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074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行业某年年度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要 点1一、200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回顾3(一)、钢铁需求放缓,供过于求的形势迫使价格下跌3(二)、行业进入短周期下降阶段,行业利润下滑4(三)、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行业投资完成额不断回落5二、2006年主要用钢行业发展及用钢预测6(一)、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61、投资增长分析62、消费景气分析73、外贸形势预测74、GDP预测7(二)、主要用钢行业产出分析及预测81、建筑业82、机械行业93、汽车行业124、船舶行业145、集装箱行业146、家电行业157、石油天然气行业178、铁路行业18三、2006年全年国内钢材需求预测18四、钢铁行业生产预测20(一)、产能预测

2、20(二)、主要原材料供应形势预测21(三)、产量预测22五、钢材进出口预测25(一)、钢材进口预测25(二)、钢材出口预测26六、钢材价格预测27七、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利润预测以及投资建议29(一)、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预测29(二)、钢铁行业投资建议30附录:3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钢铁需求预测模型”简介32图目录图1 2005年各月的钢材需求3图2 2005年各行业用钢量比较3图3 2005年钢铁行业增长和效益景气4图4 2005年各月的钢材利润额及同比增长5图5 2006年工业增加值发展趋势图9图6 200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发展趋势图9图7 2006年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情况10图

3、8 2006年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发展情况10图9 2006年工程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11图10 2006年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11图11 2006年重型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11图12 2006年石化及特种设备发展情况12图13 2006年轿车行业运行态势图13图14 2006年货车行业运行态势图13图15 2006年客车行业运行态势图13图16 2006年船舶行业运行态势图14图17 2006年集装箱行业运行态势图15图18 2006年空调行业运行态势图16图19 2006年电冰箱行业运行态势图16图20 2006年洗衣机行业运行态势图17图21 2006年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态势图17图22 20

4、06年各行业钢材需求预测19图23 2006年钢材需求分品种预测19图24 2006年钢材需求分品种比例预测19图25 2006年我国铁矿石产量预测21图26 200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预测22图27 2006年我国焦炭产量预测22图28 2006年我国钢材生产景气23图29 2006年我国生铁产量预测23图30 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预测24图31 2006年我国成品钢材产量预测24图32 2006年我国钢材产品结构变化24图33 2006年我国钢材进口量预测25图34 2006年我国钢材进口产品结构26图35 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量预测27图36 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产品结构27图37

5、 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和国内钢材价格指数28图38 2005年钢铁行业利润率预测29图39 2005年钢铁行业增长和效益景气30表目录表1 2005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全年国内钢材需求分行业预测2表 2 2005年四季度及2006全年国内钢材需求分品种预测2表 3 2005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全年国内钢材需求分行业预测20表4 2005年四季度及2006全年国内钢材需求分品种预测20表 5 20042006年我国生铁、粗钢产能预测20表 6 2004年我国生铁产能分布-括号内数据表示主要企业产能20表 7 2004年我国粗钢产能分布-括号内数据表示主要企业产能21表8 2006年我国成品

6、钢材总产量及分品种钢材产量结构25表9 2005年及2006年我国钢材生产和消费的对比28 要 点l 2005年四季度及2006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预测1:四季度国内钢材需求预计为8513.99万吨,同比增长10.92%,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放缓。明年全年国内钢材需求预计达到33685.44万吨,同比增长10.12%,比今年增速下降0.86个百分点;建筑、机械等行业增速放缓是钢铁需求放缓的主要原因;从品种看,板材跟型材仍然是钢材消耗的主力品种,线材次之。2:我国在7月份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表明,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速度趋于稳定,不存在铁矿石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焦炭生产也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能够满足钢铁

7、生产的需要。3:为了消化已有库存并保持钢材价格的稳定,预计第四季度各钢铁企业仍将在一定程度上限产,钢材生产景气也将从高位逐渐回落。2005年第四季度成品钢材产量将达到10667.84万吨,同比增幅为29.64%。2006年后钢材生产景气有望回升,预计产量将达到44013.42万吨,同比增长将达到16.77%。4: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钢材进口量将继续回升,四季度钢材进口量为695.9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6.26%。2006年我国钢材进口量将呈现出持续回升的态势,预计全年进口量可达到3268.88万吨,同比增长15.32%。5:今年第四季度我国钢材出口增长态势将不复存在,并对国内钢材市场的走势

