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690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修详说明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0.07院 长: 张柏青总 工 程 师: 李 霆总 建 筑 师: 桂学文设 计 所 所 长: 董 炜设计所技术负责人: 刘安平设计所总建筑师: 刘安平设 计 总 负 责 人: 王学龙竺 华建筑专业负责人: 竺 华 张川结构专业负责人: 陈义平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陈俊清电气专业负责人: 曾诚暖通专业负责人: 斐震概算专业负责人: 祝晓明 1.概念总述 项目背景与基地概况1、本项目为荆门市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力求高标准高起点打造荆门市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医院。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为远期1500床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分期设计,分期

2、建设实施。内容包括医疗功能、科研功能、预防保健功能等。3、用地现状:本项目用地位于掇刀区军马场路北,象山大道南段以东,军马场一路以西地块(原荆门石化军马场总库地块),按控规要求为医疗用地。用地基本为方形,四周环路,交通便利;场地内现状平整,整体从北到南呈降低趋势,最大高差不超过3米,非常利于工程建设。设计概念总体规划实用性、可读性、标志性以“用”为主,以大型现代化医院的格局作定位。强化自然采光、通风,增强与环境的亲和力,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区域城市规划、水系规划的要求。绿化环境大景观意识突出大景观意识,将医院建筑置身于绿化环境之中。改善各区域绿化的对话关系,建立绿化环境的总体序列。将自然绿化发展

3、为生态绿化。功能与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以功能为核心,强调稳定、适应的功能模块和高效、合理的医疗流程。形式追随功能。严格约束建筑装饰材料标准,控制造价。创新建筑造型思维整、简,成为荆门市突出的建筑景观。12 2.规划文脉与背景 区域文脉特征随着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加速建设,活跃的经济元素和动态发展,使得掇刀新城区自然形成这一区域的中心。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南迁将有可能成为这一系列活跃之中的重要角色。起着主要的社会医疗保障作用。“重镇称三楚,荆门势最雄”,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荆门市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作为荆门城市新区的掇刀区, 依托老城区,依托石化大工程,全方位开放,多功能开发,地理位置关键。作

4、为全区大型综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荆门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将纳入掇刀新城总体规划框架中。强化对工业区医疗服务的特殊功能,突出职业病防治与研究,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公共卫生安全等支撑,提高医院能级。发挥对新城城市功能的充实、整合作用。成为荆门最有活力、能力、动力的城市功能综合体。医院形象创新性、时代性,与城市景观同步发展。设计依据 技术规范设计依据总体规划图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平面规划和建筑规划方案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2.4.2技术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5、规范 JGJ4988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荆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DBJ08-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3.总体规划格局 3.1意象荆楚门户,荆楚明珠从现代化大中型城市的发展或者国内一流大型综合医院的要求审视医院的总体规划,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建设总体格局的可读性显得格外重要。可读性即需要医院各部分形成凝聚形态特征,清晰可认知的意象。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以

6、其不可抗拒的价值,对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荆门市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荆楚门户,荆楚明珠”的立意将成为医院发展进程中可资解读的符号。我们用“医海扬帆 荆楚门户”作为同济医院的整体意象。本方案意象由三部分组成:外延总领全局,延续历史精神形式意念与功能体系的结合内涵成为该地区医学水平的旗舰代表3.2结构尊重区域城市规划、尊重地域自然特征、尊重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了环形连通的交通主轴。医院街的交通轴串联了医疗区三大功能块门诊、住院、急诊,交通环使得各部门的联系最为密切。用街道交通轴串联各功能板块,形成荆门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格局。功能体块以系列化组织模式建造高效率现代医院体系。门诊医疗轴:引

