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8263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c)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分析,知识: 商业发展概貌、城市的发展、重农抑商重点:城市的发展拓展:明清的“商帮”,标题解读,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商业发展的概貌,城市的发展,重农抑商,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工商食官”,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原因、表现),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私商出现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新高峰,呈现新特点,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1.工商

2、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3.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4.白银广泛流通;5.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一、商业发展的概貌,赚、赔、赠、资、购、赏、赊、 赏赐、贿赂,商朝,秦半两钱,北宋,银元,明清,轻(便于携带),质地软(容易分割),化学性质稳定,容易保存,货币的演变是商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西周:“工商食官”,“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受官府的监督和控制,“食官”指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菲薄的生活资料。,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官商”和“官营手工业者”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

3、府和贵族服务。,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秦都咸阳,楚都郢,齐都临淄,赵都邯郸,燕都蓟,魏都大梁,韩都郑,范蠡,越国大夫,弃官从商,至山东定陶,改名陶朱公,成为富甲天下的巨商。,春秋战国:,秦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也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而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形成许多著名都会,私商出现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隋唐大运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南北经济往来,沿岸城市兴盛,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发展,古瓜洲渡口,明清中国十大商帮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

4、求胜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明清大“商帮”,徽商:明代兴起的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团。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纸、墨、木材、典当商最为著名,颇具垄断之势。往往引聚宗族以扩大经营,建宗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亦商亦儒。,徽派建筑,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1900年左右晋商的乔家一度有2000万两现银,总资产接近3000万两白银。而在同期,由于遭遇内外战乱,银路不通,整个清政府的年收入仅有7

5、00万两白银。,电视剧乔家大院描写出了晋商“义中取利,信誉第一”的商业精神,明清大“商帮”:粤商,广州十三行:清代于广州设立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会馆,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北京的大多数会馆 ,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又称为试馆 ;随着商帮的发展,明中叶以后 ,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粤东会馆,山陕会馆,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

6、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青衿士子走长途而赴京试,则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乡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从上文来看,徽商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勤俭节约,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由来,“城”为保护人民而修筑,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城的一部分,商业的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卷20,坊市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时间的控制,坊市制,受政府严格监控,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周秦至唐朝的城市特点,县以上设市,(经济功能不

7、强),城市的特点,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坊市制被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夜市、草市),出现专门的市场(鱼市)和娱乐场所(瓦肆),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坊市制被打破,形成街市,不再受官府监控,经济功能增强,北宋的城市特点,城市的特点,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出现草市,(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多位于江南地区,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道,以经济功能为主,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繁荣,著名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从上面的简易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由北向南发展、由中原向沿海地区发展,中国

8、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1、经济功能不断增强,2、由北向南发展,3、由中原向沿海地区发展,原因:,1、工商业的繁荣发展,3、海上贸易的兴盛,4、经济重心的南移,2、政府城市管理政策的调整,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道:“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认 门 前 白兔 儿 为 记,商号的标记:白兔捣药图,店铺的名字,广告文字,上方广告文字说: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宋朝商业的高度繁荣,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自战国以来一直是封建王朝重要的商业政策。对于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来说,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有其必然性,而随着国内工商业的不断发

9、展,尤其是世界工业文明潮流到来的前夕,统治者仍然固守重农抑商,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尚书.洪范记载西周的政务说:“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在周礼中“以九职任万民”,商业位居第六,与农业、百工相提并论。,“食”指什么行业?“货”指什么行业?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是否重视商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商业得到较快发展,战国:重农抑商思想兴起,联系战国形势和材料内容说明重农抑商思想兴起的原因。,商人势力的发展影响中央集权,不利于争霸战争。,材料2: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

10、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不禁则国贫人侈。,材料1:农为国之本,民所赖于生也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商业发展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社会安定,削弱国力。,材料3:商鞅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材料4:(秦)用商君之法,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根据材料评价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适应了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材料1:汉朝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能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其夫人吕后当政时亦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材料2: 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

11、得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第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汉朝对商业采取什么政策?其积极作用是什么?,加强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中唐以后商人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政府鼓励海上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业蓬勃发展,商人地位提高。,材料1: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清初有谚语云: “一为贾,二为官”,材料2:明太祖认为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

12、人。”,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两则材料体现了明清统治思想与社会发展不吻合的情况,请问这种情况具体是指什么?有何消极影响?,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形势下统治者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的落后。,统治者商业政策的变化,战国前: 战国 汉朝中唐以来: 明清:, 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沉重打击了民间商业。 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商业繁荣。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导致中国日益落后,重视与鼓励商业,重农抑商兴起重农抑商加强,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政策,影响,构建知识体系,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商业发展的概貌,城市的发展,重农抑商,1、

13、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宋之前:坊市制,宋朝:坊市制被打破,明清:工商业市镇兴起,2、由北向南发展,3、由中原向沿海发展,发展情况:,评价:,兴起、加强、松动、固守,稳定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货币、官商、私商、商帮,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A晋商财力雄厚 B小农经济发达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

14、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日中为市 B柜坊问世C市场交易受官府严格管理 D“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他几个的是( )A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B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覆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