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90976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0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十二五发展纲要.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扩大内需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主题,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925.6亿元提高到2702.5亿

2、元,年均增长17.9%;财政收入由130.9亿元提高到476.2亿元,年均增长2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511亿元,年均增长4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由17.3%提升至22%,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由第18位跃升至第15位。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十一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953.941.2,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2.3%。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1

3、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224平方公里扩大到3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310万,城镇化率达到65%。一批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项目顺利实施,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末,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183.6亿元提高到66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19.8%提高到24.5%。三县均进入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前七名,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成为全国样板。生态环境得到新提

4、升。“十一五”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十五”末的60%提高到85%以上,巢湖西半湖及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水质得到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7%提高到4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8.7平方米增加到12.2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农村生态和农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居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十一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051元、7118元,由明显低于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6.6万个,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实现由劳务输出向输入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和

5、谐社会建设达到新高度。“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文化改革与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保持全国最好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时期,我市强力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等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累计完成436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7倍,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合肥;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352.2亿美元

6、。合肥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把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同合肥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动摇,始终坚持工业化主导不动摇,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扩大有效投入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合肥特色的发展路子。这一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整个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多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合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专栏一“十一五”规划主

7、要目标完成情况分类指标名称单位十一五规划十一五中期2010年完成目标调整目标总量增速(%)总量增速(%)总量增速(%)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90015.523002702.517.9人均GDP美元50006000700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450022770035951144其中:工业投资(累计)亿元150015002826.66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50157501883920.9财政收入亿元2601540025476.229.5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4:49:475.5:49:45.54.9:53.9:4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8002410001052.725

8、.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202023城市建设建成区面积k300300310市区常住人口万人300300310城镇化率%60左右60左右65生态环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吨标煤达省控目标达省控目标达省控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吨达省控目标达省控目标达省控目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0以上80以上8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40以上44.4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111112.2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600011186001419051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50011.5650015711817.3新增就业岗位(累计)万个303046.6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4.5以内

9、4.3以内对外开放进出口总额亿美元671499.618.9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亿美元40234056.628.6说明:以上增速均为年均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第二节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合肥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合肥所在的江淮地区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实质性推进,诸多政策的叠加效

10、应将在“十二五”期间集中显现。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良好的区位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使合肥正在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从发展阶段看,目前合肥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功能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加速安徽崛起的战略高度,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要求,为合肥“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我市未来

11、五年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是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作为省会城市在全国的位次和对全省的服务功能、集聚和辐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配套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实力需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环保等刚性约束越来越强,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四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繁重。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五是体制改革任务仍较艰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矛盾

12、,推进发展。第二章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合肥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的,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充分发挥合肥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根据以上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合

13、肥一切问题的根本,是缩小与先发地区差距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激发各方面推进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确保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能快则快、好中求快,保持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坚持推进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环节,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坚持生态环保优先,提升城市

14、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避免无序建设和低水平开发。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优先促进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5、,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互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按照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和推进县域发展,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继续保持合肥改革先发优势,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环

16、境,通过整体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与长三角及合肥经济圈等城市合作,拓展合肥的发展空间和辐射空间。第二节战略定位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努力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加快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进程,经过“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格局,把合肥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打造若干具有全国影响

17、力乃至国际知名的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站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注重各种运输方式在路线、节点上的匹配和衔接,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重要的创新型城市。依托科教优势,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发展创新型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和产业创新示范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三节发展目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以上,全市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亿

18、元,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2.5万亿元,其中工业投资累计8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9%。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55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区常住人口突破400万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5%。水、电、气、热、公交等公用设施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19、。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巢湖西半湖水质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以上;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10天。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00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方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社会建设显著加强。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5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6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普遍享有便利的基本

20、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各类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0%,5年累计招商引资10000亿元,其中累计利用外资100亿美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1000万人口规模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专栏二“十二五”时期经

