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207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252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2页
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育员培训课程ppt课件.ppt(2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保 育 员 培 训 课 程,第一章 保育员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保育员简介一、保育员的定义: 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以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负责班级清洁卫生及物品的保管工作;辅助教师和保健人员做好婴幼儿生活管理、卫生保健、教育工作的人员。 二、保育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1)按保育工作程序管理婴幼儿一日生活,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和个体差异,采取措施,促进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2)进行室内外清洁,配制消毒液进行日常消毒,在保健人员指导下对传染区进行消毒;(3)进行晨、午、晚检,根据婴幼儿情绪、身体异常变化,发现、鉴别一般婴幼儿疾病并简单处理常见意外伤害;(4)配合教师组织教育、游戏、体育活动;(5)培

2、养婴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三、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保教并重”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群体,也是影响保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她们不仅管理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助手。那么,如何管理好这样一支队伍,提升保育员素质,使保育员工作也能拿得起放得下过得硬,一直是培训工作的重点所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保育员工作琐碎而繁杂。我们对保育的要求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为幼儿做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怎样做才更有效,更有教育内涵。为此,大家应该重视此次培训,认真学习,为充分做好保育员工作做好准备。,四、做一个保育员应该掌握的知识,系统

3、地掌握学前卫生学的知识、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学前儿童的健康领域和健康主题的课题设计、培养学前儿童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形成良好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把所学的知识和相关技能、技术运用于幼儿园实践。,五、学前卫生学的学科特点,学前卫生学的学科特点: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儿科学、营养学、心理健康、环境卫生学、遗传学等诸多领域和学科,所包含的各学科的内容都与学前儿童的健康有紧密的关系,体现了该学科的综合性、多元性、应用性的特点。,第二章 新生儿期保健,第一节 新生儿的降生 1,生存方式的巨变 :宣告胎内寄生生活的结束。新生儿要靠自己吸吮乳汁来维持生存。第一次呼吸,第

4、一次排尿、第一次排便.2,生活环境的巨变 : 胎儿生活在37恒温的子宫内。降生后,环境温度不仅低而且冷热多变.新生儿期是人生重大的转折时期。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娇嫩的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感染关”。,第二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1体格发育 :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2500克,为“足月正常体重儿”,出生身长:平均身长为50厘米 出生头围、胸围: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4厘米。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2各系统的特点,第三节 新生儿的护理,1、注意保暖,防止过热 2、选择合适的衣物 3、清洁护理 4、预防感染 5. 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婴儿抚触” 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有手法技

5、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6.喂养是新生儿时期的重要护理内容,我们倡导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优越性,1、出生头46个月,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 2、母乳喂养可使婴儿少得病 3、母乳的成分更有利于脑的发育 4、母乳喂养可给予婴儿更多的母爱 5、哺婴,对母亲也有益,第三章 幼儿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第一节 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二、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保护、支持、造血等三、运动系统各个部分的特点 1.幼儿骨的特点 (1)、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有良好的营养作用,促进了骨的增长。 (2)骨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 有机物 无机盐 成人 1/3 2/3 幼

6、儿 1/2 1/2 (3)各部分的骨的发育,三、运动系统各个部分的特点,1.幼儿骨的特点 (1)、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有良好的营养作用,促进了骨的增长。 (2)骨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 有机物 无机盐 成人 1/3 2/3 幼儿 1/2 1/2 (3)各部分的骨的发育,影响骨的发育的因素:,遗传对身高影响占75% 锻炼 营养:Pr Ca VitA、C、D 激素:生长激素 睡眠 晒太阳 姿势,四、骨连接,直接连接:颅骨、脊柱。特点:牢固,活动性小,保护作用 间接连接:关节。 特点:稳定性和灵活性,主要是运动作用、杠杆作用。 关节: 1、组成: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腔 2、关节运动:屈

7、伸、内收外展、旋内外 3、关节的发育:相对而言:灵活性好牢固性差,韧带发育不完善,易脱位,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的先天性脱位。,五 肌肉,1、肌肉的发育:大肌肉群先发育,会走会跑会跳,小肌肉群后发育,持握,拿捏。 2、肌肉的成分:幼儿肌肉水分多,固体物质少,肌纤维细,间质多。 3、肌肉的力量:力量、耐力不足,收缩力量差,易疲劳但是新陈代谢旺盛,供氧充足,疲劳易恢复。,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1,开展适合年龄的体育活动:注意年龄特点:小小班 小班 中班 大班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要求的差异 a、基本动作 b、基本技能:灵敏性、协调、反差、耐受力、队列、方向、精细动作的训练与发展等 c、注意幼儿的

