GWG矛盾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讲劳动力的商品化这一问题。二、劳动力的商品化首先明确什么是劳动力?所谓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通常用字母A表示。劳动力在各个社会都存在,只要有人类,就有劳动力。但A并非天然就是W,它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成为W。需要具备什么

13、条件A才会变为W呢?(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为条件。劳动力虽然生来就是劳动者个人所拥有的劳动能力,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并不都是归劳动者个人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和农奴虽有劳动能力,但由于其人身归属于奴隶主和依附于大土地所有者及领主们,没有劳动力的所有权,或没有完整的劳动力所有权,也就不能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经过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消灭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超经济的强制,从而确立了劳动者个人在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和人身的自由权利,也就确立了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既然劳动者

14、个人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再加上劳动者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劳动来谋取生活资料,他就必须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随时与别人的商品相交换,这样劳动力就完全成了商品。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资本论第一卷,第190页)不管任何社会条件下,只要存在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存在着市场交易关系,劳动力就会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虽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的,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而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共有现象。可能有的同志会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者人人都占有生产资料,虽

15、说劳动者完全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但并不是“自由得一无所有”,为什么还要把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呢?这是因为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要达到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取所需”的程度,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个人还要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谋生,劳动者之间还需要经过市场交换发生经济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劳动力以商品形态出现在市场上,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劳动力作为商品,当然也就具备了商品的一般属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首先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前面我们学

16、过,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同其它所有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这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讲的,从实际来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要复杂得多。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人身上,要生产劳动力,就得生产一个活人,不仅要让他生出来,还要给他吃饭、穿衣,让他活下去以及繁衍下去。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就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要花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具体说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比如每一个劳动者在吃、穿、住、用、行等方

17、面的费用。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任何一个劳动者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一个自然人,都要经历衰老和死亡,劳动力的再生产必须要有“接班人”。因此,在劳动力的价值里面必须包含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一点简单的劳动技能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另外,现代厂商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也必须不断提高广大在职员工的劳动能力,因此,加大对员工的教育训练的力度,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一切费用也要归入到劳动力的价值中来。除此之外,与其他

18、商品相比一个不同之处是,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要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所谓历史因素,指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生产力水平也高低不同,因而维持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价格等也都不一样,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尽相同,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高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到两种倾向相反的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日益降低,从而使劳动力的价值趋向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劳动力价值趋于

19、上升。所谓道德因素,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也往往会引起每个劳动力对其他家庭成员所尽义务的不同,因而引起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需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劳动力的价值。如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人们在对待年满18周岁后的、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的抚养上,道德标准是大不相同的,这往往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差异。尽管历史、道德因素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决定,但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价值,即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是相对确定的,并且有一个最低限度。以上是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分析,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

20、,现在就来分析它的使用价值。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是劳动力商品最关键、最特殊的东西。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本身。但不同的是,其他商品一旦实现了其使用价值,它所包含的价值就会随之而消失。如面包,满足了人的充饥需要,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之后,其价值也就没了。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则不一样,它具有创造商品、创造价值的能力。它不仅能创造出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例如一个资本所有者花100元工资雇佣一个劳动力,劳动力在劳动中创造出100元以上的价值,如120元,其中100

21、元与工资相抵消,20元就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资本所有者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他才愿意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货币才会转化为资本。所以,我们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同样,劳动力成为商品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前提条件,这在后面的分析中还要讲到。劳动力既然以商品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那它在买卖的过程必定也会有一个价格,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劳动力的价格问题。(三)劳动力的价格工资1、工资的概念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就是工资。这个概念往往会被经济领域的一般表象所掩盖。因为在经济领域,劳动者给货币所有者干活,货币所有者按日、周或月给劳动

22、者支付工资,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劳动者干多少活给多少钱,劳动者出卖给货币所有者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劳动者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工资变成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实不然。劳动者出卖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能是劳动。因为劳动不是商品,也无法成为商品,这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个方面,前面学过,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实体就是劳动,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如果劳动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就是劳动,价值等于价值,这完全是同语反复。第二个方面,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在市场上出卖以前,就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存在。而事实上,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的

