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8421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发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生儿发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生儿发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生儿发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生儿发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发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发热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儿发热,正常体温,直肠温度一般比口腔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2,新生儿发热的概念,体温升高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新生儿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较肛温稍低,在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称发热(fever),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差。当体温超过40时间较长时,可产生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3,感染性疾病:,病 因,新生儿发热更多的原因是新生儿感染,如产前感染,羊膜早破,不洁的阴道检查等,多于产后12天即出现发热,产后感染多发生在生后1周左

2、右,常见肺炎,败血症,脐炎,脓疱疹或脓肿。,4,病 因,非感染性疾病 在新生儿室内非感染引起的发热很常见。 (1)环境温度过高或衣着过多: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在热环境中,尤其在夏天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体温升高,生后23天因母乳不足,摄入水分较少,环境温度较高,可发生脱水热,冬季衣被捂盖过多,可引起捂热综合征而发生过高热。(2)散热障碍: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可长期发热。,5,(3)疾病影响: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另外如患儿出现核黄疸(黄疸过重引起的脑病),颅内出血(产伤)后

3、遗症均可引起发热。(4)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过敏。 发热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儿科医生首先应考虑是否有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原虫类等引起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都可引起发热,严重感染时,在新生儿体温常常反而不升。,病 因,6,发病机制,1.产热与散热失去平衡(1)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2)汗腺发育不完善:早产儿没有排汗功能,体温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升高,足月儿用排汗的方法来维持体温(出汗在前额头上),新生儿虽有汗腺组织,但发育不完善,对热的反应强度仅及成人的1/3,出生1

4、0天后逐渐增强,早产儿汗腺功能更差,几乎不会出汗,在热环境下体温更易升高,小于胎龄儿汗腺功能与同胎龄适于胎龄儿的汗腺功能相同,新生儿出汗时呼吸频率并无明显增加,提示从呼吸道蒸发水分的量很少,如出汗尚不足以使体热散失,体温就上升。,7,发病机制,(3)环境温度过高:环境温度过高时新陈代谢率及氧的消耗增加,不显性失水增加,新生儿在热环境下首先是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加速辐射和对流作用,促进身体散热,当环境温度增至30以上,或腋温升至37.2时,新生儿开始出汗,汗珠先出现在前额,两侧鬓角,以后在胸部,足月儿大腿内侧也可微微出汗,若不注意补充水分可致脱水和高钠血症,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进

5、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如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8,2.感染各种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血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释放出一种内源性致热物质,可能为前列腺素E,作用于下丘脑前部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使体温升高。,发病机制,9,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较差,可发生脱水,引起高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当体温超过40并持续较长时间时,不仅可引起惊厥,还可产生永久性脑损伤,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较差,可发生

6、脱水,引起高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当体温超过40并持续较长时间时,不仅可引起惊厥,还可产生永久性脑损伤,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新生儿发热的并发症,1.环境温度高 新生儿在热环境下首先是皮肤血管扩张,以后开始出汗,汗珠先出现在前额,两侧鬓角,以后在胸部和大腿内侧,若不注意补充水分可致脱水,引起高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如环境温度增高过快,可使新生儿每分通气量减低或致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高热可导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脑损伤。 2.新生儿脱水热 生后23天体温升高,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和尿少,经

7、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或松开被包,多补充水分后,体温便可降至正常。,临床表现,11,临床表现,3.感染各种感染使体温升高,除发热外,伴有感染中毒症状,如反应低下,吃奶减少,哭声低弱,面色发灰等等,如为肺炎引起,有气急,发绀,呛奶和口吐泡沫等;如为脐部感染,可发现脐炎等体征,随原发感染疾病不同,有相应症状和体征改变,神经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等,除共有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外,相应临床表现参见相关内容。,12,实验室检查,因环境温度高或喂养不当等非感染因素引起者,常有脱水和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有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因此,胆红素浓度增高,感染引起,有感染性血象,如有败血

8、症,血培养阳性。常规作胸片,B超,心电图、腰穿等检查,除外肺部感染,除外神经系统病变等,必要时做脑电图,CT等检查。,13,治疗,一般治疗新生儿发热时,不要随便使用退热药,以免产生各种毒性反应。给新生儿退热既安全有效而又很方便的方法就是物理降温。,14,辐射降温法,小儿高热时,若周围环境温度不很冷,采用揭去被子、解开衣服等是促进人体散热的最好方法。主要适用于新生儿。,15,温水降温法,温水擦浴:解开患儿衣服,如室温在22以上可脱去所有衣服。用小毛巾在温水(32-34)中浸透,给患儿进行擦浴,持续擦洗前额、枕部、颈部、腋窝、腹股沟部等大血管流经处及四肢20min左右。 温水洗浴:将门窗关好,不可

9、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在2426之间,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关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min为宜,半小时后测体温。注意:水温不可过冷或过热,浴中需加水时应在远离患儿处搅动。病情重及精神、面色、呼吸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16,(3) 温湿敷:30度左右温水沾湿大毛巾。注意事项同上。按着热的扩散原理,随孩子的大小,用小毛巾或大毛巾浸泡于低于病儿体温12度的温水中,拧干后辅放在患儿的胸腹部,或裹住患儿身体,只需露出面部及足底约10min左右更换一次。如病儿脸色发紫、发抖、四肢发凉时,应停止使用。(4) 温水浸足法: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足30min。,17,3.冷敷降温法,温水降温法及解热

10、剂无效时,在应用冬眠灵的基础上使用。(1) 冷湿敷法:将毛巾浸湿在冰水或冷水中后拧成半干,将毛巾放在病孩头上,待毛巾变暖后更换,两块小毛巾可交替使用。高热时还可以放在额部、腋下、大腿根部。(2) 冰敷法:将10%盐水冰袋外边用布包好,将冰袋按平,置于前额或置于枕后 注意:皮肤和冰袋之间要用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患儿不舒服或局部组织冻伤。胸部和腹部不可放冰袋,以防止心率减慢或腹泻。,18,(3) 酒精擦浴:将纱布浸透在3050的酒精或白酒中(加等量温水或加热到30左右),拧成半干后进行擦浴。 按全身方向如下,上肢:腋下颈侧上臂外侧手背;腋下上臂内侧手心;下肢:侧髋部大腿外测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 注意:3岁以下不应用;胸腹部不可擦,以免引起心率减慢及腹泻;动作要轻柔,皮肤擦至发红为宜,不要将皮肤擦破。(4) 冷盐水灌肠:婴幼儿用冷盐水150-300ml,儿童用300-500ml,冷盐水温度为20左右。,19,一般来说,新生宝宝体温没超过38,无须用药,可以多喂些温开水,并注意观察。当体温超过39时,可以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的部位为前额、颈部、四肢、腹股沟及腋下。新生宝宝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以致体温低于35,反而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如要用酒精降温,必须稀释,一般酒精加温水,比例为1:2,这种方法既有效又安全。,护 理,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