8、个体差异 d、充分重视户外活动:相对自由、自主、随意,也是老师发现问题的好时机。2,意外的预防3,避免被束缚:衣服、鞋子、松紧带等4,营养5,睡眠,第二节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一、幼儿血液的特点: (1)幼儿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比成人多,新生儿血量占体重的15%,1岁时占体重的11%,14岁时占体重的9%,这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血液量随年龄增长很快儿童时期,血液量(指在全部循环系统中所有血液的总量),随着年龄增长很快。 刚出生幼儿血液量约300毫升,1岁幼儿的血液量约600毫升, 10岁的孩子血液量约2000毫升.,血液总量增加,造血需要的原料也随之增加。造红细胞需要的原料:蛋白质和铁

9、,如果缺少这两种物质,则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红细胞成熟所需要的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如果缺少这两种物质,则会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这种红细胞不仅“幼稚”而且易死亡。慎用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功能。空气污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如果幼儿居住的地点或者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空气污染很严重(铅尘污染),那么就会影响到幼儿骨髓的造血功能。如白血病。 (2)幼儿血液中血浆含水分比较多,含凝血物质纤维蛋白原和无机盐类都比较少,因此,幼儿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新生儿出血约需810分钟凝固,幼儿 约需46分钟凝固,成人仅需34分钟凝固。,(3)幼儿血液中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较多,每立方毫

10、米血液中含红细胞440510万个;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3.4克,且具有强烈的吸氧性,这对幼儿的新陈代谢是有利的,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健康的幼儿血红蛋白不低于12克。 (4)幼儿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和成人差不多,但对机体防御和保护机能较强的嗜中性粒细胞较少,而防御和保护机能较差的淋巴细胞较多。因此,幼儿时期对某些传染病的感受性较高,传染病的发病率较成人高 。,二、幼儿血管的特点,(1)幼儿动脉血管的内径相对地比成人粗,动脉、静脉的口径相差较小。动脉内径与静脉内径之比:新生儿为1:1,成人为1:2。(2)婴幼儿毛细血管网较密,管径也较成人粗大。(3)幼儿的血管较成人短,血液在体内循环

11、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短,5岁时为15秒(成人需22秒)。(4)幼儿的年龄较小,血管壁越薄,也越柔软,但由于管壁上的弹性纤维少,所以弹性较差。(5)幼儿的血压较成人低。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所造成的压力,是指动脉血压。,三、幼儿心脏的特点:(1)幼儿心脏的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其重量的增长是不均衡的。 (2)幼儿心肌纤维细弱,所以幼儿时期心壁较薄,收缩能力差,每次收缩时输出的血量比成人少。 (3)幼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婴幼儿因为心肌薄弱,心腔小,新陈代谢旺盛,心跳要比成人快。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一岁时约120次/分;两岁时约110次/分;三四岁时约105次/分;六七岁时约95次

12、/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 心脏在胚胎初期就成型了,因此要特别注意孕早期对心脏的保护。脉搏测量:挠动脉 (4)幼儿年龄越小,心脏活动的节律性越不强。因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得不健全,能使心跳加快的神经兴奋占优势,兴奋性强。,四、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管里有淋巴细胞;淋巴管是输送淋巴液的。 淋巴结呈圆形,有消灭病菌的作用,几个淋巴结在一起成为淋巴结群。 人体表面容易摸到的淋巴结群有:颈部、枕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群等。淋巴结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如果淋巴结像黄豆大小,可略微活动,摸上去软软的,压上去不疼,不粘连在一块,就是正常的淋巴结。 如果

13、淋巴结比较大,摸上去比较硬,一嘟噜粘连在一起,就不是正常的淋巴结。如果全身的淋巴结肿大,那就是严重的疾病了。,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1)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锻炼可强心,但运动量要适度。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从小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中国名医华佗曾说:运动可以使血脉流通,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现代微循环的研究也证实运动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网的开放,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但锻炼应注意适量,否则可能反而损伤机体。 锻炼后不可马上停止:回心血量心输出量脑缺血 不可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幼儿不适宜的项目:力量型,速度太快,耐力型项目 锻炼是现代人增强体魄预防疾病的

