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220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1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 (含高等教育 的历史发展,第2、3、4、7、15章) 2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5章) 3高等教育的结构 (含层次结构、专业结构、高等学校定位等,第6、7章) 4大学教学论 (第8、9、10、11、14章) 5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16章),讲授的基本内容,1. 教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 2. 教育的性质 3. 高等教育的发展 4. 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 5. 教育结构问题 6. 大学问题 7. 大学教学活动 8. 大学的科学研究 9. 高等教育管理问题 (esp:教育法制与教育管理行为),本学科基础性的问题,第一

2、讲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一. 教育学科的对象与本质特点 二.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 三.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 其社会职能体系 四. 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一. 教育学科的对象与本质特点,1. 教育科学的对象: 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本质特点: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目的) 其一,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 其二,教育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教 育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 其三,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属性的发展。,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二.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一)关

3、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几种界说:,第一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 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 科、本科和研究生。,第二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 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 的社会活动(潘懋元)。,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第三种: 高等教育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广 博(如李维武)、高深(如邓晓芒)、 专门,又可简称为学术性和职业性 (文辅相)。,(二)本书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界说:,三.(1)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1. 中外古代高等教育:,中国: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欧洲:欧洲中世纪大

4、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中世纪大学传播的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 念,为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1) 美国:莫雷尔法案与“赠地学院 “ (2) 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2. 西方近代高等教育:,3.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建国后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 1952年的院 系调整。,4.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 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 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

5、化。,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 到15%50%。,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4.(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2) 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 联邦政府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 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 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地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 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 与和大学自治的关系。,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 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 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庞大高等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样化需求。,4.(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其次:是制度的现代化。,其一,

6、是继承和发扬经典大学理念,包括大学 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教 授治校等。 其二,要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 围内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 潮,包括大众化、多样化、终身化、 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最终要保证实现我国高等 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在21世纪头十年,就是 要建成一个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规模,从结 构到效益,都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现 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最后: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办 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 等的深化改革,建成与我国社

7、会主义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三.(2) 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体系,1. 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 2.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 3.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二)现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1.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2. 发展科学的职能 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改造社会职能 2国际化职能,(三)现代大学职能的发展,(三)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一) 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 (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 大学学术至上犹如企业利润至上 (3) 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二)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高度的创新性

8、;高度的探索性 ; 高度的综合性 ;高度的组织性 ; 高度的风险性 。,四. 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四.(3)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1. 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 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 2. 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能满足大 科学探索和创新的需要。 3. 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 4. 大学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适宜 于原创性研究。 5. 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 小科学的研究基地。,二. 思考题: 1.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2.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3. 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9、 4.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的内涵? 5. 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第一讲考点,一. 名词解释: 中世纪大学、 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大众化、大科学,第二讲 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 二. 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三.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四.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二)教育目标的界说与目标系统的规定性 1.教育目标的界说 2.教育目标系统的规定性 3.教育目标的作用:中介环节、直接调控,(一)教育目的之界说与一般规定 1.教育目的的界说 2. 教育目的的一般规定 :功能与结构 3.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与控制,二.

10、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 相互关系,是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社会发展 1两种社会发展理论 2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3现代发展观,(三)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1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 2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性,(二)什么是人的发展 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2人具有多重属性 3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 和完善,三.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一)中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 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11、建设者和接班人”。党 的十六大对原有教育方针作了重要的补充。,(三)中国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根本素质要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目的中对 人的发展的根本要求 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2.全面发展是人的理想发展,(二)中国教育的服务方向 1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 2“两为”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3“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规定是对受教育者社 会功能的总体定位,四.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二)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思想品德目标; 4体质目标.,(一)全面认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 1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性 2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

12、3高级专门人才的创造性,(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整体框架 1. 普通素质:由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与身体素 质所构成。对普通素质的培养一般称为通识 教育或高级普通教育 。 2. 专业素质: 3. 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结合,是现代高级 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体现。 4. 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之中的创造性,第二讲考点,思考题: 1试述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2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 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 二.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 三.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 历史发展 四.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第三讲 高等教育的结构,一. 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1. 高

13、等教育结构含义: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 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 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2. 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 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 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指高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 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 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二.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 2文化传统因素 3科学技术因素 4教育因素 5区域因素,三、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和专业结构的历史发展,(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纵向结构,由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

14、构 所决定: 专科教育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二)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 横向结构,由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社会 分工状况决定: 从总体看,高等教育按学科门类可划分为文学、 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 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共11个学科门类。,(三)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的优化,第一: 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 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优先发展适应 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 科专业,适当调整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比例。,第二: 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 用型专业。 第三: 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 化的新机制。 第四: 进一步拓宽专业

15、口径,灵活专业方向。 第五: 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第六: 高等学校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1. 发达国家院校分类 美国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分为七个层次: 博士/研究型大学1类和2类 硕士学位授予院校1类和2类 学士学位授予院校文科类、普通学科类 学士/副学士院校类,四.高等学校的分类与 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一)高等学校分类,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多种取向: 据学科门类分为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 单科性大学; 据隶属关系分为中央部委属大学和地方大学; 据所有制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 据教学与科研的相对关系分为研究型大学、科 研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以高

