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283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麻雀》说课稿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麻雀,说课稿,1,克拉玛依市第二十小学王潇,2,说教材,麻雀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作者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生动、精炼的语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力量是伟大而崇高的。课文内容由“情”编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3,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二)过程目标 抓住重点语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三)情感目标 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4,说教学重(难)点,1.抓住老麻雀的

2、神态、动作,体会母爱的伟大。2.引导学生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5,说教学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准备了: 1.课文录音带。 2.动画课件。,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7,教法和学法,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两个问题: 1.“老麻雀、小麻雀、猎狗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他

3、们的这些特点,为什么?”,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从文章中找答案,说理由,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通过各种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积累词汇。,说教学过程,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对第二课时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 情境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自主探究; (四)总结升华。这四个环节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10,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1,(生欣赏麻雀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鸟吗,说说平时,麻雀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麻雀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然而,在

4、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却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麻雀的故事。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教学过程,(二)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想象画面,这样做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是通过欣赏朗读,为后面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12,说教学过程,(二) 整体感知 2.指明学生回答课前准备的提问,“课文中有哪几个主要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3,说教学过程,(三)自主探究 1.带着问题自主地读课文

5、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我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提出问题,小麻雀、猎狗、老麻雀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到文章中找答案,使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记,边读边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14,说教学过程,(三)自主探究 2、学生合作探究 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它们的这些特点,为什么? 先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再具体地指点方法,读找议读。在这个环节中,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15,说教学过程,(三)自主探究 3、反馈交流 本环节教学,教师着力抓两点,一是抓重点句子,品悟

6、重点字词,二是抓感情朗读,从读中悟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反复地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品读。,16,说教学过程,(三)自主探究 在讲到老麻雀时,运用课件显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通过看屏幕上活生生的老麻雀愤怒地不顾一切地扑了下来,扎煞全身的羽毛,并且让学生模仿老麻雀绝望的尖叫声,使学生感受得更真切,理解得更深刻,顿时明白老麻雀怎样落下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突破难点。再通过换动词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从直观的画面上升到理论知识,使学生更进一步学深学透课文,从理论上突破难点。,17,说教学过程,(三)自主探

7、究 在理解“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时,教师提问,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大多数学生能说出答案,然后再让学生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就是老麻雀与小麻雀之间那份伟大的母爱,然后引导学生朗读4-5自然段,进一步从读中体会爱的伟大力量。,18,说教学过程,(三)自主探究 4、扮演角色,组织采访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在孩子们体会到这种强大的力量后,我设计了“小记者采访站”这一环节,对他们进行诱导和引导:“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角色,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这一个角色,当时会想些什么,说些

8、什么呢。”,19,说教学过程,(四)总结升华 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生成后,我顺势启发学生:麻雀强大的母爱感动了我们,请你用笔在课题上空白的地方写出你最想对麻雀说的话。孩子们会激情洋溢地赞开:“老麻雀,您本可以重新再生一只麻雀,可您还是要去救那只小麻雀,您的爱真是太无私,太伟大了”“老麻雀,您不顾自己的危险,去拯救自己的幼儿,您真勇敢” 孩子们精彩纷呈的赞语,展示了他们对文本充满个性色彩的解读,同时,心中涌动着爱的激情,在心灵上再一次接受了“爱“的洗礼。,20,说教学过程,(四)总结升华 最后,我鼓励学生从老麻雀的身上想到自己的妈妈,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爱,并举例跟同学们说一说,从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21,说教学板书,板书设计,被称作教师的“微型教案”。我力争用简洁的词汇与箭头,直观具体地体现出三者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点明主题,使学生一目了然。 猎狗(凶猛庞大) 斗 吃 老麻雀 救 小麻雀,22,谢谢!恳请批评指正!,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