14、一剂良方。,(2)合理营养,既要预防肥胖,心血管问题的早期发生会留下隐患,又要预防贫血。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预防动脉硬化关键在于一个“早”字。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时期。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膳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受益终身。 (3)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毛病,预防缺铁性贫血 (4)发烧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5)扁桃体摘除要慎重 (6)预防意外避免大出血 (7)预防传染病,因为防御能力强的白细胞较少。,第三节 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组成: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二、呼吸系统功能:吸入O2呼出CO2,气体交换、气体输送,三、幼儿呼吸系统

15、特点,1,鼻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门户,作用:清洁、湿润、加温,既是呼吸器官又是嗅觉器官。鼻易出血区:鼻中隔前下部。 2,咽是肌性管道,是呼吸,消化的共同通道。咽部淋巴环(扁桃体)是防止细胞入侵的第二道防线,扁桃体10岁左右发育达高峰,易肿大,但不主张切割 3,喉也是发音器官,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声带水肿,喉肌痉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4,气管、支气管壁上有纤毛往外摆动,粘膜分泌粘液吸附灰尘、细菌、异物能刺激气管壁引起咳嗽粘液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是一道防线。,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潮气量: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男350040

16、00mt女25003500mt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残气量:停留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的气体不参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量150mt潮气量的大小与平时的锻炼有关,有人为500mt,有人为250mt,肺泡每分钟通气量为(500150)呼吸频率慢而深的呼吸比快而浅的呼吸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要做深呼吸的原因。,肺的特点:,1、鼻腔:鼻道狭窄,没有鼻毛,粘膜少,血管丰富,易感染,易出血,防线作用弱 2、咽: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幼儿咽鼓管短、粗、水平 3、喉:喉腔狭窄,声门狭窄。声带薄,音调尖、高,声音易疲劳。 4、气管、支气管:摆动能力差,易发炎支气管、气管炎 5、肺: (1)肺泡数量少,肺容量少,含气量

17、少,间质多,弹性纤维,易感染肺炎 (2)呼吸频率快 (3)呼吸节律不齐,四、卫生保健,1、空气新鲜,流通良好有人作过调查:不开窗的房间19000个/m3病菌,开窗通风为5000个/m3病菌2、正确的姿势:坐,立,行的姿势3、培养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挖鼻孔,不蒙头睡觉,不把异物放入鼻孔4、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5、注意歌唱和朗读卫生,第四节 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一,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等二,功能:消化、吸收食物并产生废物、代谢产物口腔中最主要的器官是牙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辅助结构,舌、腺体(唾液腺)、咬肌等,使它们

18、共同完成着:吸吮、咀嚼、吞咽、辨味、初步消化食物,辅助发音功能 牙齿的保护 : 营养和阳光:钙、磷等无机盐是构成牙齿的原料,需要从饮食中提供。人的皮肤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可以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 适宜的刺激:如烤馒头片、面包干等较硬的食物,磨磨牙床,促进牙齿萌出。 避免外伤:不要用牙咬硬果壳等硬东西 漱口和刷牙:2岁左右,饭后可用清水漱漱口,到3岁左右就该学着刷牙了。 由于乳牙的疾病,可以感染新生的恒牙,所以应该重视保护乳牙。,胃,胃是个肌性结构,伸展性大,个体差异大,分泌的胃液为弱酸性,在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起重要的化学作用,其中粘液细胞分泌的碱性粘液在中和胃酸、润滑胃粘膜

19、、减少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中起作用。不同年龄胃的容积:新生儿 3060ml 13个月 90150ml 1岁 250300 ml 3岁 600 ml左右 6岁 900 ml左右胃排空时间:水: 115小时 母乳:23小时 蛋白质(Pr): 34小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血供丰富,再生能力强功能:代谢 解毒 分泌胆汁 造血机能其他功能:分泌肝素防止血液凝固,消化系统卫生:,1,牙齿的保护 定期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进餐后3分钟食物残渣和细菌就有产酸作用,腐蚀牙齿,及时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 注意冷热食物对牙齿的影响,硬的食物对牙齿的影响 2、合理的饮食制度:定时定点定量