8、构成向下的压力。预计四季度我国钢材出口量将为434.21万吨,同比降低17.02%;随着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以及国际钢材市场疲软态势的持续,预计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将达到1946.05万吨,同比下降5.83%。6:供大于求的形势压迫多数钢材产品价格下跌,短时期内这一格局难以扭转,市场行情不太乐观;预计明年钢材市场价格仍然处于下跌通道,国内各品种的钢材价格将出现不同幅度的滑落。7:预计整个钢铁工业四季度将分别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4889.30亿元、212.09亿元,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仅增加2.33,但利润却降低37.54%,利润率仅为0.043;预计06年全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22539.6

9、9亿元、868.89亿元,销售收入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9.58%,而利润却在今年的基础上降低19.71%,全年利润率为0.039。l 主要指标预测表1 2005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全年国内钢材需求分行业预测2005年四季度(万吨)同比增长()2006年全年(万吨)同比增长()建筑4420.1811.8718000.0111.29机械1263.8415.025156.8910.79汽车384.0022.581794.3719.03家电164.24-0.20771.891.56石油天然气143.7018.45600.354.45船舶145.1336.14582.4127.66集装箱50.19-3

10、7.99212.13-19.97铁路105.239.38367.38-2.65其它1837.475.436200.006.53总计8513.9910.9233685.4410.12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表 2 2005年四季度及2006全年国内钢材需求分品种预测四季度(万吨)同比增长()2006全年(万吨)同比增长()板材3239.049.8112552.049.51线材1225.316.784874.21-7.09管材678.5114.222647.199.55型材3315.9213.1313466.3512.58铁路用钢60.464.20222.45-15.47资料来源

1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一、200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回顾2005年1-8月全国用钢量总计达到19430.46万吨,同比增长11.11%,预计全年各行业对钢材的总需求将达到3.06亿吨,比2004年增加3025.80万吨,增幅为10.98%,较去年低2.37个百分点(一)、钢铁需求放缓,供过于求的形势迫使价格下跌今年18月,全国用钢量总计达到19430.46万吨,同比增长11.11%,预计全年各行业对钢材的总需求将达到3.06亿吨,比2004年增加3025.80万吨,增幅为10.98%,较去年低2.37个百分点。钢铁需求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但低于2003年24.06%和2004年13

12、.34%的增速。全年钢铁需求增速呈现出逐步放缓的走势。从季度上看,四季度为钢材需求高峰,月度上看,6、12月为钢材需求高峰;分品种来看,线材和管材依然是需求量最多的两种钢材。图12005年各月的钢材需求(912月为预测数)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22005年各行业用钢量比较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各主要用钢行业景气回落是05年全年钢材需求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建筑行业全年的钢材需求约为1.62亿吨,增幅较去年回落0.61个百分点。而另一个用钢大户-机械行业运行态势良好,1-8月份机械行业的钢材需求同比增加了15.54%,预计全年将增加15.38%,但相比04

13、年同期,增幅降低了4.42个百分点。家电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铁路等行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增幅较去年都有所回落,影响了行业用钢(板材、管材、铁路用钢)需求的增加;集装箱行业则受到全球航运市场降温的冲击,增幅放缓,景气回落。而汽车行业在经过了9个月的阴霾后,显示出复苏迹象,3-5月销售增长,下半年车市有望回暖,实现平稳增长。此外,船舶工业继续保持高增长,拉动了板材特别是船板的需求。目前国际钢材市场同样处于供应过剩的局面中。进入第三季度之后,随着全球钢材价格指数的下降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的钢材实际进口价格的下降,我国钢材进口量有所回升。1-8月份国内钢材进口量达到1884.17万吨,比去年同期相

14、比下降10.54%。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钢材进口量将继续回升,四季度钢材进口量为695.9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6.26%。同时,钢材出口规模被限制,国内相关产品供给增加。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钢材出口规模扩大的限制作用下半年将继续体现,从而增加国内市场上钢坯及其它低附加值产品的供应。另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幅在3%左右,低于去年3.8%的水平,预计国际钢材需求在下半年继续疲软,并将影响到钢材出口规模的扩大。自4月份以来,各类钢材价格均大幅下跌,其中建筑钢材平均跌幅超过1000元。虽然钢价下跌以及成交量的清淡致使市场库存逐步向大经销商和厂家转移,市场库存的减少将对钢材价格的止跌回

