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6667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7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南.docx(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试行)1. 目的n 作为产品质量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制度的补充。n 规范产品质量实测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n 提供产品质量实测的操作方法,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2. 适用范围2.1. 本指引适用于按产品质量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万科集团所有在建工程(自开工至交付完成)项目,包括全资项目以及非全资但万科负责经营管理的项目。2.2. 各一线公司应根据本指引制定本公司实测实量执行细则,明确:施工单位应按分户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所有实测区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监理公司对施工单位实测数据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

2、行复测;项目部及工程部专职质量工程师对监理公司复测数据按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复测;一线公司应将经监理及公司相关部门复测后的实测数据作为对施工单位付款及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区域及集团进行实测实量时应对一线公司实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3. 取样总则3.1. 随机原则: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点等,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3.2. 可追溯原则: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3.3. 完整原则: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3.4. 效率原则:在选取实测套房时,要充

3、分考虑各分部分项的实测指标的可测性,使一套房包括尽可能多的实测指标,以提高实测效率。3.5. 真实原则: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案合理性进行检查。4. 混凝土结构工程4.1. 基本原则4.1.1.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4.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4.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

4、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4.2. 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4.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4.2.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4.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2)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第二尺第一尺3001200墙或柱地面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5、4.2.4. 示例4.3. 表面平整度(砼结构)4.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4.3.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4.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

6、位必测。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4.3.4. 示例:4.4. 垂直度(砼结构)4.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4.4.2. 测量工具:2米靠尺4.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

7、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4.4. 示例:4.5. 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4.5.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

8、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4.5.2.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4.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5mm时实测

9、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4.5.4. 示例:4.6. 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4.6.1. 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4.6.2. 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4.6.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跨板的中央部位。

10、(2) 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4.6.4. 示例:5. 砌筑工程5.1. 基本原则5.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

11、测区。5.2. 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5.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5.2.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5.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

12、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2.4. 示例:5.3. 垂直度(砌筑工程)5.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5.3.2. 测量工具:2米靠尺5.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

13、面墙距两侧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

14、,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3.4. 示例:5.4. 方正度(砌筑工程)5.4.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5.4.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5.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2)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3)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墙长度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

15、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4.4. 示例:5.5. 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5.5.1. 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5.5.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5.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

16、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2) 所选2套房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5.5.4. 示例:5.6. 砌筑节点(砌筑工程)5.6.1.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和渗漏的重要控制节点。5.6.2.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滚珠或滚球5.6.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30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中砌筑节点的实测区不满足3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1个实测区只取1个实测点,

17、其实测值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2) 合格标准:不得使用断裂砌块,不得出现通缝、瞎缝;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间隔不少于7天;空调等预留洞口不出现倒坡,钢丝网固定牢固;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3)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放滚珠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合格标准。(4)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只要有任何一个问题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墙9墙8墙75.6.4. 示例:(1户、15个实测区,15个实测点)墙15墙13墙14墙12墙4墙11墙10墙6墙3墙5墙2墙16. 设备安装6.1. 基本原则6.

18、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或装修阶段2-4套房作为设备安装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6.1.2. 同一套房内具备条件的设备安装工程实测指标需全部检测。当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总数少于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2. 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设备安装)6.2.1. 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6.2.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6.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

19、,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如墙体为抹灰面,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3) 每1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2.4. 示例:6.3.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设备安装)6.3.1. 指标说明: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底盒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20、。6.3.2.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6.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本指标原则上在抹灰阶段或底盒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测量。(2)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3) 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3.4. 示例:6.4. 同一室内面板标高差(设备安装)6.4.1. 指标说明:该指

21、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面板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主要反映观感质量。6.4.2.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6.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位各电气面板上边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同一室内面板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4.4. 示例:6.5. 并列面板高度偏差(设备安装)6.5.1

22、.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同一类型并列电气面板上边平直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6.5.2.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塞尺6.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同一实测区内选全数同一类型并列的面板,以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并列面板上边。以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各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进入任一面板与钢尺之间的缝隙,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每个实测值都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4) 所选2

23、套房中并列面板高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5.4. 示例:6.6. 砼墙、地面给水管暗埋(设备安装)6.6.1. 指标说明:反映砼墙面、地面给水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破坏结构、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6.6.2.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游标卡尺6.6.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砼墙面、地面暗埋线槽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10个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合格标准:砼楼板和墙面的给水管预留线槽不得损坏结构钢筋;砼楼板面

24、和砼墙面预留槽深钢筋保护层厚度,槽宽mm;管线保护层厚度15mm;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墙槽外设的.5.8钢丝网,网宽应跨过槽口,每边100。(3)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尺寸最大值,检查同一个实测区。(4)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只要有任何不符合合格标准的问题,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6.6.4. 示例:(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5.6节砌筑节点)6.7. 砌体墙面给水管暗埋(设备安装)6.7.1. 指标说明:反映砌体墙面给水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6.7.2.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

