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产品安全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产品安全复习.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化学合成物质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大量消耗能源为标志的“石油农业”取代了传统农业。农药的使用,有效地控制了有害农业生物,包括害虫,病原微生物和杂草;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 人类在享受化学物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益处之时,也正在受到他们的危害。农药残留和土壤盐渍化使人类生存环境和生产环境不断恶化,农产品化学污染成为食品安全的主要隐患。所有这一切,不仅限制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限制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石油农业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过量化肥的使用使江河湖泊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导致野生生物的大
2、量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农药残留和化学物质分解及其残留物对环境污染,通过富集作用进入人体,对人类造成现实和潜在的危害。2、破坏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土质劣化,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下降。3、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是一种高能耗系统。4、过分集约的畜禽养殖,使动物失去了作为生命的快乐和意义,这在伦理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5、食品质量下降。作物生长快、产量高,但品质下降,而且高农药残留、高硝酸盐含量是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威胁。6、社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增加,成本的增加导致效益减少,增产不增收。农民的生产环境恶化,随时有受到化学品毒害的可能。 水资源: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 m3
3、 ,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 4 ;我国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50 %以上的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30 %40 %的国际生态警戒线;水体污染严重,全国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 排放总量超出水环境容量60 %以上,90 %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 %湖泊的水环境退化,出现富营养化,近海域超四类海水水质占21. 5 % 。我国每年农业生产缺水约300 亿m3 ,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缺水问题,水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只有40 %45 %,存在严重浪费现象 。耕地资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为 18.26 亿亩,比 1997 年
4、的19.49 亿亩减少 1.23 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 10 多年前的 1.58 亩减少到 1.38 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高产田只占耕地总量的28 %,有62 %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制约,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草原资源: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为 0. 127 hm2,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 5,人均森林蓄积量为 9 m3 ,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 1/ 8;森林整体质量和生态功能下降,天然林不足 1/ 10 ;我国人均草原面积仅为世界人均草原面积的1/ 5 ,并且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目前草原退化面积
5、已达62 % 。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 存在使用效率低下、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 %左右,比发达国家低 20 个百分点。20 世纪 50 年代 1 kg 化肥可以生产粮食 3. 75 kg,目前仅 3. 5 kg 左右。 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 30% 40%,欧盟国家的化肥利用率则高达 70% 80% 。有机肥、无机肥的比例失调,利用率低;无机肥施用结构不合理,秸秆资源、人蓄粪便、城市垃圾浪费严重。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化肥农药生产大国、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化肥的使用量达4124 万吨, 平均施用量高达400 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225 公斤/公顷
6、的安全上限,且利用率仅为30% 40% , 每年因不合理施用, 造成超过1000 多万吨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 亿元。 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 万吨以上,农药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150亿元以上。污染对人体和农产品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养殖一头牛, 产生和排放的废水超过22 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喂养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 个人生活的废水。我国仅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水就达17 亿吨, 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恶化了农村的环境条件。 2008年4月15日,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由全球400多位科学家撰写的报告 -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IAASTD
7、),这份报告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将近60个国家的支持。 报告提出:“世界需要一个更加环保的粮食生产方式,一个不会影响农民生活的方式。世界需要从一个严重依赖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品、对环境破坏很大的农业模式转化成对环境更友好,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民生计的生态农业模式。” 进入21世纪,世界农业正向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环保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繁衍和社会的兴衰。 世界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及加工食品中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控制尤为重视,很多国家也已开始限制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等的适用范围
8、和期限,并采取各种举措,大力推进天然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安全食品的发展。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和饮食观念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正成为当今社会的新潮流,优质、营养、安全的农业产品和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仍有很大的距离。而随着园艺产品(以果蔬为主)在我国种植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强,生产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我国园艺产品的安全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园产品生成的质量效益,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论、实践和应用。 本课程力求使同学对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要
