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873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曾五一 卢二坡一、案例简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也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一直是全国人民和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指标。本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演变的原因,根据科学的发展观讨论各种指标的优劣,对应选择何种指标作为考核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本案例的研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主要经济总量指标的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激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二、具体分析步骤和需要讨论的问题1收集1978年至

2、1985年间按可比价计算的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MPS口径的国民收入、GDP的具体数据。分别计算其环比增长速度,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2分析上述三种指标差异的原因。3讨论GDP作为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作用与局限性。4讨论经济净福利、绿色GDP、积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等新指标的理论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5收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上述新指标进行估算的数据,将其与同期GDP或GDP的发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6讨论上述新指标的可行性。7根据选择中心指标的原则,就近期和中长期应选择何种指标作为考核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三、案例讨论(一)整理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3、出19781985年我国工农业总值、MPS口径的国民收入、GDP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MPS口径)GDP现价(亿元)不变价(1978年价,亿元)环比增长速度(%)现价(亿元)不变价(1978年价,亿元)环比增长速度(%)现价(亿元)不变价(1978年价,亿元)环比增长速度(%)197856345634.012.330103010.012.33624.13624.111.7197963796112.98.533503220.77.04038.23899.57.6198070776571.47.536883426.86.44517.84203.77.819817581687

4、3.64.639413594.74.94862.44422.35.2198282947478.58.842583889.58.25294.74824.79.1198392118241.310.247364278.510.05934.55350.610.91984108319494.015.256524860.313.67171.06163.915.219851333511060.516.570205516.513.58964.46996.013.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二) 分析这三种指标差异的原因国内生产总值与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MPS口径,下同)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都有所不同。就

5、计算方法来说,主要差别是:一、核算范围不同;二、计算的价值构成不同。就核算范围来说,国民收入(MPS口径)仅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等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内生产总值除包括上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以外,还包括服务业、公用事业、金融业、科研文教卫生事业,以及国家机关和国防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总产值包括的部门最少,只包括工业和农业。就价值构成来说,工农业总产值反映一年中生产的工农业产品的总价值(c+v+m);国民收入反映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等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一年中新创造的价值,即从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c)后的净产值(v+m)。工农业总产值由于包

6、括了很大一部分物质消耗(c),即通常所说的重复计算部分,因此尽管包括的部门少于国民收入,但产值仍然大大超过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增加值计算的,它的价值构成不包括原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的消耗(c2),明显区别于工农业总产值,而接近于国民收入,但又和国民收入,即物质生产部门净值有所不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主要区别:一是包括的经济部门不同,二是前者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价值(c1),而后者则不包括,总之,从价值构成看,两者范围互有大小,但就量的差别看,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收入,主要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三)讨论GDP作为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作用与局限性。GDP被萨缪尔森

7、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GDP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经济单位的生产成果为对象进行核算的,它的核算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并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核算原则与方法,是衡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总量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GDP是全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监控以及宏观经济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说:1从生产的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这对于一个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从使用的角度看,GDP不仅能

8、够反映一个国家的需求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也就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制定正确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引导需求结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从地域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地区总体分布状况,地区产业分布状况,地需求分布状况,制定正确的地区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4通过不变价GDP能够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通过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能够计算GDP缩减指数,它反映一个国家

9、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通过GDP和人口数量能够计算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它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GDP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优惠待遇,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GDP指标也存在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过高估计了经济活动的成就。2. 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5.GDP把一些被动的恢复性投入作正值计算,使GDP虚假成分增高。总之GDP这一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有许多局限性

10、,因此GDP不是万能的,事实上,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个包罗万象的指标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GDP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解它的适用范围,正确地使用它。(四)讨论经济净福利、绿色GDP、积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等新指标的理论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科学的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实行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最后二十年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得到普遍的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各个层面所努力企及的发展模式,伴随着这样的管理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尽管人们对其具有多种理解,但普遍形成的共识是,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并行的内涵:谋求当