7、入医疗街的概念,形成门诊医疗轴,门诊单元分别串连在主轴上,轴线两端与急诊和住院部有便捷连接。住院医技轴:结合医疗街,在住院医技综合楼的群楼设置 “交通核”三个椭圆交通核分别服务于住院.医技.内部人员,在室内主入口即分流。并以功能模块组织各医技功能。3.3元素凯文林奇在其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意象有五元素组成:道路、区域、节点、界面、标识物。医院是个小城市,医院的可读性也是由这五元素组成。城市道路象山大道南段宽33米,南北向区级道路,连接着掇刀区和东宝区。它是医院人流的主要来源,也是医院功能流程的起始点。它担负着大量人流、物流、车流的集散与组织等巨大功能,也是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城市化、人性化、艺术化

8、形象集中体现的主要界面,还将起到平衡与疏导人流、物流、车流的重要作用。军马场路东西向城镇道路,新院区建成后,将作为医院急诊出入口北侧道路接医院北侧的城市道路,新院区建成之后,将作为行政办公人员出入口,还将作为新院区物流的主要通道。出入口表3-1:六个出入口出入口位置功能出入口1象山大道主出入口,门诊出入口出入口2军马场路急诊急救出入口出入口3北侧规划道路行政办公出入口出入口4军马场一路物流出入口出入口5军马场一路污废出口院区道路院区的道路系统分别为:外部、内部、人行、车行、货运、废弃物等类别和层次。外部沿周边为主要交通环道。车流主要通行道路。内部为次级道路和人行步道,保障院区安静。人流遵循人车

9、分流的原则,人流通过内部联系走廊到达各区域。车流*门诊车流在主入口进,在西侧广场停车后,可驶入停车区停放。*住院或探视人员由北侧探视入口进,车流于住院大厅前停靠后,也可驶入附近停车场。*急诊急救车流多为突发性的急性事件救治,路线简短,由南侧入口进入停靠急诊急救大厅后,就近停车。考虑道路宽9M,临时停车加双车道。*行政人员因工作场所的稳定,位于基地西北侧,拥有独立的动线与工作区域及相对独立的出入口。*后勤用房多在用地东侧,从东侧供应入口进入。设有临时停车。物流*供应车流定期、定时、定线路作业。由东侧探视后勤出入口出入。*废弃物车流夜间定时作业。流动定时收集每个建筑废弃物,通过东侧污物出口驶出院区

10、。仅夜间定时有车出入,对城市道路影响小。消防路线应急时作业。消防通道环绕建筑物设置,消防道路环通整个院区,建筑周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距建筑外墙5-10M,该范围内未设有高大乔木。3.3.2功能分区本方案建立了三大区医疗区和行政区、后勤生活区,分别位于基地南侧和西北侧。医疗区分3个功能分区门诊区,急诊急救、住院区。门诊区:位于院前区,方便对外。急诊急救:位于院区南侧,临近次入口。与门诊区相对独立,适当联系。即满足应急时进行隔离,独立成区;又满足平时与门诊区的资源共享,从而平急结合。住院区:位于医疗综合体,五至十五层。行政区:位于院区西北角。后勤生活区:位于院区东侧。主要有营养食堂、锅炉房等附属设

11、施。3.3.3节点节点是可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焦点。各入口广场是进入院区的节点。院前广场是医院与城市的重要界面,既为城市增添了一片不可多得的景观空间,又为医院的城市化形象作了必要的衬托,而且还是这一序列中的重要角色,为城市与医院、功能与人流、景观与建筑划分了层次,起到了调节、平衡、衔接等作用。建筑群落围合中心绿化节点是院区中视觉焦点和休闲活动核心,为医院提供生态化的环境。3.3.4边界为了强化掇刀新城的都市空间特性,方案中建筑设计与周边背景环境呼应,并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容纳大型医疗功能和绿化场地。围合式边界:沿军马场路建筑基本沿地块周边设置,形成鲜明的边界效果,为公共空