15、升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国内钢材需求增幅放缓、钢材进口量的回升和出口规模被限制等多种因素使得国内供大于求的形势已经日益凸现出来,钢铁价格缺乏有力的支撑因素。(二)、行业进入短周期下降阶段,行业利润下滑图 1 2005年钢铁行业增长和效益景气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根据“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模型”,钢铁行业的增长景气在经历了03年全年和04年一季度的持续上升之后,于去年4月份小幅反弹;接着从04年8月份的170.50点一路回落至今年8月份的145.75点;效益景气则经历了04年前三季度的小幅震荡之后,从04年第四季度开始小幅攀升,今年8月份达到了118.42点。整个钢铁行业处于短周期

16、的下降阶段。上半年钢材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对钢铁行业总体的利润形势产生不利影响,全年钢铁生产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与去年相比将有所回落。但由于全年钢材实际消费量预计能达到3.06亿吨,增幅在10%以上,再叠加上铁矿石价格下滑的因素,利润水平仍将维持在较高位。预计今年全年利润将比去年至少提升4.29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随着需求增幅的回落以及产能快速的释放,国内钢材供大于求的形势压迫多数钢材产品价格下跌。市场价格低靡、成交量的清淡,致使厂家出货减少,库存积压。1-8月份,整个钢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889.01亿元,同比增长43.19%,利润797.99亿元,同比增长30.86%,利润率为0.057,

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6。具体到企业层面,由于冷轧薄板、涂镀板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钢材供给相对偏紧,生产此类钢材的企业大多定价能力强,能够将上升的成本较好的传递给下游产业。图42005年各月的钢材利润额及同比增长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三)、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行业投资完成额不断回落 宏观经济调控的滞后影响在今年开始显现,钢铁行业投资增长率不断下降。据统计,2004年全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2003年的96.6%下降到了26.9%;而05年一季度,钢铁投资更是出现了四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城镇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

18、成投资332.17亿元,同比下降1.4%,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7%下降到3.7%;一季度之后,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控制,投资增长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钢铁投资变化趋势来看,今年上半年钢铁投资额和增长率呈逐月加快趋势。今年1-2月、3月、4月、5月钢铁投资增长率分别为-9.5、6.9和16.5、18.6,1-5月份钢铁行业投资额为708亿元,累计增长7.8%,远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6月份投资额和增长率出现大幅增加,投资额达到了272.55亿元,增幅高达59.8。整体来看,05年上半年城镇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974.25亿元,同比增长

19、18.6,比全国平均水平27.1低8.5个百分点。 用钢行业景气也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用钢量在所有行业总用钢量中比例超过50%的建筑业受到房地产业投资逐渐放缓的影响。05年1-4月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405亿元,同比增长26.7%,较去年同期增幅回落9个百分点;商品房竣工面积599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3%,低于去年同期24%的增幅;销售面积741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6,而去年同期增幅为31%。5月份商品房价格和投资增幅都进一步趋缓。中央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方针是“稳定增长”,防止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从上述运行数据来看,调控已初见成效。尽管近来市场上有声音为房地产业松绑,但中央从维持政策延续

20、性的立场出发,预计短期内房地产行业不会有大幅反弹。二、2006年主要用钢行业发展及用钢预测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2006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06年GDP增速预计为8.6%(一)、宏观经济运行和趋势预测分析2005年前8个月,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投资、消费、出口、外资和工业增长均延续了04年的高速发展态势,贸易顺差继续保持,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但与2004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中长期贷款和工业生产、物价指数、信贷规模等各项指标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21、消费景气连续5个月下降;“过热”行业景气连续回落。国民经济总体仍处于2004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下降”通道。一方面,06年仍将是部分行业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供给过剩的问题依旧存在,经济中通货紧缩的信号不可忽视;另一方面,经济温和回落的同时,出现各种积极的结构变化,表明经济内在增长动力未受大的损害,深度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我们预计,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下降通道,延续至05年底和06年中期,但经济不会深度回落和严重通缩,“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主要走势,国民经济将于2006年整体筑底,然后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1、投资增长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减弱,投资增幅趋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投资

22、过热行业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其中1-7月份外商直接投资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3.1亿美元;三是信贷增速偏低,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同比增速在6月份回升0.37个百分点之后,7月份同比增速又降至9.4。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部署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表示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对房地产发展调控的政策措施。受政策面仍持续偏紧的影响,2005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力将继续减弱,增幅亦会有所放缓,预计2005年全年投资增幅维持在20左右,而2006年则降到15%。2、消费景