23、只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者的劳动是在进入生产过程后,在货币所有者的监督下进行的,这时,劳动者的劳动已经属于货币所有者了,劳动者已经没有权力再出卖劳动了。第三个方面,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货币所有者就应该支付给劳动者全部劳动的报酬。这样,货币所有者就得不到剩余价值了,等于白辛苦。显然,货币所有者是不会干这种无利可图的事情的。如果货币所有者以低于劳动价值来支付报酬,交换就不等价了。所以说,劳动是商品的逻辑是不能成立的。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这一理论,使人们可以透过工资这种现象看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看出工资掩

24、盖下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2、工资的基本形式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以年、月、周、日为基本时间单位,是劳动力年、月、周、日、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主要有年工资、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比如我们现在到人才市场看,劳资双方谈判的首要问题,往往就是年薪或月薪的数量。另外,在考察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程度时,计时工资往往会掩盖剥削强度,因为工作日的长短和劳动强度不同,工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支出的劳动也不等。所以,要把工资量和劳动日长度及劳动强度联系起来分析。马克思在分析工资时用了“劳动价格”这个概念。用“劳动价格”,并不是说

25、劳动真有价格,而是借用来计算每小时劳动力的价格。如果工资量不变,工作日延长或劳动强度提高,劳动价格就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可以不改变工资量,而延长工作日或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劳动价格,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在工作日延长或劳动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即使日工资提高了,但劳动价格可以不变。如果工作日的延长或劳动强度的提高,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即使工资提高,劳动价格还会下降。所以,资本家在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大幅度地延长工作日或提高劳动强度,来降低劳动价格,加强对工人的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计件工资越来越广泛地流行起来。计件工资是按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支付的工资,主要适用于产品

26、规格较为固定、数量界限比较明显的行业。这种工资形式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因为工人所得工资的多少,是以他完成的产品数量为计量标准的,这就更容易掩盖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计件工资之所以能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广泛流行起来,是因为实行这种工资形式,资本家可以通过规定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监督工人的劳动,榨取更多的剩余劳动。资本家还可以用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尺度,规定生产产品的单价,从而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剩余劳动。同时,还可以借口产品质量不合格来克扣工人的工资。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又由以计件工资为主改为以计时工资加奖励为主。因为很多自动化

27、装置本身就严格控制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质量,资本家可以在工资不变或略有提高的情况下,通过现代化装备提高劳动强度,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虽然在计量标准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以劳动力价值为依据。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因为企业在确定每件产品的单价时,正是把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计时工资与同期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进行比较而确定的。除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外,劳动力价值还有一些派生形式,如奖金、津贴、补助等,其实质都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货币所有者支付给劳动者的是货币工资,劳动者拿到货币工资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单纯为了这些货币

28、,而是为了去购买生活资料,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的需要。由于物价水平的不确定,同量的货币工资往往表现为不同量的实际生活资料。所以,就有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说。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叫做名义工资。 以货币所能实际购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来计算的工资叫做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有时一致,但经常不一致。一般说,名义工资提高了,实际工资会提高;反之,名义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也会下降。但决定实际工资的还有其它因素,如生活资料价格、房租价格、税收负担和劳务价格等。因此,名义工资提高了,如果上述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工资的提高幅度,实际工资还是会下降。只有当名义工资的涨幅大于这些价格的涨幅时,实际工资才会有所

29、增长,但其涨幅仍将会小于名义工资的涨幅。所以,任何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的核心,都应该是考察实际工资的增长状况,而不应该仅限于名义工资的增长。4、工资的国民差异讲这个问题,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工资的本质。我们知道,不同的国家,即使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工资水平也是有的高,有的低。工资水平的高低在不同的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叫做工资的国民差异。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价值不同造成的,概括地说,工资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国的生产力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所以,工资的国民差异往往只能反映出不同的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差异,而不能反映出劳动者的

