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以十零十心为抓手提升走访效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材料:以十零十心为抓手提升走访效果.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走访”活动中,*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十零十心”措施为工作抓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真正实现走进群众、接触群众、服务群众。一、沟通“零距离”,让群众舒心。在深入走访、沟通基础上,该局结合辖区特点和群众民意导向,投入资金*万元,购置“新型移动警务室”车两辆。在城区及产业集聚区等治安情况复杂的区域24小时运转,做到有警接警处警、无警巡逻走访。“新型移动警务室”的投入使用增加了民警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效拓宽了民意表达和评议渠道,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搭建了新的桥梁。同时,方便了群众报警、求助,节省了接处警时间,加大了街面巡防管控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
2、犯罪活动。二、恳评“零掩饰”,让群众开心。拓展评议恳谈沟通渠道,扩大警民互动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群众评议、警民恳谈,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促进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一是以“领导下访、民警走访、案件回访”为主线,公开发放“大走访宣传手册”“致广大群众的一封群”,向社会各界宣传公安机关“大走访”活动,同时了解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以“网络评议”和“电话评议”为辅线,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网上公安局,开设警民恳谈专栏,建立官方微博、“大走访”微信群,开通“大走访”电话专线,搭建网格化恳谈平台,进一步拓宽警民沟通渠道。三、警务“零对接”,让群众省心。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及时回访
3、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属,征求其对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意见、建议,继续大力开展“走进110”、“警民恳谈会”、“警营开放日”等系列活动,让群众走进警营换位体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率和知晓率,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截至目前,共召开恳谈会*次,回访案件当事人*人。四、打击“零容忍”,让群众放心。始终保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除恶务尽的高压态势,以坚强的决心、强硬的手腕、有力的措施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决不让其坐大成势、形成气候;结合“亮剑”专项行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强力整治宾馆、桑拿洗浴、电玩城等娱乐服务场所涉黄、涉赌、
4、涉毒等突出治安问题。五、管控“零缝隙”,让群众静心。结合“安全防范进万家”为主题的“安全防范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加强对案件高发区域、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对学校、车站、商场、银行等重点部位高力度管控;发挥城区治安卡点的作用,加强对可疑人员和车辆的盘查,堵截违法犯罪人员的流窜通道;紧密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组织治安、交警、巡警等深入学校听取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派出所校园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的法制宣传作用,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及自我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活动开展以来,共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次,取缔违章经营摊点*处,“黑网吧”*处,调处矛盾纠纷*起,排查重
5、点人员*名,整改隐患*处,处置涉校事件*起、破获案件*起、逮捕*人,查处涉校治安案件*起,治安处罚*人。六、窗口“零投诉”,让群众顺心。注重加强高效率作业,在派出所户籍室、出入境大厅等窗口部门配置桌椅、饮水机,提供水杯、纸笔、墨水、胶水等便民用品,制作完善警务公开栏,公告办事指南、办事程序及责任民警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为群众营造温馨、舒适、便利的办事环境;同时,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冷、硬、横、推、拖”等直接损害警民关系的现象,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座、一杯茶水暖心、一片诚心答问、一句好话送行”,全面兑现办事指南中对时限、结果和告知的承诺,保证能今天办的事情
6、决不拖到明天,能一次办结的事情不让群众跑第二趟。七、矛盾“零积压”,让群众宽心。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重大项目建设中可能引发的纠纷、农村季节性纠纷、重点部位区域存在的纠纷隐患进行认真梳理,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动态登记档案,依靠社区调解、信访接待、基层走访“三大平台”,通过采取集体会诊、案例剖析、评议评查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存量”、遏制矛盾“增量”、疏导积案“出口”,千方百计缓解矛盾、化解纠纷、减少对抗,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八、帮扶“零懈怠”,让群众暖心。群众有合理诉讼请求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群众思想上有问题的,
7、通过聊天交心,找到症结、原因,进行心理疏导,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安慰、鼓励,使其勇于直面困难、重树信心;群众生活确有困难的,通过馈赠生活用品、资助现金等形式,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群众有公共服务需求以及其它急事、难事需要帮助的,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尽可能及时地帮助解决。截至目前,帮助困难群众*人,为生活困难群众捐赠慰问金*元,为生活困难捐赠生活资料*件。九、执法“零差错”,让群众安心。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落实到每位民警实际行动中,贯穿于执法工作的每个环节,严格落实案件首接责任制,案件五级审核把关责任制,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接处警不及时、申请事项不受理和有案不立、立案不查等执法不作为问题
8、,以及滥用自由裁量权、搞“暗箱”操作、滥收保证金和违规动用、处置扣押涉案物品等问题。十、队伍“零违纪”,让群众欢心。把思想教育、干部任用、行为引导、典型选树、环境烘托、从严治警、绩效考评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抓好“五条禁令”的落实,杜绝“吃、拿、卡、要;严禁民警及民警近亲属经营或参与经营盈利性娱乐场所,或为娱乐场所充当“保护伞”;全面启动问责机制,对民警不作为、乱作为行为造成的违法违纪案件认真查处、严肃追究,决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决不法外开恩、“下不为例”,并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近年来,*分局把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作为强力推进“三基”工程建设的切入点,充分借鉴旅游业“五星级”管理中“硬件要