20、,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注意吃零食的时间 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霍乱、灾后感染、禽流感,2005年福州地区霍乱局部流行) 4 、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5、让孩子有个愉快的情绪进餐 6、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习惯性便秘已成为一种慢性疾病,预防成为重要的措施,主动多吃蔬果,多喝水,多运动。,第五节 感觉器官,主要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功能各不相同,功能上的独特,使这些感觉器官更显示它们的重要性。感觉器官的特性: 不可取代性; 相互协同性:为视、听协同增强了对材料的记忆,理解。 代偿性:当视觉丧失时,听觉、触、摸觉的功能进一步提高。,视觉器官眼,1,眼的结构: 眼球壁:前膜

21、前1/6角膜,后5/6巩膜中膜:虹膜、瞳孔、脉络膜后膜: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2,功能:感受光、颜色的刺激,产生视觉冲动、折光、成像 3,幼儿眼的特点,幼儿眼的特点:,1)、眼球前后径短,呈生理性远视,有人统计,新生儿95%为远视眼,8岁以后眼球发育较快,910岁,儿童从远视眼变为正视眼。 2)、晶状体弹性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幼儿晶状性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好。 3)、玻璃体透明度大,视力敏锐,视物清晰。 4)、幼儿辨色能力较差,但3岁时能辨认红、黄、兰、绿基本颜色,对相近色还难以区分。,眼的卫生保健,1)科学采光2)正确坐姿3)眼保健操、远眺4)视物时间不宜太长,距离适

22、宜5)定期视力检查6)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二 听觉器官耳,耳既是听觉器官也是平衡感觉器官。 我们较多地了解其听觉、辨音功能,当人晕车、晕船、旋晕时,人们较少想到与耳的结构功能有关,应该说,人的平衡感,旋转能力的发展,与耳的结构关系密切。耳的结构 1,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耳廓皮下组织少 2,中耳:中耳是一个很小的空腔,所以又叫鼓室。鼓室内有3块听小骨,声波振动鼓膜则带动听小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并传向内耳。中耳经耳咽管与鼻咽部相通。 3,内耳:内耳可以感受声音,保持平衡。,婴幼儿耳的特点及卫生保健,1)耳廓易生冻疮耳廓皮下组织很少,血循环差,易生冻疮。虽天暖可自愈,但到冬委不加保护又会

23、复发。2)外耳道易生疖脏水流入外耳道,或掏耳屎损伤外耳道,可使外耳道皮肤长疖,因疼痛可影响睡眠。张口和咀嚼时疼痛加剧。3)易患中耳炎 婴幼儿的耳咽管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鼻咽部的细菌易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4)对噪声敏感噪声是指使人感到吵闹或为人所不需要的声音。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可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5)听觉训练:音乐,有表现力的语言,各种和谐的声音。,三 皮肤,皮肤的功能皮肤身兼数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A、感受触觉、压觉、痛觉、温觉、冷觉等,所以皮肤是感觉器官。B、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柔韧而有弹性,是保护人体的一道防线。C、调节体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D、皮肤还是排汇器

24、官,随着汗液分泌,一些代谢的废物被排出体外。E、皮肤的间接内分泌作用。,婴幼儿皮肤的特点,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A、皮肤薄嫩 B、皮脂腺分泌旺盛所致 C、皮下脂肪相对少 D、汗腺丰富2,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散热和保温功能不及成人,皮肤散热多,容易生冻疮。3,皮肤渗透性,吸收性强,防止外用药物过量以免中毒。4,触觉、痛觉不及成人敏感,温度觉敏感,皮肤的卫生保健,保持皮肤的清洁是至关重要的,洗头、洗澡、剪指甲是幼儿园中的盥洗环节,编成儿歌,拍成图片,让孩子了解盥洗的顺序。1,保持皮肤的完整性:由于儿童表皮薄,表皮的基底细胞和真皮分裂快,再生能力强,迅速增长、更新,表皮的角质、角化脱落快,所以保护机

25、能差,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冷、热、光照、化学物质、蚊虫叮咬等敏感,易红、肿、发炎、破溃感染、糜烂。2,护肤品的选择:冬季防裂,滋润3,衣物的选择4,多喝水,多运动保证皮肤代谢,第六节 神经系统,一,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二、功能:它的快速反应,帮助人体及时完成功能。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系统,也是人意识形成、认识世界、思考问、解决问题的构造,它的功能的完成通过传导冲动,反对活动来实现。三、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1、从小到大,脑的重量在增加(1)脑细胞数量的增长:从胎儿时期的神经系统的不断分化,到出生的2-3个年内,脑细胞(Cell)的数量可增到几百亿1000亿个