30、社会地位状况。另外,工资的国民差异还反映了国际市场上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就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国家干同样的活,付出同样的劳动,而获得的货币工资是大不一样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按照世界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的。那么,劳动生产率高、个别劳动时间低的国家,其商品的国际价值就高;而劳动生产率低、个别劳动时间高的国家,其商品的国际价值就低。三、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 自党的十四大,尤其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由此也打破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樊篱,市场经济开始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既然社会主义也可

31、以搞市场经济,那么,商品、货币、资本等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有了继续存在的必要和条件,这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资本、商品等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一方面是因为,在历史上,资本首先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大规模产生和发展的。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就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同商品经济紧密相连的,而商品经济,尤其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为资本主义所独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存在着资本这个事实证明,资本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也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 所谓资本一般,就是一切资本所共有的、本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就是资

32、本能够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并实现自我增殖的属性。任何资本,只要它不能实现价值增殖,也就丧失了作为资本的资格,只能是一般的货币了;而任何货币只要在运动中实现了价值增殖,也就会摇身一变而成为资本了。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的一般属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本的价值性,即资本首先必须是一种价值物,代表着一定的价值;第二,资本的垫支性,生产者为了取得剩余价值,必须预先垫付一定的货币资本。比如货币所有者必须先拿出一定量的货币购买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第三,资本的运动性,资本所以能增殖,能带来剩余价值,关键是它处在无休止的运动中,不断地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资本无休止的运动是资本取得增殖的必要前提和条

33、件,一旦资本停止运动,资本将不能增殖,也就失去了资本的功能;第四,资本的增殖性,资本是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是货币所有者之所以要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目的所在。与资本一般相对应的是资本的特殊。资本作为一个社会范畴和经济学范畴,是不可能脱离开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而单独存在的,因此它总是要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形态,所以资本的特殊,就是各种“现实的资本”,是采取了不同形式、并在特定生产方式下运行的资本。我们在理解资本的特殊时,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 一是从资本运动过程的具体形式看,任何资本都要采取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如生产的准备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的形式,在流通阶段采取商业

34、资本形式等;二是从资本体现的生产关系看,资本虽然不是某一种社会制度所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它往往体现出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并且为其服务。这与只反映资本是能够带来增殖的资本一般而言,又是一种特殊。第二节 资本的增殖过程这一节是我们这一章的重点,它主要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从而更详尽地分析了资本是如何取得价值增殖的。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并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资本的生产首先也是一种商品生产。此时,资本的生产过程具有和

35、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相同的性质,即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这一特点,是由我们曾学过的劳动二重性即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所决定的。劳动过程就是指商品生产者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或者按书上讲的是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的这种一般性质是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所共有的。在资本经济即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劳动者被集中在一定的企业中劳动,并受资本所有者或其代

36、理人的指挥和监督。劳动者一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其使用权就归属于购买者,劳动者也就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了,而必须接受购买者的安排;二是劳动过程的产物直接归资本所有者占有和支配。作为直接创造和生产出劳动产品的劳动者,则没有支配劳动产品的权利。当然,对货币所有者来说,通过迫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而生产出商品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取得它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所包含的价值量。在劳动过程中价值是如何形成的呢?价值形成过程就是指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资料转移旧价值的过程。这是由具体劳动完成的。比如用棉花织布,棉花的价值通过具体劳动,被转移到布的价值中来。另一方

37、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在用棉花织布的过程中,劳动者将不断地消耗他的体力和脑力,因此又不断地在织出的布中加进新的价值。所以,价值形成过程,就是转移旧价值和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而新产品的价值就由被转移而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两部分构成。其次,资本的生产过程还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个问题反映了资本生产过程的特性。对上图我们举例来说明:假定有一位货币所有者要生产100台机床,需要消耗钢材及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价值20万元,再假定生产100台机床需要花费500个工人4个小时劳动,劳动者每小时创造的价值平均为10元,货币所有者购买一个劳动力一天的价格

