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广 州 市 科 技 局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00三 年 十二 月目 录前 言1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3(一)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3(二)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6(三)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7(四)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科技创新提出的要求8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2(一)全面推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工作成效显著12(二)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3(三)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建成14(四)科技创新
2、环境不断改善15三、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机制18(一)区域创新理论和系统复杂性理论18(二)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研究22(三)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架构设计28(四)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复杂自适应性分析30(五)广州区域创新体系中各主体的互动关系及其优化40(六)广州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53四、建设全国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广州区域创新体系57(一)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57(二)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58(三)现阶段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61(四)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保证措施67前 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大潮正在兴起,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
3、快。发达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地位,纷纷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措施。提高创新能力,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追赶中的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正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国家层次上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区域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区域创新能力是构筑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柱,国家层次的创新必须依靠区域层次上的创新来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而又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不仅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而且也是国家创新体系活力所在。广州所在
4、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从1980至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6.6。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不到0.5,人口只占约2.4,2002年其GDP、工业总产值和出口总值分别占中国大陆的9.3、16.1和34.6;其人均GDP相当于中国大陆年平均水平的3.9倍。珠江三角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全国、亚洲和世界都是令人瞩目和颇具特色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与率先对外开放,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分不开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扩大,珠江三角洲原先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我国加入WTO后,又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态势。面对这些严峻挑战,
5、珠江三角洲要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城市,拥有本地区最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潜力。广州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创新能力;珠江三角洲的继续发展,要求作为龙头的广州成为本地区的创新中心。因此,发展和完善具有本地特色的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并且带动形成珠江三角洲创新网络,是广州面临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是广州地域。广州区域创新体系是本地域内参与创新活动和服务的、各种隶属关系的、各部门和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以本地区发展战略为引导,遵循市场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有效的互动的体系。广州区域创新
6、体系的协作范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各市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同。在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规划中,不仅要通过产业整合来优化资源配置,使本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使本区域社会融为一体;而且要通过构建主要以广州为源头的创新链,形成本区域的创新网络,来提高本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广州将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协作互动,互惠互利,使创新链的各环节密切衔接,以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果,形成各方共赢的局面。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辐射范围是广东省和华南地区。广州是广东省和华南的科技和教育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广东发展的火车头。广州的创新资源和服务将供广东省和华南地区使用。珠江三角洲将以技术
7、转让和产业转移等形式带动广东和华南地区的发展。本报告阐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格局、薄弱环节、发展战略和目标,以及对科技创新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基础;介绍区域创新理论和系统复杂性理论,并使这些理论与广州实际相结合,设计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分析该体系的复杂自适应性和各主体的互动关系,以及提出该体系的运行机制。阐明了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发展布局、实施的专项计划,以及保证措施,等等。本报告是在广州市科技局策划和组织下完成的。第一、二和四部分的撰写单位是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第三部分的撰写单位是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8、。区域创新体系问题正在国内外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我们将继续跟踪国内外区域创新研究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并且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使广州区域创新体系成为具有本地区特色、完善和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北缘,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面积7434平方公里,人口721万,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的区域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和交通、物流、信息枢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广州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现。
9、1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稳步推进,城市竞争力逐渐增强从1997至2002年,广州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3.1%,比同期全国和广东省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近5个和3个百分点。自1992年起,广州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全国城市三甲。2002年,广州成为GDP总量超过3000亿元的国内三大城市之一,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广州市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1996年到2002年,以增加值计算的全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3.68万元/人提高的5.84万元/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54万元/人提高到7.