23、气分析2005年前8个月消费景气指数持续小幅回落。景气指数从3月份的122.1降至5月份的119.8点,8月份进一步回落至119.3。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85.4亿元,增长13.0%,剔除1.3%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左右,增长速度仍然较高。各大类商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石油及制品类、粮油类、通信器材类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05年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将会下降到11.5%左右,2006年则降到9.5%。3、外贸形势预测8月份,进出口景气继续回落,进口降幅大于出口。对外贸易一方面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继续快速增长。截至到8月份,进出口总值达到8914.4亿美

24、元,同比增长23.6%,贸易顺差达到602.9亿美元。另一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下降了12.2和5.4个百分点。进口方面,电子、钢铁、化学、建材、机械以及汽车等行业主要产品的进口景气继续位于下降通道,一些能源原材料行业的进口景气仍处于高位,但已出现下滑迹象。出口方面,各类机电、纺织、钢铁、建材、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景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及底盘出口景气上升幅度加快。从上述运行态势来看,进出口贸易增幅年内将保持缓慢下降的态势,并将延续到2006年。与此同时,进口增速下降的幅度将大于出口,可以预计今年我国贸易顺差将达到较高水平,贸易顺差预计在1000亿美元

25、左右,而明年会有所降低。4、GDP预测2005年上半年GDP仍保持了9.5的较快增速。进入三季度,一方面生产、物价以及进出口的增长幅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力减弱,另一方面外贸顺差继续扩大,消费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可以预计,随着投资增长的逐步趋缓,投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消费和外贸将成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趋稳趋降仍将是下阶段经济的主要走势。综合判断,2005年全年GDP增幅为9%,06年为8.6%。(二)、主要用钢行业产出分析及预测根据“中国钢铁需求预测模型”,预计2006年国内各行业对钢材的总需求将达到3.37亿吨,增幅将达到10.12%,较今年增幅有所回落

26、。在宏观经济增幅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各行业受到的冲击有所不同。下面就各个行业的需求状况进行说明:1、建筑业建筑用钢材的消费量和产量在钢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我国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在2005年建筑市场得以显现,特别是对于房地产业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使得建筑业景气增长逐渐放缓。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监测,今年8月份以来我国建筑用钢材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但目前来说,低附加值建筑用材供过于求,而部分高附加值建筑用钢则需要进口。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前三季度建筑行业共消耗钢材1.18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67%;全行业全

27、年用钢约1.62亿吨,比去年增加11.72%;第四季度建筑行业用钢量预计约4420万吨,同比增长达到11.87%,较去年同期下降3.54个百分点。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堤坝电站建设、装修装饰业等用钢量仍将持续增长,铁路桥梁一般采用钢结构,近年公路桥采用钢结构也渐成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未来十年的时间内仍将继续增加,新增城市人口创造了房地产行业的新的潜在需求。按“十五”计划要求,2005年我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要达到22平方米,2010年时达到25平方米;同时按照交通部已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

28、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由此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不足问题日渐突出,能源建设主要是堤坝、电站的建设仍将继续。总体来说,我国对于建筑产品的绝对需求量仍然具有很好的增长潜力,一些建筑钢材产品供给仍然不足。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预计2006年我国建筑业的用钢需求

29、仍将平稳提高,但增幅将稍有回落,全年用钢量将达到1.8亿吨,同比增加11.29%,较今年下降0.43个百分点。图52006年工业增加值发展趋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6200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发展趋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机械行业2005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运行态势稳定,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宏观调控因素、银行信贷偏紧、原材料特别是钢材涨价以及外汇升值等因素使得机械行业运行较去年已经明显降温,这些因素在第四季度将继续对我国机械行业的利润形成挤压效应。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械行业钢材需求为3390.62万吨,同比增加1

30、5.52%;全年机械行业钢材需求达到4654.47万吨,同比增长15.38%。第四季度机械行业的钢材需求有所放缓,预计第四季度钢材需求约1263.84万吨,同比增加15.02%,较去年同期下降4.34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对铁道、公路、机场、码头和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国家今年投资过千亿、甚至几千亿元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等重大项目仍将强力拉动2006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长,使得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有所改善,全年工程机械行业仍将保持适度增长;由于国家继续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产品收购的顺价政策实行,预

31、计明年大农业运输机械将保持适度增长;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预计各种水表、电表需求将逐渐趋稳,光学仪器和消费类仪表将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受未来石化行业景气不断增长的带动,预计石化及特种设备的需求会有所回升,生产增长会逐渐恢复,尤其是国家加大对年产30万吨及以上合成氨、48万吨及以上尿素、30万吨及以上乙烯成套设备等的技术改造会促进石化及特种设备需求的平稳增长;电力行业经济形势趋好带动了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国家决定新建电厂和改造老厂所需的60万千瓦以下的火电机组将采用国产设备,无疑会促进电工行业的发展。图72006年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