12、间提供一种都市尺度和围合界定。并为医院围合出一个景观丰富的绿色核心。引入式边界:象山大道门诊楼采用引入式边界,吸引人流进入院区。韵律式边界:门诊单元式体块组合,体现节奏韵律感强的街道建筑景观。3.3.5标志物标志物是一系列元素中的突出物,是医院形象的视觉趣味焦点。住院主楼是院区最突出的标志物,高度60米左右,从较远区域也能识别,是医院形象最突出代表。荆门第一人民医院主楼的顶是富有特色,和辨识度高的形式。门诊入口大厅,是院前广场的标志物,暗示门诊的入口。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荆楚门户”总体规划将是这一区域有特色的标志物。3.4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实行一次规划、一次分期建设。根据当

13、地医疗需求及地块特征出发,建立合适的发展策略,确定建设的项目与规模。首期规划1500床位能够独立运行的医院。以及其他配套后勤服务设施,完善医院功能体系。预留西侧部分用地,做远期规划。3.5景观空间系统突出大景观意识,将医院建筑置身于绿化环境之中。建立绿化环境的总体序列:中心景观绿化绿核广场景观绿化绿园沿街景观绿化绿廊界面景观绿化绿链 绿核中间由大型的绿色开放空间统领。这一中心绿地将为病人和医生提供一个视觉焦点和休闲活动核心。其中设计了一组富于创意、充满动感的景观元素,中间设计园景广场。这里将布置遮荫树木和自然草坡,在炎热的夏季提供阴凉,并为各种静态休闲活动提供适宜的室外空间。绿廊利用现有景观资

14、源,设置一组尺度近人、亲切自然的构成元素,形成特色景观。绿园入口广场设置广场绿化,美化医院对外形象。绿链沿基地周围是一圈绿链,做为沿街绿化隔离带。中心绿核通过绿化的延伸,与绿园、绿廊、绿链连接,改善各区域绿化的对话关系。建筑中设置绿色可呼吸的庭院,改善大型建筑体块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将自然绿化发展为生态绿化。并加强内外绿化对话。3.6建筑风格整、简以功能为核心,形式追随功能。方案的建筑设计思路是塑造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独特风采,贯穿整个设计。设计注重使用现代风格的建筑语汇整、简。整采用统一母题形式,使外形达到高度统一,形成整体的荆门意象。简简化外形形式,光滑、简练的外立面,体现医院建筑内敛、控制

15、、稳重特征,提高有利节能的因素。同时尊重人性尺度,并在片区的整体结构体系中增加空间的韵律感。通过对不同建筑体量的研究和各种建筑形态的组合,方案创造了一个层次丰富的空间环境,为置身其间的使用者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功能设施。建筑立面采用石材、玻璃和金属网屏格栅等高品质的材料,为不同的功能设施提供统一的视觉组织元素,形成一种秩序感。建筑南立面以石材为主,在泛光环境中创造柔和的反射效果。给进入荆门市区的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建筑技术设计约束因建筑的形体过长、体量过大带来的不利因素。每栋建筑的设计都考虑了环保技术的应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方案采用一系列创新型的设计手法,以降低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16、例如,建筑屋顶空间则可为光电蓄电池等新能源设备提供安装平台,并参与收集雨水,控制排放。门诊模块组合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屋顶花园增加景观性。外墙上的遮阳格栅用于减少建筑吸热量,调节室内光照条件,并为每个建筑立面添加了一层丰富的肌理与质感。病房建筑高60米左右,将是医院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塑造荆门第一人民医院形象鲜明的天际线。立面以规律的洞窗为主,创造舒展大气的建筑形式,形成光影、虚实丰富的立面,并与群楼形式呼应。3.7建设规模本方案总建筑面积为163867.平方米。住院楼的规模按照1500床设置,门诊医技部分规模为医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留了余地。3.8竖向设计 规划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在保证地面

17、和路面排水所要求的0.2%最小坡度的前提下,结合现状地形尽量减少填挖方量,以降低工程造价。整块用地西北高东南低,最高设计标高121.7,最低118.5 。详细各地块规划标高以及道路交叉口和路段纵坡转折点的标高见竖向规划图。3.9管线综合管线综合是以单项管线工程规划为依据,进行总体布置。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管线间交叉,在道路断面的竖向布置上避免各管线抢位冲突。各管线与道路中心线平行,并严格依照管线间和管线与建筑物设施的最小水平间距、垂直间距等有关规范要求敷设。各种管线尽可能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的布置次序是:电信管道、给水管道、燃气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管线综合冲突时处理原则如下:小