10、63万元/人。三次产业的比例由5.6:46.8:47.6调整为3.4:41.0:55.6,各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赢得新优势。汽车、石油化工、电子成为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华南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科教服务业和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竞争力逐步增强。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200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达到279.31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21.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外商在穗投资力度明显增大,2002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1.6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30.2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4.1%和70.4%。从1996至20
11、02年,外商直接投资以年均26.8%的增幅高速增长,至2002年末累计达到267.19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目前已有104家在广州投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全口径收入达到910亿元,以占全国1/200的人口,向全国贡献了1/19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为269.1亿元,比1996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20.1%。城市建设进展突出。过去五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52.12亿元,共建成180多项重点工程,现代化空港、海港和信息港三大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展了全面的“治山、治水、治村、治小区”工作,努力构建“青山、名城、良田、碧海”的山水生态城市。2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
12、成,中心城市特色日渐鲜明广州经济发展具有中心城市的鲜明特色,各行各业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广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是:三次产业全面发展,服务功能相当强大;物质生产部门协调发展,发展的条件相当良好;工业的行业相当齐全,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快;产品内销和外销并重,经济外向化程度较高;公有制经济起主体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如图1-1所示。图1-1 广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本格局三次产业全面发展,服务功能相当强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5.6%,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在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服务业又占54.5%。广州地域有功能相当强大的金融、保险、教育、科技
13、、文化、体育、旅游和社会服务业,其服务范围不限于本市,而是扩展至珠三角、广东省和华南地区。依托强大的服务功能,广州成为华南地区资金流、知识流、人才流和技术流的最大汇集和扩散点。物质生产的各部门协调发展,发展条件相当良好。2002年在广州物质生产各部门中,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9:50.9:7.5:22.4:14.3。广州物质生产各部门的发展是动态协调的。广州的农业是都市型的,正在加速产业化和现代化。广州是华南的工业基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州还有较为发达的建筑业,又是华南地区陆、空、海交通枢纽。近年来广州邮电业发展特别迅速,社会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居于
14、领先地位,是我国国际长途电信三大出口之一,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广州还是全国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依托较先进的基础设施,广州成为华南地区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汇集和扩散点。广州物质生产部门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为继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业行业相当齐全,技术资金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快。在华南地区各城市中,广州工业门类最为齐全。从经济发展的程度分析,广州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但未全面实现工业化。为了全面实现工业化,广州近年来加速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其中包括: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和金属加工业等。2002年,上述行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约
15、43.4%,这些行业的企业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它们的发展不仅大大增强了广州的经济实力,使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而且支持珠三角、广东省和华南地区持续稳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广州市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点。2002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超过81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3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高新技术不仅已初步成为广州的重要产业,而且使传统产业得到技术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品内销和外销并重,经济外向化程度较高。广州的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日用化工产品、汽车、通信设备等,又有许多产品销往海外,2002年广州出口总值达到
16、137.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37.9%,高于北京(33.2%),低于上海(48.9%)。国有经济起主体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运行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至2002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利润和税收额分别为4632户、3214.8亿元、409.3亿元和150.9亿元,其中国有和国家控股部分有572户、1100.7亿元、160.0亿元和60.5亿元,分别占12.3%、34.2%、39.6%和40.1%;此外尚有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9640家,均为非国有成分。虽然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户数不多,但是它们的规模一般较大,产品销售利润和所缴税额较多,因
17、而仍然起主体作用。广州非国有经济成分(包括:集体、私营、联营和“三资”等)发展迅速,特别是“三资”企业。2002年广州“三资”工业企业的户数和工业总产值为1888户和1878.8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8%和59.1%。广州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我国加入WTO后,广州将按照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鼓励和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它们实行同等国民待遇,以使它们优化组合、优胜劣汰、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二)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向南中国海,为珠江出海口,毗邻港澳,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和江门市,以及惠州和肇
18、庆的部分县区,土地面积4.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00万。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也是我国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增长极之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导、信息化初露端倪的经济起飞,呈现出“一群二高三化”的发展特征(如图1-2所示)。所谓“一群”,指的是IT企业集群初具雏形。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产值分别占全国的35.1%和25.1%,遥居全国第一,并且拥有一批大型IT和家电类核心企业群。所谓“二高”指的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9561亿元,
19、是1995年的2.45倍,年均增长13.7%,人均GDP达31040元。“九五”期间珠三角高技术制造业产值以年均29.9%的增幅高速增长,2000年产值达到2466亿元。所谓“三化”指的是国际化、市场化和城市化。2000年,珠三角出口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0%,出口总额达到8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21.76亿美元,稳居全国各大经济区域首位。经济市场化改革先行一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推进开放,改革与开放互动循环,体制改革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并保持着一定的领先全国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以广州为连接点的中部、东岸和西岸都市群快速崛起,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
