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391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pple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欣赏1976年,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微机(苹果一号),受到社会欢迎。后来,风险投资家马克首先入股91万美元,创办了苹果公司。从1977年到1980年3年时间,苹果公司的营业额就突破了1亿美元。1980年,公司公开上市,市值达到12亿美元,1982年便迈入幸福杂志的500家大企业行列。一家新公司在5年之内就进入500家大公司排行榜,苹果公司就是首例。1983年初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宣称,苹果公司创造了300位百万富翁。苹果电脑的传奇发展史苹果公司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这里简略介绍一下他的发展轨迹。Steven Wozniak和Steven Jobs这两个天

2、才少年在高中的时候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Wozniak有机会涉足计算机设计领域,并在1976年设计出后来被成为Apple I 的电脑,附有远见的Jobs坚持要试着去卖这台机器。于是1976年4月1日,苹果破土而出了。Apple I市场反应冷淡。直到1977年Apple II诞生并作了第一次商业展示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苹果的销量大幅增加,公司的规模也自然而然的扩大,1979年Jobs和其他几个工程师慕名访问了施乐公司的PARC试验室,并从那里“偷学”到了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苹果电脑。1980年苹果已经有几千名雇员,并且产品开始销往世界各地,苹果成了电脑的代名词。1983年,Jobs开

3、始聘请前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任苹果的CEO,相信他会让这棵未老先衰的苹果“枯木逢春”。1985年Jobs和Sculley的分歧越来越大,苹果的Jobs不得不离开了苹果。Sculley获得了苹果绝对的领导权。1987年,苹果发布其Mac II,功能强大的家用计算机,月销售达到5万台。苹果又过了几年好日子。1991年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是:Mac OS,但其与流行的兼容机软硬件不兼容。这大大束缚了它的发展。这曾经非常成功的市场策略,现在却让它吃尽了苦头,微软的操作系统很快占领了广大的市场。1993年6月他们免除了Scully的职务。1994年苹果发布其家用机PowerMac。第

4、一台基于IBM和Motorola合作开发的高速处理器PowerPC芯片的机型。但因为其封闭的市场策略,只有少数厂家得到有限的技术许可,仍然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面对开放的兼容机市场,苹果的大门却越关越紧,路也越走越窄。1995年微软WINDOWS95发布,这更令其雪上加霜。苹果的冬季来临了。紧接着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苹果急需一名能引领其走出低谷的带路人,但迟迟没有挑选出来,面对奄奄一息的苹果,众多的商界骄子们望而却步。1996年在众多昔日同事的支持下,jobs开始在公司中起作用,成为事实上的领导人,被称为“过渡总裁”。但此时苹果的股票降到5年来的最低点,Jobs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挽救心爱的

5、苹果。1997年11月10日,苹果宣布将通过电话和网络开展直销Power Computing,结果销路很好,紧接着又推出了一款新机型:PowerMacG3复苏的迹象慢慢的显露出来,苹果终于制止了下滑,开始连续几个季度微利。Jobs继续着他的复苏计划,又推出了真正的划时代苹果传奇产品:iMac(1998年)、iPod(2002)苹果的传奇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之所有能有传奇般的发展,开发出传奇般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公司传奇般的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传奇人生得从他的出生前讲起。1955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生于硅

6、谷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在校研究生,生母将他送给别人收养。养父母是典型的蓝领工人,并没有优越的环境。1972年乔布斯17岁,他来到位于波特兰大的里德学院上大学,在那里开始探索印度佛教,从学生宗教领袖那里学会了如何做推销。在那里读了六个月后,乔布斯决定退学,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这样做是对的。1974他到印度朝圣,漫游后反而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爱迪生对世界的贡献比佛教大师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参加了沃兹尼阿克创立的自制电脑俱乐部,才有了个人机的面世。1976年在 20 岁时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沃兹(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Wozon)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十年后,苹果公司

7、就从车库里我们两个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20 亿元资产、4,000 名员工的大企业。1986年30岁时,乔布斯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了。怎么会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原来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苹果公司聘了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与乔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随后我俩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最后我俩反目了。这时,董事会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边,所以在30岁那年,乔布斯离开了公司。从苹果公司被挤出后乔布斯感到失落,但不久就振作起来。他虽然不是技术人员,但却是独具慧眼善于开拓新产品的奇才。1985年9月他卖掉所有苹果股票重新创业,但仍保留有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务报告,并用以寄托他对