18、管让大管,压力管让重力流管,可弯曲管线让不可弯曲管线,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检修次数小、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不方便的。给水、煤气管均为压力管,且管径较小(不大于300mm),故在雨、污水管道上方埋设,其覆土深度保证0.7M即可,管底埋深不超过1.1M。在与给水、煤气管道交叉处,雨、污水重力流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大于1.2M,以避免两种不同性质管道的冲突。雨、污水管道交叉时,对其管底标高进行控制,以避免管线相交。3.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86088.0平方米 规划建设用地:69175.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63867.0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 行政科研综合楼:22000.0平方米

19、新建放射楼:850.0平方米在建住院部:11420.0平方米医疗综合体:99994.0平方米锅炉房:548.0平方米营养食堂:5110.0平方米污水处理:60.0平方米氧仓:265.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行政科研楼:1800.0平方米 在建住院楼:2580.0平方米 医疗综合体:18740.0平方米 污水处理站:5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面积:19368.8平方米 容积率:2.03 建筑密度:28.0% 绿地率:35.1% 停车位:688辆(地面停车228辆,地下停车460辆) 总床位数:1500床 建筑高度:67.0米 4.医疗综合建筑设计 4.1功能模块结构建立功能体系模块化相对独立,

20、自成体系,分而不散,易于管理,提高空间的适应性。功能检查区采取模块化形式,易于不同医疗功能之间的置换,为医院整体功能的调整布局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建立清晰稳定的功能区域,不仅有利于功能的内部流程,有利于功能区域的可读性或识别性,更有意义的是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功能体系,提高功能的使用效率,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根据功能块之间的关联度确定各功能布局、分区。微观上强化门诊科室与其关系密切的医技科室之间的对应度,减少不必要的穿插干扰。宏观上将全院依赖的大型医技设在医院中心,即住院楼群房部分,外科尽量设置在离大型医技较近区域。妇产科、眼科等对大型医技依赖较小的科室布置在远端。形成高效、合理的医疗流程。4.2流

21、程在诊疗科室繁多、专科诊室细分、功能流程严格的大型医疗综合楼的功能设计中,注重宏观流程的关联与微观流程的运行;注重功能组织与“以人为本”的服务是本建筑设计坚持努力的核心。横向流程本方案设串联宏观流程的横向中枢,作为医疗服务街道,病人及医护人员可以在宽畅、优美的环境中完成候诊、检查、治疗、休息的过程。街道设有敬老、助幼、助残服务设施,对高龄和特殊患者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务。主要的横向通道形成环通体系形成便捷、紧凑的功能流程。沿医疗街设发散性流线,形成多单元流程体系化。编织出灵活高效的流程网络,创造出易于识别和便利通达的空间环境。竖向流程设多束竖向中心。尽量避免焦点式交通模式,是解决大流量医院人流组织

22、的关键所在。急救中心、急诊、门诊、病房等,既有各自独立的竖向交通系统,又有必要的横向连接,功能串联、洁污分流、人流的通畅形成紧凑的系统。4.3各功能模块特点门诊入口大厅五层通透大厅,是医院主要诊治功能的起点,也是人流发散组织的核心点。扩展导医、咨询、助残等服务的界面,特设医保窗口,体现医院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阳光的洒入,清新空气的流通,宜人绿化的布置,使门诊空间充满了生机。 连接各个诊区的医疗街道,将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串接起来,为就诊的患者提供明确的交通导向。一站式服务响应市卫生局推出“便捷就医、温馨服务”举措,设置挂号、收费、取药一站式服务大厅。优化就医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方便

