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9234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1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肢骨折的护理课件.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肢骨折的护理,曹 晶,.,一、概述,定义:骨折是指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可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把骨折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骨折的病因分为外伤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临床表现:局部瘀血、疼痛、畸形、肿胀、骨擦音、异常活动、活动功能障碍等。常见症状:局部疼痛、皮下瘀血、肢体畸形、功能障碍,伴有口渴、汗出、胃纳欠佳,脉弦数或弦细弱,舌暗红,苔黄腻。上肢骨折常见的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尺桡骨干骨折等。,二、护理评估,评估骨折的病因 外因、金疮、跌、仆、闪、挫、坠是直接导致骨折的直接原因,也与人体的气、血、肝、肾有很大的关系。注意了解与骨

2、折相关的因素,详细询问受伤时的情况(如受伤的姿势、环境等)、既往史、外力作用的程度,辨明创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注意局部情况,有无肿胀及局部瘀斑。评估骨折的病位 上肢骨折病理性骨折常与肝、肾相关。,二、护理评估,评估骨折的病性创伤外力多以气滞血瘀为主,多由于皮肉筋骨损伤而引起气血瘀阻、经络阻塞或精血亏损。骨骼疾病引起骨质破坏所致骨折多以肝肾亏虚为主。评估骨折的病程根据病情进展分为以下3期:,骨折初期(血肿机化期),伤后12周,由于筋骨脉络的损伤,血离筋脉,瘀积不散,气滞血凝,经络受阻,故见局部疼痛、压痛、肿胀、瘀斑、活动功能障碍。,骨折中期(原始骨痂期), 伤后34周,

3、肿胀渐消,疼痛明显减轻,但瘀肿未尽,骨未连接。,骨折后期(骨痂改造塑形期),伤后56周,骨痂渐长,逐步恢复骨正常结构。骨性连接较稳定,故肿胀消失,但病程较长,且筋骨失养,气血虚弱。,三、常见的护理问题,疼痛体温过高体液不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焦虑/恐惧自理缺陷,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病室环境宜整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根据病症性质使用空调或暖气适当调节室温。 2.加强饮食调理,以增强抗感染和骨折修复能力,根据骨折三期分别指导病人的饮食,忌食寒凉、肥腻、辛辣及发物。 3.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锁骨骨折病人再卧床休息时,两肩部中间区应用40cm*5cm软垫垫高,以保持两肩

4、后伸。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再仰卧时,头部应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体平行,避免前屈或后伸。,护理措施,4.小夹板外固定注意事项 (1)需密切观察患肢动脉搏动、肤温、肤色、肿胀、感觉、活动情况,搬动病人时要防止骨折移位。 (2) 根据患肢肿胀消退情况,适时调整夹板绷带的松紧度,以布带能上下移动1cm为度,固定过紧或过松应及时给与调整。 (3) 经常检查及时纠正错位,固定后1周内X线复查两次,如骨折有错位,宜拆除夹板重新整复固定。,护理措施,(4) 知道与协助病人做功能锻炼,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压疮。 (5) 拆除夹板可用熏洗、按摩等方法促进伤肢恢复肌力和关节运动。 (6) 先用手法或牵引复位后,再用此法

5、外固定。 (7) 夹板固定的时间应在骨折端达到临床愈合后。,护理措施,5.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 (1)病人的搬动 石膏未干透时,不够坚固,易变形断裂,也容易受压而产生凹陷,因此石膏需干硬后才能搬动病人,同时搬动时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压迫点。 (2)患肢抬高,适当衬垫给骨突部减压:如下肢石膏固定后要用硬枕垫在小腿下使足跟部悬空,上肢石膏固定后,可用绷带悬吊将前臂抬高。,护理措施,(3)促进石膏干固 夏季可将石膏暴露在空气中,或用电风扇吹干,冬天可电烤灯烘干,使用时注意让石膏蒸发的水蒸气散出被罩外,注意用电安全,烤灯的功率不能过大,距离病人身体不可太近,照12小时应关灯1015

6、分钟,以免灼伤病人。神志不清,麻醉未醒或不合作的病人再使用烤灯时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4) 患肢的观察 石膏固定后,既要用温水将指端石膏粉迹轻轻拭去,以便观察。,1)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颜色是否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是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医师,可采取石膏正中切开,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 2) 观察出血情况: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迹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画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处学校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迹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 3) 有无感染征象: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护理措

7、施,护理措施,二、辩证施护1. 初期血肿机化期 (1) 病室宜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 (2) 饮食宜用活血祛瘀、清淡薄素、易消化食物,如山斑鱼粥、胡萝卜、青菜、西洋菜生鱼汤等,多饮水、果汁、茅根竹蔗水、荸荠胡萝卜水,忌食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3) 中医治法 外治采用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汤剂宜在午后温服或凉服、顿服。,护理措施,(4) 发热、便秘者应定时测量体温、脉搏,用开塞露塞肛帮助排便;或遵医嘱针刺退热,取合谷、曲池、腹结等穴位,用泻法,以清热润肠通便;尿潴留者可使用诱导法、针刺法排尿。 (5) 局部肿胀者可遵医嘱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膏药等外敷患部。

8、,护理措施,(6) 疼痛的护理 向病人解释损伤性疼痛的规律,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提高忍受力;按医嘱使用止痛药时,尽量向病人解释止痛药的使用时间、效果和不良反应,可遵医嘱进行针刺止痛,并观察止痛效果。 (7)情志护理 做好入院宣教工作;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时,首先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及疼痛。(8)伤后1-2周,外伤性炎症恢复期可指导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措施,中期原始骨痂期 (1)饮食宜用清补食物,如雪耳瘦肉汤、田鸡田七汤、白鸽汤等。 (2)中药治法 外治采用固定,功能锻炼;内治宜和营止痛,接骨续筋。中药汤剂宜在中午前后温服、顿服。 (

9、3) 遵医嘱选用和营生新、续筋接骨的膏药外敷。 (4)伤后3-5周,肿胀消退,骨痂逐步形成,骨折端较稳定可指导病人进行中期功能锻炼,以握拳为主,加大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护理措施, 后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1)饮食宜补肝肾、壮筋骨、大补元气,用滋补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脏煲汤,枸杞子、大枣、鹿脚根汤等。 (2)中医治法 外治采用固定,功能锻炼;内治宜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中药汤剂宜用文火煎煮,入夜热服,可顿服或分两次服。 (3)局部用中药熏洗,先熏后洗,边洗边运动关节和按摩肌肉,每日1-2次。(4)伤后第6周以后,骨愈合已经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可指导病人进行后期功能锻炼。,五、健康教育,1. 锁骨骨折初期可做腕肘关节屈伸活动;中、后期逐渐做肩部练功活动,如肩外展和旋转运动。 2. 肱骨外科颈骨折初期可做握拳、屈伸肘及腕关节,舒缩上肢肌肉等活动,3周后练习肩关节各方面活动,4周后解除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及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健康教育,3. 肱骨干骨折需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相对稳定。 4. 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后只可做手指轻微活动,忌做握拳、前臂回旋活动。 5. 桡尺骨骨折复位后宜做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不宜做前臂旋转活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