21、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分类指标名称单位总量增速(%)指标属性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00016预期性人均GDP美元15000预期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2500018预期性其中:工业投资(累计)亿元850020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00019预期性财政收入亿元100016预期性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3:55:42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250020预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1100预期性全社会RD占GDP比%3预期性城市建设建成区面积k410预期性市区常住人口万人400以上预期性城镇化率%75预期性生态环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达省控目标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吨达省控目标约束

22、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5约束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约束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以上约束性全市森林覆盖率%20约束性居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750014.5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430015预期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以内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30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36预期性人均期望寿命岁79预期性社会建设新增就业岗位(累计)万个60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预期性对外开放地区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4820预期性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亿美元10012预期性说明:以上增速均为年均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第三章产

23、业发展与布局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以发展繁荣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3个两千亿元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元级产业,培育发展23家产值超500亿元、30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

24、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以合肥京东方、海尔信息、鑫昊等离子、彩虹(合肥)液晶玻璃、友达光电、芯硕半导体、科大讯飞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积极发展与重大整机项目相配套的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加快延伸产业链。加速开发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语音等产品,发展软件外包;积极开发下一代互联网及通信技术,构建通信及网络产品产业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到“十二五”末,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25、。其中,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以赛维LDK、合肥海润、彩虹光伏、阳光电源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大型多晶硅提纯、硅铸锭、切片、光伏电站等,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及设备,风电、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末,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国轩高科、安赛锂能等企业,实施新能源汽车工程,加快在公共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重点开发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及乘

26、用车,大力引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子驱动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和产品应用多样化。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新材料产业。依托彩虹蓝光科技、中光电科技、合肥杰事杰、安利合成革等企业,围绕家电、汽车、新型平板显示等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支持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27、。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彩虹蓝光科技、合肥水泥院、国祯环保、双赢集团等企业,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和环保服务等方面,大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装备制造业,以及环境监测仪器、环保材料和药剂等节能环保产品;发展以电力和电机节能设备制造为主的工业节能产业和以建材生产为主的建筑节能产业;推动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合肥锻压(劳弗尔)、海德数控、熔安动力、巨一自动化装备、中航工业江航公司等企业,加大对数控机床的研发、制造投入,重点发展重型加工机床、精密数控机床,以及船舶、航空和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积

28、极发展工业机器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等产业用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壮大安科生物、同路生物、神鹿双鹤、华威药业、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等企业规模,以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为重点,提高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的研发水平,发展生物基材料、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生物试剂、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等产品,建设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产业集聚区。公共安全产业。依托四创电子、科大立安、美亚光电等企业,整合中电科技集团38所、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研发力

29、量,加快在北斗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应急指挥与救援现场通讯技术、空管雷达、安全生产监控、灾害监测预警、食品快速检测及安全控制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在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城市安全等领域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第二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推进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家电产业。依托合肥海尔、合肥格力、合肥美的、长虹美菱、荣事达三洋等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研发机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和个

30、性化家电产品;大力发展家电关键配套产品,提升主机配套零部件本地化率;积极发展各类小家电产品,鼓励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物流配送、市场开拓等;加快建设国家家电质量检测中心。到“十二五”末,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四大件产能达1.2亿台(套),家电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设世界知名家电制造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依托江淮汽车、安凯客车、长安集团合肥昌河公司等骨干企业,整合品牌、技术等资源,持续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水平,重点发展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全系列整车产品,以及动力总成等提升整车性能的系统化、模块化关键部件。到“十二五”末,形成250万辆

31、整车生产和配套能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依托日立建机、合力叉车、合肥ABB、天威合变等企业,提高自主设计和制造大型成套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基础件能力,壮大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锻压机械、仪器仪表、化工机械、水泥装备、环保机械等优势行业,积极发展农业和食品加工机械。到“十二五”末,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合肥伊利、现代牧业集团、安徽雨润、华泰集团、合肥统一、合肥娃哈哈等企业,大力发展粮油制品、肉制品、乳制品、休闲食品、饮料、烟草、饲料等7大产业,建立原料采购

