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8701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是我国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和业务,是人民银行“发行的银行”的重要标志。货币发行是否科学、基础货币投放是否合理、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度,与一国货币发行原则、发行程序和发行制度密切相关。而现金管理,则作为货币流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对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实效都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在我们这样一个习惯于使用现金的国家,现金管理尤其具有特别的意义。本章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人民银行发布的一系列规章的规定,就我国货币

2、发行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的内容作了概要的介绍。,第七章 货币发行与现金管理法,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 第二节 现金管理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一、人民币的法律地位 二、人民币发行的涵义与发行机关 (一)人民币发行的涵义 (二)人民币的发行机关 三、人民币发行的原则及程序 (一)人民币发行的原则 (二)人民币发行的程序,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四、发行库与业务库 (一)发行库 (二)业务库 (三)发行库与业务库的区别 五、人民币的法律保护 (一)残损人民币的收兑与销毁 (二)危害人民币行为的禁止与惩处,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一、人民币的法律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6

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这一规定,明确地表明了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即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一方面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另一方面,又是我国唯一的合法货币。,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二、人民币发行的涵义与发行机关 (一)人民币发行的涵义 人民币发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发行、投放、回笼、调拨、销毁、保管以及调节各地人民币流通等业务活动的总称。狭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向流通领域中投放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具体而言,即指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库把发行基金

4、投入业务库,使一部分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行为。,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二、人民币发行的涵义与发行机关 (二)人民币的发行机关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该法第18条明确规定:“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将发行的时间、面额、图案、式样、规格予以公告”。从而从法律上确定了人民银行作为我国唯一货币发行机关的法律地位。,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三、人民币发行的原则及程序 (一)人民币发行的原则 为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历来坚持以下三大发行原则。其内容是: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5、2.计划发行原则。3.经济发行原则。,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三、人民币发行的原则及程序 (二)人民币发行的程序人民币发行程序是指人民币发行的步骤和方法,是属于人民币发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币的发行程序大致分为四步:1. 提出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确定年度货币供应量。2. 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报批的货币供应量计划。3. 进行发行基金的调拨。4. 普通银行业务库日常现金收付。,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四、发行库与业务库 (一)发行库 我国的发行库是“人民币发行库”的简称,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而设置的金库,是办理货币发行的具体机构。按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发行库管理办法)

6、的规定,我国实行四级发行库体制,依次分为总库、分库、中心支库和支库,总库由若干总行重点库组成。发行库的主要职责是: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金银实物和总行指定的代保管品;办理人民币发行基金出入库;办理开户单位现金存取款业务;监督、管理有关开户单位交存现金的质量等。发行库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安全。,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四、发行库与业务库 (二)业务库 业务库是各银行基层分、支行和处、所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设置的金库。业务库保管的货币是流通中的货币,处于周转状态。为节约现金使用和减少现金调拨,控制货币发行的额度,在保证业务现金需要的前提下,人民银行对各银行业务库保留的现金,均确定一个库存限额。业务库库

7、存限额确定后,不能任意突破。库存现金超出限额时,超出部分要缴回发行库;不足限额时,发行库就发行一部分货币补充业务库,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四、发行库与业务库 (三)发行库与业务库的区别 发行库与业务库的主要区别是:机构的设置不同。发行库是各级人民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垂直领导;而业务库则是各级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为办理现金收付业务而设立的金库。保管的货币性质不同。发行库保管的是发行基金,在出发行库之前,它尚属货币准备金性质,不是流通中的货币,不具备货币的职能;业务库保管的是现金,属流通中货币的一部分。业务对象不同。发行库的业务对象是各普通银行;业务库的对象是全社会。

8、收付款项的起点不同。发行库出入库的金额起点是以千元为单位,必须整捆出入库;而业务库收付现金则不受金额起点的限制。,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五、人民币的法律保护 (一)残损人民币的收兑与销毁 残损人民币的兑换、收回与销毁,对于保持人民币的整洁、方便人民币的使用、维护人民币的信誉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1条规定:“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回、销毁。”中国人民银行据此发布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2003年12月24日)、残损人民币销毁管理办法(2000年5月26日)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了更具体的规定。,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保护,五、人民币

