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8595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9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用心 拉近你我的距离,1,主要病种及对应的主要护理问题与应对措施,一.贫血性疾病,定义: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2,贫血的分类及诊断,1.缺铁性贫血2.巨幼细胞性贫血3.再生障碍性贫血4.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及严重度划分:,男性:HB120g/L RBC4.5*1012/L女性:HB110g/L RBC4.0*1012/L,轻度:HB90g/L 中度:60g/LHB90g/L重度:30g/LHB59g/L极重度:HB30g/L,3,1.活动无

2、耐力:与贫血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有关 (1)休息与运动:合理休息与运动,减少机体耗氧量。根据贫血的程度、发生发展速度与基础疾病,与患者一起制定休息与活动计划,逐步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水平。轻度贫血者,无需太多限制,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中度贫血者,增加卧床休息时间,若病情允许,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以不加重疲劳程度为准,并指导患者在活动中自我监控,若脉搏大于等于100次/分或出现明显心悸、气促时,停止活动,在病人活动时给予协助,防跌倒。重度贫血者多伴有贫血性心脏病,缺氧症状明显,应予舒适体位卧床休息,以减少回心血量、增加肺泡通气量,从而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或缺氧症状,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

3、給氧:严重贫血病人应予常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症状。 (3)预防受伤:末梢神经炎、四肢麻木无力者,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伤。床旁加护栏,防坠床,防跌倒。,贫血所致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1),4,贫血所致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2),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各种原因导致造血物质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1).饮食指导:1)多进食高蛋白饮食。血液病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远大于正常人,只有多进食高蛋白饮食,才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蛋白质亦可在体内构成抗体,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抵抗细菌、病毒的侵害。患者应多进食优质蛋白食物,如豆制品、牛奶、鸡蛋、鱼类、家禽类、动物肝脏等,尤其多食动物肝脏,

4、对身体大有益处,因肝脏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核酸等。2)多进食高维生素饮食。有研究证明,恶性肿瘤病人中有70%90%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具有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血管等多种功能。应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遵医嘱静脉滴注水溶性多种维生素。3)多进食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丰富的饮食,因血液病病人多有贫血,而铁、叶酸和维生素B12是体内造血的主要原料。故患者应多食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血、蛋黄、黑木耳等补充铁和叶酸,并遵医嘱按时口服叶酸、弥可保等口服药物。4)注意饮食的搭配,以免影响某些微量元素如铁

5、的吸收,避免食物中蔬菜过多而肉蛋类不足,避免进餐时服用牛奶、浓茶、咖啡等,指导病人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为减少食物中叶酸的破坏,烹调时不宜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烹煮后不宜久置。5)宜进食高热量、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和硬食。避免食用腌制、熏制食物及高盐食品,少食或不食带鱼、鳝鱼、螃蟹、虾、等海鲜类及狗肉、羊肉、辣椒、韭菜等食物。6)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保持均衡饮食,避免偏食或挑食,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必要时可少食多餐。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戒烟戒酒。7)必要时静脉补充氨基酸等营养素,以提高病人抗病能力。,5,(3)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患者及亲友应配合医护

6、人员输血,血源紧张时鼓励患者亲友积极献血以便及时为患者取血。护士严格查对后遵医嘱输血或浓缩红细胞,以减轻贫血和缓解机体的缺氧症状。严重贫血患者输血不宜较快,输血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2)心理疏导:首先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患者为中心,选择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并协助家属和医护人员做好自我调养和病情检测。鼓励患者讲出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并及时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若病情允许,鼓励患者自我护理,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与亲人、病友多交谈,减少孤独感,增强抗病信心。,6,主要病种及对应的主要护理问题与

7、应对措施,二.出血性疾病,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过敏性紫癜,3.血友病,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出血,一般护理:为了避免增加出血的危险或加重出血,应保证出血病人的休息及合理饮食。血小板低于50*109/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严重出血或血小板20*109/L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或半流食,禁食过硬、粗糙、刺激性饮食。保持排便通畅,排便时不可用力,避免腹压骤增诱发内脏出血,便秘时用开塞露或缓泻剂促进排便。,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出血的发生部位、发展或小腿情况;及时发现新的出血、重症出血及先兆。M3是出血倾向最为明显的一种白血病,当病人

8、的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发生自发性出血、特别是内脏出血,甚至是致命的颅内出血。高热病人可增加出血的危险,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皮肤出血的预防和护理:避免人为的损伤导致或加重出血。保持床单位平整,被褥衣裤轻软;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沐浴或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用力擦洗皮肤;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高热病人禁用酒精擦浴。注射或穿刺部位拔针后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深部组织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减少活动量,避免负重和创伤。深部组织出血者注意测量血肿范围,局部可冰敷及局部压迫止血。出血停止后改为热敷,以利于淤血消散。,出血的护理措施,8,出血的护理措施,鼻出血的预防和护理:1.防止

