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841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道路共享集团公司 彭凡 徐国强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简要分析,主要着眼于对国际、国内铸造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从而探讨面对新的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国铸造企业的发展道路。最后,以中国铸造企业共享集团公司的特色发展之路作为案例来重点加以阐述。How to face global competition squarely andlet foundries flourishPeng Fan, Xu Guoqiang, Kocel Group Co., Ltd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briefly the pres

2、ent macro-economical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And mainly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foundry industry. Based upon the abo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article make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Chinese foundry industry in front of the new sever

3、e competition worldwide in the new period. Finally, as a Chinese foundry enterprise case, the article sets the keystone on the analysis and elabo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road of The KOCEL GROUP.一、引 言前不久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跃然提出2008是“中国元年”,因为这一年中国将有更多的惊喜展现给整个世界2008年,中国将迎来他的成人礼北京奥运会,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到这个五千年

4、文明古国,中国将展示辉煌耀眼的建设与治国成就。2008年,中国将有可能超越老牌的经济强国德国,成为全球第三经济大国,成为全球第一进出口大国。2008年,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不仅拿出钱购买英国巴克莱银行和黑石集团股份,还伸出援手对深陷次级贷款危机中的美国摩根士丹利银行。2008年,建国59年的新中国,是头可以抬得更高的一年,因为将有神七遨游太空。2008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是高速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韬光养晦的30年,这30年是忍辱负重的30年,这30年是专心埋头建设的30年。对于地球村而言,2008年,是“中国元年”。是的,这三十年对于象我这样的“60后”来说,正是亲身经

5、历和激情参与的。哲人们在形容时光流逝的时候,总喜欢说“光阴似箭,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而我忽然想起了宋人晏殊蝶恋花中的一句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是的,我更喜欢“急景流年”这个词来描述过去的发展。过去的这三十年,中国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因为落后别人太远太远,所以我们需要以“只争朝夕”的气魄来追赶,尽管在前进的路途中也常有风雨交加和暗流涌动,尽管目前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主流的发展和已取得的成果却是举世瞩目的。作为一名铸造工作者,我时常感慨这三十年铸造业的发展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不映射出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高速发展。然而,欣喜之余,象很多同行一

6、样,经常思索一个问题,在新时期中国铸造企业的发展之路是什么呢?我们下一站该向哪一个方向驶去呢?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就总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欲望,在此借第八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隆重召开之际,谨以此文和全体铸造工作者共同探讨和交流当今在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铸造企业的发展道路。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简要分析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简要分析如果从全球视野放眼望去,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和发展”,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当前也是一个“多事之秋”,整个世界仍然笼罩在“动荡”与“不安”之中。尽管过去的这5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受众所周知的07年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与次级贷款危机影响,未来将会呈现出金融动荡和经济减速的特征。与此

7、同时,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美元汇率下跌、全球流动性过剩、粮食价格大幅攀升,这些因素使全球通货膨胀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为应对次贷危机正在采取多重协调措施;欧元区、日本经济与美国经济处于周期的不同阶段;新兴市场经济大国保持强劲增长。这将有助于缓解美国经济减速等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因此,2008年世界经济总体的增长将放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权威机构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能维持4.0%左右的增速。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看也有一些有利因素。首先,支撑新一轮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性条件没有变化。从2003年起始的这一轮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源于支撑增长的基础条件不断改

8、善,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潜力。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已度过了产业转移初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艰难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天和航空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失业率纷纷下降到较低水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双赢”的局面,这是新一轮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根本因素。2008年这一基本格局不会逆转。其次,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强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火车头。据统计,2007年中国、

9、印度和俄罗斯三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一半。不同于以往几次金融动荡,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次级贷款危机中没有受到明显波及,经济运行较为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这一新变化,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强了世界经济抵御发达国家经济放缓连带影响的能力。美国:2008年美国是存在变数最大的经济体。从很多媒体得到的信息和数据表明如下六个特点:(1)20042006年布什政府的减税和大幅提高军事开支的政策效应将逐步消退;(2)由于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大幅降息将会造成美元贬值以及进口品价格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使美联储货币政策受到掣肘;(3)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的忧虑、贸易保护主义

