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8493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和个人防护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 毒,消毒 (disinfection或discontamination)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有害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城市供水、游泳洗浴、垃圾和污水处理、石油开采和管道运输及农、牧、渔业生产等许多领域都需要消毒技术。,消毒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对防治、研究传染病的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应按疫源地进行消毒,消 毒,根据有无传染源存在,疫源地消毒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时指在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消 毒,

2、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消 毒,消毒能力:根据消毒作用水平分为灭菌、高水平消毒法、中水平消毒法和低水平消毒法,消 毒,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消 毒,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

3、、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消 毒,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消 毒,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消 毒,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普通喷雾消毒法 气溶胶

4、喷雾消毒法 擦拭消毒法 浸泡消毒法 气体熏蒸消毒法 烟雾熏蒸消毒法 粉剂喷洒消毒法 液体流动浸泡消毒法,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喷洒液体雾粒直径多在 100m 以上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使用要求到达疫区或疫点后,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喷洒量可依据表面的性质而定,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表面至全部湿润为度,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指用气溶胶喷

5、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m以下者占90%以上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m以下雾粒的其它喷雾器,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蓬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作用 3060 min 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擦拭消毒法指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适用范

6、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它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浸泡消毒法指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内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实施消毒与灭菌。,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使用要求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同时充满消毒剂溶液。消毒或灭菌至要求的作用时间,应及时取出消毒物品用清

7、水或无菌水清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气体熏蒸消毒法指在专用消毒柜(或箱)与消毒袋中,用消毒剂气体(如环氧乙烷等)对物品进行消毒或灭菌适用范围:医疗器械、衣物、书籍、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畏湿怕热和怕腐蚀物品、器具实施消毒与灭菌。甲醛熏蒸消毒不适用于包装物品及精密仪器等怕腐蚀物品的消毒。,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烟雾熏蒸消毒法指应用点燃后产生的消毒剂烟雾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有醛氯烟雾剂和酸氯烟雾剂等适用范围:对室内特别是通风良好的大空间仓贮和公共场所的空气,以及野外对密度较大的低矮树林实施消毒,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粉剂喷洒消毒法指用喷粉器或人工撒布消毒粉剂进行消毒的处理方

8、法,适用于空气相对湿度90时的潮湿地面和含露珠的低矮植被实施消毒。喷洒粉剂消毒应在风速 2.0m/s 的情况下进行。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注意个人防护,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液体流动浸泡消毒法指用连续制备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流动浸泡消毒的处理方法酸氧化电位水生成机制备的酸氧化电位水消毒液,臭氧生成器制备的臭氧水消毒液等,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适用范围:手、水果、蔬菜、用具、玩具及某些医疗器械等的消毒。酸氧化电位水消毒液亦适用于对皮肤粘膜的冲洗消毒。消毒时,开启消毒液生成机(器),用流动的消毒液对物品或器具进行流动浸泡或冲洗消毒处理,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消毒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

9、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微生物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1.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2.细菌繁殖体3.真菌4.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甲肝病毒、脊灰病毒5.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6.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7.朊毒(感染性蛋白质),消毒方法的选择,选择消毒方法原则,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选择消毒方法原

10、则,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选择消毒方法时还需考虑消毒应尽量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并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选择消毒方法原则,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选择消毒方法原则,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4)选择表

11、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选择消毒方法原则,墙壁、门窗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2%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含有12000mg/L),或以10%次氯酸钠溶液作1:10稀释后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ml/m2,石灰墙为50100 ml/m2,木板墙为1050ml/m2。上述各种墙壁喷洒的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饮)具首选1%碳酸钠溶液煮沸消毒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60 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500 mg/

12、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也可用臭氧水冲洗。,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含有效氯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按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2h,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家用物品、家俱、玩具可用含有效氯10002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

13、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min3min。,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1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厕所四壁和地面要消毒。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搅匀作用12h24h注意:使用剂量严格按规定进行;充分搅匀;厕所四壁和地面应消毒完全、彻底、不留死角。,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

14、方法,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含有效氯1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min以上,消毒后深埋。,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人畜动物尸体先用含有效氯2-3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按200ml/m2喷洒消毒,作用2小时,装入塑料袋内,深埋至地下1.5-2米。此外,应向死亡小动物周围30-50cm、大动物为2m范围内喷撒漂白粉进行消毒。,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污水消毒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 L污水加入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 ml,或加漂白粉4 g。混匀后作用1.5 h2 h,余氯为4mg/L6 mg/L时即可排放,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

15、法,消毒效果评价,评价标准 (1)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2)消毒后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应 90%。(3)有关指标菌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个体防护装置(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穿戴的服装、眼罩、手套和呼吸器,以阻断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侵害的装置。,个体防护,1.戴好帽子、口罩。 2.打开衣包,手持衣领内面并展开,里面向内,漏出袖口。 3.1右手持衣领,左手伸入左侧袖内并使左手漏出; 3.2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右侧袖内并使右手漏出; 4.两手持衣领,

16、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扣好袖口。 5.双手在背后将隔离衣边缘对齐,并向一侧折叠,以一手压住另一手将腰带交叉,回前面打结,并将后缘下部扣子扣好 6.1一手拿手套内表面,将其戴在另一只手上;6.2以戴手套的手拿另一只手套外表面,戴在另一只手上,双手将手套戴牢固,个体防护穿戴,7.脱隔离衣时,先解下后缘扣子和腰带,将手套连同隔离衣一同脱下。8.将脱下的隔离衣和手套内表面朝外,叠起后放在污物袋内,待消毒处理。 注在评分要点中分成8个步骤,而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每个步骤截然分开,另外,由于个人习惯在穿脱隔离衣和戴手套等方面可能与上述左右顺序相反,只要操作合理,坚持无菌观念,仍属正确,不应扣分。,个体防护,穿戴

17、首先戴呼吸防护器;顺序鼻夹,气密性帽子眼罩防护服鞋或鞋套手套,脱眼罩,放入消毒液中手套,主要手不能摸到手套的外壁;防护服,内面朝外;帽子;鞋或鞋套所有过程中要保持手接触内面;最后呼吸防护器;,个体防护,着装顺序在着装前必须对防护服进行检查和压力检测,确保服装完好;着装要有另外一个人帮助;如环境温度低,要在防护服目视镜里面涂上防雾剂防护服内穿长衣裤,衣裤上不要有笔、首饰、证章等可能损坏防护服的物品;脱掉鞋(穿附带有长筒靴的防护服时可省去这一步),袜子套在裤脚上;按要求检查携气式个体防护器及其连接,但此时不要佩戴;将双脚放入外套靴里,拉下套靴上面的罩,将裤子提起,站起扎上腰带;打开空气供应装置,佩戴面罩,确定供气系统工作正常;将手臂和头放入防护服里,拉上拉练,合上拉链覆盖;助手检查确定拉链及拉链覆盖是否拉紧,面罩视野是否清晰,所有空气管路是否紧密结合;,个体防护,脱去顺序在气罐尚有足够空气时离开工作现场;如果在现场解除了有毒化学物、致病微生物等,要在脱去前水冲(或消毒液)等方法去除治病物;安穿防护服相反的顺序脱去防护服,脱去时勿接触防护服上可能沾染有化学物的地方;如果可能,对防护服进行全面清洗,检测以备再次使用;如果防护服不能进行洗消,应用安全的方法将防护服抛弃。,个体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