26、,以后不再增加。 出生时有50万亿个突触,1岁时增至1000万亿个突触,巨大的网络系统造就了一个将有无限潜能的人。每个神经细胞(N.C)每秒向邻近细胞发送100个信息。(2)脑的重量的增长: 出生时390g 1岁900g左右 6岁1200g 成人1500g,(3)脑的体积 出生半年后为出生时的1倍,2岁为出生时的3倍,达到成人的3/4,4岁时为出生时 4倍,已十分接近成人。被刺激,被训练的脑细胞的突触,传导通道保存下来,加强,反应灵敏,没有被刺激的突触传导通道逐渐萎缩,随之,这些脑细胞也萎缩。(4)神经纤维不断加长,增粗,这也是突触“连接”的基础。(5)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髓鞘好像电线外的绝

27、缘外皮,到5-7岁,髓鞘化过程接近完成。婴幼儿从最初的动作反应慢,不准确到反应迅速、准确。,2、大脑的代谢(1)氧气代谢:脑的重量占体重的1/30-1/50,儿童脑细胞耗氧量占全身的50%,成人占20%。由此,我们看到儿童对氧气的需要、依赖和耐受性。(2)能量代谢神经细胞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而其他器官的能量来源可源自三大营养素,因此,神经系统对血糖的变化反应敏感,低血糖有什么反应?眩晕甚至休克,注意力不集中、出汗、无力等,谷类、薯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脑内葡萄糖的贮备仅能维持3-4分钟的正常活动。让体内有充足的葡萄糖和糖元是必要的。(3)人脑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据报导,婴幼儿脑组织中蛋白

28、质会占48%,而成人只占27%,人脑的活动与脑组织中蛋白质结构的构成关系密切。,3、大脑活动的调节特点:(1)容易兴奋:兴奋使婴幼儿对外界的许多事物感兴趣,兴奋可使他们的兴奋点(注意力)容易转移,任何外部的情境都容易引起他兴奋。(2)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疲劳转入抑制,儿童需要休息,更需要睡眠,这是他们需要缓解的表现形式睡眠。,4、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1)始动调节: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存在一定的“惰性”,刚开始工作时,工作效率较低,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建立联系需要时间,随着它对其他系统的调节的“启动”,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提高。(2)优势法则:是指大脑皮质某一区域兴奋状态占优势,形成优势

29、兴奋灶,能吸引大脑皮质的一些相关兴奋点来加强兴奋灶的兴奋度,从而提高学习、活动效率。首先要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感兴趣,进入状态,进入角色,排除和减少无关刺激。在优势原则实施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很重要,能否让儿童感兴趣,就看语言的感染力,当然,新奇、有趣、直观、动态,都可以让孩子尽快地跟着你的“引导”进入角色。,(3)镶嵌式活动原则是指某项活动开始进行时,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处于抑制状态,随着活动内容的改变,兴奋区域和抑制区域也发生改变,大脑皮质区域轮流工作轮流休息,这种镶嵌式的活动特点是劳逸结合的理论基础。(4)动力定型: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入大脑皮质,经

30、过反复刺激,这种时间和顺序被“固定”下来,前一个剌激就成为前一个反应的刺激条件。动力定型的是连续式的条件反射的形式,它的作用在于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率。动力定型具有两个特性:牢固性,可变性。(5)保护性抑制原则,四、脑科学的发展与开发左右脑 (一)脑科学的研究状况:1、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左右脑在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别,他因此获得1981年的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钱学森对斯佩里高度赞扬。2、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的研究3、日本学者封田晴彦的左右半球功能图。4、托兰斯的研究及划分5、美国病理学家汤姆斯哈维对爱因斯坦的(1955年世)进行了24年的研究。 (二)大脑的潜能:P.41 从反面证明