23、病人就医,减少奔波往返。尽端创造建立“尽端”,为各科诊室专科细分创造了条件,也便于医学教学与交流的展开。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穿越。对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二次候诊各诊区候诊都可以按二次候诊形式展开,一次候诊的空间宽敞、明亮,与二次候诊的走道相连,形成良好的就医秩序。医技设大型医技中心位于病房底层,便于各功能之间联系。考虑到大型医技设备的改造及发展,预留适当的空间以备后续发展。医技科室的布置仍贯彻:单元式布置,二次候诊,医患分流的理念。手术手术室共间30手术室,手术区采用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双廊式手术室”,具有如下特点:人物分流交通卫生通过、清洗麻醉、手术单元

24、化护理单元设34个病区。护理单元强调功能分区,各类人群如医生、护士、病人等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活动区域。各类流线分离,保证洁进污出,互不交叉。为医护人员设置专用工作电梯,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更衣室设在进入病区的部位,有利于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和日常工作顺利。护士工作区域遵循卫生、安全、便利原则,集中设置,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医护人员工作区域适当封闭独立,避免外界干扰。 病房楼每层设两个护理单元,朝向为东南,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朝向和室外视觉景观。 在每个标准病房中附设晾晒空间,方便病人的生活使用。表4-1:护理单元指标4.4无障碍设计医院为来院就诊的残障病人、老年病人、体弱病人设计了必要车用坡道,

25、坡道1/12。为盲人设置了导盲地面以及声光导向设备。设置了必要的助残电梯和通道。设置了专用的残障人卫厕。4.5消防设计总平面:沿建筑的外侧设置环通机动车道,并在主楼南、北两侧均设置了消防登高场地,以满足消防作业。消防电梯:在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了一台消防电梯,载重量分别为1000公斤和1650公斤,消防电梯前室均大于10平方米。疏散楼梯: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二个以上人员疏散出口,梯宽大于1.65米,前室大于6平方米。疏散距离:门诊及其它用房,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门距疏散楼梯小于30米,少量尽端房间门距疏散楼梯小于15米。护理单元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门距疏散楼梯小于30米。尽端小于1

26、2米。手术室规划了防火区域和消防通道,并设置了防火门。通道两侧的建筑材料耐火等级大于1.00小时。4.6环保设计4.6.1建筑施工及材料建造时,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施工方法及技术,并保证使用期间,不会因建筑构造或材料维修更换产生再次的污染或不良影响,杜绝使用粘土砖。4.6.2环境资源重视现有环境资源,同时精心安排好本工程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布局,形成良好环境,成为本地区城市景观之一。4.7节能设计4.7.1建筑形体简化建筑形体,优化体形系数,提高有利节能的因素。4.7.2墙体,屋面采用新型墙体、屋面材料,提高保温性能,约束传热系数,促进节能。4.7.3门窗采用中空玻璃,控制气密

27、性,减低门窗框料的冷桥现象。在大面积开窗时,适当增加遮阳饰架,约束阳光直射产生的不良影响。4.7.4自然采光建筑布局时,尽可能自然采光。尽可能约束日常人工照明的范围和数量。4.8废弃物处置 院区内部固体废物处置方式按照一般固体废弃物、放射性废物、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其中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分别处置。院区废弃物存放间拟设于地下室,垃圾袋装外运,由医院与外协单位协商,垃圾袋经严格打包后,采用定期、定时、定路线作业,减少对医院环境的不良影响。38 5.结构设计 5.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荆门市掇刀区。本工程包括一幢十五层的高层病房主楼和五层门诊综合楼。高层

28、病房主楼设置有一层地下室,高层病房主楼与裙房除功能上采用连廊连接外,结构方面相互独立5.2设计依据5.2.1荆门第一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设计任务书。5.2.2国家现行各有效版本的结构设计规范及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

29、2.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份(2002年版);5.2.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3年2月第一版)。5.3设计标准5.3.1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按50年。5.3.2安全等级按二级。5.3.3抗震设防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本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属乙类建筑。由于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因此,本工程结构抗震除地震作用仍按6度计算外,其他抗震措施等均按照提高一度后(即设防烈度为7度)的相关要求执行;5.3.4抗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确定本工程