20、为全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三)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广州经济和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政府可支配财政资源和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还不够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同珠江三角洲其它市有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待加强;科技综合实力同经济中心地位还不相称,同北京和上海比较有较大差距;城市文化和品位同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建设目标有一定差距;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2002年,广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广州市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市人均GDP超过8万
21、元,比2002年翻一番,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20年,全市人均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广东省委要求广州进一步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为此,广州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广州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发展活力、创新动力和都市魅力,使广州成为“经济繁荣、结构优化、机制健全、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广州将着力构建具有国际
22、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枢纽型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环境体系、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和比较完善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等有广州特色的六大现代化体系,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广州是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的发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都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党的十六大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给珠三角确立了新的目标:要求珠三角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03年4月,胡锦涛主席考察广东期间对广东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展望未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将顺应全球风起云涌的区域创新大潮,纵横捭阖,突
23、破创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争取2010年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四)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科技创新提出的要求国际比较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技特别是本地科技的需求是不同的,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是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从国外引进资金、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也必须从以技术引进为主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图1-3):1增强综合科技实力,促进率先实现现代化广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率先实
24、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人均GDP从2002年的约5000美元增加至2010年的约1万美元,初步进入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求率先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科技实力的支撑。广州新一轮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综合科技实力和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创新能力是科学实力和发展支撑能力的重要标志。完善的创新体系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要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使各种创新资源得到整合、盘活、提高和有效利用,短缺的资源得到补足和充实,创新所需的服务得到全面和系统的供应,创新活动在优良环境中进行和得到有力的支持,创新的各
25、个环节能紧密配接和互动,创新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新知识和创新成果能及时扩散和合理应用,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2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在部分领域开始技术发展的跨越原始性创新是指采用新的技术原理,使技术发生根本性变化,并且推出全新产品的创新活动。原始创新技术发展是否跨越的重要标志。虽然广州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潜力,但是创新资源有待充分利用和发挥。一般认为发明专利是创新性很强的技术成果。2002年广州每百名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0.6件;作为比较,1998年日本和韩国每百名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专利授权量分别为17.8件和8.4件。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上新的水平,必须提高原
26、始性创新能力,并且依据自身优势,选择突破口,在部分领域开始技术发展的跨越。3增加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定发展引进国外技术具有“时间省、见效快”等优点,但是,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人,特别是其产品威胁到技术出口国的竞争优势时,就会受到多方限制。广州重要的传统工业产品的核心技术大都从国外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不多。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虽然技术来源于国内的为数不少,但其技术成熟度不高,生产规模也小。在2001年,广州共有高新技术产品844种,虽然技术来源于境外的产品只有133种,但是它们的产值为319.7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9
27、.8亿元)的一半以上。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必须适时地摆脱对国外的“依附”地位,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4增强中心城市的科技辐射力,提高珠江三角洲整体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扩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竞争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化。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虽然形成了一些的产业集群,并对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要在新竞争格局中保持继续快速发展,必须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广东已经编制和正在实施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规划。此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建设连接各城市
28、的畅通和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中部、东岸和西岸城市带;以产业链为纽带使各市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广州为龙头,构建珠三角创新链和网络,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等。创新链有以下的环节:信息获取知识生产工程化和工业设计产品生产技术服务。广州有知识获取、知识生产和技术生产能力或潜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化能力,而珠三角其他市则有一定的工程化能力和广泛的产品生产能力。珠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求广州提高知识、技术和服务的供应能力,即中心城市的科技辐射力,并且与其他市协作互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各方共赢的局面,从而提高本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了达到上述
29、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广州区域创新体系。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州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主要成就如后。(一)全面推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工作成效显著1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科技中心作用凸现自“八五”以来,广州积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综合实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区域科技中心作用不断加强。自1993年开始,广州连续四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近年来,又相继被列入国家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工程示范市、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应