9、的法律保护 (二)危害人民币行为的禁止与惩处为了维护人民币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加强对人民币的法律保护,国家通过立法对危害人民币的各种行为作出了禁止和惩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9条、第20条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国务院发布的人民币管理条例第31条至37条对与此有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2条至第46条和1997年的刑法,还就有关危害人民币的行为应该承担的法

10、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第二节 现金管理,一、现金管理概述 二、现金管理机构与管理对象 (一)现金管理机构 (二)现金管理的对象 三、现金管理的具体内容四、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规定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第二节 现金管理,一、现金管理概述 现金是指具有现实购买力或清偿力的法定通货,我国人民币现金包括铸币人民币和纸币人民币。现金管理是指国家授权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依法对开户单位的现金收支及库存进行的监督和管理,是货币流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监管,合理控制现金投放,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稳定人民币市场的目标。我国自50年代起就开始实行现金管理制度。,第

11、二节 现金管理,一、现金管理概述 拓展论述世纪之交我国现金管理重点发生转变步入21世纪,我国现金管理的环境和管理重点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期以来,我国现金管理的重点一直是合理控制现金投放,防止因现金过量投放引起短期物价上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结算工具的创新和结算手段的多元化,现金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已大大降低,而利用现金进行违法犯罪的现象日益突出,并在全国引发了一些恶性经济案件。此说明我国现金管理的重点,除应继续坚持合理控制现金投放外,更重要的是应由以控制现金投放为主,逐步转向以防范和打击利用现金结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防范和化解现金结算风险为主。为此,人民银行2001年4月10日发布

12、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现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商业银行要提高认识、转变现金管理的重点,认真执行大额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大对“代币券”的查处力度。2003年1月3日人民银行更从反洗钱的目的出发,发布实施了“一规两法”即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06年10月31日反洗钱法 通过以后,人民银行依据该法和人民银行法等法律的规定,于同年11月14日发布了新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取代前述“一规两法”,分别自2007年1月1日、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13、。反洗钱法 及前述两规章的颁行基本上奠定了我国反洗钱体系的法制基础,包括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及履行客户尽职调查、保存交易记录、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的相关义务,其中许多内容是和现金管理密切相关的。,第二节 现金管理,二、现金管理机构与管理对象 (一)现金管理机构 按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现金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各开户银行则依据现金管理条例的授权,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执行,对开户单位的现金收支、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第二节 现金管理,二、现金管理机构与管理对象 (二)现金管理的对象 我国现金管理的对象是指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

14、构开立账户的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城乡国营、集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联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依法可以使用现金以外,其他一律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一个单位在几家银行开户的,只能在一家银行开设现金结算户,支取现金,并由该家银行负责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和进行现金管理检查。,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管理的具体内容(一) 现金使用范围 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应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开户单位只能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1.职工工资和各种工资性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

15、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现金支出; 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支付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 结算起点为1000元。除上述5、6项外,开户单位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支付现金每人一次不得超过1000元,超过限额部分,根据提款人的要求在指定的银行转为储蓄存款或以支票、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应经开户银行审查后予以全额支付。,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管理的具体内容(二) 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为了保证各单位日常的业务经营费用及其他小额

16、零星开支的需要,国家允许其保留一定数额的库存现金。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单位提出计划,开户银行根据需要审批,原则上以开户单位3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的现金为库存现金限额。边远地区和交通不发达地区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以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额。经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单位必须严格遵守。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库存现金限额的,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中请,由开户银行核定。,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管理的具体内容(三) 开户单位现金收支管理开户单位收入现金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开户单位支付现金,从本单位现金库存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但

17、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准“坐支”。需要坐支的单位,要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开户单位在现金使用范围之内,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如实填写用途,由本单位财会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管理的具体内容(四)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现金管理国家鼓励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户到银行开立账户,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现金的使用。未在银行开户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异地采购所需货款,可以通过银行以汇兑方式支付。凡加盖“现金”字样的结算凭证,汇入银行必须保证支付现金。对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发放的贷款,