9、求和趋势有一个基本了解和总体把握,掌握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园艺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理解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与园艺产品的关系,能在园艺产品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中正确选择和运用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使学生树立园艺产品的安全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第一节 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类型和基本概念园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解:三个层面:消费者、生产者、公共环境 三种类型:无公害、绿色、有机园产品(在我国)多条途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环境控制、生产管理、检测认证等多方参与:政府、企业、个人、第三方(认证
10、部门)一、园产品安全生产的概念和种类1. 园产品安全生产是指以园产品为生产对象,在无污染或已消除污染的环境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控制外源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在采后流通加工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 园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大气、土壤、灌溉水)、生产过程(农事操作)和产品安全质量(如食品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取得认证证书,允许在产品上使用标识。安全食品是相对于普通食品来定义的。2. 安全园艺产品的种类 在我国,根据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要求的不同,目前我国园产品(农产品)安全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无公
11、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一)基本概念 1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 A 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
12、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 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和AA级绿色食品的区别琰茞 A级绿色食品 AA级绿色食品环境评价采用综合指标,各环境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采用单项指标,各指标数据不得超过相关标准。生产过程允许限量、限时和限定方法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产品要求允许限定
13、使用的化学合成物质的残留量仅为国家或国际标准的1/2,其他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残留不得检出。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包装标识标志和标准字体白色,底色为绿色,防伪标签底色为绿色,标志编号以单数结尾。标志和标准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防伪标签底色为蓝色,标志编号以双数结尾。3有机产品有机产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是目前国际上安全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
14、准生产加工的。除有机食品外,目前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等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传统农业是指沿用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以人力、畜力进行耕作,采用农业、人工措施或传统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农业生产模式。 传统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则演变成以使用农业机械、大量消耗
15、化肥、农药和石油能源为标志的“石油农业”。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对有机农业下的解释: (1)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将农地土壤肥力作为成功生产的关键。通过尊重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使农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质量都达到最完善的目标。 (2)有机农业通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而极大地减少外部物质投入,相反,利用强有力的自然规律来增加农业产量和抗病能力。有机农业坚持世界普遍可接受的原则,并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具体实施。 IFOAM强调和运行发展当地和地区水平的自我支持系统。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有机农业的目的
16、是达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有机农业非常注重当地土壤的质量,注重系统内营养物质的循环,注重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并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 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有机转换过程。(二)共同点和区别 1、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共同点 有机食品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食品,是一种为国际承认且广为流行的环保食品。 绿色食品包含有机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世界先进的农业发展潮流而
17、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产品。 无公害食品包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是绿色食品的过渡产品。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者最显著的共同点就是: 它们都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食品,代表着中国未来食品(农产品)发展的方向。 2、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1)市场出发点不同 我国的有机食品最初是应国外贸易商的要求而生产的,有机食品的开发都是严格与国外有机食品接轨的,有的是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的。 绿色食品最初的发展动机是出口与内销兼顾; 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动机是立足于全面解决“餐桌污染”问题,建立基地,为消费者提供放心产品,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无公害食品主要
18、供应国内市场,部分出口。(2)标准规范不同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显著区别是: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人工合成物质。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A级)则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因此,有机食品比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要求更高,生产难度更大。按标准规范要求,由低到高分别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土壤肥力来源不同 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包括没有污染的绿肥和作物残体、泥炭、秸秆、海草和其他类似物质;经过堆积处理的食物和林业副产品等;经过高温堆肥等方法处理后,没有虫害、寄生虫和传染病的人粪尿和畜禽
19、粪便等。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土壤肥力的来源主要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农家肥料,允许使用商品有机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有机无机肥(半有机肥)等商品肥料。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土壤肥力的来源除包括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还允许使用掺合肥,即在有机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腐殖酸肥中按一定比例掺入化肥(硝态氮肥除外),并通过机械混合而成的肥料。无公害食品生产中土壤肥力的来源包括上述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包括AA级、A级)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以及允许使用的其他肥料,包括化肥。但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