11、代福利的提高,保持未来谋求进一步满足的能力。在现实管理中,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形成了不同的做法。首先,可持续发展在覆盖面上形成了两种做法,一是集中于可持续发展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建立测度框架;二是在重视环境经济关系的同时,把社会方面引入,对可持续发展做更全面的量化测度。其次在测度方法上也形成了两类做法,一是沿袭传统经济核算,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以货币化为综合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要素的综合;二是沿袭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做法,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造不同统计指标组成体系,以多元统计方法实现多指标的信息综合,达到综合测度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目的。前者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国家财富核算等,后者如

12、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福利是从经济福利的角度认识到有关传统总量核算指标的不足,其立意是以闲暇时间的变化、自然资源的耗减、污染增长和经济福利指标所包含的其它内容来修改传统经济核算的结果,其立足点是人们从当期所获得的效用,这些效用既包括来自GDP所表达的经济(尤其是市场化)产品的物质性满足,也包括来自家务劳动、来自闲暇时间的享受,同时把环境恶化作为抵消效用的因素而从中扣除出去,很显然,这种测度中,除所谓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外,还包含了社会因素。绿色GDP和EDP都是评价“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综合指标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物,它们和福利量的测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包含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

13、调整。但二者在立足点从而在内涵上却有很大区别,调整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绿色GDP和EDP核算是以环境和经济关系为中心建立核算框架,不包含其它因素;不但从受体角度,更从发生体角度来测度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把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框架之后,其结果不是一个笼统的总量,而是要展示不同经济活动与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具体化,说明“谁”以及“如何”影响了环境,环境对“谁”以及“如何”产生了影响。环境经济核算的EDP主要还是一个产出量指标,只是在有限意义上才能视其为向福利测度的改进。如果说福利测度和EDP测度重点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种含义即“谋求当代福利的提高”,国民财富测度的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二种含

14、义即“保持未来谋求进一步满足的能力”。国民财富是指一国的常住单位与住户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显然,国民财富把财富的概念做了进一步扩展,由以往比较注重物质财富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社会资本。而且和环境经济核算首先关注当期流量(EDP)不同,国民财富概念的提出,是把测度重点放在了存量上,其实质是要通过各种资产存量的价值的拥有量来衡量一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对可持续发展测度的一种探索,它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内涵,即在谋求当代福利提高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人们谋求这种满种的能力。能力就是机会,而财富存量就是这种机会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保持、管理财富的过

15、程,在特定阶段上,一国可持续发展就应表现为其国家财富的非负增长。真实储蓄是与国民财富相对应的流量概念,它是用来反映这种扩展的新国民财富的变动状况,其政策含义是:真实储蓄的持续负增长最终必将导致财富的减少。这样就也将可持续发展同真实储蓄联系起来了,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创造财富和维持财富的过程。和上述几种测度方法的思路不同,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构造反映可持续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样的指标体系本身是松散的,它们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下聚合在一起,而后通过特有的方法把这些指标综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可表达一时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五)收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上述

16、新指标进行估算的数据,将其与同期GDP或GDP的发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1国民经济福利的测算例金玉国(1995)尝试采用设置账户的方法,即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经济循环账户”中,新设置一个国民经济福利净值(NNEW)账户,用于NNEW的核算,并将该方法用于1990年NNEW账户的编制,如下表所示:表2 国民经济福利净值账户(1990年) 单位:亿元(当年价)资料来源:金玉国:论我国国民经济福利量的核算,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2绿色GDP测算例雷明(2001)基于自己建立中国1992年能源资源经济环境绿色投入产出表,对1992年我国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在对绿色GDP进行

17、测算时,由于实物资源损失成本代价(以资源恢复费用替代)及环境资源损失成本代价(以污染治理费用替代),有理论值和实际值之分,因此其测算的绿色GDP有理论值和实际值区别,测算结果如表3、表4所示:表3 按实际价格估算的“绿色GDP”(1992年) 亿元表4 按理论价格估算的“绿色GDP”(1992年) 亿元从上面计算可以看出,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3.982117%4.9182%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属于“虚值”。(参见雷明:可持续发展评价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核算,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9期)3真实储蓄测算例真实储蓄是1995年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