9、强、软件要精、品牌要响”的工作理念,以服务到位、群众满意、平安和谐为目标,科学规划,有效运作,积极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社区警务品牌。一、做强硬件,全面开展社区警务分级制建设。该局从社区警务分级制建设入手,对警务室的等级设置、外观标识、工作制度、工作台帐等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全局已建成*个一级警务室、*个二级警务室和*个三级警务室,所有警务室均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办公用房及设施。一是建设城市标准的社区警务室。按照“统一外观标识、统一办公格局,统一民警公示牌”的标准,建成*个城市社区警务室,每个社区配备一名民警,重点、复杂警务区实现一区二警。在社区警务运作上,实行“1+2+4+X”模式,即每个城市社区
10、有1名民警、2名暂口协管员、4名社区保安队员,并由社区共建单位出资成立治安防范协会分会,社区民警依托治安防范分会,带领专职和辅助治安力量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二是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警务室。以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建设为契机,每个新建农村社区建一个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的独立警务室。选派综合素质好的社区民警进驻农村警务室,真正把农村警务室建成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百姓身边的派出所。三是建设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重点警务室。在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建立警务室,为建设项目提供“零距离”的治安服务。其中*警务室共配有*名民警、*名保安队员;*警务室共配有*名民警、*名保安队员。二、做精软件,全面实施勤务制度改革。该
11、局全面实施社区勤务制度改革,规定社区民警周一至周五为全日制,周六周日值班时下社区开展群众走访、人口管理、纠纷调解、消防检查、社区先期出警等工作。同时,制订出台社区民警等级评定办法,通过对社区民警实行等级评定,着力在提高社区民警的四个能力上下功夫。一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针对部分社区民警怕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水平不高的现状,相继组织开展“做群众工作能力竞赛”、“千警访百家”、“群众进警营”、“主题式警民恳谈会”、“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并邀请优秀社区民警授课,大大提高了社区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二是提高情报信息收集能力。以信息员网格化管理和按籍物建为原则,以“以奖代补”为手段,在广大治保干部、治安
12、积极分子、外来人口、出租车驾驶员、送牛奶送报纸人员等群体中广泛物建信息员,广辟信息渠道。同时,建立信息采集工作责任制,把信息采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社区民警、社区暂口辅警队员和各类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并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兑现相应奖惩,有效解决了以往情报质量不高、信息滞后的难题O三是提高信息应用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短平快、菜单式”岗位培训,要求社区民警将采集到的各类基础信息资料分门别类地录入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派出所信息平台、暂住人口信息系统、旅馆业信息系统等平台,并建立信息采集、录入、应用责任制,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实用性。同时,认真落实暂住人口“五查一联系”、“基础信息实战研判
13、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使信息查询、比对、应用真正成为社区民警每天必做的“功课”。四是提高治安防范能力。深入社区、单位及百姓家庭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与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发布治安预警信息,有效地防止了同类案件的持续多发。同时,多方募集治安防范资金,动员社区共建单位参与“平安社区”建设,初步实现了社区防控的社会化。目前,全区共建有专业治安巡控队伍49支350余人,群防群治队伍679支5590余人,点面结合的社区防控新模式基本形成。三、打响品牌,积极探索海岛特色警务运行模式。该局积极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实践具有地域特色、海
14、岛特色的社区警务运作模式,着力培育和打造社区警务品牌。一是探索“警务室、和谐促进工作室”两位一体工作模式,打响“社区和谐牌”。*年初,全区全面推广建立和谐促进工作室,办公地点设在社区,工作人员由*名社区干部、*名以上社区退休干部、老党员等群众中威望较高的人员组成,主要承担综治调解、治安防范、法治宣传、民情收集、帮抚救助、文明创建等六大职责。为最大限度地整合和谐促进工作室和社区警务室资源优势,该局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探索实践“警务室、和谐促进工作室”两位一体运作模式,有效促进了和谐促进工作室与社区警务室的优势互补。二是形成“警校共建、企地共建、社区共防”的防控模式,打响“社区防控牌”。该局始终
15、坚持“积小安为大安,汇集小区域的稳定来巩固和发展全区稳定”的理念,大力实施社区民警“进学校,促法制学校建设;进企业,促平安企业建设;进社区,促和谐社区建设”的“三进三促”工程。在学校,选派优秀社区民警到全区*所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通过实施在每个学校设置一块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公示牌、一块法制宣传栏和一只联系箱的“三个一”工程,深入推进法制学校建设。在企业,依托“综治进民企”和“法人创安”两个活动载体,由社区民警指导督促企事业单位做好内部物防、技防工作。在社区,依托社区共建单位筹措治安防范基金,由社区聘请专职巡逻队伍,社区民警具体负责指导,积极创建社区防控长效模式。三是以主题教育活动为
16、载体,打响“矛盾化解牌”。积极参加全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专门抽调*名机关民警加入政府团队,分赴各乡镇、社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集中力量进行化解,改变以往公安机关一家包揽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四是发挥社区警务室平台功能,打响“服务群众牌”。在社区组织开展“心联心”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在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代为群众办理户口补登、迁移、项目更正等事项;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实行办理暂住证全程服务,集中办理暂住证;摸清孤寡老人、生活困难家庭和其他失管、失学、失业、失足对象底数,确定重点,由民警牵头,实行一对一帮扶救助;针对农村群众办事办证不方便的实际,把派出所的户口和暂住证办理、消防咨询等功能下放给农村警务室,真正把农村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小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