16、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为基础,将学校分为精 英型大学、大众型大学和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2. 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我国高校定位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在办 学类型上,普通高校都要办成综合性、多科 型、学术性的大学; 在办学层次上,都要办 成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国(省)内一 流、世界(中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呈现金字塔结 构,应用型、操作性人才处在金字塔底部, 需求量最大,理论型的高层次人才毕竟是少数。,(二)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第三讲考点,高教系统中的各高校应该有分层和分工,各 安其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在定位上体现 出个性化和

17、多样化。,一.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结构,二. 思考题: 1.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一.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 二.大学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 四.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五.大学教师教学评估,第四讲 大学教学论,1. 教学的概念的基本内涵: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一. 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一)教学与教学过程的界定,2. 教学过程的定义: 教学过程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认识与发展 的过程 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是教学过程的 核心问题 教学过程是阶段

18、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二)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1. 大学教学的专业性 2.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3. 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三)大学教学的整体改革,1. 推动当代教学变化发展的直接因素,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量越 来越大,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内容 出现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因此使教学 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和 新的仪器设备的应用等。, 教育与教学理论上的发展与突破,必然推动 教学的发展,一方面它为教学的发展和变革 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

19、又总是力 图通过创立新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出来。,2. 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目标,根本改变现行大学教学模式,应正确认识和 处理六个关系,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在教育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 系,使大学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 以学习为主,学习与发现相结合的过程 。,在教育目标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发展 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克服片面发展 和平均发展的倾向,确立以全面发展为 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的教育目标。 在教学内容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的确 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使教学内容从 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 。, 在教学方法上正确认识和处理讲授与自 学、学习与科

20、研的关系,使教学方法从 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为主,并使科研真 正进入大学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由学 会学习到进入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 在教学管理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 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刚性管理为弹性 管理。,二. 大学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作用及相互关系,(二)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1. 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 2.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一)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1.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 2.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节者 3.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1. 课程的概念 教学内容是对学生必须掌

21、握的知识与经验的 规定,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主要的认识对象与 知识来源。教学内容是通过课程体现的。,三. 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 教学内容的更新,(一)课程的概念和课程结构, 课程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课,指的是教学内 容,是教学科目的总合,二是程,即教学过 程的顺序与进程。从整体上讲,课程即“教学 内容和进程的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间 (进程)的统一。课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依据。 如果离开了课程,则既构成不了教与学的关 系,就连教学过程也根本无法启动。 广义课程与狭义课程,也称为显性课程与隐 性课程,,其一,高等教育目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 等教育的总体目标,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 务的,必须适

22、应教育目标的要求。 其二,科学知识体系。从知识的角度讲,课程内 容决定于科学内容,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 动,因此科学知识体系是制定课程的重要依据 之一。 其三,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与接受能力。课程的 制定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与要求。 其四,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2. 制定课程的依据,其一是课程设置的门类,包括课程门类学科性 质的划分与课程的门数; 其二是各门课程间质的关系与量的关系,质的 关系指的是性质上的关联性,量的关系主 要指学时学分分配上的比例关系,是课程 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的体现;,(二) 课程结构的优化,1. 课程结构的界说,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设置各门类之间的相互关 系与组合方式。有如

23、下三层涵义:,其三是组合方式,即根据各门课程间质的关系 与量的关系按一定的方式加以整合,形成 课程的整体结构。同时从课程结构的特点 来看,由于课程分类的多维性及组合方式 的多样性,使得课程成为一种多维度,多 层次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结构体系。,2.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关系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的关系 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 大学教学内容的更新,1. 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层次 论证材料的更新;

24、 理论观点的更新; 学科体系的更新。,2. 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途径 讲授内容的更新; 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 教材的更新。,3. 接触科学前沿的三种不同的形式 作为科普知识了解科学前沿; 从相关的科学原理上理解科学前沿; 参与前沿问题的研究。,(一)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1. 教学方法的界说 一般地讲,方法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手段和工具。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 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教学活动 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方 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四. 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2. 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 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

25、动中相互联系 的方式 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具 有科学方法的性质 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 学方法的统一,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 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 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技能的重要方法,从学生角度讲,听讲是获 得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 讲授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以下4点,即激发动机、 同步思维;结构严谨、说理深刻;虚实结合、 表述生动;注意反馈、及时调整。,(二)讲授法的定义与基本要求,(二).2. 如何运用讲授法?,1. 运用问题法(或叫矛盾分析法) 思起于疑”,或叫“思维以问题始”,说的都是 一个意思。可以说没有问题

26、或矛盾就没有积极 的思维活动,也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兴趣。 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问题情景之中 。,2. 运用逻辑方法 科学知识和原理的讲授,实质上就是一个形成 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逻辑过程。所谓结 构严谨、说理深刻,就是在讲授内容的整体 结构与具体的分析论证上要合乎逻辑。因此, 教师自觉地掌握和运用逻辑方法就非常重要了。 3.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直观的方法 4. 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5. 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三)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与运用,1.教学方法的选择 依据: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与知识形态; 学生发展水平;时间条件与物质条件。,2. 教学方法的组合 包容性组合 互补性组合,3.教学方法的