38、是40元,雇用500个劳动者劳动一天需要支付的工资是40元500=2万元。根据图示,这100台机床的价值就是:被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20万元+新创造的价值2万元=22万元。如果货币所有者就到此为止,那么,这100台机床的价值同资本所有者最初投入的价值正好相等,整个生产过程就只是价值形成过程,货币所有者将一无所获。显然,货币所有者是不甘心的,他必须有点赚头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他发现付给每个劳动力一天的工资是40元,而他们每天只劳动4个小时,这太不合算了。于是他要求劳动者每天要劳动8个小时,500个劳动者就会生产出200台机床,这时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就是2万元2=4万元,200台机床的价

39、值=20万元2+4万元=44万元,而货币所有者只付出了42万元,价值增殖了2万元。此时的资本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把增加了的2万元,称为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就是由于货币所有者把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使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这也是资本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其实就是劳动者劳动力的价值。如果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新创造的价值多于劳动

40、力的价值,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在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之后,我们也就得到了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办法了。货币所有者在经过GWG后获得G或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货币所有者在购买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资料时,或者在出卖他的商品时,都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进行的,只不过是由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从而使新商品的价值量多于货币所有者的最初投入,因而在流通过程结束后,便出现了一个G。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一天的劳动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从质上看

41、,是剩余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从量上看,是超过原预付货币额的一个增殖额。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前面我们讲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值。因此,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一部分叫可变资本,用“v”表示。什么是不变资本?什么又是可变资本呢?我们知道,一般的商品生产都必须有两大类生产要素:一大类是如机器设备、原料等生产资料;一大类是劳动力。所以马克思就把用来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原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c);而用来

42、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做可变资本(v)。为什么要把用来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原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呢?通过前面对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我们知道,机器设备和原料等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而已,其量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叫不变资本。而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则被用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被劳动者购买了生活资料而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了。但这部分价值将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者再生产出来。而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的核心原因在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能将相当于工资部分的价值生产出来,而且还能生产出超过工资部分的价值,实现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通过这样一划分

43、,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整个资本中,不变资本并不能带来价值增殖,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带来价值增殖,才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资本增殖的角度说明劳动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巨大作用,为正确分析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2、剩余价值率(m)现在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分为三部分,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用公式表示就是c+v+m。如果我们不对资本进行划分,就很容易误解为m是全部资本带来的,经过对资本的划分,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化的结果。因此在考察资本增殖的程度

44、时,就不能用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作对比,而应该用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作对比。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其公式为:m=mv。例如,某个货币所有者花费1000元资本,其中800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200元作为工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剩余价值300元。那么,m=300元200元=150%。在前面我们学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的必要劳动创造可变资本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的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率的公式还可以表示为: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这些公式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劳动的增殖能力。在资本主义制

45、度下,m准确地表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m表示了劳动者提供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对企业和社会贡献的水平。任何资本所有者都希望自己所拥有的资本能够最大限度的增殖,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呢?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我们逐一的进行分析。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什么叫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或者按教材上所讲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

46、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以绝对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由于劳动者的工作日分为两大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用以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又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绝对地延长了,因而也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例如,原来的工作日是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4小时,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44=100%。在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工作日延长为10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变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也就变为64=150%,和原来相比整整提高了50个百分点。所以马克思说:“把工作日延长

47、,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家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第一卷,第557页)既然工作日的绝对延长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资本所有者能不能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日呢?显然不能,因为工作日或称劳动日指的是劳动者在一昼夜中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一个白天、一个夜晚共24个小时的时间。在这24小时之内,劳动者受生理条件的制约,不可能连续不停地进行劳动,而必须有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才能保证劳动力供应的持续性。另外,延长工作日还要受到社会的和道德的限制。就是说,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劳动者,还要有一定的时间照顾家庭、抚养子女,参加一些

48、社会活动,以及读书、看报,进行必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样才能满足劳动力发展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种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则是由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工作日的长度,不能等于,而只能小于24小时。这也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法律上对工作日的长度做出了规定,这使得资本所有者通过用延长工作日的办法来生产剩余价值的行动受到制约。但尽可能多地获取剩余价值又是资本所有者的最大目的,于是他们便转而采用其他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来达到他们的目的。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还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假定工人的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价值率是44=100%。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怎么得到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