10、的抬头和联邦基金利率的下调,都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的资金流入,加剧美元贬值;(4)次级债危机引发金融市场风险溢价的上升,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感增强;(5)抵押贷款利率重置的高峰会持续到2008年下半年,次级房贷问题将在2008年彻底显现,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希望不大,房价调整和次级债危机导致消费放缓的可能性较高;(6)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引发能源价格上升,当石油价格持续超过100美元/桶,美国经济可能出现滞胀。其中最大的风险,仍然是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次级债危机加剧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使得住房市场供求平衡关系进一步恶化,未来12年里房价仍将继续下跌,由此带来的负面财富效应,使得

11、消费放缓的可能性较高。然而,一些有利的因素依然会继续支撑2008年美国经济的增长,如居民收入上升,出口前景良好,证券市场繁荣,消费支出稳步增长,长期利率处于低位,企业资产负债状况良好,商业投资增长强劲,同时通胀压力有所减轻,美联储降息的空间加大。有专家预测,综合来看,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取决于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综合作用。受房价调整和次级债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经济增长率在1%左右。日本:对日本来说,此轮的经济增长周期真正始于2005年,在摆脱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同时,经济呈现出内需驱动型增长。因此,日本经济尚未进入周期的下降阶段。2007年前三季度,日本经济呈现出波动走势,第二季度

12、出现了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投资下降造成的。而私人消费需求却一直保持正增长,有统计数据表明其贡献率分别为1.6%、0.4%和0.8%。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净出口,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200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会略微降低到1.7%1.8%。欧盟:欧元区经济从2006年开始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与以往的经济复苏不同,此轮复苏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困扰欧元区经济多年的失业问题开始改善,相应的经济增长呈现出内需拉动特征。2007年,尽管欧元对美元升值幅度很大,次贷危机也严重波及欧元区金融市场,但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着相对强劲的势头,在三大经

13、济体中增速是最快的。鉴于经济仍处在周期上升阶段,2008年即便全球经济减速,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很小。目前,欧元区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欧元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冲击,通货膨胀出现了上升趋势。面对经济减速和次贷危机,欧洲银行将不得不升息。因此,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也将会放慢,预计在2.1%-2.3%左右。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相比,“金砖四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与中国等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美国经济放慢对全球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概括地说,2008

14、年全球三大经济体中,美国将会呈现出衰退的迹象,日本、欧元区将会略有放缓。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简要分析中国经济多年来的发展可谓是“一枝独秀”。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1979-200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而从2003-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特别是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最新的统计GDP增长达到了11.9%,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较快,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夏粮连续四年增产,企业利润增长,经济效益较好,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商品市场活跃,国内外需求比较旺盛。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进展,应该说

15、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还是比较好的。记得前不久一位国外友人在谈起中国经济时,他就“China”这个英文单词给我做了一个“形象”的解释:China = C (construction) + h (high speed) + i (investment) + n (nature) + a (agriculture)它形象地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基础建设突飞猛进,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各项投资不断加大,但是给自然环境(能源、资源、环保)带来了很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仍然是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课题。2008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答案会有很多。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3

16、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讲的一段话:“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局势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一千万的就业人口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不错,这段讲话正是道出了2008年中国经济的困难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008年确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有专家分析,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我国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目前消费增速明显加速是经济增长周期处

17、于中部(繁荣顶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信号。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信息的增强及前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人们开始扩大消费,经济扩张由投资转向消费。因此,经济增长将处于周期性最繁荣的区间。当消费增长达到顶点时,投资增长便会明显回落,经济增长也随之回落。这次繁荣持续的时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长,主要是由于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及与世界经济景气重叠导致的投资与出口的持续性“双扩张”。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GDP增速由2006年的11.1%提高到2007年的11.9%。针对这些情况,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主要

18、是8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发行特别国债,这些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2008年中国经济仍然会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于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引发国际贸易纷争不断,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对2008年的出口负面影响较大。国家已经逐步调整出口政策,由此前的鼓励出口逐步转变为扩大内需,出口结构要不断进行优化。2007年继续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反征出

