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86457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德尔遗传定律二轮复习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假说,演绎推理,测交,减后期,减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有性,核基因遗传,萨顿,摩尔根,伴X显性遗传,伴Y遗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产前诊断,等位基因,性状,基因,控制,相对性状,表现型,性状分离,一、有关的概念,A,B,C,1、回交与测交,2、正交与反交,3、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4、相同基因与等位基因,几组概念的辨析,5

2、、等位基因与复等位基因,F1与亲本类型相交叫回交;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叫测交。,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IA、IB、i,1.孟德尔定律与假说演绎法,三、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显性亲本性状,显性亲本性状,两种,比例为3:1,四种,比例为9:3:3:1,相对性状数目,F2表现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等位基因位置,图解,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续1),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无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等

3、位基因分离,无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一种,为杂合子,一种,为杂合子,两种,比例为1:1,四种,比例为1:1:1:1,三种,比例为1:2:1,九种,F1产生配子类型,F2基因型,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续2),两种,比例为1:1,四种,比例为1:1:1:1,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随机组合。,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是这两个遗传定律的共同基础。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它们的行为是独立的,互不影响的;非同源染色体

4、上的非等位基因则表现出自由组合的行为。,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推断基因型和表现型及概率的推断,题组1单独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对应的为隐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亲代为显性,故选C。答

5、案C,2.(2015湖北荆州部分县市统考)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合理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解析若以A、a这一对等位基因为例,在一个种群中,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正确;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

6、自交法最简便,C正确;由于测交是与隐性个体杂交,而隐性个体只能产生1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通过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可以推断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正确。答案B,分离定律的应用“方法”归纳(1)鉴定纯合子、杂合子自交(植物)、测交(动物)和花粉鉴定法(植物)。(2)确认显、隐性根据子代性状判断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b.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三法“验证”两大定律,注:以上三种方法还可

7、用于纯合子、杂合子鉴定自交、测交子代及花粉类型出现性状分离者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1.(2015北京卷,30)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典例引领,(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3)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

8、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5)实验2中出现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2.(2014全国卷,34)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

9、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和。,(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和。,解析(1)若抗锈病与感锈病、无芒与有芒分别受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aaBB、aabb,若要使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与F

10、2均相同,则两个亲本组合只能是AABB(抗锈病无芒)aabb(感锈病有芒)、AAbb(抗锈病有芒)aaBB(感锈病无芒),得F1均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能使两组杂交的F2完全一致,同时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同。,(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1为AaBb,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种F3株系,其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中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后该对基因决定的

11、性状会发生性状分离,依次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机结合相等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由以上考题可看出本考点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题目分值重,区分度高,内容多考查孟德尔定律实质、基因型表现型推导及相关概率计算等,近年高考对分离比的变式应用及结合基因与染色体关系考查较频繁。备考时务必强化针对性训练。,(1)关于孟德尔定律的说法判断正误(2015海南卷,12)孟德尔

12、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2)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11C)(),错混诊断,(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其中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不大。(2013新课标,6A)()(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其中,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2011上海,24B)()(5)F2的

13、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012江苏,11D)()答案(1)(2)(3)(4)(5),提示(1)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AaBbCcDd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可以有333381种。(2)测交实验不仅能检测F1基因型,还能测定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4)F1产生的卵与精子的数量不具可比性(只能说YyRr可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类雌配子或四类雄配子)。,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技巧首先,观察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如97、

14、133、1231、14641等,即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次,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934可认定为93(31),即比值“4”为后两种性状合并的结果。最后,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题组2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变式与应用,题组2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变式与应用,1.(2015山东日照质检)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答案B,2.(2015福建卷,28)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

15、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则该推测成立。,(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

16、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由于三倍体鳟鱼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解析(1)F2出现9331的变式934,故F1基因型是AaBb,杂合子表现出黑眼黄体即为显性性状。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是aaBB,黑眼黑体基因型是AAbb。(2)据图可知,F2缺少红眼黑体性状重组,其原因是基因型aabb未表现红眼黑体,而表现出黑眼黑体。(3)若F2中黑眼黑体存在aabb,则与亲本红眼黄体aaBB杂交后代全为红眼黄体(aaBb)。(4)亲本中黑眼黑体基因型是AAb

17、b,其精子基因型是Ab;亲本中红眼黄体基因型是aaBB,其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基因型都是aB,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不排出极体,导致受精卵基因型是AaaBBb,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三倍体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答案(1)黄体(或黄色)aaBB(2)红眼黑体aabb(3)全为红眼黄体(4)AaaBBb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例4】某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若让基因型AaBb紫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中

18、紫花:白花=97。,白色物质,紫色素,另一种白色物质,基因A,酶A,基因B,酶B,(2)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则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 。,AabbaaBB 或 AAbbaaBb,.,【例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C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