31、潜能被剥夺、埋没,脑科学的重大发展中的实例,潜能需要刺激、开发、训练。,(三)右脑开发,左右脑的同步发展 1、音乐:舞蹈、乐器弹奏。 2、美术:绘画、手工、泥塑、淘艺。 3、体育:更加重视左侧肢体的练习及左右两侧的协调性。 4、建构游戏:插、拼等(主题的设想、想象、完成。) 5、多媒体形式的运用:直观、形象、刺激各个感官,五、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1、既丰富又符合年龄的刺激。 2、消除引起大脑紧张的因素。 3、新鲜的空气(从脑代谢来看)。 4、丰富、合理的营养。 5、愉快情绪的培养。 6、一些专门的训练。 7、动静交替的合理实施。,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组成: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胸腺,性腺,

32、垂体等内分泌腺.功能: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的又一个调节系统. 调节特点:持久,广泛,缓慢. 甲状腺的功能:1,对代谢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身材异常矮小,智力低下.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在婴幼儿时期具有重要作用.,第八节 泌尿系统,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功能:排泄作用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是婴幼儿时期要注意的问题.,第九节 生殖系统,组成:生殖器官和性腺功能:生殖和形成性别特征特点:婴幼儿时期生殖系统尚未发育.,第四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一、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

33、测量出来的变化即身体在量上的变化,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大脑重量的增加等。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上的成熟即身体上质的变化,比如大脑记忆、思维、分析功能的不断完善。,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及生活条件的改变等,可将儿童时期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280天约40周,称为胎儿期。(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三)乳儿期:从出生后28天到12个月称为乳儿期。(四)婴儿期: 生后13岁称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体格发育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快,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加,促进了动作、语言、思维的发展。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

34、差,个人卫生习惯正在养成,生活还缺乏经验,对外界危险事物没有识别能力,需要防止发生中毒或损伤等意外事故。,(五)学龄前期: 36岁称为幼儿期。这一时期,幼儿体格发育减慢,但大脑功能发育更为完善,智力发展增快,理解能力逐渐加强,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可进一步用较正确而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运动的协调能力逐渐完善,可以从事一些较细致的手工和轻微的劳动,也可以学习简单文字、图画或歌谣。因此,这一时期应特别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和智力的开发。 (六)学龄期:6-12岁,二、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质到质变量的复杂过程幼儿的生长发育是由细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

35、,不仅是身长、体重的增加,而且组织细胞也在逐渐分裂。身高、体重的增长:出生后头两年的身体增长速度:第一年内,身长增长2025厘米,增长值为出生时身长(50厘米)的50;体重增加67公斤,为出生时体重(3公斤)的两倍。无论身长、体重在第一年都是出生后增长最快的一年。第二年内,身长增加10厘米,体重增加2.53.5公斤,速度也是较快的。2岁以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身长每年平均增加45厘米,体重每年增加1.52公斤,保持相对平衡、较慢的增长速度,直到青春发育期再出现第二次生长发育突增。 身体各部分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 各系统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二)幼儿生长发育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过程

36、和异化过程两个方面。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后,把它制成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叫做同化作用。机体把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在物质分解时释放能量,供给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并把分解产物(废物)排出体外,这叫做异化作用。首尾发育规律,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三)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身体和心理的发育也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生长发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独有的特点和其他阶段相区别,并且每一个阶段与它的前后阶段彼此有规律地交替衔接着。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好必要的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受到阻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起着不良影响。,(四)幼儿

37、身体各部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五)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密切联系的,而且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个体差异性)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先天、后天环境条件的差异,个体发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呈现高矮、胖瘦、强弱以及智力高低的不同。在评价某一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时,应将他以往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其发育动态,才更有意义。,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1先天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肯定的。如骨骼系统,根据对单卵双胎的研究,成年后单卵双胎两个人身高的差别较小而体重的差别则较大,说明骨骼系统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进行身高预测的依据就是遗传因素。非遗传因素如先天环境:孕妇营养

38、不良可造成胎儿先天性脑细胞减少。2后天因素除了基因不可抗拒,从后天因素入手,也可左右身体的发育如身高(像日本)。(1)营养(2)运动(3)睡眠(4)情绪(5)疾病(6)其他因素健康生长发育:营养好,睡眠足,多锻炼,打预防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6岁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年龄 平衡及粗细动作 语言 适应和行为 12月能自己站立扶 能用简单的词表达意思 用杯子喝水, 一只手可以走 穿衣会伸手入袖 15月 会自己独立行走 能听懂一些日常用语 会指出所需要的 会叠2块积木18月 跑得稳,拉一只手 可叫出图画上的物品 会自己吃东西, 可上台阶 有困难找人2岁 会上下楼梯开门 能说出2-3个字组成的话