18、告监测环境进展中提出的,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以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家的真实储蓄率。世界银行估算了各国1970年以来的各种自然资产损失及真实国民储蓄率,中国的部分数据如表3所示:表5 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和真实国民储蓄率(占GDP比重,%)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2,2003),转引自胡鞍刚: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胡鞍刚(2005)利用世界银数据库分析了19702001年我国真实国内储蓄率与自然资产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70年代以来,我国各类自然资产损失占GDP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反映在真实国内储蓄率

19、呈先大幅度下降而后逐渐上升的趋势,即由于净国内储蓄率在扣除了各种自然资本损失之后的国民财富在90年代之后呈现上升趋势。这些表明过去20年中国确实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大弯路,即“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造成了我国真实国民财富的极大损失。(参见胡鞍刚: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4可持续发展指数测算举例:陈长杰等(2004)基于PREEST(P(Population)人口子系统、R(Resource)资源子系统、E(Economy)经济子系统、E(Environment)环境子系统、ST(Science & T

20、echnology)科技子系统)系统模型,提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9872001年度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从综合发展指数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 19872001年度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水平图1显示,19872001年期间,中国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子系系的综合发展水平按照时间序列基本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人口、经济、环境和科技子系统的发展态势曲线稳步上升,而资源子系统的发展过程则有所波动。上图还表明,19872001年间,基于PREEST系统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指数按照时间序列呈现明显的稳步上升态势,且平均递增速率达

21、到57.16%。(参见陈长杰等:中国可持续发综合价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六)讨论上述新指标的可行性国民净福利指标作为传统宏观核算指标的替代,在经济学中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因为“福利”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对“福利”总水平进行测量也存在很大争议,因为对“福利”的测定意味需要对“效用”进行测定,然而效用在不同人之间是难以进行比较的,并且其各组成部分尤其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得到的产出”和“闲暇时间内活动的价值”两部分的具体估算,在实践中还尚无规范。要完成绿色GDP的核算,最中心的问题在于经济过程中环境投入成本的计算。围绕该成本的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描述环境与经

22、济相互关系的实物数据的获得;二是通过估价确定环境投入成本的价值。目前这两方面的统计基础依然薄弱,尤其是环境投入的估价,由于现实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利用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之外发生的,常常难以直接获得用于估算成本的价格,从而不得不寻找相应的替代方法,而这些替代方法的开发和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目前还难以转化为规范的操作。国家财富的测度思路是先按生产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四个部分分别计算而后加总。测度国家财富的基本问题是要把上述内容做货币化处理,以货币总额描述财富的拥有总量,所以,国家财富的测度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财富的估价方法,然而,和绿色GDP核算一样,到目前为止有关的测度方法问题并

23、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远未达成共识,首先对不同知识、行业背景的人往往对可持续性理解也有所不同,有生态的、伦理的、经济的、政治的等不同的可持续观点,而不同的人构造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其次可持发展度量必须进行价值核算,但价值核算能进行到什么限度,哪些东西可以进行价值核算,哪些不能,目前对这一问题的分歧仍很大;再次,在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应选取多少指标以及选取哪些指标为宜,也没有共同的认识。人们根据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认识,提出了大量或相似或相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这种状况很可能还会延续较长时间。(七)根据选择中心指标的原则,

24、就近期和中长期应选择何种指标作为考核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们已从单纯追求GDP,逐渐转变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来。人们根据科学的发展观理论提出了绿色GDP等指标,绿色GDP虽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但操作困难,可比性差,绿色GDP对资源耗费的估价没有标准,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不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官方统计部门公布了绿色GDP数据,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简单地否定和取消GDP指标的倾向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不能把片面追求GDP所带来的资源耗减、环境污染现象归因于GDP核算体系,因此在短期内,GDP作为核心指标仍将继续存在并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当然,由于绿色GDP所具有的优越性,从长期来看绿色GDP作为核心指标将是一个必然趋势。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系统的协调发展,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系统的变化。绿色GDP 只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部分影响,但是没有反映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只能说它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不是全部。因此从长期来看,我们在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经济与环境核算体系的同时,还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和正确看待GDP,认真修正GDP的不足,把绿色GDP与GDP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