19、口关税、扩大加工贸易限制列产品目录等。特别是人民币升值问题,自2005年汇改以来,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15%,使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受这些政策的调整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可能逐步放慢的影响,2008年中国出口呈减速态势,对投资增长也将起到抑制作用。总体上说预计2008年我国GDP可望增长10%左右。三、新时期铸造企业发展道路的思考(一)中国铸造企业面临的形势提起“铸造”,很多人会认为是“夕阳产业”,这是不正确的。铸造是制造业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各行业都离不开铸件,从汽车、机床,到航空、航天、国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当今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特点来看,铸造不但不能说是“夕阳工

20、业”,而且是代表一个国家基础装备工业水平,跨多行业、多学科的具有发展和创新潜力的“古老而又新兴的产业”。世界铸造业发展迅猛,中国产量有三分天下在过去5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 “双赢”效果的推动,全球整体工业化规模的增长,使铸造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各类铸件的产量都得以持续增长。美国杂志Modern Casting2006第5期刊文显示,从2004年开始,全世界的铸件产量将以年均2.4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将高达9000万吨。11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铸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7。中国、巴西、墨西哥、韩国等的市场占有率将持续上升,而其他国家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21、其中铝合金铸件的增长率最高,达到5;球墨铸铁排第二,为3.8%;因为在汽车和铸管上分别大量使用铝和球墨铸铁件,灰铸铁件仅有1.3%的增长率。2008年中国铸件的市场占有率仍旧是世界第一,其产量预计将增加到266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约三分之一(29.5%);西欧保持第二位,但它的市场占有率预计会降低到18.5%;美国的铸件产量将为1330万吨,占14.8%。主要国家和地区铸件产量及市场占有率预测(1000T)国家2004年2006年2008年1000T()1000T()1000T()中国 2316428.32463028.52662029.5西欧1539018.81619018.8166601

22、8.5美国1234015.11299515.11325014.8日本67908.371008.271407.9俄罗斯6548865507.664607.2印度48305.95090653906巴西 29503.631953.735203.9墨西哥22922.825202.927803.1东欧20462.523252.726122.9韩国19552.421002.423902.7加拿大9821.210001.210301.1其他25573.124242.821492.4合计818541008611910090067100世界各类铸件产量及市场预测(1000T)类别2004年(1000T) 200

23、6年(1000T)2008年(1000T)灰铁403194148042530球铁 197602148222584可锻铸铁 119011601100铸钢692071547230铝铸件102081120312423其他有色合金245025802700消失模件100719601100合计818548611990067中国铸造业的现状是产量大,年产铸件约2,660万吨,厂点多,达2万多个,铸造业的从业人员在120万人以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滑坡,铸件产量也出现连续三年下滑,1997年刚呈现复苏趋向,又受亚洲经济危机影响,在1998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99年在国民经济全面好转的

24、形势下,开始稳步上升。2005年全国铸件产量比七年前(1998年)增长了139.56%,其中球墨铸铁件产量是1998年的4.08倍,达到了583.87万吨。1989年2005年我国各类铸件的产量 (单位:t )年份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铸钢铜合金铝及镁合金锌合金总计比上年增减%19976,875,7361,564,066354,4541,453,92296,079660,7876,10711,080,442+1.619986,305,3801,431,238293,4881,304,80195,112686,48177,50610,194,006-8.019997,912,0262,063,1

25、92359,9231,353,079107,857735,908115,49112,647,476+24.120008,639,9662,333,470400,5941,542,510119,937799,196118,95613,954,629+10.320019,002,8442,730,160428,2351,590,328137,208878,287121,93014,888,992+6.720029,840,1082,994,986451,7881,692,109156,966979,290146,31616,261,563+9.2200310,491,0304,708,748533

26、,2902,525,831246,3431,171,793193,46919,870,504+22.2200411,267,3665,603,410570,6202,727,897327,6361,699,099224,42422,420,452+12.8200512,303,9635,838,753514,1293,224,374416,0971,886,000237,88924,421,205+8.9(注: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铸件产量均未列入表中的“铸件生产总量”中)2全球铸造业竞争愈加激烈由于铸造企业的基本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生产过程中耗费资源和能源多,而最终产出的仍然属于初级产

