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471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精选教学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糖类,2,3,4,5,6,7,8,C,9,B,10,11,12,13,14,15,16,B,17,B,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31,32,33,34,35,AD,36,37,38,A,39,40,41,CD,42,B,B,43,B,44,D,45,D,46,B,47,A,3.D 4.C,48,D,49,B,7.B,50,B,51,D,10.C 11.C 12.C,52,B,53,54,55,56,57,返回,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

2、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

3、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

4、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小学到初中,父亲一直是在外地工作的,家里常年只剩我与母亲。那时家里有一间比较大的屋子,计划做客厅的,但是一直迟迟没有收拾。因为父母都很忙。父亲开学后在学校工作,放假了还得在省城的美院学习他很热爱的油画。所以那间屋子一直堆放着两个书柜和一张大沙发,还有散落在屋角的几麻袋粮食。平时放学之后若没有其它事,这里便是我的天堂。从书柜里找出小说,然后缩倦在大沙发的角落里,一页一页读,不知屋外时光,眼前是故事里陌生而美好的世界,我追随里面人物的足迹,不知疲倦。只有时时飘绕在鼻翼的粮食清香,提醒我这

7、是在自己家里的某个地方,那粮食,是我母亲春种秋收得来的。彼时,母亲往往忙于田间或家务,无暇顾及我,只要我按时完成作业、不闹不生病就行。小学毕业升初中的那一段时间,几乎翻遍了自己较感兴趣的书籍,就在那间屋子的大沙发上。父亲喜欢古典的,史实性的小说,红楼梦当然是我首先读完了的,接下来是白话的聊斋。其实白话并不好看,这是后来朋友送我聊斋志异,读后得出的结论。当时也就知道这世界并不只在这间屋子,或者我的家,或者学校,或者远到父亲的工作地。世界是一处美妙的场所,有前有后,前的,叫古代,后的,叫未来,这些都不在我的经验范围;世界非常大,还有许多稀奇美丽的国家,被山,被海,被道路,它们像不规则的格子一样,将

8、人们阻隔,那些国家叫外国,外国人长得不与我们相同,外国人写的书很好看。记忆中那是一个涂了橘黄油漆的书柜,还是父亲抽空涂上的油漆。它旁边一个是奶油色的,它们造型不一样。橘黄色分上下两部分。上面又分别被分三层,书籍是父亲整理过的次序。最上一层是古典小说,中层是历史小说,下层是外国小说,有屠格涅夫小说选、亚非拉短篇小说选、苦难的历程,世界通史,偶尔也有哲学书籍,不多。橘黄色书柜的下一部分又另看了两扇门,里面分两层,放了一大堆连环画,也有画报和油画类刊物,它们在里面整整齐齐的堆放着,但每次都被我翻乱,这是父亲每次整理书柜气恼的原因之一。每次回来,父亲总要整理它,然后修理被我弄坏的书页。沉着脸。那时父亲

9、不赞成我读小说、古典诗词这些,每次听到他要回家的消息,我先藏起手边的书籍,怕他发现,若被他发现我在四册历代诗歌选的书页上涂涂写写,非挨一顿打不可。住在另一个书柜里的,是整部的二十四史,我看不懂。除了正史,间或也有一些古人写的野史,偶尔翻开,觉得新鲜有趣,便看几日。尤其里面写一些女子的,或者后宫的,因为插图很好看,可以拿来做有趣的临摹。而且里面女人们的名字一般都婉约精致,住的宫苑名更好听。那时,古典装束的女子一直是我心目中美好女子的样子。间或碰见父亲封皮柔和的笔记本,也乘他不在悄悄看一下,里面是他写的诗词,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父亲喜用黑色墨水写字,字体端方又不羁,好似水墨画一般,往往在一首诗左

10、下角习惯画一些钢笔画,他的钢笔画真的很好看,往往是一些小动物,或者花卉,父亲最喜欢画的花卉是梅花。黑色钢笔画梅,风骨泠然,却又清丽脱俗。水墨画一样的字体,当然对当时的我来说很难辨认,所以不知道他写了什么。大致是乡土人情吧。因为写字台的玻璃下面就有他发表在报纸上的诗歌,编辑配以藏族女子或者格桑花幼时哥哥指给我看这些,看到珍重的铅字排版,虽不懂,却很为父亲骄傲。记得当时那张写字台最下面铺着一整副淡蓝皱纹纸,然后左上角放了父亲发表的部分文字,中间是全家人的照片,也有我们姊妹的。其中一张是哥哥十岁左右和他的伙伴在草原上的照片,穿着温暖的羊皮袄,笑容灿烂极了。哥哥说那是父亲同事的儿子。我的小侄子两岁左右

11、时那照片还在,他指着说那是爸爸(我哥哥)和他(他自己)。当时我们都笑。老照片,父亲写草原,写蓝天的文字,都在蓝色皱纹纸上,在下午阳光下安静绽放,蓝色逐渐褪色,不会褪色的是宝贵的字迹。蓝色皱纹纸上还有少年时的哥哥写的诗歌。哥哥十二岁时写下:太阳的金箭射向清晨的草原发表了,得到稿酬,哥哥决意拿去和他的弟兄们玩儿,而父亲要他收藏它,最后遵循了谁的意思,不得而知。曾经家里的杂物间是我的最爱(看到呼兰河传里萧红也有此嗜好,不禁莞尔),我在那里找到姐姐小时候的读物儿童文学,坐在灰尘扑鼻的书堆上翻看,张志新的故事,就是从那里读到的。还翻到姐姐初中时填词的本子。一本显然很用心的用白纸订成的大本子,一页一页,是