20、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4)病虫草害防治手段不同 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的主要防治手段包括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如人工诱杀害虫、自然天敌平衡、田园清理、生物防治、促进生物多样性等。绿色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农药(强调安全间隔期),积极采用物理方法、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如Bt及植物类农药)与栽培技术措施等。无公害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的主要防治手段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外,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生化农药防治,允许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避免重复使用。 (5)标识不
21、同 在我国,有机食品因认证机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有机食品标识。 农业系统的有机食品标志是加施于农业部所属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的产品及包装上的证明性标志。绿色食品标识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惟一的,它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GFDC)制定并在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注册,受法律保护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图案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图形为正方形,意为保护。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由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并发布、加施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产品及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识。图案由麦穗、对勾和农产品字
22、样组成。(6)认证机构不同 在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最多, “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 后改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成立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后改为“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 农业部所属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还有多家认证中心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到目前有近30家,此外还有一些国外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在我国发展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目前国内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机构。该中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的统一认证和最终审批。 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7)认证方法不同:我国,有机食品和AA
23、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实行检查员制度,在认证方法上是以实地检查认证为主,检测认证为辅。有机食品的认证重点是农事操作的真实记录和生产资料购买及应用记录等。 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是以检查认证和检测认证并重的原则,同时强调“从土地(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在环境技术条件的评价方法上,采用了调查评价与检测认证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节 园产品安全生产的背景、现状和趋势 一、产生和发展1、产生背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业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人类食品安全的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的要求1)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9世纪,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24、事实上,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实践证明,世界所发生的一切环境灾难: 大气污染与水污染、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酸雨与有毒化学品污染、臭氧层损耗与全球气候变温、以及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等各种环境问题几乎都是工业文明的伴生物。(2)农业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农业生产进行了反思,发现农业生产环境在遭受工业污染和破坏的同时,也在受农业生产自身的破坏。对土地掠夺式的开发、过量使用N素和P素化肥、过量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业生产系统受到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食品安全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3)人类食品安全的要求 由于环境的污
25、染和生产方式的不合理,以农药残留为主的食物中毒非常严重。特别是叶类蔬菜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仅1999年,全国食物中毒800多起,其中70%与农药残留有关。 在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要求下,我国开始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 美国于1997年决定增加拨款1亿美元的年度预算,设立总统食品安全启动计划,1998年组成了多部门的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 欧盟于2000年发布了长达52页的食品安全白皮书,就应优先开展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建议。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s,EHs) 或称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nvironmental en
26、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具有干扰生物体内激素分泌和功能,并导致生殖机能、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的一些环境化学物质。大部分环境激素类物质是人工合成并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一些植物产生的天然化合物也具有环境激素作用。 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报道过雌激素效应;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的沙布塔河有5%的雄性鲤鱼发生了雌雄同体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在佛罗里达洲和五大湖,发现爬行类和鱼类动物的雌性化、生殖器怪异的鳄鱼等动物繁殖力异常的现象。环境激素这一名词是美国环境记者戴安达玛诺斯在1996年首先提出来的,她认为环境激素并不直接作为有毒物质给生物带来异
27、常影响,而是以激素的形式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会使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环境激素对人类及动物的危害多种多样,不过其对生殖系统的损害最引人注目。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渐进的,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缓解破坏程度,而环境激素一旦存在,即使极微量也会造成生物体的激素分泌失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其毒性作用的潜伏期长,当危害表现时已对物种和生态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环境激素问题已受到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相关学者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被视为世界范围的10大环境问题之一。来源:(1)农药:某些杀虫剂、除草剂、以DTT、六
28、六六为代表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2)化学物品和塑料制品:以甲基苯、苯胺、酚、烷基类、硝基类化合物为基础的化工产品,如合成洗涤剂、消毒剂、防腐剂、涂料、塑料制品和石油制品及衍生物。(3)垃圾焚烧:含有氯化物的废物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氯化物,可产生数十种有毒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雄性动物损害十分严重。(4)工农业用原料、产品及排放的废弃物:某些溶剂(如壬基酚)、增塑剂、洗洁剂、稀释剂及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机动车废气等。(5)药物:如类固醇类、己烯雌酚、避孕药等。(6)植物激素: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含有“植物雌激素”,如豆科植物(大豆异黄酮)、白菜、卷心菜、芹菜等。(7)重金属类(Hg、Pb、C