9、鼻黏膜干燥出血,保持合适的室内湿度,秋冬季节可局部使用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2.避免人为诱发出血,指导病人勿用力擤鼻,以防止鼻腔内压力增大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避免用手抠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3.少量出血时可药棉填塞并局部冷敷,出血量多时,行后鼻腔填塞术,术后患者常张口呼吸,注意保持鼻黏膜湿润和口腔清洁。,眼底和颅内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过度用力排便,伴高血压者监测血压。突发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常提示眼底出血,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避免揉擦眼睛和活动,以免加重出血。若突发头痛、视力模糊、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意识不清或昏迷等,提示颅内出血,切记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

10、配合急救,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护理:为防止牙龈和口腔黏膜损伤而导致或加重局部出血,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尽量避免食用煎炸、带刺或含骨头的食物、带壳的坚果类食品及质硬的水果等,进食时细嚼慢咽。牙龈渗血时及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止血,并及时用漱口水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9,是一种人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为表现,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1.急淋:又分为L1、L2、L3三个亚型。2.急非淋:又分为M0M7八个亚型。,可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三型。,主要病种及对

11、应的主要护理问题与应对措施,分类,三.白血病,10,发热的护理,发热是血液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与继发感染、肿瘤细胞的高度分化与增生有关。,1.继发感染:大多数发热是由继发感染所致,是导致白血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甚至超高热,可伴畏寒、寒战和出汗。感染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粒细胞的缺乏或功能缺陷。(2)化疗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肿瘤细胞的浸润及化疗药物的应用造成患者消化道与呼吸道等黏膜受损。(4)环境因素与交叉感染等。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口腔黏膜、牙龈、咽部、呼吸道、肛周等部位。,2.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的高代谢状态及其内源性致热源物质的产生有

12、关。主要表现为持续低至中度热,可有高热。常用抗生素无效,但化疗药物可使患者体温降低。,附:发热程度判断: 以腋温为例:正常(36.0C37.0C) 低热(37.0C38.0C) 中度发热(38.1C39.0C) 高热(39.1C41.0C) 超高热(41.0C以上),11,发热的护理措施,发热,指导患者发热时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减少机体消耗,必要时可吸氧。穿透气、棉质衣物,畏寒、寒战时予保暖。,高热病人应先物理降温,如冰敷及温水擦浴(禁忌酒精擦浴),必要时予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受凉。,中、低度发热(37.038.5度)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请注意多休息

13、,多喝水。高热(大于38.5度)可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冰敷、温水擦浴等)。请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定时监测体温、血培养等标本的采集及抗生素的应用等。,(1),(4),加强营养,多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食或软食,摄取足够水分或静脉补液以防脱水(重症贫血、慢性心衰等患者视病情补液)。,12,感染的预防和护理(1),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减少陪护和探视,交叉感染是导致患者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病室内患者病种复杂,人员的频繁流动,致使大量各种致病微生物附着于微细的尘埃、飞沫等在病室内流动传播,是引起患者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陪护,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多开窗通风和加强病室消毒能有效减少患者交叉

14、感染的危险,,配合医护人员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物品整洁,注意患者保暖,防受凉。限制探视人数及次数,避免人群聚集,避免感染人员的探视。经口腔感染是引起患者全身感染的重要途径,加强患者口腔护理,督促患者进餐前后、睡前、晨起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加强口腔观察,及时发现黏膜溃烂和感染。,13,感染和预防和护理(2),(附)特别注意:行化疗时多饮水,保证足够尿量,严格遵医嘱口服或滴注碳酸氢钠、别嘌呤等药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结晶在肾内的生成与沉积,防止尿酸性肾炎。因行化疗等治疗时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使血清及尿液中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尿酸结晶析出可沉积于肾小管,导致病人出现少尿甚至肾衰竭。,

15、加强营养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积极配合静脉补充营养素,以满足机体需要,增强抵抗力。已有感染和发热的病人,多饮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升粒细胞、抗生素等药物的应用及病情观察。配合医护人员行各种标本的采集和化验。做好患者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问题,多与医护人员、亲人、朋友沟通和交流,减少孤独感,保持情绪平稳,增强抗病的信心。,皮肤和肛周感染的预防,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勤沐浴、更衣,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勤剪指甲,蚊虫蛰咬和外伤、皮肤破溃后及时消毒处理,避免挠抓和继续污染伤口。督促患者养成睡前、便后高锰酸钾坐浴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因肛周不卫生和长时间