30、高层病房楼和门诊综合楼以及大型医技中心的抗震等级均为二级。5.4设计荷载选取根据建筑功能需要,依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确定主要使用活荷载标准值。5.5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根据本工程建筑平面布置及高度要求,本工程高层主楼结构方案考虑抗侧力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围绕建筑平面中部的电梯、楼梯间等布置混凝土墙体,形成主要的抗侧力芯筒。各层楼屋面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与主楼完全分离的裙房部分则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高层主楼地下及地上部分建筑平面总长度远远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设置规定。为保证本工程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及地下部分

31、的防水性能,应在建筑、结构及施工等方面采取若干可靠措施后允许不设置变形缝。关于扇面裙房部分,由于其平面凹凸尺度过大,极不利于抗震设防。因此建议,在各裙楼之间设置抗震缝,使之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单体,以利于抗震。根据本工程设置二层地下室,地上最大高度为十五层等荷载特点,结合荆门当地大概地质和施工习惯等情况,本结构方案初步考虑高层主楼部分采用桩筏基础,裙楼部分则采用筏板基础。如实际勘察资料提出后的地基情况允许采用加固地基的复合地基方案,如高压旋喷桩或CFG桩等满足采用筏板基础的承载要求时,则可以考虑采用加固地基后的筏板形式,以节约资金。 6.给排水设计 6.1设计依据6.1.1业主招标文件中的相关内

32、容、要求。6.1.2建筑、暖通等专业提供的资料。6.1.3国家、地方颁布的规范、规程、标准。6.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新建医院,由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地下车库、食堂等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5万余平方米。6.3设计范围基地内各建筑的室内给水、热水、空调循环冷却水、排水、雨水、消火栓、喷淋系统、室外给水、排水、消火栓系统。6.4给水系统6.4.1水源来自市政给水管网,根据消防要求从室外环状给水管的不同方向引入两根管径DN200的进水管。6.4.2生活用水量约850m3/d(不含循环冷却水补水600m3/d)。6.4.3不设集中热水系统建筑的三层及三层以下给水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其余各建筑

33、给水采用自来水池变频水泵用水点的供水方式,根据建筑高度多层建筑竖向不分区,高层建筑竖向采用可调式减压阀分为二个区,每个区的供水压力范围控制在0.070.35Mpa。手术室用水设专管单独供应。6.4.4卫生间坐便器采用节水型冲洗水箱、手术室等刷手池龙头采用光电感应控制开关。6.4.5每幢建筑、每个科室、每个用水单位设干式水表计量以利节水。 6.5热水系统6.5.1病房、食堂、中心供应、手术室卫生通过用热水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系统分区同给水系统,采用上行下给机械循环供水方式,热水出水温度60。根据各用水功能块的位置分别设置几个相对独立的热水系统。局部分散热水采用容积式电加热器制备。6.5.2

34、集中供应热水制备采用汽水交换方式,热媒为蒸汽。手术室卫生通过热水另设容积式电热水器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6.5.3病房、值班公寓开水由每个用水单位的电开水器制备。医护人员、办公人员饮用水由外送桶装水供应。6.6循环冷却水系统空调冷冻机冷却用水循环使用,采用超低噪声集水型冷却塔冷却,循环冷却水采取阻垢缓蚀、杀菌灭藻和旁滤措施。最大冷却循环水量为1600m3/h。6.7排水系统6.7.1室内雨、污水分别排入基地雨、污水管,再排至市政雨污水管网。6.7.2生活排水量约800m3/d。6.7.3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并设专用透气管,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方式。汽车库排水经隔油沉砂池、厨房排水经隔油池后

35、排至室外污水管道。带传染病菌的污水经臭氧预消毒合格后排入室外污水管,以不影响后续污水处理效果。上述经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余生活污水汇集后排至污水处理站,经二级生化、消毒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日处理量约800m3/d。6.7.4地下室泵房、卫生间集水坑及消防电梯集水坑排水、地下车库集水坑排水均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排放。6.7.5卫生洁具选用节水型高档产品。6.7.6屋面、基地雨水有组织排放。雨水量计算根据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6.8消防系统6.8.1水源来自市政给水管网,为二路供水,引入管管径均为DN200。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低压制,用水量20L/s,