12、旧词牌下的新诗词。姐姐的钢笔字非常俊秀,简直漂亮,她就这样一页一页写过去,写的多是学习和校园友谊,纯洁清新,写到最后,忽然一句感慨:填词非易事矣遂搁笔。但是一个本子也就这样写完了。记忆中那时姐姐非常年轻。鹅蛋脸、杏核眼,乌黑的眼仁,高鼻梁,最美的是那一头乌发,扎两根大辫子,快甩到脚踝了。这样一个会写诗填词又漂亮的女生,不知让多少少年的目光难以拔动呢后来哥哥爆料说,那时他们老起哄姐姐和一个邻家男孩。我依稀记得那男孩儿,因为他弟弟是我哥哥的同学,叫我小妹妹。弟兄两个都长得浓眉大眼,英俊挺拔。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大家爱拿这件事开姐姐的玩笑,姐姐也不申辩,往往一笑而过。至今为什么喜欢在夏天喜欢吃玉米,原

13、因是每到暑假兄姊就回家,总带各样精巧的玩物和好吃的给我,教我外面的知识。他们去街上的时候不忘买玉米给我吃,热气腾腾的玉米,来自高原之外的土地,它的味道让我着迷。每年立秋后兄姊就得回学校。我也该上学了。但是,学校和书籍虽好,终不及他们带给我的外面世界。姐姐教的歌曲,哥哥早雨中喂食鸽子的样子。他们,教我吟诗歌和文字;他们买来玉米给我吃所以玉米在记忆中一直是幸福的味道,淡淡的,不可替代。年愈长,味愈浓重。姐姐曾在合适的年龄和一个男孩相爱。男孩来过我家,喜欢逗我。长得清秀颀长,很温雅。是我母亲心目中女婿的样子。姐姐数学不好,那男孩儿辅导她学数学,她帮人家学语文,便在书桌上相爱了。但当时父母一致说他们家

14、太远,而且那地方太贫穷,怕姐姐受委屈。不赞同。也不知是父亲的意思,还是母亲的想法。不得而知。也不知姐姐是怎么了断了这份感情,亦不得而知。而今她还是那样大说大笑爱热闹的一个人。但是初恋,便也那样断了。至今姐姐相册里还有那男孩的照片。玉树临风,相片说明的空白处是姐姐秀丽的字迹:C。也不怕姐夫看见、误会。想必姐夫亦是了解的,他们相爱、融洽,对彼此对家人都尊重,体谅,姐夫是一个淳朴而有担当的好男人,姐姐很幸福。人生漫长,有一个这样的人在身边,这种俗世里的幸福,也不亚于那副画吧。但是那副画何其动人。那副画是这样的。它挂在家里的木头墙壁上。它是父亲的一幅油画,经过精心裱糊的。内容是两个人物在草原上。人物:

15、一男一女,藏族人的装束藏族人的脸,黝黑的脸上有藏族人的快乐,那男子装束简朴、粗犷,悠然坐着,温情地注视爬在他膝前的女孩儿,女孩脸上荡漾着明亮的笑影,衣服褶皱灌满璀璨的阳光。在她身上,一反那男子的平常,父亲用了最艳丽明亮的色彩,鲜红的珊瑚项链,漆黑发辫上翠绿的头饰,洁白牙齿,宽大袍服里露出葱绿绸衫。她像个小女孩一样爬在草地上,神情专注地听着左耳畔的录音机不知道那里面是何种天籁,如此吸引着她,然后他被她吸引父亲一直怀念在草原上做老师的日子,也许,父亲是在怀念青春、怀念岁月、怀念爱情吧。但是父亲告诉我,他中意的女孩其实是汉族,来自北京,他们在读高中时结识。后来呢?我总性急地问后来。后来,她生病,去世

16、了淡淡一句,有些黯然。身旁的母亲点点头,神情里有在人世经历风霜后的端肃原来,母亲早就知道。一时无语。看父亲。父亲年纪大了,父亲还是最高的个子,温和宽厚的性情,依旧是我心里智慧的,生于1949的父亲。但是在我注视的这一刻,父亲忽然就变成画里的人。聆听天籁,不再看我们。那匣子里的天籁,是什么呢?岁月,岁月又是什么呢。岁月是这样一个人,你知道他将从你面前走过,你知道他是唯一与你今生共相伴的,他走过你的账房,牵动你的皮鞭,带走你的歌谣,而你,留不住他。人生,人生是什么呢,那一对幸福的男女在画中聆听天籁,父亲超逸的精神世界;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父亲踏实的现实世界人生是什么呢。画中的,超越了现实的琐细停留在纯粹的空间里,却也就流失了现实中的温馨和温暖;现实中的,虽然无法上升至艺术境界的永恒,但是相濡以沫的情感,是由爱情升华的亲情。亲情,我们此生唯一、贴身的行李。无论走到哪里,请一定带上它。,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