16、便秘可引起肛周感染。女病人保持会阴部清洁,适当增加清洗次数。,14,主要病种及对应的主要护理问题与应对措施,15,主要病种及对应的主要护理问题与应对措施,疼痛评估,从病人的主观描述及客观表现中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及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心理社会支持,关心、体贴、安慰病人,对其提出的疑虑耐心解答。鼓励病人与家属、同事、病友沟通交流,使其获得情感支持和信息来源。,缓解疼痛,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可适当按摩病变部位,以降低肌 肉张力,但避免用力过度,以防病理性骨折。指导患者采 用放松、臆想疗法、音乐疗法等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 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并密切观察止痛效果。,16,多发性骨髓瘤护理问题

17、和措施,躯体活动障碍,在此处添加标题,活动与生活护理,在此处添加标题,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若病情允许,每天饮水20003000ml,多摄食粗纤维食物,保持排便通畅。,躯体活动障碍 与骨痛、病理性骨折或胸腰椎破坏压缩,压迫脊髓导致瘫痪等有关。,睡气垫床,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协助病人每12小时翻身;鼓励患者保持适度的床上活动,避免长久卧床加重骨骼脱钙。截瘫病人保持肢体于功能位,定时按摩肢体,防止下肢萎缩。鼓励患者咳嗽和深呼吸。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每天温水擦洗全身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严密观察皮肤情况,受压处皮肤应给予湿热毛巾按摩或理疗,严防压疮。,17,Thank You

18、!,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的目的在于保护母语和抢救濒危的民族语言。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内蒙古举行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今年内蒙古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杨成旺出席纪念活动。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中国蒙古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民族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

19、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内蒙古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2个先进集体,乌审旗文联作家莫哈斯苏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离休干部图木热、鄂温克族自治旗离休干部杜道尔吉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还举办了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母语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和蒙古文精品图书展览等活动。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丰富9月6日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从今年起,内蒙古开始在9月6日这一天举办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篇二: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2月20日下午,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

20、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本次活动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以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为主题。活动邀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贵荣、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MIT中心主任苏雅拉图,分别做了题为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对于开展三少民族语言教学的思考出版对

21、于保护母语的作用关于蒙古语大词典编篡工作坚守母语,让世界更精彩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活动还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交流发言等多种形式纪念第十五届国际母语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字工作条例,展示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母语方面的成就,促进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篇三: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内蒙古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

22、员会、教育厅、社科院、文联、出版集团、广播电视台、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学者、教师、文艺工作者共80多人参加纪念活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在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的发言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呈日趋缩小之势,必须加快完善立法制度,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保护、传承工作。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在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的发言中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细

23、则、鄂伦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研究员作了题为三少民族母语教学状况及思考的发言。他说,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自治旗在民族中小学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母语教学课,编印了教材,安排专职教师,在三少民族母语教学中取得了成绩。他提出对于实施母语教学要有高层设计,增强政策法规支持,将母语教学纳入必修课程。还应当加强对于母语教学的研究,提高人们学习、使用母语的文化自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研究员在关于蒙古语大辞典编篡工作发言中,认为蒙古语大辞典的编撰一定要扎实、严谨,要立足于活的语言,力求做忠实的记录

24、者;要基于文献资料,保障编纂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时俱进,借鉴国内外编纂学科的经典,遵循辞典编纂规律。提出辞典等工具书,是保护和传承有文字语言、没有文字语言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民族文化的独特方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研究员以坚守母语,让生活更多彩,让世界更精彩为题作了发言,他说,语言是文化的主要部分,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人们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把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所有的智慧结晶代代相传的。即使在今天这样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发达的背景下,民族语言仍然是民族文化最具个性和感召力的表达。就文学界而言,作家们的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共同创造了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意义和中国形象,然

25、而,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公共话语空间中,有些少数民族作家放弃了母语写作。不要忘了,我们的语言,是人民的语言,是有生命的语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苏雅拉图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发言,他认为,保护语言,首先要保护语言的生存环境,包括使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其次是语言的传承问题,应该从幼儿抓起,建设好民族幼儿园;再有就是在创新上章。尤其是蒙古语,这是有文字语言,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网络化方面,加大投入。另外,内蒙古政府应尽快建立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奖励制度和特殊人才培养制度。青年学者包立志发言说,母语是存在一定的人类生物学基础上的传承,语言和文字是在一个民族共同体当中不断传承的,人的思维、意识形态建构在民族共同的语音表象上。,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