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78145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乡村游当局2022年2半年WG总钻下半年工G打算2022年上半年,我局围绕县委十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总体部署,对照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基调,深化系统性谋划,推进制度化安排,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一、工作成效(一)推进“三落实一巩固”,守牢返贫底线1.健全机制加快政策落实。一是落实“三项制度”。依托市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平台,加强部门数据比对和共享,落实周分析月通报、线上线下督导、结果运用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提升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二是衔接五项机制。衔接监测帮扶“分片包干、常态走访、会议研判、定期

2、联系、逐级审批”等五项机制,持续推进全县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三是深化“遇困即扶”。出台永丰县深化“遇困即扶”开展快速认定及帮扶实施方案,制发永丰县永丰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南,推进“遇困即扶”防返贫快速认定及帮扶机制,实现7个工作日内完成监测对象认定、3个工作日内“一户一策”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自实行7天快速认定以来,新增监测对象9户42人。今年以来纳入监测对象47户192人,累计纳入437户1341人,已稳定消除风险323户891人。2 .细化任务狠抓责任落实。一是明确工作任务。出台永丰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和永丰县2

3、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六大巩固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清单化梳理今年54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19条巩固提升路径。二是细化帮扶责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巩固脱贫成果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统筹各级干部力量实现全县6726户脱贫户、437户监测户都有结对帮扶干部,每月(每季度)都有结对帮扶进展。三是规范驻村管理。按照驻村帮扶“六个到位”(人员到位、关系到位、培训到位、履职到位、管理到位、关爱到位),严格人员调整审核、加强日常考勤和关怀保障,对驻村帮扶工作队每周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目前已完成10余次周清单报送,有效推动160余项工作的开展。四是推进问题整改。坚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实行“每周调度

4、、逐级审核、备案溯源”问题整改销号制度。根据国考、省考反馈问题和市检查发现问题梳理形成两个任务清单,问题46个,措施110条,截止目前,已销号问题29个,措施74条。3 .精准指导促进工作落实。一是常态开展培训。依托县乡村振兴学院及乡镇分院教学平台,组织“十大帮扶”单位业务交流,邀请省局专家专题授课,各乡镇陆续开展全覆盖式乡村帮扶干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业务培训。二是定期下发提示。阶段性梳理县、乡、村三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抓紧落实的具体工作,给思路、明目标、提要求、定时限,制定下发4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要工作提示。三是开展走访排查。3月份集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

5、动,走访排查全县所有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行政村,所有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政策落实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5月份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从“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收入支出等方面,对全县所有农村人口开展排查。4 .扎实全面巩固脱贫成果。过渡期内保持政策总体稳定,筑牢“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一是健康帮扶实施分类救助。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分类资助参保政策,脱贫户医保参保率100%。实行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分类救助。二是教育帮扶做到“三个覆盖”。对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实现了“三个资助全覆盖”(即学前教育到中职教育资助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资助全覆

6、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今年已落实春季学期教育资助5452人次276.6万元。三是安居帮扶坚持动态监测。2022年以来排查发现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危房问题21户66人,已完成危房改造数11户40人。四是安全饮水得到有力保障。2022年以来排查发现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饮水安全问题数为Oo五是保障帮扶兜底力度更强。逐年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脱贫人口享受农村低保7211人、特困供养357人。常态开展临时救助,6月份审批临时救助270人85.24万元、特别救助9人22万yco(二)推动“产业就业双提升”,助力农民发展。5 .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落实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

7、业项目比例不得低于55%且不低于上年要求,中央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已下达2914万元,已安排产业资金1643万元,占比56.38%。二是调优产业政策。协调农业农村等部门,出台优化调整后的产业帮扶实施方案,继续落实“一投一奖一贷一贴息”政策。规范落实小额信贷扶持,小额信贷新增贷款909.49万元,贴息28.378万元,支持3051户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发展产业。三是深化利益联结。依托家庭农场、合作社资源优势,持续深化“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建立经营性、工资性、资产性利益联结,实现土地租金、劳务薪金、经营利金叠加受益,累计培育带动经营主体516个,发展村级扶持产业基地139个,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513

