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8257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50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增程式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5.1 概述5.2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5.3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5.4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5.1 概 述,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为主要驱动能源,发动机为辅助动力源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5.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下图为设计的一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结构图,其

2、中粗线表示机械连接,细线表示电气连接,虚线为CAN总线连接。,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5.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5.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由电驱动系统、发动机/发电动机系统、功率分配装置、动力电池等组成。电驱动系统是由驱动电动机及牵引力驱动控制装置组成,发动机到驱动电动机之间没有机械连接,而是首先通过发电装置,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成三相交流电,然后发电动机驱动控制器将交流电流转化成直流,并通过发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3、到达功率分配装置,根据工况需要做出牵引力驱动控制的功率分配。,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5.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发动机、发电动机和发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共同组成了一个增程器系统,增程器是增程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关键组件,发动机/发电动机系统与驱动车轮在机械上是分离的,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与车速和牵引转矩的需求无关,因此可控制发动机运行在其转速转矩平面上的任意点。通常应控制发动机使其运行在最佳工况区,此时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降到最低程度,由于发动机和驱动车轮没有机械连接,因此最佳的发动机运行状态是可以实现的,与电驱动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控

4、制策略密切相关。,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7,5.1.2 增程器的分类,1按布置位置分类根据增程器与汽车的安装关系,分为挂车式、插拔式和车载式三种。2按结构组成分类(1)大容量蓄电池增程器。(2)燃料电池增程器。(3)发动机/发电动机组增程器。,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8,5.1.3 增程式电动汽车原理,第一种工作模式为纯电动模式,如图5.4所示的能量传递路线,与发动机和发电动机无关,电池是唯一的动力源,这种工作模式与纯电动汽车一样,相当于一辆纯电动汽车。不同之处是,增程式的纯电

5、动行驶里程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不必装备大量的蓄电池组,电池的电量能够满足车辆起步、加速、爬坡、怠速,以及驱动汽车空调等附件。,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9,5.1.3 增程式电动汽车原理,第二种工作模式为增程模式,能量传递路线如图5.5所示。在电池的电达到预设的SOC最低值时,增程器系统启动,发动机运行在最佳的状况,使发电动机发电,一部分用于驱动车辆行驶,多余的电量为蓄电池充电。增程模式的发动机可以有多种工作方式,根据控制策略的不同,可以选择发动机恒功率模式、功率跟随模式、恒功率与功率跟随模式结合,此外有智能控制策略和优化算法控制策略等复

6、杂控制策模式。当车辆停止的时候,可以利用市电为蓄电池充电。,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0,5.1.4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一种可增加续驶里程的纯电动汽车,兼有混合动力 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特征。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特点如下:(1)在电量消耗模式下,发动机不起动,由动力电池驱动整车行驶,这样可减少整车对石油的依赖,缓解石油危机;(2)在电池电量不足时,为了保证车辆性能和电池组的安全性,进入电量保持模式,由动力电池和发动机联合驱动整车行驶;(3)整车纯电动续驶里程满足大部分人员每天行驶里程要求,动力电池可利用晚间低谷电力充电,

7、缓解供电压力;(4)整车大部分情况下在电量消耗模式下行驶,能达到零排放和低噪音的效果;(5)发动机与机械系统不直接相连,发动机可工作于最佳效率点,大大提高整车燃油效率。,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1,5.1.4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鉴于增程器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对电动汽车的增程系统提出了以下的要求:(1)增程系统要稳定可靠,可以立刻启动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长时间不用的时候要定期开启发动机运转,以使得各个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和维护。(2)由于工况复杂,为了实现高效率和低排放的要求,要求系统处在最优工作点工作,因此控制器非常关键,通过控制策

8、略和优化措施,在保证整车动力性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和效率。,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2,5.1.5 增程式电动汽车主要技术指标,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3,5.2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配的原则是根据整车动力总成结构特点和整车设计指标(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等),对整车动力总成的参数进行匹配。这里主要对驱动电动机的参数、动力电池的参数和增程器的参数进行匹配。,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4

9、,5.3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为使整个动力传动系统中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协调工作以及满足增程式电动汽车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切换,制定一个简洁高效的控制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分为纯电动工作模式和增程工作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采用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控制策略。增程模式下采用将恒功率和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结合起来的控制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能分别体现出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将增程模式工作区域划分为6种工作状态,与纯电动模式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模式一起构成8种工作模式。,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5,Y

10、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6,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7,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8,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19,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0,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1,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

11、车技术,22,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3,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4,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5,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6,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7,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8,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

12、OGY,新能源汽车技术,29,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0,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1,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2,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3,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4,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5,YANCHENG INSTITUTE OF

13、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6,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7,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8,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39,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0,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1,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2,YANCHENG INST

14、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3,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4,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5,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6,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7,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8,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49,YANCH

15、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0,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1,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2,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3,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4,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5,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

16、56,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7,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8,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59,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0,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1,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2,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3,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4,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5,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6,Thank you,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能源汽车技术,68,作业,P23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