27、品,因此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过去一段时期里,铸造产业都因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环保压力、资源紧缺及政府政策限制等因素,处于行业萎缩状态,很多铸造企业破产、转行,这种状况给低成本国家的铸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低成本国家的铸造业在近10年当中得到了飞速发展,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的铸件总产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之首。在1994年时,中国铸件总产量为1,160万吨,比美国约少100万吨。而自2000年以来,中国铸件产量一直在持续上升,预计到2008年将增长到2662万吨,将比美国、日本、法国、韩国四国铸件产量的总和还多。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

28、管低成本国家的铸造发展迅猛,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以美、日、欧为代表的铸造强国的铸件总产量不但保持一定的增长,而且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过去的这些年当中,如同全球经济一样,全球铸造产业也在发生着行业内的竞争、变革和洗牌。全球铸造企业因其所处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和全新发展格局。如果按铸造企业的特性来对全球铸造企业分类的话,我认为当今全球铸造企业可以分为如下三类:a. 量能型铸造企业: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生产量,通过密集型劳动力或机械化生产来提供数量(重量)较多的铸件,更多地关注生产和供货量。b. 效率型铸造企业:指以铸造生产的效率作为首要

29、因素来考虑,通过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来产出铸件,这类企业不以生产数量为主,更关注如何以高效率的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取利润。c. 技术型铸造企业:指以铸造生产的高技术性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占领铸造生产的高端市场,一定意义上讲,具有技术垄断性。总体上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铸造企业,例如“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印度、巴西等低成本国家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铸造厂相当多的是“量能型铸造企业”,价格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在市场上极具侵略性,可在短期内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忽视生产效率和其他方面,产品定位多集中于低端铸件。而发达国家以美日欧为代表的铸造企业,应对来自低成本国家铸造的竞争,通过多年的重组、变革和洗牌,已

30、经逐步转型为“效率型铸造企业”和“技术型铸造企业”。这样的铸造企业往往效率高、质量好,技术含量高,占领高端市场,在某些特定领域内还拥有对该领域铸造技术的垄断性,使得低成本国家无法生产,所以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特性。已对低成本国家的铸造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态势。另一方面,在低成本国家之间,目前随着印度、巴西、墨西哥、东欧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快速发展,铸造企业进步很快,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东欧国家由于地域优势,同时工业基础较好,在西欧铸造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巴西和墨西哥在北美市场上与中国铸造企业竞争激烈;而印度近年来快速发展,而且具有英语语言优势,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就铸造市场展开竞争。可以

31、说当前中国铸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不仅仅是面对发达国家,而且在低成本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竞争。3中国铸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正面对巨大威胁我国在过去的近10年间,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由于良好的投资环境、飞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投资,工业化制造水平、技术和管理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明显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时代也正在形成。数据显示,到2008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68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但是这样的发展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特别是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导致的贸易保护和贸易纷争问题,多年鼓励性出口导致的产业结

32、构不合理问题,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国家已经在扩大内需,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国内政策的调整,使中国铸造业面临新的形势:与铸造相关的原、辅材料价格飞速上涨;铸造用原、辅材料、能源等供应能力紧缩,供需矛盾突出;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快速升值;出口退税等税收政策大幅调整;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铸造业人才缺乏及人工成本进一步增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整体铸件市场、铸造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企业的竞争能力还不高,快速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强力冲击中国铸造业。以上这些新形势正在使中国铸造业在

33、全球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二)新时期铸造企业发展道路的思考战略规划与策略实施并举首先值得思考的是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策略实施的问题。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催生了很多著名企业和成功人士,但是很多人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是中国缺乏“百年老店”。我想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战略规划和策略实施的问题。成功的策略可能会使企业短期内卓有成效,但不能保证长久。而英明的战略规划虽然不能确保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波折,但最终必将驶向成功的彼岸。最近比较流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说起战略规划,我也特别再想谈谈三国中的“隆中对”,这是载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中国古代一篇重要历史文献,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隆中期间首次会见刘备时纵论