32、部图82006年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92006年工程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102006年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112006年重型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122006年石化及特种设备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总体来说,国内对机械产品需求的平稳增长带来了机械用钢量的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滞后效应影响作用的持续,机械用钢增幅仍会有所回落。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预计2006年整个机械行业钢铁需求

33、量可以达到5156.89万吨,同比增长10.79%,较05年下降4.59个百分点。3、汽车行业有关资料统计,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汽车产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负增长,但从3月份汽车行业已经开始出现销售复苏迹象,当月销售增长7.46%。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钢材消耗占到原材料消耗60%-70%的汽车用钢市场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1-8月份我国共生产轿车182.73万辆,用钢量达到153.77万吨,同比增长15.43%;货车120.11万辆,用钢量达到412.43万吨,同比增长25.53%;客车88.68万辆,用钢量86.0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整个汽

34、车行业用钢量将达到384.00万吨,同比增长22.58%;其中轿车用钢将达到62.16万吨,同比增长48.89%,货车用钢达到163.24万吨,同比增长23.40%,客车用钢达到33.23万吨,同比降低4.08%。随着我国未来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汽车保有总量已初具规模,但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仍比较低,我国仍然存在着全球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将推动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中国目前低附加值钢材供过于求的形势之下,对于属于高附加值产品的汽车用钢仍然存在很大的需求。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预计2006年整个汽车行业钢材需求量可以达到1794

35、.37万吨,同比增长19.03%;其中轿车用钢将达到296.49万吨,同比增长24.23%,货车用钢达到750.01万吨,同比增长17.99%,客车用钢达到135.50万吨,同比增长2.87%。图132006年轿车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142006年货车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152006年客车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4、船舶行业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造船完工量大幅提高。全国造船完工量61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承接新船订单756

3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截至6月底,在建船舶订单35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据估计,预计2005年新船签约量较去年将有所减少,但仍可达到6500至7000万载重吨,2005年仍将是船市兴旺的年份,预计全年造船量可以达到1032.14万吨,突破1000万吨大关。同时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37%;船舶出口3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0%。据海关统计,船舶产品(含浮动结构体)出口金额总计20.03亿美元,同比增长45%。可以预计,2005年下半年我国船舶需求量在出口拉动之下仍将持续迅猛增长。虽然由于今年人民币升值而带来造船业本身利润率的降低,并且未来世

37、界航运市场的景气预期会有所下降,但是对于按订单生产的造船业来说,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是该行业远期产量的下降。我国主要船厂的订单现在已经签约到20072008年,仅去年中国造船业新船签约量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7%,足够未来三年的建造工作量;随着中国船舶进出口量的大幅提升,国际航运业对中国船舶的需求加大;加之中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可以预计,2006年我国船舶生产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预测2006年全年造船量可以达到1317.68万吨,用钢量将达到582.41万吨,同比增加27.66%。图162006年船舶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

38、部5、集装箱行业2005年前三季度受国内大宗货物运输强劲增长的拉动,我国港口吞吐量继续迅猛增长,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在20%的增速,集装箱需求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同时中国对外贸易量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增长,带动每年新增集装箱吞吐量1000多万标准箱,由此拉动集装箱用钢市场的需求。但是近月来国际集装箱运费的高位徘徊,使得业内人士对于航运业持谨慎态度。另外,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启动三类中国纺织品(包括棉织衬衫和上衣、棉制长裤、纯棉和人造纤维内衣裤)的进口保障程序,以研究上述中国出口纺织品是否冲击美国市场。欧美对内地纺织品实施变相配额限制将不可避免降

39、低集装箱运输需求,并可能对国际运费构成压力。加之今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均呈上涨趋势,集装箱制造成本也随之攀升,上半年集装箱整体成本提高了约20。因此进入今年四季度以来,集装箱制造业的景气开始出现下滑趋势。预计2005年全年集装箱产量仅能达到7599.32万立方米,用钢量仅为265.06万吨,同比下降14.90%。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给未来全球贸易量的上扬带来压力,集装箱产能的不断释放也使我国集装箱行业走出原来供不应求的态势,预计进入2006年以后我国集装箱产业景气将持续下降。根据“中国钢铁需求预测模型”,2006年全年我国集装箱产量将达到6081.85万立方米,用钢量达到212.13万吨,