32、、加工制造、物流配送、食品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争取在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快速冷冻、保鲜杀菌、包装分级、物流运输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方面研究取得突破。到“十二五”末,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新型化工产业。依托联合利华、佳通轮胎、大陆轮胎、中盐红四方等企业,重点发展日用化工、橡胶轮胎、新型建材及精细化工产业,加快盐化、煤化、石化等产业链整合发展,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化工产品结构向精、深方向发展,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冶金产业。依托马钢(合肥)公司等企业,在强化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加快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开发和生产,推动钢铁

33、产品结构优化,建设钢铁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完成合钢搬迁改造。依托铜冠国轩铜材等企业,积极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推进合肥铝厂节能环保改造,适时发展煤电铝联营。纺织服装产业。依托华润纺织、合肥联亚、安徽太子龙等企业,加快传统纺纱织造、针织、印染等行业技术设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高新技术纤维和生物质纤维,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服装和家用、产业用终端纺织品生产,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专栏三六大千亿元产业重点项目新型平板显示:京东方TFT-LCD6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乐凯光学膜、金点科技驱动IC产业化、宝龙达电脑、彩虹蓝光LED、京东方TFT-LCD8.5代线、友达

34、液晶面板模组、中电科光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项目。新能源:赛维LDK1600MW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海润1200MW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东立多晶硅、阳光电源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安赛锂能锂离子电池、肥西100.8MWp光伏并网电站、国轩高科锂动力电池产业园、荣事达汽车锂电池和快速充电器、中建材光伏太阳能玻璃、安徽立晶太阳能光伏、合肥祺科太阳能光伏等项目。家用电器:格力中央空调、美的中央空调、荣事达三洋洗衣机及变频电机、凌达压缩机生产基地、荣事达三洋节能环保电冰箱、航嘉电器家电产品配套件、长虹高清电视及模组、美的压缩机、鑫虹液晶电视整机、友达液晶电视整机、格力冰箱等项目。汽车及零部件:江汽年产3

35、万辆轻型客货车、江淮客车异地搬迁改造、正兴轿车铝合金车轮、江淮轿车二期和瑞风二代商用车换型改造、江汽年产10万辆皮卡及微卡、长安30万辆微型车、江汽中重卡及重卡发动机、安凯新能源汽车、江汽集团汽车零部件供应巢等项目。装备制造:日立3万台挖掘机、熔安动力船用低速和中速柴油机及配套件、熔安铸造、合肥宝虎挖掘机零部件生产基地、吴山电线电缆工业园、神马科技起重机、TFT-LCD关键设备制造、凯泉泵业电机电泵生产、三益特大型节能高效潜水驱动和排水设备、合肥航空产业园、南亚装载机零配件生产基地、熔盛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等项目。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黑牛食品大豆深加工、伊利乳业奶牛基地及乳品加工、安徽和诚2亿只家禽

36、加工、肥东福涌泉年产100万吨食用油深加工、肥西优质蚕桑生产基地、肥东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合肥烟厂易地技术改造暨“黄山”精品卷烟生产等项目。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形成全国区域性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心。金融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支持银行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中

37、小型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农业保险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强化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发展债券、票据、风险投资、产权交易、信用担保、期货、信托、典当等业务,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建设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到“十二五”末,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物流服务业。根据产业发展和分布特点,推进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建设,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中西部重要的“虚拟海港”。加快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新站)办事处建设。建设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商贸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完善公路、水路、

38、铁路、航空等综合运输网络,打造高效、立体联动的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运作方式与国际接轨,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知名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会展服务业。高标准建设和完善安徽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提高展馆的现代化水平。走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之路,做好工业、农业、环保、物流等专业会展,打造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博览等会展品牌,重点办好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重点展会。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构

39、建区域会展联盟。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和会展公司,培育会展企业,提高承接会展的能力和水平。商贸服务业。优化调整商业布局,推进老城区商业网点升级换代和功能更新,加快滨湖新区中央商务区和县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形成合理有序的商业网点布局。以“双百市场”、“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等为契机,改造和新建一批新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一批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和完善农村标准化消费品“农家店”,实现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大力推广大型购物中心、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社区商业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发展一批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大型商贸集团。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