8、苹果的深情。乔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备开发新一代电脑,同时买下影视动画公司Pixar(后来成为世界最有名的三维动画公司)。苹果为了要使用Next的新技术,于1996年底用4亿美元收购了Next。但经营不得法,并没有获得应有市场。反而因成本太高造成亏损。1997年7月因连续5个季度亏损,最高执行官阿默利欧只好辞职,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人们又想起了乔布斯,于是在紧急关头他又被聘任为临时总裁兼最高执行长官。(1985年乔布斯被董事会解职,美国电脑产业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康柏和戴尔都在此期间脱颖而出。而作为个人电脑的始祖,苹果却步履蹒跚,十年内它换过3任CEO,年销售额却从110亿美元缩水至7

9、0亿美元。)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他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开拓销售渠道,让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1.5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同时收回了对兼容厂家的技术使用许可,使它们不能再靠苹果的技术赚钱。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苹果扭亏为盈。现在人们谈论的是恢复青春活力后的苹果将会

10、怎样推动电脑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苹果行将破产。使苹果起死回生的正是刚43岁的乔布斯。就在苹果前景一片大好的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患了癌症。一次扫描检查,结果清楚地表明乔布斯的胰腺上长了一个瘤子,确诊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最多还能活 3 到 6 个月。乔布斯做了手术,现在好了。这是乔布斯和死神离得最近的一次,这次经历之后,乔布斯对人生的感悟体会的更加深刻,他说:人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无论如何,感觉和直觉早就知道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

11、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也是乔布斯一直想做到的。人们认为乔布斯具有技术、管理和文化的三张面孔。在技术方面,他是使电脑成为消费产品的倡导者;在管理方面,他是善于随机应变的企业家;在文化方面,他是电脑文化的革命家。1985年他被里根总统授予国家科技勋章,1987年获杰弗逊杰出公共服务奖。盖茨对乔布斯的评论是:“我不过是乔布斯第二,在我之前,苹果电脑的飞速发展给人以太深的印象。”苹果的传奇设计1998年后苹果公司复兴,虽然苹果公司的每个产品几乎都是艺术品级的设计精品,但苹果公司真正的能称得上传奇产品只有两个:这就是 iMac 和iPod,这两个产品真正实现了苹果巨人的复活,使得苹

12、果时代又一次到来了。iMac电脑(上图为 苹果电脑iMac G3 1998年)(上图为 苹果电脑iMac G3 2001年)1998年6月上市的iMac,这款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貌,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推出前,仅靠平面与电视宣传,就有15万人预定了iMac,而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其中一个秘密是: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在其诱人的外壳之内,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几乎一样! 这是一次工业设计的胜利,但同时也体现了乔布斯的无奈:由于长期流失了大批优秀员工,苹果的技术能力已经难以迅速推出他一向强调的“insanely great

13、”(酷毙了)的产品,同时失去了公司成员赖以凝聚的文化。所以苹果一方面大规模吸纳技术天才,另一方面,创意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他希望这个斥资上亿美元宣传的广告不仅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唤醒公司内员工的工作激情。 每当苹果的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 当第二代iMac的模型被送到CEO乔布斯的手中,它看起来很像缩水后的第一代,“没有什么不好,其实也挺好”,但乔布斯讨厌这种感觉。当天乔布斯找来了苹果的ID实验室负责人乔纳森艾韦(Jonathan Ive

14、)第一代iMac、iPod、钛合金外壳的PowerBook和冰块状的Cube的主要设计者。两个人在乔布斯太太的植物园里走来走去,乔布斯逐渐将自己的理想清晰化:“每件东西都必须有它存在的理由。如果你可能需要从它后面看,为什么必须要一个纯平显示器?为什么必须在显示器放一个主机?”置身花园内,乔布斯建议,“它应该像朵向日葵。”他用一天时间勾勒出了新产品的概念,但工程师们种出这朵“向日葵”用了2年的时间。 (上图为 苹果的iMacG4向日葵电脑 2002年)(上图为 苹果的iMacG4向日葵电脑的键盘 2002年)(上图为 苹果的无线鼠标 2004年)(上图为 苹果电脑Power Mac G5 及配件

