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8630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表面形态》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社旗一高 刘一超,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在时间上是同时进行的,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起主导作

2、用。,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全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成小板块。,(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宏观地貌)。大陆板块与

3、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和巨大高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屿、海岸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屿等。两大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的应用,陆上裂谷、断层,海上海洋、海岭,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海上海沟,陆上海岸山脉,交界处岛弧,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

4、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一般成山,岩层向上拱起,有时成谷,一般成谷,有时成山,岩层向下弯曲,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向斜槽部受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庐山,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泰山,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吐鲁番盆地,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渭河谷地,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地质构造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背斜部位:找石油、天然气; 打隧道、开矿石,向斜部位:找水,断 层:找有色金属矿 修建水库应避开

5、断层,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背斜储油构造,向斜储水构造,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形式。,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地震活动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看教材41页第二段,回答:1、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是什么?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2、外力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3、各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如何?,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各种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裸露的岩石,第二节 地球表

6、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流水作用,A、分布区:湿润、半湿润的地区,B、主要地表形态:,侵蚀地貌:沟谷、瀑布、峡谷、喀斯特地貌,沉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侵蚀,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一阶段,沟谷流水常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河谷。发育初期的河谷集水面积较小,横剖面呈“v”形。,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侵蚀,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二阶段,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

7、河湾。,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侵蚀,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三阶段,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河谷较宽,横剖面呈槽形,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1)河流地貌,沉积,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河流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增强。,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