29、d等)化合物。作用机理:环境激素类物质主要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来干扰体内代谢和生殖机能,其作用机理包括:1)与激素结构相似,竞争性与激素受体结合;2)通过破坏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而起到抗激素作用;3)直接或间接改变激素结构;4)干扰激素合成和代谢;5)改变激素受体水平以及干扰激素分泌和转运。(4)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要求 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以及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力。 WTO贸易技术壁垒(TBT)协定规定“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防止欺骗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等情况下,允许各成员方实施与国际标准、导则或建议不尽一致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
30、序”。因此,世界各国无不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在保障消费者的前提下,寻求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合法”技术措施。 2、发展历程(1)我国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历程1983年,原全国植物保护总站针对当时蔬菜农药残留污染不断加剧问题,提出并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实施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开发项目,重点抓了减少高毒农药使用和推广生物防治两项关键措施,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2001年3月14日,农业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在全国第一蔬菜大市寿光市举行“放心菜”生产基地和市场双授牌仪式。当时,刘坚副部长代表农业部公开承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农产品污染物超标问题,让广
31、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菜”、 “放心果”,喝上“放心茶” 2001年4月26日,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当时的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出席并讲话,会议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深圳为第一批试点城市。提出用810年的时间,在全国实现食品 “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无害化控制。 为了配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计划行动的实施,农业部于2001年9月颁布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国家质监局于2001年8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我国从1983年提出的限制农药残留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到2001年4月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历经了20多年的时间,终于在全国全面展开并
32、成为基本要求。(2)我国发展绿色食品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农业部农垦司副司长的刘连馥同志指出在农垦系统发展生态农业。 1989年在研究制订我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规划和2000年设想时,农业部提出重点开发无污染产品- “绿色食品” 。 1990年时任农业部部长的何康同志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 1991年国务院在农业部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有关问题的批复中充分肯定了这一工程并予以大力支持。 1993年,国际有机农业联盟接纳我国绿色食品机构,标志我国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农业接轨。 1995年农业部颁布绿色食品质量及生产标准,2000年修订。 (3)我国发展有机食
33、品(产品)的历程 有机农业在我国出现有十几年的历史。 1990年,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帮助我国有机绿茶获得荷兰认证组织 SkaL认证并出口欧洲。 1994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有机食品发展机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OFDC),开展有机食品的检查认证,宣传培训和研究工作,标志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兴起。 2003年,中国农业系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成立,标志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二、我国“三品”的发展1、发展机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简称为“三品”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均属于安全食品(农产品)的范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
34、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从农业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满足国内外不问消费类型的市场需求。 农业部确立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根据各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发展机制。 (1)无公害食品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迫切任务,因此,采取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 (2)发展绿色食品既是一项增进消费者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又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绿色食品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5、,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3)有机食品是国际上通行的安全食品,借鉴国外经验,有机农业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 2、运行方式: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运行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路线,二是认证管理。 技术路线: 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遵循“从土地(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重点监控四个环节:产地环境的监控;生产过程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检测:包装标识的规范。 有机食品则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 认证管理:无公害食品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
36、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 绿色食品推行“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认证管理模式,采取质量认证制度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相结合的方式; 有机食品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和通行的有机产品认证要求进行。 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基本制度,集中体现了全程控制的指导思想,也融入了体系认证的基本观念。“两端监测”:一端是环境监测,主要是水、土、气三项指标的监测,确保产地环境无污染;另一端是产品检测,由具备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标准设定的指标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过程控制”: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投入品的控制
37、,如种植业主要是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控制,养殖业产品主要是对兽药或渔药残留、抗生素、细菌等污染物的控制。“质量认证”:按照认证认可的基本规则,严格按照认证程序规范认证。“标识管理”:主要是对通过认证的产品以标志管理为手段来加强产品在物流销售环节上的管理。 我国发展“三品”要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坚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重点发展“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绿色食品重点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有机食品重点发展有国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 增长,预计