25、卷尺,游标卡尺6.7.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砌体墙面暗埋线槽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10个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合格标准:砌体墙面应预留或预埋线槽,如无法避免,必须采用机械开槽和开洞,严禁人工打凿;水平槽较长或开槽深度超过砌体墙厚的/时,应征得结构设计的同意;砌体墙槽深度10,槽宽mm;管线保护层厚度15mm;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墙槽外设的.5.8钢丝网,网宽应跨过槽口,每边100。给水管出口处应采用型预制砼块竖砌,预制砼的尺寸应

26、符合相对应墙体砌块的模数要求(考虑操作调整期,U型砌块的检查项在第4季度实施);采用小型空心砌块时,严禁在其外墙凿长度大于的水平沟槽;冷、热水水平管采用专用的实心带凹槽小砌块敷设;竖向管线应随墙体砌筑埋设在小砌块孔洞内。(3)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尺寸最大值,检查同一实测区。(4)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只要有任何一个问题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6.7.4. 示例:(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5.6节砌筑节点)6.8. 电线管暗埋(设备安装)6.8.1. 指标说明:反映砌体墙面电线管暗埋过程中

27、,避免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6.8.2.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游标卡尺6.8.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5)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砌体墙面暗埋线槽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10个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6) 合格标准:砼地面和墙面不得采用开槽方式预留电线管槽。砌体墙面应预留或预埋线槽,如无法避免,必须采用机械开槽和开洞,严禁人工打凿。水平槽较长或开槽深度超过砌体墙厚的/时,应征得结构专业的同意。砌体墙槽深度20mm,墙槽宽度mm;管线保护层厚度15mm;墙槽用水

28、泥砂浆填补密实,墙槽外设的.5.8钢丝网,网宽应跨过槽口,每边100。采用小型空心砌块时,严禁在其外墙凿长度大于的水平沟槽;竖向管线应随墙体砌筑埋设在小砌块孔洞内。各类砌块墙体的内埋开关、插座或接线盒等配件部位应采用型预制砼块,U型槽内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U型预制砼的尺寸应符合相对应墙体砌块的模数要求(考虑操作调整期,U型砌块的检查项在第4季度实施)。(7)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尺寸最大值,检查同一实测区。(8)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只要有任何一个问题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6.8.4. 示例:(

29、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5.6节砌筑节点)7. 抹灰工程7.1. 基本原则7.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7.2. 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7.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7.2.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7.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

30、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这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2.4. 示例:7.3. 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7.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7.3.2. 测量工具:2米靠尺7.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

31、测区。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4)

32、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3.4. 示例:7.4. 室内净高偏差(抹灰工程)7.4.1. 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7.4.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7.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3)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

33、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4) 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20,20】之间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20或-20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5) 所选2套房中室内净高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4.4. 示例:7.5. 顶板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7.5.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顶板腻子完成后,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

34、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7.5.2.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7.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已完成腻子的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

35、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5.4. 示例:7.6. 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7.6.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7.6.2.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7.6.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

36、算点。(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6.4. 示例:3001200第一尺第二尺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7.7. 房间开间/进深偏差(抹灰工程)7.7.1. 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7.7.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7.7.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功能房间的12个实测区。(2)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大于1

37、0MM时不合格。(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7.4. 示例:7.8. 方正度(抹灰工程)7.8.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7.8.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7.8.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2)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3)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进行校

38、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墙长度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8.4. 示例:7.9. 地面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7.9.1. 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7.9.2.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7.9.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2) 任选同一功能房

39、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3)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9.4. 示例:7.10. 地面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7.10.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7.10.2.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

40、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7.10.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41、3) 所选2套房中地面水平度极差不满足10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10.4. 示例:7.11. 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7.11.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7.11.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7.11.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户内门洞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3)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

42、门洞口宽度2次。宽度和高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2个实测值。每一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11.4. 示例:7.12. 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7.12.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两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的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7.12.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7.1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任一户内门洞或一樘外门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其中视

43、具体所选房型布局,10个实测区中户内门洞和外门窗比例为4:6或3:7。(2) 实测时,户内门洞、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3) 户内门洞,在两侧墙体及顶部各测量1次墙体厚度,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外墙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5) 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6) 所选2套房中

44、的所有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7.12.4. 示例: 7.13. 裂缝/空鼓(抹灰工程)7.13.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裂缝/空鼓的程度。7.13.2.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7.1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15个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合格标准:户内墙体完成抹灰后,墙面无裂缝、空鼓。(3)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裂缝,通过

45、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4)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发现1条裂缝或1处空鼓,该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7.13.4. 示例:(共1户、7个测区、7个实测点)自然间1自然间5自然间7自然间3自然间2自然间6自然间48. 防水工程8.1. 基本原则8.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防水工程施工阶段的2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8.2. 卫生间涂膜厚度(防水工程)8.2.1. 指标说明:反映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程度。8.2.2.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5m卷尺8.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1个卫生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3个实测值。每个实测值作为1个计数点。所选2套房累计4个实测区,不满足4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合格标准:成膜良好,无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