36、室外消防管道成环布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6.8.2基地采用一个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系统用水量30L/s,采用临时高压制,竖向不分区。每幢建筑、每层均配置室内消火栓。病房楼屋顶设18m3消防专用水箱。6.8.3基地采用一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级设置,用水量约30L/s,采用稳高压制,系统最不利压力处设局部稳压装置,竖向不分区。6.8.4消防泵房集中设于病房楼地下一层设备机房内。消防水泵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供至各系统环状干管。6.8.5每幢建筑每层均配备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6.9管道材料6.9.1生活水池、屋顶水箱均采用不锈钢装配式水箱。冷、热水管采用铜管,焊接;冷却循环水

37、管道DN100时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100时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并外加防腐层保护。6.9.2室内雨、污水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PVC-U加筋管,橡胶圈连接。6.9.3室内消火栓、喷淋管DN100时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100时采用内外热镀锌无缝钢管,沟槽式卡箍连接。6.10环境保护6.10.1水泵采用隔振基础,进出水管加消声软接头,冷却塔采用超低噪声型。6.10.2生活排水量约800m3/d。6.10.3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并设专用透气管,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方式。汽车库排水经隔油沉砂池、厨房排水经隔油池后排至室外污水管道。带传染病菌的污水经臭氧

38、预消毒合格后排入室外污水管,以不影响后续污水处理效果。上述经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余生活污水汇集后排至污水处理站,经二级生化、消毒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日处理量约800m3/d。6.11节能6.11.1空调冷冻机冷却用水循环使用。6.11.2卫生间坐便器采用节水型冲洗水箱。6.11.3手术室刷手池龙头采用光电感应控制开关。6.12卫生防疫生活水池采用不锈钢装配式水箱。 7.电气设计 7.1设计依据7.1.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要求。7.1.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面和剖面。7.1.3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7.2设计范围该工程10KV供电系统及10/0.4KV变配电系

39、统、应急柴油发电、动力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等。7.3变、配电系统7.3.1负荷等级根据本工程用电负荷使用性质,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消防设施、应急照明、重要医用设备、手术室、ICU、CCU、急诊急救、透析、检验、医用气体、血库、通信设备为一级负荷,其余设备为二、三级负荷。7.3.2负荷估算根据医院总体规划进行负荷估算如下:全院总安装容量6300KVA,计算有功负荷3500KVA。7.3.3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本工程拟由市电引两路10KV独立电源,在医院新建10/0.4KV变电所1座。另设独立应急柴油发电机房,安装800kW应急柴油发电机1台,作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

40、负荷的应急电源,不能中断供电的场所就地设置UPS不间断电源。7.3.4供电系统本工程设10KV变压配电室,两路10kV独立电源同时工作, 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两段母线设手动联络开关。当一路电源检修或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可保证全部一、二级用电负荷的供电。当两路电源均中断供电时,应急柴油发电机投入工作,保证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用电。7.3.5变配电所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中各单体工程的用电负荷容量、性质及分布,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供电系统设计。10/0.4KV变电所设置在医院住院楼地下一层,与全院10kV配电室毗邻,该10/0.4kV变电所安装4台1600KVA变压器、1台800 kW柴油发电机组。两路10kV电源分别带2台1600KVA变压器。7.3.6电能计量 电能计量采用高供高计,在10kV侧设计量表计,10/0.4kV变压器0.4kV侧根据需要设置分计量表计,以便进行内部独立核算。7.3.7功率因数补偿方式采用低压侧成组自动补偿,使功率因数在10kV侧为0.9以上。7.4低压配电系统7.4.1低压配电系统单台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数字检影成像设备、放疗设备等由变电所低压柜直接放射式供电,其余按负荷性质分系统,分别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混合式配电。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