38、201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 际市场对中国有机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中国的有 机稻米、蔬菜、茶叶、杂粮 等农副产品和山茶油、核桃 油、蜂蜜等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2006年,中国有机食品出口额3.50亿美元,仅占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0.7%。广阔的市场,加上比常规产品高出两三倍的价格,让越来越多的生产者走上有机生产之路。第二章 园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一、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1.标准(Standard)的概念: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即是标准。该文件需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
39、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这个定义等同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第2号指南(1991版)的规定。标准的功能:标准是约束和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法规性,但并不是法规。只有当国家法律赋予其法律效力之后,它才能被视为法规。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这个定义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第2号指南(1991版)的规定是一致的 。ISO/IEC在公布这一定义时作了两点注释:()特别是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活动;()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是改善产品、生
40、产过程和服务对预定目标的适应性,消除贸易壁垒,促进科技合作。标准化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三点:标准化管理的对象只能是可重复的事物;标准化是一个综合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即制定(修订)、发布和实施标准;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的功能:()建立最佳秩序;()改善产品适应性;()保护人类安全、健康和环境;()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效率,等等。二、农业标准化的概念、范围及任务1.农业的概念和内涵(1)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资源条件,通过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获取
41、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至今有上万年的发展历史。(2)农业的基本内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的范畴也不断扩大。早期的农业只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后逐渐又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和运输销售业,直至发展到今天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直接生产的部门,农产品加工业及农业工业等农业加工业,农业流通、金融、行政管理等农业管理服务业。 根据农业包含的范围,可将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大农业、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业,分别对应为广义农业、中义农业和狭义农业。狭义农业:指农业生产业,即种植业和养殖业。中义农业:指农业产业,包括种
42、植业、养殖业、农业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农业观光休闲等服务性产业。广义农业:指大农业,即农业再加上为农业服务的其他部门,如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推广、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和农业金融等。2. 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化的概念(1)农业标准 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2)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AgriculturalStandardization )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标准化,即以农业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
43、统一、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理,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成熟经验迅速应用和推广,以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活动过程。 (3)农业标准化的范围 农业的范围十分广阔,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等产业范围及其产前、前后的延伸。因此,农业标准化也就自然包括上述范围。农业标准化范围种植业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种子、种苗及其他用做繁殖的器官等肥料(有机肥、无机肥料、腐殖酸肥料等),等等;林业林木种子、种苗园林、绿化设计与维护林产品及加工、贮藏、包装、运输及销售,等等;畜牧业草业、草原养护养殖、种畜、种禽兽医兽药,等等;渔业种苗、种贝养殖
44、、捕捞及水资源保护鱼船、鱼具及鱼具材料农用微农用微生物(植物用微生物、动物用微生物等)生物业食用菌(香菇、草菇、双孢蘑菇、灵芝、木耳等)产品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兽药等种植业标准范围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药用作物等)种子、种苗及在生产上用做繁殖材料的器官或部位;肥料(有机肥料、无机肥料、腐殖酸类肥料等)农药(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等);植保(病、虫、草、鼠害防治等);农田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水资源利用、灌溉防涝等);农用物资、机械、仪器、设备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保鲜、运输及销售等;农业环境(温度、光照、水体、土壤、大气等);农业信息及其他。(4)农
45、业标准化的任务(1)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2)制定、修订、发布和组织实施农业标准;(3)对农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4)农业标准化的组织机构设置;(5)农业标准化情报资料收集;(6)农业标准化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9)农业标准预测及农业标准化规划的编制与实施;(10)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及农业质量认证;(11)农业国际贸易与国际标准化及区域标准化的协调;(12)农业标准化效果及其评价;(13)农业企业标准化管理;(14)其他农业标准化工作。3.农业标准化的作用(1)农业标准化是对现代农业实施全面科学管理的基本条件和要求;(2)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46、(3)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优质、安全、高产、高效和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4)农业标准化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利用国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健康与安全;(5)农业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市场准入水平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学生应了解一些标准化知识 曾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的拉库依(F.L.Laque)在标准化是一门新科学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在大学生毕业离校以前,他们至少应该知道标准化对于他们所学的具体科目的应用以及对他们未来的活动会有什么影响。 农科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强农业标准化的意识;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农业标准化知识,利用一切社会活动,向公众宣传标准化理念,向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应用标准并努力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三、农业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