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78357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随着新一轮志书编纂的开展和各地家谱热的兴起,修志者应该突破仅从官方渠道和“正史”途径搜集史料的局限,拓宽史料搜集的范围,充分重视家谱不可替代的社会研究价值,以期丰富志书的内容。一、家谱的史料价值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足,江南地区民间悄然兴起修谱活动,一些秘藏的家谱甚至孤本也随之重见天日。据统计,仅上海图书馆,收录有无锡地区48个姓的800余种家谱,而在常州一民间收藏家手中,藏有清代康熙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常(州)武(进)地区家

2、谱158种,有明代礼部尚书孙慎行家谱、于右任题签的张惠言家谱、清康熙二十八年修成的赵氏宗谱、清光绪年间修成的常州明代状元杨廷鉴的家谱等,其中10多部是弥足珍贵的善本,这些家谱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和家族文化等,反映了一个家族远绍近继、仰承踵接,造就家族文化史上生生不息、代代有人的生动景象。另外,家谱中对地方习俗、科举文化、地理状貌,以及建筑、桥梁、墓葬、古迹等记载较为详细,故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怫氏家乘(清光绪十年,常州,旧谱残本)以家族流传的翔实资料,力证常州近园即是爱国大臣辉厥初于明亡后窝藏皇子的西园,史称“西园之难。解开了一段历

3、史之谜。无锡荣氏宗谱(1935年修)以家族独特的视角,揭示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上海近代工业发展的轨迹。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颉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二、家谱在续志编纂中的应用1.可以进行人口问题的分析研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到资料J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诒徵撰族谱研究举例,文中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

4、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地区早期的人口资料不全,于是在首届修志中,不得不采取省略的笔法来解决资料缺乏问题,其实,通过家谱至少可以了解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该地区每个时期人口的演变情况;二是家族内部人口变化的情况;三是家族人口增减的速率;四是人口的平均寿命。一般来说,家谱中人口的变迁历程,是研究地方人口变迁状况的有力的直接佐证。如根据家谱中人物生卒年的记载,推算历代人口的平均寿命。台湾大学刘翠溶教授就曾成功运用族谱的资料探讨中国早期的人口问题。此外,家谱对早期婚姻制度、人口繁衍等研究亦有一定的意义。2,可以了解某一姓氏的迁徙与社会变迁情况

5、。由于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往往对某一姓氏的迁徙发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如奉化武岭蒋氏宗谱记述有:“始祖(蒋)光,五代末自常州迁居邺县采莲桥。始迁祖仁杰,光十三世孙,自奉化清修岭迁居本邑武岭J1948年续修武岭蒋氏宗谱时,蒋介石手书先系考略中也认定先世来自常州宜兴县,自称是“迁四明第二十八世孙二由此确定浙东奉化蒋氏的迁徙情况。又如2004年常州市赵家塘村发现罕见的赵氏族谱,记载了常州横林镇竟是宋代王室后裔繁衍栖息之地。该族谱全套12本,分赵氏族谱及西盖赵氏族谱两大部。赵氏族谱是从太祖赵匡胤开始记载,到太祖11世孙赵孟理止,而西盖赵氏族谱是从赵孟理开始延续至今。该

6、族谱记录了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一脉延续到清朝的历史,特别是记载了赵氏落户常州的历史,对研究常州赵氏有很大的帮助。由于传统中国特有的结构之一是农村宗族制度,在社会转型前后,尤其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宗族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自身结构会作相应调整,如地域性的徽州商帮以及“无徽不成镇”的局面。宗族自身的变化和这一变化对地域社会的影响,在家谱中都有所反映,对我们了解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很有意义的。3.可以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进行补充。家谱对于历史重要人物的生平记载往往十分详细。像常州籍清代造园大师戈裕良,在大江南北留下众多园林名作,其中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环秀山庄。由于史籍对戈裕良的记载比较简

7、单,在整理人物资料时,曾出现难以确定其生卒时间的情况。然而在设法找到保存下来的戈氏宗谱中,对戈裕良的生卒时间、造园艺术及特点有着详细的记载,为后人的研究留下宝贵的史料。陆小曼是否常州人,一直是文史界争论的焦点问题。2003年,常州发现民国9年(1920)修成的樟村陆氏宗谱。在卷13中,记载着小曼祖父陆荣昌和其父陆子福的简历;同时宗谱上小曼以女儿之身,不仅名列其上,而且还详载生辰,这在一般宗谱上是绝无仅有的。从宗谱中可以明确,陆小曼的祖籍是常州樟村。因此,该宗谱成为研究陆小曼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之一。现代续编的家谱,吸取历史上编纂家谱的精华,又将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学历、专业、经历、婚姻、成就及

8、照片、地址等都记载下来,还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使家谱记载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对人物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珍贵的人文资料。4,可以加强对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家谱如一块块历史的碎片,以独有的方式映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对一些志书或尚处于空白、或记述十分简略的姓氏文化、民情风俗、基因遗传等篇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拿世族大姓来说,它在地方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在望族特别发达的苏南地区,望族的家族组成形成对后来的外来人口有相当的示范作用,促使苏南地区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家族组织发展最为完备的地区,同时也促进苏南地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个性特征以及地域文

9、化的心理意识,譬如好文轻武,军事型、政治型人才缺乏的特征,这些在苏南地区的家谱中有所反映。家谱中所记风土、特产、人文、艺术、山水、自然等各个方面,又给予个体以深刻的影响。这种文化背景陶冶着人的性情,培养着人们的气质,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学术、艺术、文化的走向。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家谱与续志之间的互补作用1 .将馆藏家谱的研究与续志工作相结合。目前,上海图书馆收藏家谱原件1.12万种、8.3万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如此可观的馆藏家谱,以及族谱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所具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跨时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引起人文学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当今正是续志工作逐渐展开之时,可以将对家谱的研究运用到

10、续志资料搜集中去。苏南一些的宗谱以较多的笔墨放在“著述”类上,即著述、艺文志、经籍志等,反映了家族成员的著作情况和学术水平。像武进华渡里管氏族谱,著录族人著作书目,其中管干贞、管世铭、管绳莱等都是重要作家。要探讨常州学派、研究阳湖文派的源流、特点,离不开对现存数以千计的族谱、家谱的分析;要研究常州没骨画派,除了实物遗存外,悻氏家谱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研究专著,对方志编纂者来说,利用古人留下的这些理论成果同样至为重要。2 .在续志活动中,推动和规范现代家谱的续修。在首届修志中没有对家谱引起足够重视,除当时所公开的家谱较少外,家谱所带有的不实成分也是使修志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大家知道,近代封建家谱有

11、一条基本原则:一是扬善,写好的;二是隐恶,不写坏的。由于慕虚荣的谱法观念及方法,导致家谱带有不实的成分,主要有:族源、姓源、初祖、始祖、远年先人世系的某些不真实,即早先的容易不实,而晚近的则较真实;传记记事的某种失真,远祖尤甚;因削谱及种种记录的谱例所造成的失载。此外,因资料缺乏引起的误失和缺漏,和本族人在撰写家谱时夸大甚至捏造本族的显赫历史和优良传统,对一些家谱来说也在所难免。这些失误,理所当然地影响了家谱的质量。资料是志书的基础,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丰富、真实可靠的资料。因此在志书编纂的同时,修志人员可以指导帮助民间修谱,树立尚实际和严谨科学的修谱观,对新谱的体例、内容、印刷出版等进行指导和规范,杜绝续修家谱中容易出现的慕虚荣的毛病和局限,使谱牒更真实可信,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志编纂和人文研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