34、天下大势和统一国家根本大计的一席谈话。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大视角,综合分析了刘备所处的大环境和他的优势与劣势。他认为刘备具有三大有利条件:天时荆州之王刘表“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刘备可图之。地利“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刘备取此战略要地,定能处于有利地位;“益州险塞,沃野千里”,也应用作进一步发展的基地。人和刘备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而刘备所暂时依附的“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对刘备取其而代之极为有利。同时,刘备亦有三个不利因素:首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政治优势;军事势力强大,“已拥

35、百万之众”;而且他知人善任,谋略出众,“此诚不可与争锋。”其次,“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再次,刘备当时连根据地都没有,寄人篱下,只有兵力几千人,与曹操、孙权相比,兵弱势微,一时难以取胜。根据这种形势,诸葛亮权衡利弊,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方案:第一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作为根据地;同时“内修政理”,革新政治,积蓄力量;并“西和诸戎,南抚彝越”,搞好民族关系,以稳定后方;对外应“结好孙权”,孤立曹操,争取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第二步,一旦时机成熟,“天下有变”,则两路出兵,“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北定中原

36、,“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一深谋远虑、胆识越群而又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被刘备采纳后,不久即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也有人说,后来刘备之所以未能统一天下,乃由于关羽、刘备违背和破坏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联孙抗曹的根本大计。“隆中对”之所以载誉后世,成为中国历史上宏观决策的典范,突出体现在杰出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1)战略规划的切入点是从大看小。从大看小就是要放眼整体(如面向世界),总揽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战略规划的着眼点是从长看短。从长看短就是面向未来看现在,用长远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37、来对待眼前和现实的问题,而不能鼠目寸光,就事论事。(3)战略规划的着重点是正负兼顾。所谓正负兼顾,就是既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又要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所以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处理问题。(4)战略规划的基本点是左右照应。所谓左右照应,就是既要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又要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如果说战略规划是汽车的方向盘,那么策略实施就好比是汽车的发动机,如果方向盘指挥不得当,即使再好的发动机也无法保证汽车达到预定的地点。反之

38、,如果方向盘操作得当,即使发动机差一些,可能花费的时间长一些,但最终会达到期望的目的地的。我曾对亚洲某发达国家的铸造企业进行过分析,我发现其中的一个现象就是其铸造企业大多是规模很小的铸造厂,而且很多铸造厂延续了几代都几乎保持同样的规模。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铸造市场异常火爆继续维持了企业的生存,但在90年代末期经济减速之后,就有一批铸造企业破产、关闭或转产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倒闭的铸造企业也日渐增多,可见其抵御风险能力之弱。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还可以看到,近二十年来该国家的铸造企业取得扩张式发展的也相对较少,其强势企业也日益减少。究其根源,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该国的

39、铸造企业更多地是关注策略实施问题,而在战略规划方面缺乏长远的考虑。我认为铸造企业首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战略规划的问题,必须要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分步骤、有计划的实施。面对当前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我认为铸造企业需要首先思考如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抉择:国际化市场战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企业已经很难说单纯地只和本土的企业发生业务关系,都是在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全球经济事物中来。正如气象学家所说的“蝴蝶风暴”一样,即使是南美洲的一只小蝴蝶轻轻扇了一下翅膀,也有可能会引发北半球的一次风暴。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融入全球经济的速度和深

40、度都在加剧,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是必由之路。因此,我认为中国铸造企业必须要把国际化市场战略纳入到企业的战略高度。但国际化市场战略并不是说立即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而是要引入全球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应把眼光放眼在全球市场和世界经济环境中。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制定发展战略,并分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创新型企业战略: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迅猛。对企业来说,墨守成规就等于坐以待毙。因此,铸造企业应时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自身打造成为创新型企业,才会有发展的动力,才能永保活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建设创新的体系,一个好的体系,就如同肥沃的土壤,能够培育出领先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和丰硕