40、同比下降19.97%,相比今年继续回落5.07个百分点。图172006年集装箱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6、家电行业2005年我国家电市场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商品房住宅销售增幅回落导致家用电器需求量下降,使得我国白色家电业二季度以后需求增幅有所回落,国内家电业产能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家电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重。但同时小家电产量由于利润空间巨大以及大家电企业的不断介入、出口量快速增长等原因而进一步稳步提高。受此因素的拉动,家电产量将会在第四季度有所反弹。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预计2005年全年家电用钢总量将达到760.06万吨,同比增长9.65%,其中

41、板材耗用量占到绝大部分,大约为722.06万吨,型材耗用量达到38.00万吨。未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大家电行业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加上人民币汇率调整和家电行业出口退税率的降低,都直接造成了家电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刺激了家电产品的出口价格;另外由于国外针对我们家电产品的反倾销法案,势必影响到2006年我国家电的出口,导致家电行业需求增幅进一步回落。受各类因素滞后效应的影响,大家电供大于求的关系将日渐突出,大家电行业利润率迅速摊薄,预计2006年全年家电行业用钢量将达到771.89万吨,同比增幅仅为1.56%。图182006年空调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192

42、006年电冰箱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202006年洗衣机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7、石油天然气行业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强有力拉动下,200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天然气输送管线的建设在2005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预计2005年全年石油天然气钢材需求量将达到574.80万吨,同比增长18.45%。2005年上半年陕-京二线、忠武输气管道等大型工程基本竣工,冀宁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两兰管线)等工程也将在2005年底竣工。2006年在建的工程仅包括新疆输油管道、中俄韩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俄

43、原有管道以及部分天然气管网的支线建设,输油、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将大幅度下降,使得明年用钢量增幅会有所回落。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明年全年用钢量将达到600.35万吨,同比增长4.45%,将比今年回落14个百分点。 图212006年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态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8、铁路行业2005年是铁路建设大规模展开的一年,也是全面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第二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铁路建设拟新开工项目58个,续建项目48个,收尾销号项目15个;计划新线铺轨714公里,投产805公里;复线铺轨523公里,投产396公里;建成电气

44、化铁路875公里。今年6月底投资逾千亿的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在长沙宣告动工,拉开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序幕。铁道部7月份宣布将从建设客运专线、建设城际铁路、建设跨区域大通道等方面,加快推进泛珠三角地区铁路建设,构建连通川渝、江汉、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大能力、快速铁路通道;今年10月底开始建设一条太原-中卫-银川的连接东西部的铁路干线,预计可于2010年全线落成;另外,当前已经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用线有9条。有数据表明,到200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万公里,其中复线铁路2.5万公里,电气化铁路2万公里以上,未来几年内,中国仍将新建铁路5340公里。同时铁道部着眼列车提速

45、,大力发展电力牵引的运输装备,重点发展时速200公里等级的电力机车和客车,发展单机牵引5000吨、速度达120公里/小时的电力机车和货车。内燃牵引的运输装备则着重发展时速200公里的内燃机车及客车,单机牵引5000吨、速度达120公里/小时的内燃机车和货车。这些都为铁路用钢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此形势拉动之下,我国铁路的不断提速和铁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未来铁路用钢将不断增加,也为铁道用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2005年全年全国铁路轨道建设用钢需求为377.39万吨,较去年增加8.85%。由于2005年铁路投资规模巨大,而且很多工程已经竣工和改造完毕。可以预测,2006年我国铁路轨道建设钢材

46、需求量相对今年将有所回落。根据“中国钢材需求预测模型”,明年全年我国铁路轨道建设用钢将维持在367.38万吨左右的水平上,同比下降2.65%。三、2006年全年国内钢材需求预测综上所述,2006年对钢材的总需求预计将达到33685.44万吨,比上年增加3096.12万吨,增幅为10.12%,较今年低0.86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建筑业、机械行业、家电行业、石油天然气、汽车行业及其他行业的用钢2006年的增幅预计较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船舶行业的钢材需求增幅预计高于今年;集装箱行业和铁路行业的用钢需求仍将持续近年的需求回落趋势。从品种看,板材跟型材仍然是钢材消耗的主力品种,线材次之。结合2003-2005年的数据来看,市场对板材和型材的需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线材和管材的比例逐年下降。图222006年各行业钢材需求预测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232006年钢材需求分品种预测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图242006年钢材需求分品种比例预测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表 3 2005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全年国内钢材需求分行业预测2005年四季度(万吨)同比增长()2006年全年(万吨)同比增长()建筑4420.1811.8718000.0111.29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