39、 会画圆圈, 控制大小便 3岁 倒退走,会折叠纸 会说多字的话 会洗手,玩简单游戏,年龄 平衡及粗细动作 语言 适应和行为4岁会一只脚跳, 会讲小故事 可仿画简单的画, 用剪刀剪图画 爱同小朋友玩5-6岁会双脚并跳 说出各种颜色, 区别物体轻重, 会唱儿歌 会穿脱衣服, 能认字,数10以内的数,第五章 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组织第一节 组织好幼儿一日生活的意义,一、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丰富的生活内容,有规律有组织的各项活动,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它促使幼儿身体各器官有节奏的活动,使幼儿的生活有张有弛,学习时精力集中,吃饭时食欲旺盛,游戏时心情愉快,积极投入,睡眠时入睡快,睡得香。,二、有利幼儿

40、更好地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按时完成各项活动的内容,按秩序做事,按要求做事(当然必须是合理的要求,适当的要求,成人的要求不能过多)。三、有利于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 恰当的生活、学习、游戏使幼儿心情愉快,快乐、积极的情绪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四、合理的生活安排有利于卫生原则和卫生要求的贯彻和实施。 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本身就体现了卫生原则的实行,并有利于连贯地学习个人卫生习惯,集体生活习惯等。,第二节 制订生活制度的依据,一、依据: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需要制订生活、作息制度。2、根据季节变化。3、根据家长的需要:日托、寄宿、钟点式,周末托。4、根据儿童的活

41、动特点安排,动静交替,集体和小组、个别相结合。,二、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时间安排1、进餐时间:由于幼儿胃容量小,消化功能相对较差,胃排空时间为3-4小时,因此,两餐间隔时间为4小时左右为宜,中间增加点心,一般每天安排3餐2点。每餐进餐时间半小时左右。2、睡眠时间:小小班、小班幼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午睡2.5-3小时;中、大班每天睡11-12小时,午睡2-2.5小时。3、集中活动时间:小小班:10分钟小班: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30-35分钟,4、游戏时间:40分钟-1小时5、户外活动时间:由于幼儿年龄小、生长发育速度快,机体代谢的需要,因此,户外活动时间需要得更多。春

42、秋每天不少于3-4小时。冬季不少于2小时。其中包括1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第三节 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与卫生要求,一、晨、午、晚间检查幼儿早晨起床或入园时,中午起床和晚上睡眠前,应进行晨、午、晚间检查,尤其寄宿制幼儿更应加强检查。除晨、午、晚间检查外,凡班上保教人员,在一日生活中都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食欲、大小便,睡眠情况及体温是否正常等。小儿发烧或精神不好,常常是疾病的先兆,应细心观察。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4。超过37.4为发烧,38以下为低烧,39以上为高烧,幼儿上午超过37以上,应注意密切观察,以便及时正确的处理。晨检可以了解幼儿的健康情况,卫生情况,出勤情况。,

43、晨间接待及晨间活动 无论是教师还是保育员都应该以热情的态度,微笑的服务于每一位小朋友,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快乐一天的开始。晨间活动: 户外活动 室内活动 每一所幼儿园根据自己的阶段性特点开展活动,如根据季节(春季、秋季的活动),根据主题,如迎奥运、艺术节 我们主张让幼儿尽可能在户外活动,以保证有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以省直机关幼儿园为例。,二、进餐根据幼儿消化能力差、胃容积较小的特点,幼儿两餐间隔的时间一般为4小时左右为宜。因此,幼儿每天应安排三餐一般为4小时左右为宜。因此,幼儿每天应安排三餐两点(早、中、晚各一餐,再加2次点心)比较合适。应供给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培养幼儿进餐的卫

44、生习惯,能促进消化和吸收,保证供给幼儿充足的营养素。,进餐的卫生要求及管理,餐前准备: 1、安静的活动 2、洗手 3、参与分碗筷进餐组织: 1,环境:整洁,轻松 2,用餐时间:20-30分钟 3,用餐过程:食欲,食量的观察;进餐卫生要求提示; 4,用餐后的要求:收拾餐具,漱口,擦嘴 5,用餐后的活动:散步或其他安静活动,三、睡眠睡眠时幼儿的大脑皮层处于弥漫性的抑制状态,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幼儿神经发育不健全,神经细胞容易疲劳,因此,必须保证每天有适宜的睡眠时间。年龄越小,睡眠时间需相应延长,34岁每天需1213小时,56岁每天需1112小时。睡前应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适