8、0户次。6 .多措并举稳定就业规模。一是加强就业监测。依托就业监测系统,做好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的就业意愿、培训需求、产业发展等供需对接,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务工。二是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外出就业、园区稳岗就业、帮扶车间扩大就业、公益岗位兜底就业等,我县脱贫劳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务工12202人,其中省外务工5042人,省内县外务工1205人,县内务工人数5955人。三是开展职业培训。重点面向农村低收入人口,组织实施各类实用技术、岗位技能、创新创业等培训。今年以来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参加培训82Ao(三)顺应工作重心转移,推进乡村振兴。7 .整合资源打造振兴样板

9、。聚焦五大重点任务(抓规划、抓产业、抓村建、抓人才、抓治理),完善五项工作机制(集中化投入、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指标化评价、机制化保障),持续开展调研指导,常态化专题会议研讨,8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按照每年每村投入各类建设资金不少于300万元标准,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召开了县第一季度示范创建流动现场会,正在积极筹备第二季度示范创建流动现场会。8 .合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局等单位合力共为,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县级党校、社会力量对各类人才培养的作用,精准构建“1+21+N”学院体系打造“专家+骨干+致富能人”师资团队,围绕乡村振兴五大主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分层分级

10、开展各类培训。目前,全县共举办培训70多个班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5000余人,着力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紧密联系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9 .主动作为推动“厕所革命”。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配合农业农村局调度,指导乡镇规范录入整改数据,为推进农村问题户厕高质量整改销号提供系统数据支持。摸排全县农村问题厕所83669个,计划今年整改问题厕所21273个,已完成整改销号9761个,2022年整改任务完成进度45.88%,总整改进度11.66%o10 .统筹协调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紧扣时间节点,按照6月底项目开工率不低于60%,资金支出进度不低于50%要求,上级财政衔接资金已全部

11、下达。通过半月一调度一通报,督促项目加紧施工验收,出台关于印发永丰县2022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规范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程序,扎实推进了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二、存在问题1.乡村干部业务还不够熟悉。永丰县深化“遇困即扶”开展快速认定及帮扶实施方案永丰县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南于5月下旬下发至乡镇,个别干部对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新模式、新规定还不了解,甚至存在害怕监测对象认定多了引起领导关注,将研判认定职责全部向上推的“鸵鸟”心态。2 .可能导致返贫致贫的事件常态存在。过渡期帮扶政策保持稳定,对脱贫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提高了脱贫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可能导

12、致返贫致贫的突发性疾病、伤残、灾情疫情、重大意外事故无法断绝。3 .振兴队伍专业力量积蓄不够。乡村振兴系统队伍建设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有较大的差距,亟待补充力量,尤其是熟悉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相关业务的人员,乡镇一级人员偏少。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稳定保持在全省“好”的行列总目标,自加压力,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1.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全面优化平台管理使用,持续深化“遇困即扶”机制,积极拓展合力帮扶模式,开展实施“遇困即扶”快捷解困救助专项基金,完善优化农业保险和防贫保险“双保”机制,全力推

13、进“遇困即扶”防返贫快速认定及帮扶机制落实。4 .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持续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扎实推进项目建设,6月底项目开工率不低于60%,9月底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加紧调度施工验收,6月底、9月底、11月底、12月底资金支出进度分别不低于50%、75%、95%、100%o推进2021年度扶贫资产登记,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回头看”,继续落实后续管理机制,探索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确保扶贫项目资产能运转、有人管、有效益。5 .推进“三业”共创。围绕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思路以及脱贫产业长效发展规划,持续大力发展“4+N”富民产业。实

14、行动态规范管理,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宣传和落实就业帮扶补助政策,持续扶持帮扶车间扩大就业和发展。持续深化“志智双扶”,加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激发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自主发展内生动力。6 .抓好示范村建设。整合资金项目、建设用地、金融信贷等要素倾斜扶持8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确保每年每村投入各类建设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参照市示范村建设评价标准,明确重点评价内容,每月梳理建设情况,适时召开现场会,年底推荐一批建设进度快、推进质量高的示范村参与全市评比表彰。2022年,洋陂坑村、富裕村、鹿冈村力争进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优秀等次。7 .加快人才振兴。依托县乡两级乡村振兴学院(分院)以及教学点、实践点,分级分类开展乡村振兴干部大培训、大学习,加大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政策和业务等培训,着力解决知识恐慌、本领不够、经验不足等问题。开展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田间地头,活跃在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