30、用示范工程试点市、全国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三个一市”中唯一的典型城市、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并被评为全国专利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广州每年都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一批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相继取得成功。广州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2年,广州市在广东省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中获得第一名。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广州科技综合实力居十大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作为中心城市广州所在地的广东,起创新能力也在全国各省市中排第三位。2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广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以及新能源和高效节能
31、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涌现了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和产品。到2002年,全市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达到739家,较上年增长35.8%;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到821.71亿元,较上年增长32.6%,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21.2%,同1998年相比增长了3.53倍,年均增长35.3%。软件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2002年,全市经认定的软件企业达到363家,其中11家被列为国家软件骨干企业,全市软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和中药现代化取得新突破,在基因药物,人类全长基因克隆库、海洋生物技术药物,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前列,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
32、明显广州以制造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选择了一批项目作为重点示范项目启动实施,政府的投入带动了近10倍的企业和社会投入,有力推进了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现代都市农业稳步发展。农业科技发展总体上居全国和全省先进水平,优质品种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2002年,已建成10个科技型区域性支柱产业、12个龙头企业、6个科技全程服务体系,巩固和发展了15个农业优良品种繁育和种养示范基地,形成2条星火技术密集带。(二)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中型工业企业积极配合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的
33、力度,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保持较高的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产出也明显提高。2000年,企业R&D活动人数、项目(课题)数、经费支出和拥有发明专利件数已分别占全市的54.4%、49.7%、66.2%和65.0%,已初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到2002年,全市59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开展技术开发活动的企业有244家,占41%。参与人员达到20312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1136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3和15%。全年技术开发经费24.99亿元,其中R&D经费24.01亿元;R&D项目2158项;专利申请233件;专利授权130件,比上年增长约44%。广州地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崛起使企业技
34、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225科技工程”支持的23家科技示范企业对企业科技进步发挥了较显著的示范作用,绝大部分科技示范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有较大提高,近三年23家示范企业累计承担科技计划项目74项,共获专利24件,登记软件12个。2001年,示范企业产值总和达到63.8亿元。现在有17家境外跨国公司已在广州设立研发机构,还有6家有意在广州设立研发机构,它们的研发活动,对推动广州的技术进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广州地区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它们通过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和科技院所进行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平台,进行联合开发,取得良好的效果
35、。研发和转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平台、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和纳米光电材料与技术基地建设提高了广州研发基础设施水平。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相继建立,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广州地区的各类高等院校共有39所,占全省的63%。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为代表的在穗高等院校,不但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还通过承担市级科研项目,解决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高等院校所建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广州企业技术攻关提供场所,成为技术研究平台,培养出一批高级科技人才,完成一批可
36、产业化技术。高等院校与省、市、企联动共建了生物医药和中药创新等平台。广州地区现有的183个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047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8206人,占全部人员的68.1%。在全市142个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机构中,科技活动人员达10830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名418人,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68.49%。中科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科学院是在穗的重要科研机构。其下属的众多研究院所是广州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每年完成大量的科研任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通过体制改革,广州市属科研院所增强了活力,提高了对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的消化吸收功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
37、产业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三)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广州的创新服务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投融资、信息咨询等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产业化示范基地、技术市场、投融资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2002年,广州地区有科技型中介服务机构959家。随着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建成启用,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家,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初步形成。广州汇集了8家规模较大的专业性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累计筹集创业资本20亿元,近百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总额约8亿元的支持。外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也在广州地区积极开发活动。2002年,省市共建的华南技术交易中心挂牌,广州技
38、术产权交易所投入运营,技术市场成交技术合同金额在全国各省、区、直辖市中排第六位,在全国主要的13个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排序和广东省各市排序中继续保持第一位。广州市与广东省联合投资3亿元、占地90亩的华南技术交易中心即将启动建设。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成为国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指定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示范点。全市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机构共12家,包括市级、区级和行业的中心。它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各种手段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四)科技创新环境不断改善1科技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广州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创新活动的投入越来越大,研究与开发经费的绝对值和占GDP的