41、的成果。清洁铸造战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当前需要深刻认识的一个问题是,国家已经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靠牺牲环境和资源来换取经济高速发展是不可取的。而我们知道铸造业由于其行业特点,是属于对环境影响较大和能源需求较多的产业。以每万元的GDP 能耗作为衡量生产过程的能耗指标,机械制造行业的万元GDP 能耗为0. 18tce/ 万元,而铸造行业约为0. 8tce/ 万元,可以说铸造业是机械制造业中的高耗能产业。下表展示了一些主要工业国家平均每吨铸件的能耗和我国同类铸造厂平均能耗的估计值比较。 可以看出,我国铸件的能耗比发达国家的能耗高出一倍多。表26 一些国家平均生产

42、每吨铸件的能耗国家日本德国美国英国中国(估计值)能耗kgce/t334.0 356.0 364.0 536.0 830.0 不仅如此,我们知道铸造企业的固体废弃物(粉尘等)排放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环境,还危及人们健康;同样在铸造生产中产生的烟尘、烟气排放,污染环境和危及人们健康,这些因素随着国家环保、安全政策法规的不断建立健全,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限制性措施和严格的政策。因此,循环经济、清洁制造、安全生产等是铸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建立清洁铸造战略,从长远来看关系到每个铸造企业的生死存亡。效能(效率与产能并重)型发展战略:如上文所述,我国铸造业在过去近二十年里,更多的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通过低成

43、本扩张、产能扩大来达到快速发展的。这样的模式在初期会在竞争中有优势,但是长远看效率和技术的发展才是确保铸造企业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障。就如同一些发达工业国家的铸造企业在当前的竞争中,仍然通过效率和技术的发展,依然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铸造企业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资源优势已经在逐步的丧失,为了今后的发展,必须要放弃过去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而要推行效率与产能并重的思路,我们姑且称之为效能型发展模式。铸造企业市场定位思考作为铸造企业还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适宜的市场定位。因为铸件产品不是铸造企业自己设计和开发

44、的产品,是依靠顾客的需求来生产的指定产品,因此铸造企业的市场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定位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简单讲,铸造企业的市场定位就是要解决企业要占领什么领域的市场,要生产什么样的铸件,要满足哪些特定顾客群的需求。不同的市场定位将决定企业走不同的道路,采取不同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铸造企业不注重市场定位的选择。缺乏对铸造

45、市场的细分,不对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很多铸造厂在市场开发时,总是随波逐流,一拥而上,逢单必争,在很多领域里展开竞争,结果不但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也给市场定位失衡的铸造企业加大了由此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我认为市场定位就是要奉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知其不可为之”。铸造企业的市场定位可以遵循很多基本原则,重要的原则有以下四点:(1)根据铸件产品的特点(构成铸件产品的具有特色的因素)定位。(2)根据铸件产品特定的使用领域、用途定位。(3)根据铸件产品的顾客类型定位。(4)根据铸件产品的供应区域、工业经济的发达程度定位。铸造企业的市场定位的关键是铸造企业要设法在自己的产品上找出

46、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竞争优势一般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价格竞争优势,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比竞争者定出更低的价格。这就要求企业采取一切努力来降低单位成本。二是偏好竞争优势,即能提供确定的特性来满足顾客的特定偏好,比如高质量的铸件产品,特定功能的铸件产品。这就要求企业采取一切努力在产品特性上下工夫。在此我还想谈的是铸件产品的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定位。高端市场就是指产品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反之则称为低端市场。传统观念强调“高端市场企业获利高,低端市场企业获利少,因此企业都应尽可能占据高端市场。”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误区,事实上并不是说高端市场企业就一定会赚钱更多的利润,而低端市场

47、企业就会亏损。更准确的描述应是,高端市场占据金字塔上部,在这一领域中所面临的竞争少,因此可独享这份市场蛋糕。但是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此领域的产品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则需要大量投资,聚集人才,研发成本高,技术风险大。低端市场位于金子塔下方,在这一领域中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被大量企业所分割,但市场进入容易,研发成本低,生产成本低廉,投资较少。不论是高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只有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评价哪种市场定位的获利水平高。在市场定位的问题上,不可盲从,要对自身竞争力充分分析,然后确定属于自己的市场定位。比如对于那些综合实力强,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并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完全可以选择高端的市场定位,为自己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