18、应以转账方式支付;对于确需在集市使用现金购买物资的,由贷款人提出书面中请,经开户银行审批后,可以在贷款余额内支付现金。,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管理的具体内容(五) 大额现金支付登记备案和提取的特殊规则(略)(六) 坐支控制规定坐支是指有现金收入的单位,从本单位收入的现金中直接支付自己所需现金的行为。各单位支付现金必须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准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坐支。对因情况特殊确需坐支的单位,要事先由单位提出申请,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后,在规定的限额内坐支。,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管理的具体内容 (七) 现金管理禁止规定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开户单位须遵守以下禁止规定:1.不准白条抵库

19、;2.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3.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4.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5.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6.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小金库”);7.禁止发行变相货币;8.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9.开户单位在购销活动中,不准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的待遇;10.不准只收现金拒收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其他转账结算凭证。,第二节 现金管理,四、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规定 1. 开户单位的法律责任 2. 开户银行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开户单位对开户银行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必须首先按照处

20、罚决定执行,然后可在10天内向开户银行的同级人民银行申请复议。同级人民银行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开户单位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一、工资基金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工资基金管理的机构和对象 三、工资基金管理的范围 四、工资基金管理的依据 五、工资基金计划的执行 六、违反工资基金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一、工资基金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 工资基金管理是指银行根据国家的授权,依照统一批准的工资基金计划和有关规定,对各开户单位的工资支付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是现金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

21、部分。工资基金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劳动工资计划支付给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机关,用作支付职工劳动报酬的货币资金。工资基金是构成社会现金投放的主要部分,也是构成社会购买力的主要成份。如果工资支付失控,势必会突破现金收支计划,扩张社会购买力,导致货币超经济发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我国从1960年起就开始实行工资基金管理。,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二、工资基金管理的机构和对象 工资基金管理机构是各开户银行。管理对象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工资基金管理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参照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自行制定办法。,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三、工资基金管

22、理的范围 凡发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和按国家规定发放的津贴、补贴等,不论其资金来源如何,属于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范围的,都属于工资基金管理的范围。接受工资基金管理的单位,只能在一家银行开立工资基金专户。凡属工资总额组成支出,不论现金或转账,均应通过开户银行从工资基金专用账户中列支。,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四、工资基金管理的依据 国家有关部门逐级下达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是实行工资基金监督的依据。国家工资总额计划下达后,各部门应在2个月内,按隶属关系将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逐级分配到基层单位,并抄送同级人民银行和基层单位所在地的开户银行。各基层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编制分季度或分月

23、的工资基金使用计划,送单位所在地开户银行监督支付,并抄送主管部门备案。,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五、工资基金计划的执行 各基层单位在不超过国家下达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的前提下,可将本月或本季度节余的工资基金移到本年度的下个月或下季度使用,但不得将下个月或下季度的工资基金提前使用。超过工资基金使用计划指标的,银行不予支付。,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六、违反工资基金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 开户单位违反工资基金管理制度规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主要负责人或当事人以行政处分,并责令限期退回违反规定多发的现金和实物。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问题与思考 1:,我国人民币

24、的发行原则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发行原则? 我国人民币的发行机关是谁?人民币发行的程序包括哪几个主要阶段?什么是发行库?发行库如何设置与撤消?其主要职责是什么?何谓发行基金?发行基金如何调拨?发行库与业务库有哪些不同之处?,问题与思考 2:,何谓现金管理?步入21世纪以后我国现金管理的重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国的现金管理机构和管理对象是谁?开户单位在哪些范围之内可以使用现金?我国关于现金管理的禁止性规定有哪些内容?工资基金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还需不需要进行工资基金管理?,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存款?存款与存款合同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国存款制度的基本原

25、则有哪些?为什么要确立这些基本原则?为什么要禁止“公款私存”和使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储蓄?何谓单位存款?单位存款应遵循哪些原则?违反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规定有哪些内容?,问题与思考 1:,试述支付结算的概念及原则的内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开立和使用?我国支付结算的种类及其法律依据有哪些?何谓银行卡?银行卡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规定?汇兑结算规则有哪些主要规定?试述托收承付的概念与适用范围。,问题与思考 2:,试述委托收款的概念与适用范围。网上支付与移动支付的含义。定期借记和直接贷记的含义。试述信用证结算的概念及其结算过程。信用证结算包括哪些当事人?如何认定大额交易和可疑支付交易?其报告方式和程序有哪些规定?非票据结算的结算纪律与责任规定有哪些内容?,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