39、比重不断攀升,2002年达到4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市本级财政科研经费总额6.8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6%;其中科技三项费用3.7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9%。全市科学事业费7.78亿元,其中市本级科学事业费1.62亿元。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累计到位资金8亿元,共支持52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局与建设银行广东分行合作安排150亿元资金贷款支持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留学人员创业发展资金环境也不断得到优化。2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不断完善近几年,广州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指导,紧紧抓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改革促发展,从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的发展
40、:在科技计划体制方面,在全国率先提出“不分所有制、不分隶属关系、不分区域”的三不分原则,并坚持开展科技重大项目的招标投标,引入科技项目的专家评估机制;在人才体制的方面,实施全方位开放的人才战略,成建制地引进广州需要的科技机构或群体落户广州,大量吸引海外留学生带一流的技术成果来广州;在科研体制创新方面,按照科研院所以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转制为企业或技术服务机构、市属研究所三种改制模式加快改革;在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方面,推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中心为骨干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向规范的现代公司转型;在科技投融资体制方面,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吸引民间、企业和海外资金积极投资
41、科技产业的新型体制。经过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广州已基本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目前初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开发新格局。在科技硬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广州加强了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广州科学城的奠基、广州软件园(包括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园和南沙资讯园)的成立及其配套的软件招标中心和软件展示交易中心的成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及其网络的建设,国际生物岛的启动,广州数码港建设规划的实施,广州市科技信息网市、区两级子系统及科技资源库的建立等等,这些都是广州市对科技基础建设长期投入的结果,必将进一步改善广州的科技创新环境,形成积聚力和辐射力,更好地
42、发挥广州科技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极的作用。3国际合作逐年扩大广州市对外科技合作贯彻面向世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开展政府、民间、双边、多边的合作交流。在引进科技成果、资金、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来,广州市先后与联合国开发署、挪威、瑞典、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和机构开展了大气质量管理和规划系统、电动汽车、液化气汽车等方面的科技项目的合作。为促进穗港科技合作与交流,签订了“穗港科技合作协议书”,并实现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穗港科技走廊打下基础。为了吸引留学人员来广州进行科技创业,广州市专门制定了留学人员来穗创业的优惠政策,组建了“广州市回国留学生科技工作者协会”,
43、并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成立了“广州市回国留学生科技创业园”。从1998年开始,每年都举办“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逐步办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智力广交会”。科技发展为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初显成效。但应该看到,广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重要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技术瓶颈”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中介服务网络有待健全;创新环境建设尚不尽人意;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还有待完善;创新投入体系尚不完善。加快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就是要克服这些薄弱环节,提升整个区域
44、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三、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机制我们首先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然后在对国内外典型区域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基础上,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从系统理论出发提出广州区域创新体系的架构设计,并对架构内的各组成部分(系统)进行详细分解,确定系统的边界、功能及包含的主体,分析该体系的复杂自适应性,提出该体系的运行机制。(一)区域创新理论和系统复杂性理论1.区域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发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Suhumpeter)于1912年德文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根据熊彼得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45、”投入生产体系。熊彼得阐明了创新和发明的区别,发明仅仅是增加新的知识而已,发明未转化为创新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和新设想,而创新则包含着实际生产过程的运用,即将新的发明引入经济实践中。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把新发明引进生产体系,创新就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分成五种类型:1、引进新产品2、引进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重新组织。OECD推荐的技术创新数据收集及解释指南中明确将创新界定为工业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显著的技术变化。具体的说产品创新是指一个全部的或技术上有显著变化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可分为全新的产
46、品和对已有产品性能的改进,工艺创新是指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或对原有生产方法和工艺重大改进。从七十年代末起,丹麦的冯希伯尔、伦德尔(Lundvall)提出根本的经济学问题是生产厂商与用户的相互作用,将创新看成“是用户和制造商之间的互动过程”,在技术创新中,用户、供应商等都对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这一派研究重点在生产企业和用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相互作用,这成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概念的雏形。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国际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变化,创新系统研究衍生很多观点:(1)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系统(NIS)是基于新熊彼得创新学派的系统观点与李斯特国家体系思想的结合,一般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是C.F
47、reeman(费里曼)1987年在考察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在公共和私人部门通过行动和相互使用创造、引进、修改和扩散技术的制度网络。Lundvall等提出国内有共同语言、地理及文化的接近有助于形成较密切的用户供应商交互作用,而国家(政府)在此关系的建立上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各个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交换作用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Freeman强调了日本政府在产业政策、企业研发、教育培训及特殊产业结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Lundvall强调交互学习,Nelson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分享和合作。Patel和Pavitt强调国家制度、激励结构和竞争力作用。OECD 1997年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指
48、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因此,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着重关注整个创新体系内的互相作用和联系的网络。(2)技术系统。技术系统是从产业层次进行创新活动研究的一个方法。Carlssor于1995年提出技术系统是在特定制度或制度组合基础上在特定产业(技术)领域内为促进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而相互作用的参加者形成的网络。技术系统认为系统的边界可以定位为搜寻技术机会所至的范围,因此系统的地理边界可能是地区的、国际的或者全球的,也可能是国家的。Carlssor于1997年提出对技术系统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知识的特性、接受能力、(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网络关系和多样性产生机制,并且技术系统的绩效是由这些要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知识的特性决定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