15、 2004年)从设计形态学看iMac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那一体化的整机好似半透明的玻璃鱼,透过绿白色调的机身,可隐约看到内部的电路结构,奇特的半透明圆形鼠标令人爱不释手。色彩用了亮丽的海蓝色,大面积使用弧面造型,有一种无拘无束的令人震撼的美感,给电脑业和设计界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从1901年第一台电子打字机面世,到一个世纪以后已经不可思议地变成了这个小绿蛋。一时间,敢于表达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产品设计相继出笼。从色彩设计上看iMac鲜艳的色彩使它从乳白色的海洋中跳出来。在iMac设计中色彩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

16、(CarolynBloome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则认为“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因而“色彩是一般审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为设计人性化表达的重要因素。在现代设计秉承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为表达语言,体现出冷静、理性的产品设计时,iMac的色彩设计使消费者的心理便为之一振,并豁然开朗起来原来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也可以是彩色的,可以是五彩斑斓的。在现代设计的色彩运用中,融入了设计师和消费者个人的情感、喜好和观念。从设计心理学角度看iMac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iMac已将设计触角伸向人的心灵深处

17、,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在设计中赋予更多的意义,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科技的发展使电脑具有更多更微妙的功能和更复杂的操作程序,如何使产品更易于操作和被消费者认同是80年代以来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iMac的设计给出了一种答案,把一个新的复杂机器设计得像人类久违的伙伴那样平易亲切,又符合生产的要求。 (上图为 苹果电脑Power Mac G3 2001年)iMac的成功得益于她对人性的特别关注和对“产品语意学“的成功运用。这一里程碑式的设计,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并思索什么才是设计的本源。设计本原来源于人性化的创新。正如设计师卡里姆所说:“你呆在计算机屏幕前的时间越长

18、,你的咖啡杯的外观就显得越重要。“高科技产品不应该是冷漠和令人生畏的,它更应该是亲切的、易操作的、对人性充满关爱的。从时代生活方式上看iMac成功的提高了数字化产品与人的亲和力。自iMac问世以来,其精美的外型和合理人机界面设计,是使用者面对电脑这一高科技产品的使用不再那么陌生和恐惧。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加快了工作和生活节奏,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对技术的恐慌感。赋予高科技产品以人性化的友好界面,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iMac界面设计开创了软件操作人性化的先河。淡雅的色调,适中的鼠标移动速度,下拉操作菜单,都非常的科学和富有人情味道。信息化社会的

19、形成和发展,电脑作为一种方便而且理想的设计工具,导致设计手段、方法、过程等一系列的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从而开始迈向数字化设计、非物质设计时代。信息时代设计将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如果说数字化为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生存意义,人性化设计则是对这种生存意义的物化诠释。用户体验 iPot产品设计世界也是风水轮流,在经历了白色海洋到彩色水果的变迁后,风格极简、纯白的iPod,在充斥着各种颜色的数字家电市场它完全与众不同:“它是无色的,但是一种大胆到令人震惊的无色。” 2004年初,当人们穿越电脑商城时,几乎在世界各地每一个电脑

20、商城,他都能看到行色各异的人摆弄着苹果出品的数码音乐播放器iPod.而到了2005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软高层告诉Wired杂志,微软总部内80%的员工都在用iPod.为此,与乔布斯亦敌亦友的比尔盖茨也不得不出面表态,称自己并非iPod用户。 但比尔盖茨不得不承认,“iPod是个了不起的成功。”过去一年间,苹果令同行震惊地售出了826万台iPod,将其在全球数码音乐播放器市场的份额由1/3提升到2/3,而其网络音乐销售平台iTunes则在自己的领域占有62%的市场。这两大成功让苹果跳出PC产业的拘束,成为数字娱乐业新宠。同期,苹果的股价翻了3倍,在2005年2月拆股前,一路飙升至80美元的价

21、位之上。 因为此种神奇表现,长期以来不停询问“苹果下一步该怎么走?”的分析师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乐观,他们预计2005年苹果的收入将达到130亿美元较2004年收入增长33%,这并不像一家成立已有28年的公司应有的增长率。(上图为 苹果公司硬盘MP3播放器 iPod 2002年)2001年,苹果公司强烈意识到,未来的IT产业将不以科技先进与否为最直接的评判,新的标准是它能否改进用户体验。 90年代末期,苹果试探性地进入数字娱乐产业,并把方向定为将苹果电脑变为“信息生活”的中心,公司很快确定,应该在音乐领域有所作为。2001年,苹果推出了音乐软件iTunes,但如果能用一个类似随身听的便携式存储

