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283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4章 仓储与配送绩效管理,14.1 物流绩效管理概述绩效管理强调的是对过程的监控,通过对行动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观察与评估,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它不是基于目标的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MBO),而是基于事实的管理(Management-by-Fact,MBF)。因此绩效管理的出现,使得企业战略已不再是企业决策层少数几个人的任务,而成为从CEO到每一位员工所有人的事。,14.1.1 物流绩效管理的意义,第一,以各部门或各作业员为单位来评估营运作业的实绩,以促进其责任意识及目标达成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的业绩。 第二,实施绩效评估,可以衡量各部门员工的贡献程度,

2、可以提高其对成本及利益意识,以便达到精兵简政的目的。 第三,通过公正的评估,可以整合公司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目标,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14.1.2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1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1)评价对象(2)评价目标 (3)评价指标(4)评价标准(5)评价方法(6)分析报告,14.1.2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2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1)准确(2)及时(3)可接受性(4)可理解(5)反映企业的特性(6)目标一致性(7)可控性与激励性(8)应变性,14.1.2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3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步骤 1)确定评价工作实施机构 2)制定评价工作方

3、案 3)搜集并整理基础资料与数据4)评价计分5)评价结论6)撰写评价报告7)评价工作总结,14.1.3 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1物流计划的绩效评价2运输绩效评价3存货绩效评价 4物流成本绩效评价 5顾客服务绩效评价,14.1.4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制订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2可行性3可比性4协调性5稳定性,14.1.5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1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关键业绩指标法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14.1.5 构建

4、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2 平衡计分法(BSC)平衡计分法是哈佛大学 教授和复兴方案咨询公司总裁 于1992年提出的一套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兴的绩效评估方法。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计分卡,是因为它要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的业绩等诸多方面。,14.2 仓储绩效管理,14.2.1 仓储指标考核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仓储的管理水平。 第二,有利于推行仓储管理的经济责任制。 第三,有利于推动仓库的技术改造。 第四,有利于提高仓储的经济效益。,14.2.2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仓储绩效评价指标有六大类:1.顾客满意类指标2.货物储存的数量

5、指标3.货物储存的效率指标4.货物储存的经济性指标5.货物储存的质量指标6.货物储存的安全性指标。,14.2.3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块分析,1顾客满意类指标1)服务水平2)顾客满足程度 2货物储存的数量指标 1)计划期物资吞吐量 2)物资平均库存量 3)库房使用面积 4)货场使用面积 5)单位面积储存量 6)职工人数 7)设备数量 8)库用物资消耗指标,14.2.3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块分析,3物资储存的效率指标1)仓库利用率指标2)设备利用率指标 3) 资金使用效率4)劳动生产率指标5)物资周转速度指标,14.2.3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块分析,4货物储存的经济性指标 1)储运成本

6、指标2)利润指标3)资金利润率4)收入利润率5)每吨货物保管利润,14.2.3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块分析,5货物储存的质量指标(见CH13) 6货物储存的安全性指标,14.2.4 提高仓储效率和效益的途径,1加速库存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节约成本开支,降低仓储费用3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4扩大仓储经营范围和内容,增加仓储增值服务项目,14.3 配送绩效管理,14.3.1 商品配送的原则(1)及时。尽量缩短商品的待运和在途时间,加速商品流通、确保商品的市场供给,尽量做到门到门服务。(2)准确。在配送过程中做到单证传递的正确性,确保各项手续交接清楚,并且准确地完成商品的配送。(3)安

7、全。商品在配送的过程中,不发生损坏、变质、污染、爆炸、燃烧、丢失等事故,同时确保人员和配送设备的安全性。(4)经济。配送的经济性体现在选择一种合理的配送方式以及对某一种配送方式的优化,以使整个物流系统或供应链上的配送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最好。,14.3.2 配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1配送活动的顾客满意1)交货水平(1)交货期质量。交货期质量=规定交货期-实际交货期(2)准确率。该指标表示配送的准确性。2) 货主意见处理率。3) 商品完好率。4) 无误交货率。5) 客户的抱怨率。客户的抱怨率=抱怨的客户数量/客户的总数6)货损货差赔偿费率。,14.3.2 配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2配送活动的效率1)平

8、均配送速率。2)单位时间配送量率。3)进出货效率。4)车船利用率。5)车船实载率。6)运力利用率。7)总运力贡献率。8)准确完成物流率。,14.3.2 配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3配送活动的成本1)物资费用占物资价值的比重。2)平均配送费用。3)服务费用收入率。4)单位运输成本。5)平均装卸成本。6)平均流通加工成本。7)实际油耗。8)修保费。,14.3.2 配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4配送活动的信息化水平通常以配送活动与客户信息交流的便利性、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主动性等几个方面来衡量其信息化水平。 5 配送活动的质量6 配送活动的安全一般从货物安全和人身安全两个方面来评价其安全水平。,14.4

9、 仓储与配送绩效考核指标的管理,(1)实行指标的归口管理。将各项指标按物流企业职能机构进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使每项指标从上到下层层有人负责,可以充分发挥各职能机构的积极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管理系统。(2)分解指标落实到人。这一系列的仓储与配送绩效考核指标需要分解、分级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班组,直至每个员工,使每级部门、每个班组、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3)开展指标分析,实施奖惩。,14.5 仓储与配送工作考核指标分析,1指标分析的意义(1)了解物资仓储与配送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总结经验。(2)发现物资仓储与配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以便查明原因并加以解决。(

10、3)弄清物资仓储与配送设施的利用程度和潜力,进一步提高仓储与配送作业能力。(4)考核仓储与配送作业基本原则的执行情况,对作业的数量、效益、经济、质量、安全等作出全面评价。(5)找出规律,为物资仓储与配送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14.5 仓储与配送工作考核指标分析,2指标分析的方法1)对比分析法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联系的、可比的指标(或数量)进行对比。具体有下列四种:(1)计划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2)纵向动态对比分析。 (3)横向类比分析。 (4)结构对比分析。,14.5 仓储与配送工作考核指标分析,2)因素分析法3)指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1)指标本身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计算指标的数据和方法必须准确、可靠。(2)在进行指标比较时,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3)对指标应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以偏慨全。(4)在进行指标分析时,必须注意分析结果要具有现实可行性,对实际工作应起有益的促进作用。,问题与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