40、业,提升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档次和功能。旅游服务业。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加快旅游大项目建设;加强旅游航空航线培育,新开、加密国际航线,引进一批航空企业设立基地航空公司;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历史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要突破口,加速旅游与三次产业的融合,积极发展名人文化旅游、科教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与省内及长三角地区旅游客源、旅游活动、旅游宣传等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建设电子政务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和电子公众信息服务等平台,大力发展

41、系统集成、信息与科技咨询、电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积极发展信息呼叫、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知识流程等服务外包产业,建设“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和国内先进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商务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方向,积极发展法律、审计、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中介组织,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入我市商务服务领域。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发展总部经济。社区服务业。建设、完善社区便民化设施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养老、助残、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婚姻

42、、家政、家教、维修、物业管理、殡葬、再生资源回收等社区服务业,实施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和早餐工程。培育若干家规模大、档次高、服务质量好的社区龙头服务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质量高的品牌社区服务中心。专栏四服务业重点项目金融类: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服务基地及配套项目。物流类: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东城新市镇物流园、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现代仓储物流园、新桥空港物流园、合肥新港物流园、派河物流园、迎河集装箱物流中心、安徽华中汽配物流基地、华东国际建材中心、南翔物流园等项目。旅游会展类:滨湖会展中心及配套、三河古镇旅游开发、四顶山旅游

43、开发、紫蓬山旅游开发、岱山湖旅游开发、少荃湖旅游开发、宁国路宋城文化街等项目。商贸类:城隍庙区域改造、长江中路精品广场、铁路南站片区改造、天徽商业广场、濉溪路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区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服务外包类:中国呼叫中心之都、高新区动漫及服务外包基地、滨湖新区服务外包园区、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二期等项目。第四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种植业。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

44、重点,稳定粮油生产,实施“菜篮子”工程,扩大瓜果蔬菜种植,做强苗木花卉。到“十二五”末,高效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值达亿元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20个。绿色养殖业。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为重点,集中布局一批生猪、家禽、奶牛、水产等标准化养殖基地,提高供给能力。到“十二五”末,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00个。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休闲观光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建立一批以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为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专栏五现代农业重点项目特色种植业基地:百万亩露地蔬菜基地、万亩绿色南瓜和冬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

45、地、合肥经济圈合作共建蔬菜基地、长丰南瓜和马铃薯旱作农业开发、长丰草莓示范种植基地、肥西草莓标准化生产基地、肥东河湖沿岸无公害水生蔬菜基地、肥西苗木花卉基地等项目。绿色养殖业基地:伊利长丰奶牛养殖基地、百氏情缘牧业奶牛养殖基地、现代牧业奶牛养殖基地、卜蜂生猪与肉鸡养殖基地、安泰种猪养殖基地、温氏畜牧生猪与种鸡养殖基地、立华公司家禽养殖基地、和诚公司养殖基地、长风种猪基地、新安良种猪公司生猪养殖基地等项目。休闲观光农业:城区农业圈层的蜀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合肥林业生态公园、丰乐生态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小张圩生态农业园、烟墩牛角大圩休闲农业园等项目;近郊农业圈层的丙子渔场度假区、丰宝生态农业科技示

46、范园、汇景生态农业观光园、管湾水库度假区、泉山林场、长临渔场生态园、肥东白马山林场等项目;远郊农业圈层的长丰草莓采摘园等项目。第五节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顺应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联动调整,加快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整合、扩容、升级,鼓励三大开发区与县、区合作共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作、竞争有序的产业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四大产业集聚区、两大示范园区和四大产业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四大产业集聚区。西部产业集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蜀山经济开发区、南岗科技园、柏堰科技园为主体,重点发展家电、汽车、电子信息及软件、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西南部产业集聚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肥西桃花工业园、包河工业园、新港工业园为主体,重点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北部产业集聚区,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及庐阳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