45、宜,一般为1618,并根据情况可进行开窗睡眠或户外睡眠(雨天、雾天、风天除外)。睡前不宜饮食过饱,以免妨碍横膈膜的运动,加重心脏负担。也不宜喝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安排幼儿睡眠时环境要安静,动作要轻柔,态度和蔼,要求幼儿轻轻进入寝室。睡眠中的组织:巡视,对年龄小、体弱、不爱睡觉的幼儿的个别处理,对睡眠不安、玩弄生殖器的孩子的处理。,睡眠前的准备: 1.良好的环境:安静,光线暗淡通风通气良好 2.睡眠前不能大量饮水,提醒幼儿上厕所睡眠的组织与管理: 1.自己脱衣服 2.睡眠前简短的提示和要求:不玩玩具 3.睡眠时的看护和巡视 4.及时处理偶发事件,四、上课 上课时间应安排在每天精力最充沛、注意力

46、最集中的时候。一般在早操后为宜。由于各班年龄不同,神经系统发育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每天上课的时间,次数和内容也应有不同。小班每天1次,10一15分钟;中班每天12次,每次2025分钟;大班每天12次,每节2530分钟,大班末期可适当延长5分钟。教师要注意掌握时间,尽可能准时开始,按时结束。 上课时,环境应清洁,室内应通风,光线要充足 上课时,应培养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注意保护幼儿视力,眼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容易造成近视;要保护嗓子,唱歌、说话都不能大声叫喊,不要使声带过分疲劳。 安排活动时,应注意动静交替。尽量照顾孩子的兴趣、情绪、疲劳情况,注意营造宽松的班级气氛。,五、游戏和户外活

47、动幼儿应有较多的户外活动时间:夏天大部分时间在室外活动,春秋季每天应不少于34小时,冬季每天不少于2小时,其中1小时为体育活动,气温在零下10时,也要到户外活动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游戏和户外活动可适当结合。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等开展时间4060分钟。,环境整洁,适宜根据游戏需要安排时间玩具和材料的卫生安全要求户外游戏时要注意动静交替,注意安全游戏过程组织得有序游戏结束后收拾物品,六、盥洗的卫生要求,经常洗头,洗澡,剪指甲用餐前洗手午睡起床后的盥洗随时洗手传染病流行期间洗手的特殊要求按幼儿需要上厕所,第五章、学前儿童体格锻炼,一、关于体育的一些基本问题1、什么是体育?(1)体育是全

48、面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达到身体完善水平,即达到高水平的健康,身体发育和身体训练。(2)体育是人类的社会现象,就是人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了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成绩,丰富文化生活进行的身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是建设精神文明的社会活动。(3)美国的一位学者于1969年对“体育”的论述:它是指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项活动能力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4)日本的学者(1978年)提出“体育”应是一个包含身体训练、体操、竞技在内的新的合成概念,其意义相当于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项目 组织形式 主要目标 竞技体育 1、专门性组织 1、认识、展现运动潜能 2、(自愿参与) 2、竞赛得奖 3

49、、专业认可人员加入 3、(实现个人价值)大众体育 1、非专门性组织 1、强身健体 2、(自愿参与) 2、享受快乐 3、自由选择加入 3、(实现个人价值)学校体育 1、社会委托机构 1、保障健康成长 2、强制参与 2、促进全面发展 3、指定人员加入 3、(实现个人价值),2、体质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即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范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体格体格是指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状况。(2)体能体能即人体在从事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3)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界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4)心理状况心理状

50、况是指精神状态、意志品质、情绪特点、性格特征等心理因素。,3、身体发育:是指人体在其一生中身体器官、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过程。狭义是指:它标志着根据人体测量和生物统计学指数所确定的身体发育水平,如: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背力等。广义的理解:除上述指标外还包括身体素质,如速度灵活性、柔韧性、目测力,平衡感,力量、耐力、协调性等。4、锻炼:是为了提高机体对一切有害影响的抵抗力,组织儿童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改善机体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的方法。5、锻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发展儿童的一些基本动作,初步掌握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使儿童形成坚韧性,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