27、运用 (1)教学法的基本修养 ( 教学法的修养包括教学法理论、教学经验、 教学能力与技能等因素) (2)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 (3)教学方法运用中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4)教学方法运用中的情感因素。,五. 大学教师教学评估,(一)教学评估的概念,教学评估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 素的评估。它既包括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又包 括教学质量的评估(如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双 边活动的评估等)。 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 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 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教学评估的一般结构,教学评估

28、系统主要由下列子系统构成:,3. 评估人员子系统:由学生、专家评估人员和 教管人员构成。,2. 指标子系统:各指标要素应该互相联系构成统 一的有序的整体,要体现方向性、科学性、可 测性和 发展性原则。,1. 目标子系统;,4. 评估对象子系统:教学系统诸如教学目标、 教学管理、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等都应列为评估对象。,5. 方法子系统:指搜集和处理信息给出结论的 方法,它包括教育测量与心理测量的各种方 法,以及一切可以被利用的现代科学方法。 如座谈法、调查法、系统方法,统计学方 法,模糊数学方法,曲线拟合方法,分析方 法等。,(三)教师教学评估的原则,1. 评价机制:自我控制与同行评

29、议结合 2. 评价过程:与教师群体的亚文化相兼容 3. 评价技术:一致性、全面性与简单性 4. 评价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二.思考题: 1. 试分析大学教学的特点。 2.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学教学整体 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 3. 简要分析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第四讲考点,一. 名词解释: 教学、 教学过程 、 课程 、 课程结构 、 教学方法、 教学评估,4. 如何理解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试论 大学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 5. 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6. 更新大学教学内容可采取哪些途径? 7. 如何运用讲授法? 8. 结合实际,谈谈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

30、与运 用。 9. 试述大学教师教学评估应遵循的原则。,一.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三.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第五讲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是组织行为学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 指体系化的组织制度。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体系化的高等教育 管理组织制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组 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一.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界说,(1)中央集权型的管理体制 (2)权力分散型的管理体制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2.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类型, 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体现了一个 国家在高

31、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 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 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前者称为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后者称为高等教育微观 管理。,1. 调整中央政府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加强地方统筹,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 2. 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调 动高校办学积极性。 3.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治教,规范政府与学校行 为。 4. 加快中介组织建设步伐,理顺政府、学校、社会三 者之间的关系。,二.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三.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高等学校领导体制 美国大学内部的权力体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董事会、校长、评议会,形成了以

32、校长为首 的行政权力系统和以评议会为代表的学术权 力系统。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领导体 制作了明确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 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微观管理体制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包括三个方面:,高等学校管理机构及职能 从纵向来说,高校分为学校、学院、系三级管 理,分别以校长、院长、系主任为核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 比较及其相互关系, 高校内部事务可以分为学术事务和非学术事 务或行政事务。与此相对应,高校内部存在 着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一种是以高校管理 机构为网络的行政权力系统,一种是以教授、 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

33、组 织为主体的学术权力系统。, 行政权力的主体是职能部门及行政管理人 员,其客体是行政事务自上而下贯彻执行。行 政权力的核心是“权”,权大力大,表现为官 僚机构的科层制。行政权力的价值定位是保 障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保证教育方针和办 学思想的落实。, 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教授 ,运行方式是自 下而上,越是在基层其影响力越大。学术权力 的核心是“力”(学术地位),力大权大。学术 权力的价值追求是保障学术自由、学科发展和 学者的权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作用主体、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和对立。然 而,对立也可能走向统一,实现优势互补。 只有大学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共同作用, 才

34、能保证大学整体稳定有序的状态,也就是 人们描述的“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第一,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的党政联席会议,或者是党 委 常委会没有教授参与,学校权力过于集中在行政系统; 第二,学术及专业委员会成员多为二级行政权力的代表 如院长、系主任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来自基层的教授 只是少数的点缀。学术组织并不真正代表学术 权力; 第三,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尚未发 挥应有作用。,(1)存在的问题 关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存有如下不足:,4. 关于我国大学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考,(2)如何加强学术权力?,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决策制度,吸收一定数 量的教授参加学校重大行政事务和学

35、术事务 的决策。党委领导主要是政治保障,行使政 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机构及职能部门 执行校务委员会的决策,处理行政事务。,建立健全各种学术组织,包括学术委员会、 职称评聘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教师 代表在其中应占据多数,以确保教授学者参与 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力。,民主选举产生院长、校长。西方国家院长、 系主任、讲座教授是通过层层选举产生的, 真正是教学科研人员的代表。据此,我国大 学可先从院长和系主任开始,以民选制替代 任命制,首先保证基层组织学术权力到位。 待条件成熟后,校长也可以通过民选产生。,一.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二. 思考题: 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第五讲考点,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