22、器播放音乐,岂非更好?在当时,便携式存储器播放器还是一个非常狭小的市场:2001年,全美仅售出72.4万台数码音乐播放器,似乎并不值得进入。但直觉告诉苹果,需求是存在的,只是以往的产品普遍太差,不是只能存几首歌的低效玩具,就是难于操作的砖头般大的怪物。 2001年初,乔布斯让工程师着手捕捉这一潮流,这不仅需要更改iTunes,还需要为硬件设计一个小型操作系统,并开发出像iTunes一样适于消费者存储、检索音乐的操作界面。不仅如此,这款全心的播放器还必须能与电脑高速互动,拥有便于使用的界面和华丽的外观。 工程师托尼法戴尔(Tony Fadell)被任命为硬件小组的组长,他的任务是在圣诞节前,生产

23、一款轰动性产品,并被授权可以调用包括乔布斯在内的任何苹果员工。全球营销副总裁菲尔希勒(Phil Schiller)率先提出应该用转盘操作,由此加快菜单操作。而设计天才艾韦则负责外观设计:“从一开始我们就想要一个看起来无比自然、无比合理又无比简单的产品,让你根本不觉得它是设计出来的”。于是有了后来的风格极简、纯白的iPod,在充斥着各种颜色的数字家电市场它完全与众不同:“它是无色的,但是一种大胆到令人震惊的无色。” 仅用了9个月时间,iPod即告完成。2001年10月iPod发布时,399美元的价格让评论界难以看好其前景。刚刚开始iPod销量并不理想。2002年,它只售出10万台。 再一次,苹果

24、公司的天才CEO乔布斯展现了自己魔术师般的才能,他用两个手术改变了iPod的命运。小手术是,一改以往苹果产品与windows不兼容的特性,让PC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iPod。大手术是,将iTunes从一个单机版音乐软件变为一个网络音乐销售平台。 与PC的兼容以及iTunes的拉动,让iPod先抑后扬:它在随后两年内销量超过1000万台,“21世纪的随身听”之名终于确立起来。它做到了随身听所不曾做到的:超越电子产品的范畴,iPod是一种符号、一个宠物以及身份表征。 设计是一种用户体验。就像iPod证明的,它不仅是电脑产品,同样也是使用体验。iPod的成功仍是过去几年间公司在创新能力上突破所致,而这

25、也为苹果指出一条方向: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像一个“装有某种软件的盒子”,人们在经历的技术崇拜之后,对产品的使用体验更加关注。 (上图为 苹果公司硬盘MP3播放器 iPod mini 2003年)2003年底推出的iPod mini拥有5款颜色、存储量为4G的iPod mini价格为249美元,比此前的10G的iPod价格降低了150美元。 为了扩大市场,让更多的人成为iPot的用户,而又不让iPod的高贵形象受损。 于是,苹果公司再度创新,调查表明,随意播放功能(shuffle)深受iPod使用者喜欢:“随意播放让你不知道什么将出现,但你知道那是你喜欢的。因此,用来找歌的显示屏并非必须,功能键也

26、可以被简化为只有六个播放、暂停、下一首、上一首、声音提高、声音减小。iPod shuffle.因此诞生(上图为 苹果公司硬盘MP3播放器 iPod shuffle 2004年)在一年前推出iPod mini时,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还讽刺闪存类播放器是“蹩脚的小伎俩”,很少被使用,且通常“死在抽屉里”。而在2005年初的Mac World上,他推出了苹果版本的闪存播放器:iPod shuffle. 嫌弃苹果的传奇经历正说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强力推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IT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数字化产品及其设计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更加广泛的扩延,为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提供了从内核到外层的广泛平台。未

27、来的人性化设计将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尼葛罗庞帝(Negroponte)是被西方媒体称为在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指出当今电脑正在以指数的增长形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他决定我们的生存。“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他预言在21世纪人们将被数字包围,如果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电脑时代和网络时代缺乏适应和驾御能力的话,我们将面临生存问题,苹果为我们讲述了以设计振兴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启示:成功来源与设计,设计来源于更深层次人性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苹果电脑imac的案例分析 姜霖 2001年苹果公司:成功的先驱 2002年乔布斯证明产品设计可以创造奇迹 2003年苹果的传奇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实录 2004年Apple公司 官方网站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