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78378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陕西省十四五县城建设任务指标表序号类别指标“十四五任务值1市政公用设施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7.4公里/平方公里2新(改)建市政道路无障碍配置率达到100%3新(改)建道路红线内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空间比例达到30%4公共停车位总量不少于机动车保有量的11%5500米半径范围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不低于80%6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29.3公里/平方公里7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29.3公里/平方公里8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3%9管网漏损率10%以内10节水型城市建设县级市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11燃气管道密度25.8公里/平方公里12各市辖区、县级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2023年底前,Io0%完成普查;202

2、5年底前,实现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13环境卫生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以上14污水处理率达到95%15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80%以上16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17道路机械化清扫率270%18再生水利用率关中、陕北地区县级市、市辖区达到25%19县城安全韧性历史严重易涝点消除比例100%20海绵城市占建成区比例45%21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1.5m222提升县城品质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23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挂牌保护率达到100%24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率达到100%2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率达到100%26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

3、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7改善人居环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人2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29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30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达到45%以上31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达到70%以上32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达到100%33黑臭水体治理县级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附件2陕西省县城建评价标准(试行)类别指标项评价标准分值备注制度机制规划管控1.编制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管沟、停车设施、排水防涝等建设,满足生活、生态、安全、经济发展需要。2 .编制专项规划,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绿色人文发展与品质提升,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水资源集约节

4、约利用。3 .专项规划分组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依法依规,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审核制度。5分级指导4 .分区功能定位,市级主管部门加强对县城建设工作督促指导,定期对辖区县城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5 .县级主管部门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开展市级示范创建活动。6 .以街区为单元,推动县城功能完善。7 .年度重点工作完成计划、目标。5公众参与8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重大项目公开,群众参与县城建设重大事项决策。9 .群众急难盼愁事项有清单、项目分阶段实施。2社会投资10.投资社会化,支持和推动大型企业、民用资本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保障有效。2评估评价I1.统计分析制度建立健全,发展水平数据准确全面。12

5、 .开展城市体检,短板弱项及发展优势,有清单、动态调整。定期自评估,人口与结构、设施供给,底数清,态势明,对标有评价。13 .项目建设有计划,进度投资清。5要素保障14 .财政资金预算有安排,重点事项有保障、投融资有平台。15 .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供给。5人居环境特色风貌16 .开展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17 .加强对县城门户空间、中心区、重要节点等重要区域、地段和重要类型建筑开展颜色、形态等风貌管控。18 .历史文化街区挂牌、历史建筑挂牌及测绘建档100%。19 .加强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历史建筑保存完好。20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6、人文山水格局保护良好O8生态空间21 .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建成区绿地率233%。22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30%;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23 .县城居住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24 .新建区域按照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老城区改造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5 .违法建筑底数清,严格依法依规查处。12品质提升26 .老旧小区改造,坚持片区统筹、社会治理延伸,与市政绿化、道路以及等融合,完善小区功能。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工程管理等制度落实。开工率达到100%。安全隐患消除率达到100%

7、。27 .开展街容及背街小巷整治、治理。管理有序、干净、整洁。10类别指标项评价标准分值备注政施市设环卫设施28 .小区及公共区域垃圾设施配置合理,分类投放收集。垃圾中转站布局规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3%以上。29 .商贸、旅游、体育健身等地段及其周边街区公厕配建完备、达标。6排水防涝30.按照“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原则,编制县城排水防涝建设方案,推进项目建设。县城历史易涝积水点消除率不低于80%。31.污水处理率90%以上。黄河流域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到黄河A排放标准。县城建成区无黑臭水体。6管网建设32 .建成区公共供水全覆盖,公共供水

8、管网漏损率低于10%。33 .生活污水管网与工业污水处理混接消除率达到95%以上。34 .因地制宜雨污分流、建设地下管沟。4市政道路35.优化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卡脖路”,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7.5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或较上年提高20%。3共务施公服设停车设施39 .编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或者制定年度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计划。县城机动车公共停车场面积/常住人口在0.5T平方米/人。40 .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按规定配建停车位。5养老托育36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设施建设,工作有计划、项目有进度。37 .新建工程建设无障碍环境、婴幼儿活动设施。1500户以上新建小区配建幼儿园。38 .独立

9、建设、小区配建养老设施,每万老人床位数排名前20,或者每万老人增加量高于全省年度平均水平。医院人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0.2平方米。4全民健身43 .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步道、小型足球场等健身场地设施。44 .发展“15分钟健身圈”,城市慢跑步行道人均长度持续提升,建成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3文化教育41.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文化艺术场馆数量达到0.3个。42.教育设施配套。用地生均,小学15-25平方米,中学20-25平方米。2发展水平宜居便利45 .菜市场、快递驿站等设施配套,满足步行便利需求。46 .公园绿地人均面积28

10、平方米、服务半径覆盖率28047 .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推广5G、物联网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48 .开展创建活动,节水型居民小区、单位覆盖率210%;达到国家或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历史文化名城等标准。8民意测评满意度49 .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意见,决策科学、民主、依法,无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及新闻媒体曝光事件O50 .民意测评满意度达到90%以上,无到中省的投诉上访。51.评价综合考虑全省平均水平及各县发展现状、年度进展、增幅,人均水平,覆盖面等因素进行量化。2.根据日常工作开展、统计报告、制度机制与推进举措创新以及表扬表彰、编发说明工作简报等,进行加减分。3.被中省通报督导的,年度重点工作排后倒数1至IO位的县,总分再每项扣减3分。4.创建活动为年度活动开展评价指标。5.各市县城建设工作评估,排名前三的,所属县各加2分;排名后三的,所属县各减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